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臺獨」一定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統一是臺灣須直面的問題

2020-12-23 環球網

來源:【中國臺灣網】

推進各種形式「臺獨」的政黨和政治人物,一定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圖片來源:網絡)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學術顧問王衛星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統一是臺灣各政黨和政治人物必須直面的問題》。王衛星認為:在兩岸統一的大是大非問題上,考驗著臺灣島內的每一個政黨和政治人物。任何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缺乏應有作為;目光短淺、一廂情願,寄望偏安一隅的人,都將被歷史無情淘汰;至於反向操作、逆歷史發展潮流而動,推進各種形式「臺獨」的政黨和政治人物,一定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全文內容摘編如下:

當前,兩岸關係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民進黨上臺,特別是重新當選以來,趁大陸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更加肆無忌憚,擺出加大兩岸對抗的姿態,大肆煽動「恨陸、反陸、抗陸、仇陸」情緒,「以疾謀獨」,在兩岸之間製造新仇舊恨。其目的無非是消耗大陸資源,製造兩岸民意對立,妄圖瓦解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工程,阻撓兩岸統一。這實質上是其急躁、焦慮的表現。

而臺灣其他某些政黨、政治人物出於種種考慮,或旁觀、或迴避、或模糊,靈魂丟失、方向迷失。這說明島內政情、民情和社情的複雜性,也說明,現在到了必須讓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從不切實際的迷夢中警醒,直面歷史發展大勢,直面兩岸人民的心聲,直面國家必然統一、民族必將復興的現實,來思考臺灣未來的時候了。

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要認清歷史大勢。這個大勢就是兩岸必須統一、兩岸必將統一、兩岸必然統一。兩岸一定會在可預見的將來統一,不會遙遙無期、一代傳給一代。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是任何政黨和政治勢力也阻擋不了的歷史大勢。

這一點,即便臺灣的普通老百姓,很多也看得清楚。美國杜克大學今年初在臺灣公布的民調顯示,48.1%的民眾認為,統一不可避免,也就是說,每兩個臺灣人中就有一個認為兩岸一定會統一。有臺灣媒體講,有60%的人認為兩岸避免不了統一。「不用等到新中國百年,臺灣會求大陸統一。」

我們不能想像,臺灣孤懸海外還談得上中華民族復興;我們同樣不能想像,在中華民族前所未有臨近偉大復興的時刻,搞「臺獨」、拒統一、謀圖偏安一隅,還有什麼現實前景。「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統一需要物質基礎,佔優勢的一方必然主導統一,包括其進程和方式。此次抗擊疫情,大陸超級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超乎想像的生產配送能力,以及萬眾一心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像三山五嶽巍峨,像江河大海澎湃,令世界嘆為觀止。日本媒體甚至驚呼:中國是一個「不可與之開戰」的國家。毫不客氣地說,大陸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和民眾追求統一的強烈意志,始終是「臺獨」無法逾越的門檻,亦非其所挾以自重的列強可以摧垮的。

島內政黨和政治人物的選擇越極端,兩岸統「獨」之間的較量、碰撞就會越激烈,統一的急迫性就會越上升。如果有人還看不清這一點,盲目地從島內一隅、偏安一方,一黨之見、一己之私,一任之計、一時之利來算計臺灣的前途命運,並據此決定自己的政治主張,那就是鼠目寸光;如果執意逆潮流而動,那就是螳臂當車,到頭來只會頭破血流、粉身碎骨。

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要認清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講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既然統一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在推進祖國統一的進程中,中華民族每一分子都要為其盡一份歷史責任,政黨和政治人物的歷史責任更大。

正如洪秀柱所言:「一個負責任的政治人物要引領民意。引領民意比順應民意更重要。」張亞中也講,「政黨存在的目的,是要能夠引領民意,而不是跟隨民意。」兩岸關係是臺灣最重要的問題。兩岸統一進程是曲折蜿蜒還是順利前行,是和風細雨、水到渠成還是暴風驟雨、驚濤駭浪,是和合共融、和平推進還是地動山搖、武力解決,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如何引領島內民意。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看,兩岸現狀無時不刻不在變動之中,所謂「維持現狀」對臺灣而言,無異是自取其辱;頑固拒統謀「獨」,就是慢性自殺。兩岸統一遲一天到來,臺灣同胞內心就會多一份痛苦與煎熬。臺灣的政黨和政治人物要看清這個趨勢,挺起振興中華民族的寬闊胸懷,勇於承擔起肩負的歷史責任,引領臺灣同胞走出一條與祖國大陸共榮共生的發展道路,兩岸攜手共同為實現國家統一添磚加瓦、培土澆灌、鋪築坦途,而不應渾渾噩噩、無所作為,更不應逆勢而為、製造障礙、橫生枝節、埋雷設阱。

