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萊西怡禾家庭農場:「循環農業」助力村民致富
王志濤對先後流轉的1200畝土地實施「農牧結合」生態耕作,始終堅持「綠色循環發展」的新路子:將生態種植的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和綠色秸稈加工後作為畜牧飼料,生態營養型飼料既保證了牛奶的質量,也提高了奶牛的牛奶產量,每頭奶牛產奶量由原來16公斤提升到32公斤左右,目前亞東畜牧農場奶牛存欄400多頭,建有現代化飼養場、德國最先進的現代化無菌擠奶廳,被青島雀巢公司認定為掛牌認證示範基地
-
鄉村振興·東營策|中科院鹽鹼地農業示範園: 鹽鹼地生態種養循環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
-
周建華:寫好「四篇文章」 實現鄉村振興
聽取匯報後,周建華從「改革更有深度、供給更有力度、致富更有厚度、平臺更有廣度、鄉村更有氣度」五方面充分肯定了縣農業農村局一年來工作取得的成績,並從「一條振興路、一塊壓艙石、一片新天地、一個關鍵點」四個方面上指出了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性。周建華要求,做好2021年農業農村工作,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這個中心任務,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寫好 「四篇文章」。
-
坡頭山嘴村致富帶頭人接力助推鄉村振興
經過五年幫扶,2019年41戶141位貧困人口全部已脫貧;2019年鄉村振興的各項民生工程也全部驗收完工;2020年不斷跟進貧困戶的生活情況,無一人返貧,鄉村振興工作投入300多萬啟動鄉村振興提升工程,現已基本完成。脫貧攻堅戰收官在即,本報記者再次回訪山嘴村。「區、鎮、村三級扶貧產業資產已全部確權完畢。山嘴村在2019年就已經完成了全部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
-
大竹縣朝陽鄉:發展生態農業 共謀鄉村振興
大竹縣朝陽鄉以推進鄉村振興為主線,以守護綠水青山為底線,以推動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為高線,依託自身獨特資源優勢,發展生態綠色農業產業,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在大竹縣朝陽鄉的萬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在進行豬肉分割作業,切成條塊的豬肉在經過清洗、醃製後,最終進入燻制房進行臘製品燻制。萬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電商銷售於一體的生態農業企業,公司積極探索生態農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其生產的五峰山腊味、跑山豬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家庭農場」有法可依,農業再譜新篇章
經過多年摸索和努力,松江區發展適度規模家庭農場,以農戶家庭為經營主體,依靠家庭勞動力,實現生產規模化、專業化和集約化,大幅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同時也在創建糧食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基礎上發展建立了種養結合、機農結合的家庭農場生產模式。截至2020年末,松江區家庭農場戶數838戶,其中家庭農場黨員數量35人,總經營面積13.4萬畝,戶均經營面積160.2畝。
-
青島鄉村產業振興方案:建成7條百億級種養產業鏈
日前,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打贏全市鄉村產業振興攻堅戰,青島市將實施鄉村產業振興三大行動十一項工程,強化縣域統籌、鎮域聚集、鎮村聯動,確保到2025年,鄉村產業發展在土地規模化經營、組織企業化、技術現代化、服務專業化、經營市場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
【關注】寶豐 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18年以來,寶豐縣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致力於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譜寫出了農村美、富、強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
山東發布推廣36個優秀典型案例 涉及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
日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網站發布《關於推介山東省2020年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典型案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12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12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以及12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典型案例名單進行公布。
-
巴南二聖聚力特色產業引領鄉村振興 農業產業活了 百姓腰包鼓了
▲二聖梨成鄉村振興新地標 (二聖鎮供圖)近日,記者從二聖鎮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該鎮依託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優越的區位條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堅持實施「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生態經濟」三步走發展戰略,以建設
-
肥西縣上派鎮:新型家庭農場拓寬農民「致富路」
說到火龍果的收成,肥西縣上派鎮前進村貓地村民組新型家庭農場主馬永坤笑了。從一開始的只種稻穀到現在的多元化種植髮展新型農業,馬永坤走出了一條鄉村致富路。9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永坤家庭農場,此刻他正在給火龍果剪枝。「有些廢枝要剪掉,有些剪掉的枝子還可以售賣。」從大棚裡走出來,馬永坤說起了「渾身都是寶」的火龍果,滿面笑容。
-
發展生態農業 攜金牧糧草領跑產值達20億的種養循環產業
為切實做到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四川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容一邊忙著保質量、保市場、保供應,一邊忙著保持自己的千畝金牧糧草種養循環基地正常運轉,同時還忙著帶動國內眾多引入金牧糧草及種養循環模式的企業搶春耕、播生產,近20家加盟金牧糧草種養循環的基地,在她的感染和鼓舞下,提振信心、鼓足幹勁,堅定地投入到了復耕復產之中!
