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楊小琴(左)在工作中。新華網發(劉伽玲 攝 )
新華網重慶6月11日電(陳雨 舒萍)6年,精準幫扶社區戒毒康復人員69人,平均每年幫教11人,這是青年禁毒社工楊小琴的「禁毒答卷」。
防毒禁毒 專職社工駐一線
楊小琴是重慶市銅梁區的一名禁毒專職社工,她工作的片區是銅梁區侶俸鎮。侶俸鎮的每個居民小區、每條大街小巷,楊小琴都了如指掌。6年裡,她奔波一線,為社區內吸毒人員做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戒毒康復,重新融入社會。
禁毒社工工作辛苦,也有意想不到的危險。6年前,得知楊小琴要成為一名禁毒社工,親人們集體反對。然而6年間,楊小琴幫扶社區戒毒康復人員69人,其中28人順利脫毒康復,回歸正常的生活。小小數字裡,藏著楊小琴潤物無聲的溫情付出,如今的楊小琴不僅成長為戒毒人員的知心朋友,也獲得了親人的支持與理解。
精準幫扶 戒毒人員重拾信心
為了更好地與吸毒人員溝通,楊小琴處處留心,不放過每一個走進吸毒者內心的機會。2018年12月的一天,楊小琴發現戒毒人員小劉發的微信朋友圈動態比較消極,敏感的她主動找小劉談心。誰知小劉出於戒備,幾番溝通後,他才道出實情。原來,因為吸毒,小劉的親戚朋友都和他疏遠了,他感覺自己已被遺棄,很絕望,甚至想結束生命。
楊小琴說,這讓她心中為之一驚,「小劉才26歲,如花一般的生命,不能就這樣凋零。」
當天下午,楊小琴和社區民警王明月看望了小劉的母親,詳細了解小劉的身心狀況。通過耐心細緻的交流和溝通,楊小琴及時化解了小劉母子間的隔閡,讓小劉徹底打消了輕生念頭。
後來,成功解除社區戒毒的小劉不僅有了正式工作,還戀愛了。這時的小劉,依然時常在朋友圈分享他的日常生活,樂觀積極,幸福粲然。
細心幫教 真情呵護暖人心
禁毒需要重拳嚴打,也需要凝聚社會各方力量。為此,在銅梁區禁毒辦指導下,侶俸鎮積極探索戒毒幫教新模式,組建了社區戒毒康復辦公室與轄區派出所、村社區、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配合的「幫教共同體」,將迷失方向的戒毒人員重新拉回正確的人生軌道。
楊小琴的老同學小羅,正是在這種幫教模式下,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
幾年前,小羅拿著社區戒毒決定書到社區報導。一見面,兩人一眼就認出了對方,只見小羅面露怯色,眼神閃躲,不僅沒有提及吸毒細節,還刻意迴避某些問題。楊小琴和小羅第一次談話後,囑咐社區民警王明月,在小羅進行尿液檢測時陪她一起聊聊天。
痛惜之餘,如何才能叩開涉毒老同學的心扉?得知小羅喜歡玩遊戲,楊小琴隔三差五邀請她一起玩;得知小羅生活陷入迷茫,楊小琴主動幫助她做工作和生活規劃;得知小羅的女兒需要陪伴,楊小琴帶她和孩子一起去公園玩耍。不僅如此,楊小琴還動員小羅的親戚朋友多關心陪伴小羅,幫她重塑信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楊小琴及眾人的循循幫教和關心關懷,讓小羅再度感受到社會的溫情。小羅參加了鎮上組織的免費廚師培訓班,掌握了技能並找到工作。
參加社區戒毒的最後一次談話時,小羅特意帶上她的丈夫和兒子。她眼裡噙著淚,對楊小琴和民警王明月說:「這幾年辛苦你們了,謝謝你們沒有放棄我,讓我順利渡過難關,擁有了新的幸福生活。」
「每當我看到幫扶對象成功戒毒,重新開始新生活時,我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楊小琴說,但即使重新工作,曾經的『吸毒史』也會跟隨他們一輩子,希望社會能對吸毒者多些寬容,用溫暖和愛心接納他們,讓他們融入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