民進黨兩次執政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歷史的「麻煩製造者」。這個黨及其領導人為了一黨之私、一己之利,常常忤逆臺灣主流民意,置臺灣人民的整體和長遠利益於不顧,頑固推行「臺獨」理念、刻意挑釁大陸,故意製造兩岸緊張與衝突。「逢陸必反」最終苦的仍是臺灣老百姓。事實證明,「臺獨」勢力掌權,對臺灣人民根本利益的危害至深至巨。跟著這樣的政黨走,是十分危險的,臺灣同胞必受其害,甚至危及身家性命。

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要認清歷史任務。在推進國家統一問題上,祖國大陸著力追求的是在兩岸融合發展基礎上心靈契合的統一,不到萬不得已,兩岸統一不會是「強扭的瓜」,「強扭的瓜」不甜。

換言之,祖國大陸希望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不斷開展兩岸交流交往,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進而增加兩岸人民情感認同,撫平臺灣同胞的歷史創傷,在此期間,建構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機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黨分朝野、為官有任期,但無論誰都沒有迴避歷史性任務的理由。面對處於歷史關節點的兩岸關係,臺灣任何政黨、任何政治人物,都有其大有作為的著力點,即便目前在「臨門一腳」的統一談判還有時日的歷史階段,也都有足以影響歷史進程的使命可以擔當起來。

「到底政治人物和政府要給人民帶來什麼,能夠幫人民帶來什麼?」當前形勢下,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堅決遏制住「臺獨」,把分裂勢力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努力維護來之不易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讓臺海成為長期和平穩定之海;建立規範化的制度機制,大力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從經濟、社會、文化、涉外、安全等各個領域,把海峽兩岸更加密切地聯結起來;排除外部勢力的幹擾,中國人之間的事情中國人自己解決。

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要認清歷史定位。歷史是無情的,歷史是混不過去的。每個人都對歷史有責任,都應對歷史負責任。同時歷史也會「審判」每一個人,任何政黨和政治人物,都擺脫不了「被歷史審判」的命運。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有民眾代代相傳的口碑給予的「歷史定位」,如他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為鄉親,為社區、為鄰裡,為家族、為親人做了什麼。

政黨和政治人物只有順應歷史,為歷史做出應有的貢獻,才能得到應有的榮耀。在臺灣,政黨特別是政治人物似乎很看重「歷史定位」,都在追求「歷史定位」,那就更應懂得歷史和人民「審判」的道理。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業已成為現在進行時的歷史發展進程。個人的命運只有與國運重合的時候,才是運。臺灣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只有順勢而為、積極作為,為統一做出積極貢獻,才會有長久的政治生命力,才能有在統一進程中發揮角色作用的空間,也才有統一後的政治和歷史地位。

做出正確選擇才有光明之路。今天對待歷史的態度,必將影響到他的未來。抗戰時期,魯南人民對偽軍、保長、地主、叛徒、特務等開展「黑紅點」活動。即誰幫助共產黨、八路軍做好事,就在誰的名字下記上一個「紅」點;誰對共產黨、八路軍幹了壞事,就在誰名字下記上一個「黑」點。到了一定時期算總帳。凡是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凡是做壞事的人,人民會世世代代唾棄他。在兩岸統一的大是大非問題上,考驗著臺灣島內的每一個政黨和政治人物:任何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缺乏應有作為;目光短淺、一廂情願,寄望偏安一隅的人,都將被歷史無情淘汰;至於反向操作、逆歷史發展潮流而動,推進各種形式「臺獨」的政黨和政治人物,一定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必將受到人民的嚴懲!

