島內專家:臺灣所做的一切,只是延遲統一進程而已

2020-12-23 騰訊網

綠營上臺後,對美軍購如火如荼,兩岸關係也漸行漸遠。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研究所教授劉廷揚表示,臺灣的未來就在「維持現狀」、「統一」與「獨立」3個選項之中。而臺灣現在所做的任何努力,不過是在延遲兩岸統一的進程而已。

劉廷揚說,臺灣跟中國大陸統一的議題上,還可分為經過討論、取得共識且自願的統一,或者單純被強迫的統一 。而「獨立」的結局、盡頭就是武統,因為大陸的百姓們不會允許眼巴巴地看著臺灣搞獨立分裂出去。

劉廷揚說,「臺灣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延緩統一的進程罷了」,但在臺灣談到統獨,有點跟長輩聊生死一樣,都是忌諱且不願意深談的話題。臺灣民眾談到統獨,也沒有絲毫理性探討的空間。只要誰講統一,馬上就是烏雲罩頂;誰說獨立,就是威脅恐嚇,完全沒有理性空間去談。

來源:臺海大師兄

相關焦點

  • 將採取各種必要措施推進和平統一進程
    據新華社電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2月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專家:「臺獨」一定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統一是臺灣須直面的問題
    這說明島內政情、民情和社情的複雜性,也說明,現在到了必須讓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從不切實際的迷夢中警醒,直面歷史發展大勢,直面兩岸人民的心聲,直面國家必然統一、民族必將復興的現實,來思考臺灣未來的時候了。 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要認清歷史大勢。這個大勢就是兩岸必須統一、兩岸必將統一、兩岸必然統一。兩岸一定會在可預見的將來統一,不會遙遙無期、一代傳給一代。
  • 臺灣人的命也是命 島內民怨沸騰 祖國統一隻有「衝鋒號」!
    但是,更令臺灣人民擔憂的是,島內的肉品市場也已經開始淪陷了。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出口國和第二大豬肉市場,美國出口的豬肉含有「瘦肉精」,已經遭到世界各地不同程度的抵制,臺灣農委會也曾把「瘦肉精」列為動物用禁藥。早在2007年,阿扁當局因檢驗出美國進口豬肉含有「瘦肉精」而引發民眾抗議,不得不發布暫緩「瘦肉精」解禁政策的公告。
  • 中評智庫:統一是臺灣須直面的問題
    這說明島內政情、民情和社情的複雜性,也說明,現在到了必須讓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從不切實際的迷夢中警醒,直面歷史發展大勢,直面兩岸人民的心聲,直面國家必然統一、民族必將復興的現實,來思考臺灣未來的時候了。  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要認清歷史大勢。這個大勢就是兩岸必須統一、兩岸必將統一、兩岸必然統一。兩岸一定會在可預見的將來統一,不會遙遙無期、一代傳給一代。
  • 臺灣專家:島內政治生態複雜 2019年臺海形勢充滿變數
    臺灣專家:島內政治生態複雜 2019年臺海形勢充滿變數 原標題: 過去一年,民進黨當局的各項政策不得民心,蔡英文更是在兩岸關係上大開倒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方面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更大力度為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謀利造福。
  • 島內有人稱大陸會為了民族復興容忍臺灣「獨立」國臺辦駁斥
    (中國臺灣網資料圖)中國臺灣網5月8日北京訊 有記者提問:近日島內有人士稱,大陸為了民族復興,不但不會收復臺灣,還會容忍臺灣「獨立」或「準獨立」。陸委會聲稱,大陸應放下單邊政治前提,摒棄威嚇、打壓,與臺共同推動兩岸關係新局面。對此有何評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5月8日表示: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 專家:客觀全面看待民意 臺灣主張「獨立」的不佔多數
    你好臺灣網12月16日消息 社科院臺研所所長楊明傑,日前在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上表示,不應將兩岸關係的發展繫於外力,中國人的事還是要靠我們自己解決。他指出,臺灣問題不是簡單地「拖、等待」,而是應該直面未來,直面總目標就是「統一和民族復興」。
  • 海峽兩岸丨洪秀柱:臺灣只是地理名詞,國家統一是目標
    一直以來,儘管因為一些原因沒能實現完全統一,但臺灣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事實並非外來勢力所能改變的,也不是民進黨當局靠著各種「臺獨」戰略所能抹除的。此前對於民進黨當局提出的有害於兩岸關係的各種「法案」,美國便不遺餘力進行支持,甚至在國際社會上幫助民進黨當局博取其他國家的認可,更意圖讓臺灣地區加入到世衛組織,這就變相的幫助民進黨當局將「臺獨」戰略更進一步的推進,這樣的行動最終當然沒能成功。而對於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也有著眾多的島內人士表示強烈的反對。
  • 臺灣節目主持人一語道破統一臺灣的關鍵在哪
    所以,臺灣兩個主要政黨,民進黨公開主張獨立,國民黨以「不統」公開的拒絕統一,就成了島內政治的主要生態。大陸給臺灣輸送利益越多,臺灣島內政客的反統一意志就更為堅決。二是臺灣的政治並不是由臺灣政客決定,當然,更不是由臺灣的2300萬人民來決定,民進黨和國民黨,哪個都需要看美國的臉色,這是臺灣事實上的美國的半殖民地政治現實條件決定的。任何公開統一的政治力量,都會受到打壓。
