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湛江的建築施工企業,那真是一個土豪大佬扎堆的地方。湛江的吳川(含坡頭)本身就是建築之鄉,首富陳華「兩把灰刀闖天下」成為一代佳話。而我自己也是學土木工程專業,並且考過一二級建造師考試,對建築企業有深厚的感情。湛江建築工程行業的歷史是怎樣的?有些什麼知名的企業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清代及以前,瓦匠、石匠、木匠都是零敲碎打,活動在本鄉鎮,亦工亦農。湛江市區原來主要是農村,新興的城市建築大多是清末民初興建的。因此,湛江市建築隊伍在清末民初才有所發展。民國27年(1938年)後,一些工匠隨著城區的興起而集結做工,開設檔口,立營造廠承接工程施工,成為專營建築的「包工頭」,舊時又稱「成行」。
上個世紀30年代,廣州灣還出了一位知名的建築大師,名叫梁日新。梁家兄弟四人在廣州灣開辦建隆建築公司,承攬建成李漢魂故居、南華大酒店、培才中學正門教學大樓、南州關大樓和西營八角市場等著名建築,聲譽響徹廣州灣及省港澳。
新中國成立後,湛江市工會籌委會組建湛江建築工人生產自救服務社,人數820多人,分布在西營(霞山)、赤坎兩地,這是湛江市區最早的建築工人組織。1951年11月1日成立湛江第一個國營建築公司——湛江建築公司(現省八建),最早只有8人。同年12月1日,成立湛江市建設局工程隊,負責市政工程施工,人數39人。
自此以後,湛江的建築企業越來越多,粵西農墾建築公司、湛江市機電安裝公司,湛江市住宅建築公司、湛江市建築工程公司、四航局第三工程公司、南海西部石油工程公司等單位相繼成立。
1979年後,基本建設投資由國家單方投資變為多家投資,工程任務日益增多,特別是1984年湛江市被列為全國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後,基本建設迅速發展,施工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尤其是各縣、區、鄉鎮建築隊伍發展迅速。根據2020年的最新資料,湛江市一、二、三級建築施工企業合計已有330家(不包括設計、諮詢、估價等相關企業),相關從業人數超過37萬人。
上個世紀90年代,湛江的建築施工企業主要以國營和集體的為主,現在不少已改制成為民營企業,縣區的企業改制後,搖身一變成了廣東省的企業,資質越來越高,工程量也越來越大。這些是湛江目前比較有名或大型的建築施工企業(如果遺漏或改制改名,歡迎補充)——
廣東省八建集團有限公司
湛江市第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萬建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併購霞山建築工程公司)
廣東大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湛江市機電安裝公司
湛江市經緯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
湛江市市政建設工程總公司
廣東龐大粵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中都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原廉江市建築工程公司)
廣東吳川建築工程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三穗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原吳川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
湛江市高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強雄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廉江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廣東怡福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原吳川第三建築工程公司)
……
湛江優秀的建築施工企業還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以發現,湛江優秀的工程企業主要集中在市區、吳川、廉江。這些建設企業孕育出了很多土豪甚至億萬富豪,大佬扎堆雲集,其中以吳川坡頭的老闆最多。在這裡我就列舉幾個(排名不分先後):京基集團的陳老闆、榮基國際廣場的李老闆、鼎盛集團的陳老闆、銀地綠洲的黃老闆、華都匯的陳老闆、金沙灣廣場的黃老闆、國貿世貿的林老闆、君豪酒店的朱老闆、御景系列的黃老闆、江南世家的李老闆、南國豪苑的姚老闆等,他們大多是做包工頭出身,或後期涉及建築工程行業。如有遺漏的,歡迎大家補充。
也許有人會問,吳川坡頭建築工程的老闆多,那別的地區的老闆靠什麼發家呢?有位網友說得有一定道理:「吳川坡頭大部分富豪都是泥水佬出身,遂溪大部分富豪靠吃水泥廠、糖廠發家,廉江佬靠走南闖北而發達,海康佬大部分靠『撈偏門』發家,徐聞佬靠北運蔬菜和水果發家。」
關於湛江做工程起家的土豪,你有接觸過嗎?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