值此關鍵時刻,奉勸臺灣所有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務必要深長思之!(中國臺灣網 高斯斯)

相關焦點

  • 中評智庫:統一是臺灣須直面的問題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學術顧問王衛星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統一是臺灣各政黨和政治人物必須直面的問題》。
  • 「巖裡政男」死了,他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李登輝的標籤很多,「臺獨教父」、「媚日」、「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對於他,人民日報早就下了定論,稱他是「站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成為中華民族利益的出賣者」;新華社也評論稱,「李登輝必定會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臺獨」「港獨」向美國搖尾乞憐,註定被釘在恥辱柱上
    撰文丨呆妹編輯丨凌峰導讀:民進黨近期連續在國際社會上進行所謂的「外交」活動,竟然公開在某「峰會」上發表錄播式的講話,態度十分猖獗,還聲稱要配合美國傳播所謂的「政治病毒」,無疑暴露其「臺獨」的本性。「臺獨」「港獨」向美國搖尾乞憐,註定被釘在恥辱柱上。「臺獨」「港獨」野心暴露這次「峰會」除了「港獨」分子黃之鋒之外,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也和他們臭味相投。再加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斷散布一些不利於中國的國際言論,無疑是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的一種挑撥。
  • 變色龍李登輝死了,他的名字將被釘在中華民族歷史的恥辱柱上
    日本投降,以後李登輝回到臺灣,找了一份教師的工作。當時,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因為統治手段強勢,與當地的臺灣民眾有矛盾。李登輝,顯然是反國民黨的,他在暗中加入了共產黨。47年,臺灣民眾反國民黨、反獨裁的起義被鎮壓。李登輝見事不妙,馬上脫離了共產黨。1971年8月,李登輝,經人介紹以農業問題專家的身份認識了蔣經國,並且得到蔣經國的高度賞識。
  • 李登輝死了,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當然,當李登輝談起農業問題,更是行家裡手。這樣,蔣經國多次找李登輝諮詢農業問題。再則,李登輝見蔣經國時,畢恭畢敬,總是只用半個屁股坐在椅子上,半傾著身子向蔣經國匯報,也給蔣經國一種謙虛、忠誠的感覺。 時鐘很快被撥向20世紀70年代,那個年代對於兩岸來說風雲際會,「臺美斷交」後不久中美建交,而曾經在大陸對峙的風雲人物也先後逝去。
  • 「獨派」交「制憲公投」提案書 是想把臺灣帶入深淵?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8日曾表示,「臺獨」組織搞「制憲公投」,其目的是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臺獨」分裂活動嚴重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嚴重威脅臺海和平,只會把臺灣推向極其危險的深淵,給廣大臺灣同胞帶來深重災難。  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所謂「臺獨」分裂圖謀。
  • 「臺獨」教父李登輝,曾因「媚日」被票選為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
    對於這位「臺獨」教父,《人民日報》早有評價——「站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成為中華民族利益的出賣者。」新華網也毫不客氣地評論稱,李登輝「必定會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1994年,臺「陸委會」又拋出「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稱「一個中國」是歷史的、地理的、血緣的中國,政 治上的一個中國並不存在,又稱兩岸是「對等政治實體」,並將「政治實體」解釋為可指國家。同年,李登輝又授意「修憲」 ,將「總統」改為直選,並實現政權的「臺灣本土化」。 1996年,李登輝出臺「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
  • 該被釘上歷史恥辱柱的當前都有哪些人?
    當前,該被釘上歷史恥辱柱的人,在公眾眼裡,主要包括下面這幾位。1、楊某平相信大家對這個楊某平都並不陌生,就是當年極力舔美的那位。「美國的空氣都是香甜的!」就是出自此女之口。此人不被釘上歷史恥辱柱,天理都不容!2、許某馨這個長期在網上大肆發表辱國言論的蘇州女,還是位出國留學生呢。她的「恨國」言論,激起了廣大網民的強烈憤慨。曠日持久打卡關注此女事件,卻歷經兩個多月,始終沒有給出下文。此女不被釘上歷史恥辱柱,天理都不容!
  • 孫春蘭表態:這種行為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孫春蘭在動員會上說,要設立24小時值班制度,戰時狀態決不能當逃兵,否則就會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疫情發生至今,包括湖北省在內,全國各地已經通報了多名領導幹部「逃避責任」「臨陣退縮」「擅離職守」「擅自脫崗」等問題。
  • 臺灣回歸祖國75周年,而這日子快被「臺獨」刪減沒了
    直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於同年10月25日舉行了一場載入歷史的輝煌儀式:接受日本投降。那次受降儀式宣告了日本對臺灣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正式結束,同時,臺灣的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也回歸祖國版圖。