  • 蔡英文當選連任,和平統一進程會怎樣?
    不過,海叔還是認為,我們要有戰略定力,要堅持推進和平統一進程。必須看清,時間,不在「臺獨」勢力那一邊!臺灣是中國的,這一點毋容置疑。然而,也必須看到,臺灣與大陸隔著海峽,兩岸分隔了七十多年。打個比方,就如同臨水人家,家裡有一葉小舟。
  • 國慶第一天,臺灣島內炸開鍋....
    一旦解放臺灣,首先就要廢除島內的地方法,統一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制度。於是,昨天很多官媒的新聞標題都很接地氣的來了這麼一句:《就唱了,能咋滴》!因為,晚會上,來自兩岸三地的歐陽娜娜和任達華、惠英紅、馬龍、杜江、童謠、麥嘉欣共同演唱了《我的祖國》。用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的話講,歐陽娜娜和張韶涵的亮麗形象和藝術風格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大家所喜歡。
  • 這姑娘一開唱,臺灣島內炸開鍋....
    一旦解放臺灣,首先就要廢除島內的地方法,統一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制度。於是,昨天很多官媒的新聞標題都很接地氣的來了這麼一句:《就唱了,能咋滴》!因為,晚會上,來自兩岸三地的歐陽娜娜和任達華、惠英紅、馬龍、杜江、童謠、麥嘉欣共同演唱了《我的祖國》。用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的話講,歐陽娜娜和張韶涵的亮麗形象和藝術風格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大家所喜歡。
  • 民進黨持續執政後的兩岸關係 專家:臺灣「被統一」正在加速
    周天柱認為:未來4年,蔡英文可能不會動那部承認一中的「憲法」,但必將會把其下的法律體系用切香腸的方式統統修改個遍,讓它們更加契合一個「獨立的臺灣」的要求。遺憾的是,島內選民並未意識到選舉結果對自身生活、特別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深刻影響,沒意識到這種危害要比他們所預見的大得多。民進黨的持續執政正導致兩岸統一方式發生裂變,從過去的共議統一、協商統一,走向臺灣「被統一」。
  • 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為何堅定主張統一?黃智賢:對臺灣好,對兩岸好
    編輯:翰林2021年環球時報年會於12月5日在北京舉行,黃智賢作為此次晚會的論壇主持人,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就對臺灣近期存在的熱點問題做出回應。記者首先發問:這次主持論壇年會不會害怕島內的綠媒攻擊嗎?
  • 專家:時間是和平統一的朋友,時與勢在大陸這邊
    專家:時間是和平統一的朋友,時與勢在大陸這邊 趙博、劉歡/新華社 2020-12-10 16:22
  • 解放軍一個動作,島內猛然發現不對勁,強烈信號讓「臺獨」心驚
    一段時間以來,臺當局無視兩岸民意,執意以武拒統的行為引起了大陸政府與臺灣民間的抗議。12月16日,解放軍軍機一個動作,島內猛然發現不對勁,釋放的強烈信號讓「臺獨」心驚!解放軍的頻繁「造訪」引起了島內輿論的大恐慌,臺灣島內媒體猜測,解放軍佔領東沙島的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臺海危機」。有媒體還煞有介事地指出,目前東沙島上有機場、房舍等現成設施,幾乎沒有防禦的可能性,但對大陸的南海政策卻有戰略上的作用。
  • 蔡英文挑戰大陸,是想加速「被統一」嗎?
    民進黨治下的臺灣已經傷痕累累,再給蔡英文4年不僅會深刻影響未來臺海地區穩定,影響臺灣與外部的關係,更會嚴重損害臺灣民眾福祉。蔡英文在選舉中強打「主權牌」,肆意挑動兩岸民意對立。而島內選民並未意識到選舉結果對自身生活、特別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深刻影響,沒意識到危害要比他們所預見的大得多。
  • 島內統派震撼發聲:唯有祖國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
    75年前的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公會堂,即今天的中山堂舉行,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之久的臺灣島回歸祖國。不過,在所謂「文化臺獨」以及「去中國化」的驅動之下,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島內卻試圖淡化「臺灣光復節」,希望藉此抹去對「臺灣光復」記憶的意圖昭然若揭。
  • 何時「武統」臺灣?解放軍專家做出解釋:6大觸發條件
    楊承軍解讀「武統」時間:6大觸發條件解放軍專家楊承軍對關於什麼時候「武統」臺灣,做了詳細的解說。楊承軍認為,「武統」臺灣需有6大觸發條件:分別是臺當局公開宣布獨立,公然組織獨立公投意圖分裂祖國,還有就是允許海外軍事勢力在島內做軍事部署,重啟研發核武器,公然使用軍事手段攻擊中國大陸以及島內發生大規模動亂無法自治時。
  • 臺灣政治人物迷失方向了嗎?王衛星:兩岸必須必將必然統一
    「恨中反中」情緒,「借疫謀獨」,甚至在軍事方面還有所動作,將兩岸關係推到完全對立狀態。王衛星:兩岸必須必將必然統一,是大勢所趨,希望民進黨當局認清這一點其他黨派,以及島內的政治人物,出於各種原因考慮,均採取作壁上觀的態度,用冷漠態度,冷眼旁觀民進黨當局的做法,能發聲堅決支持統一的人寥寥無幾,從而也說明島內政情民情社情的複雜性,因此引發「武統」聲音,如果島內這些政治人物不從迷夢中清醒過來,直面兩岸必須統一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