-
臨潭左拉村:建設「共享農場」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今年以來,臨潭縣城關鎮左拉村以實現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和增收致富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探索建設共享生態農場,打通群眾增收、集體受益的「新路子,全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鋪設產業發展新路子。
-
鄉村振興服務隊長清1隊:全力助農 牽線濟西農場開磅回收鄉村振興農...
8月4日,「助力鄉村振興 打造產業基地」 濟西農場開磅回收鄉村振興農產品活動在濟南市長清區五峰山街道舉行。此次活動是去年11月份,鄉村振興服務隊長清1隊與山東濟西溼地生態農場有限公司、長清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五峰山街道辦事處及服務的5個村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工作延續,是合作成效的初步展示,見證了鄉村振興產業基地從無到有的突破歷程。
-
華箴集團董事長王箴榮獲山東省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稱號!
經過廣泛尋找、層層推薦,我市共推薦12名「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候選人,10家「鄉村振興巾幗示範基地」,經過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我市10名女致富帶頭人和示範基地成功當選。沂南縣博雲家庭農場農場主賀可雲代表省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上臺領獎
-
長汀縣河田鎮實施生態扶貧增收致富
這是河田鎮實施生態扶貧的一個縮影。河田鎮是我市農村人口大鎮,曾是極強度水土流失區,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河田鎮黨委、政府精準施策,把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有機結合,注重引導激勵性扶貧項目,發展生態種植模式。在窯下村車田寨自然村的大山裡,長汀縣晨露種養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的1000多畝黃花遠志基地,貧困戶劉老哩正在管理1.1畝的黃花遠志,去年他採摘黃花遠志枝葉,讓合作社加工成黃花遠志茶,收入了1300元,合作社理事長曾憲富介紹,黃花遠志素有「南方人參」之稱。
-
土耳苕變增收致富「金疙瘩」
對於席草村村民來說,這不僅僅是農作物,更是他們致富的又一條門路。 閒置土地 種土耳苕 穿過蜿蜒的鄉村小路,記者來到周永蓉家種植土耳苕較為集中的坡地,綠油油的大片藤葉就像為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煞是好看。 「我家裡一共種了200株左右,去年收成不算很好,但還是賣了四千多元錢。
-
「頭雁」領飛「群雁」隨——廣西南寧致富帶頭人助力鄉村脫貧增收
新華社南寧3月24日電題:「頭雁」領飛「群雁」隨——廣西南寧致富帶頭人助力鄉村脫貧增收新華社記者雷嘉興一個個成熟的沃柑壓彎了枝頭,工人們正在忙碌採摘、裝運新鮮的果實……在廣西南寧市馬山縣白山鎮立星村一個沃柑種植基地
-
泰州市高港區:鄉土人才「破土飄香」 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這些鄉土人才在各自的崗位上「破土」而出、「秀」出風採,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注入不竭的「澎湃動力」。 「洗腳」即上岸 一隻河豚「鼓」了群眾腰包隨著長江漁業資源的日漸衰退,「長江三鮮」漸成記憶中的味道。
-
濟寧、泰安篇|尋找「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 候選人風採展示
謝明珠秉持「組織、文化、產業、科技、生態」五大振興理念,走一二三產業融合路子,引進優質林木62000餘株、觀賞牡丹200種,將公司打造成遠近聞名國家級「AAA」旅遊景區和城區居民休閒觀光的響亮名片;建立「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科技研發中心,創建了「上喬下灌」立體種養模式,研發出「謝明珠」牌牡丹油、牡丹花茶等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