  • 「臺獨天堂」已經降臨?別做夢了,勢必牢牢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據中國臺灣網2月25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下,大陸全力防疫,島內綠營中卻有不少人似乎打了強心針,認為「臺獨天堂」已然降臨。但疫情終有結束的一天,蔡英文當局終要面對兩岸關係,這是道永遠繞不開的坎。臺灣媒體指出,一旦疫情結束,民進黨當局艱困的挑戰才要到來。
  • 「賣國賊」餘茂春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受美國學者影響,餘茂春認為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浪費時間," 反華 " 種子自此萌芽。餘茂春沉溺於美國紙醉金迷的生活,公派學習後竟然背棄祖國,加入美國籍,自此走上 " 親美反中 " 道路。餘茂春在擔任美國海軍學院東亞和軍事史教授時,鼓吹 " 中國共產黨推行帝國主義 " 等偏激思想,並不招人待見。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後,餘茂春主動貼靠,搖身一變為蓬佩奧首席中國顧問。
  • 宋忠平:必被釘恥辱柱上
    著名專家宋忠平在其個人視頻帳號中指出:「他必被釘在恥辱柱上!」 受美國學者影響,餘茂春認為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浪費時間,公派學習後竟然背棄祖國,加入美國籍,自此走上「親美反中」道路。餘茂春在擔任美國海軍學院東亞和軍事史教授時,鼓吹偏激思想,引起輿論批評。川普政府上臺後,餘茂春主動靠攏,受到蓬佩奧的重用,並自詡「中國問題專家」,蓬佩奧在尼克森圖書館前的反華演講就是他的「傑作」。
  • 從歷史上分裂新疆的人物下場看民進黨「臺獨」之流的結局
    只有站在這塊基石上,我們才能站得穩看得遠,才能屹立於世界而不倒,才能行將擁抱光輝燦爛的未來。不管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時間多少次的分離分裂與碎片化,也不管其中有過多少次激烈的戰爭戰役戰鬥,但經過秦、西晉、隋、元四個朝代的四次從分裂到整合的轉折性大統一,中華文明得以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不斷地繁茂發展曜曜生輝,「大一統」的觀念也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不斷地濃墨重彩而流淌著。
  • 黃智賢:大陸仁至義盡,「臺獨」把臺灣推向戰爭
    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後表示,「臺獨」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在把臺灣推向戰爭,大陸一直在仁至義盡、步步退讓了。「一國兩制」也是大陸的善意,臺灣有自己的歷史脈絡,有臺灣人的喜好的東西,我們坐下來談臺灣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如果沒有「一國兩制」就是「一國一制」了。 黃智賢說,臺灣光復是臺灣的幸事、臺灣的喜事,是中國的光榮,可是臺灣真的光復了嗎?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如何評價羅永浩將被釘在國內IT的恥辱柱上?
    羅永浩固然有種種不是,但是在智慧型手機這個領域,老羅即使失敗了,錘子也是中國智慧型手機發展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何來「釘在中國IT的恥辱柱上」一說?縱然很多朋友說他「性格暴躁」「親日」,我也認為他可能不是一個真正有擔當的人,但是說老羅被「釘在中國IT的恥辱柱上」肯定是不負責任,中國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會永遠有「錘子」的一席之地。
  • 美政客突然邁出危險一步,「臺獨」急呼不冒進
    日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揚言解除美國與臺灣官員往來的限制,叫囂「讓臺灣官員今後能以更平等、尊嚴的地位與美國交往」。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蓬佩奧宣布取消美臺往來限制,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的民進黨當局的反應,卻趨向保守。據《參考消息》報導,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10日回應稱,民進黨當局處理「外交」事務的基本態度就是「遇到壓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進」,如今仍以沉著、冷靜的態度面對國際局勢的發展。
  • 統一是唯一選擇!面對蔡英文的奇葩言論,大陸少將做出正面回應
    任何關注局勢的人都知道,臺灣最好的出路就是回歸祖國,在祖國的幫助下一同發展。可是蔡英文偏偏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執迷不悟、一意孤行。聯合島上各種各樣的「臺獨」勢力,想要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為了完成她用心險惡的分裂行為,不惜發布各種奇葩言論用以迷惑臺灣民眾。一方面造謠宣傳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威壓;另一方面宣揚臺灣軍事力量強大能保護臺灣人民。甚至還篡改歷史教科書,讓臺灣年輕一代墮入了「臺獨」陷阱,蔡英文其心可誅。
  • 王者榮耀:如何評價曜被釘在刺客的恥辱柱上?這是恥辱柱的恥辱
    「怎麼選擇一個適合的英雄」已經成了各位玩家的一個難題,不過不用擔心,現在王者榮耀設計團隊已經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並且成果已經要和大家見面了:結合大數據,通過從你最近使用的所有英雄和數據較好的英雄中進行挑選,計算出最有可能適合你的三位本命英雄,讓你上場更有自信,用最好的 的狀態在遊戲中馳騁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