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時期,擔任過戰區司令長官的國軍將領,都有誰?

2020-12-16 熊熊講歷史

1937年7月7日,日軍突然向盧溝橋守軍發起攻擊,由此揭開了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面對外敵入侵,全國軍民上下一心共同抗擊侵略者,包括當時的紅軍,也聽從蔣介石的調遣,放下兩黨的恩怨,投入抗日戰爭中,還有許多地方軍閥也紛紛支持老蔣介石抗日決定。而蔣介石本人在面對日本人的威逼下,他沒有屈服,選擇抵抗到底,不像汪精衛選擇當,當代的秦檜,提倡他的曲線救國。

在抗戰初期,全國劃分了七個戰區,後來隨著戰場上的變化,又增加了五個戰區。這樣一算的話,在整個抗戰時期,我國先後設定了12個戰區。那麼,你們知道嗎?這12個戰區都是哪些國軍將領擔任司令長官?

蔣介石

第一戰區是在1937年成立的,管轄之地河北,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地區,都歸第一戰區管轄。該戰區從1937年成立到1945年結束,先後歷任了三位司令長官。第一位是蔣介石,第二位是衛立煌,第三位是胡宗南(胡宗南也是黃埔學生中,在抗戰時期唯一擔任過戰區司令長官的人員)。

第二戰區也是在抗戰全面爆發後成立的,管轄之地山西、察哈爾、綏遠三省。而這個戰區的司令長官,從抗戰爆發到結束,都是一個人擔任,他就是閻錫山。在這八年時間裡從來沒有更改過。因此,閻錫山也成為抗戰時期,唯一一位在一個戰區,能夠擔任這麼長時間的司令長官。

第三戰區也是在抗戰爆發後成立的,管轄之地江蘇、浙江,司令長官蔣介石,馮玉祥都擔任過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然而在1939年,第三戰局發生了改變,管轄之地浙江、福建、江蘇及安徽南部地區。而司令長官也換成由顧祝同擔任,直到抗戰結束。

張發奎

第四戰區也是在抗戰爆發後,成立的一個戰區,管轄之地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區。第一任司令長官是何應欽,之後由粵軍將領張發奎擔任。

第五戰區也是在抗戰爆發後就成立的,管轄之地山東南部、江蘇北部等地區都歸第五戰區所管轄。第一任司令長官也是由蔣介石兼任,之後由於蔣介石處理的事務太多,忙不過來,就由桂系將領李宗仁代任。後來,又讓劉峙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直到抗戰結束。

第六戰區也是在抗戰時期成立的,管轄之地湖北西部地區,首任司令長官是馮玉祥,之後由蔣介石的嫡系愛將陳誠擔任,等到了1945年又改為西北軍猛將孫連仲擔任。

第七戰區也是在抗戰爆發後就成立的一個戰區,所管之地蘇南、浙北和皖南東部,戰區首任司令長官是四川王劉湘,之後第七戰區更改了戰區管轄之地。1945年改為廣東,司令長官由余漢謀擔任。

以上七個戰局是在抗戰爆發後就成立的,然而到了1939年,蔣介石在全國又設立了五個戰區。

朱紹良

第八戰區是在1939年成立的,管轄之地綏遠、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區,司令長官是朱紹良,他也一直擔任第八戰區司令長官,直到抗戰結束。

第九戰區司也是在1939年初成立的,管轄之地湖北南部、湖南、江西等地方,這個戰區也是抗戰中期主戰場。司令長官由陳誠擔任,後來由薛嶽將軍代任,直到抗戰勝利。第九戰區在薛嶽司令長官的領導下,成為抗戰時期殲敵最多的一個戰區。

第十戰區也是在1939年成立的,管轄之地陝西一帶,司令長官是蔣鼎文,不過他在1944年,因帶領的部隊在豫中會戰中輕易被日軍擊敗,引咎辭職。之後第十戰區改由桂系將領李品仙先擔任,管轄之地也由之前的陝西改為安徽了。

第11戰區是在1945年成立的,戰區管轄之地平津地區(現在的北京與天津一帶),戰區司令長官是孫連仲。

第12戰區也是在1945年成立的,管轄之地察哈爾,司令長官是傅作義。

相關焦點

  • 八年抗戰期間,閻錫山為何可以一直,擔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每個戰區負責該地區的作戰,如第九戰區就是負責湖南,江西地區的作戰計劃。然而,每一個戰區都有一位司令長官,他們都是這個戰區的最高指揮官。不過蔣介石也防止他們做大,在這些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都有調整,不可能,一個戰區,從抗戰爆發到抗戰結束,都是一個人擔任司令長官。就比如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後來就是因為擔任該戰區司令長官時間太長,就被蔣介石調走,讓心腹將領劉峙擔任。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在抗戰時期都能夠擔任,戰區司令長官
    在抗戰一爆發他就擔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其實也就是正職,因為蔣介石根本沒有在第三戰區安排司令長官。所有大事小事都是他一人說了算,而且顧祝同在抗戰時期一直擔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直到解放戰爭爆發後才調任陸軍總司令,總參謀長職位。可見蔣介石對他的器重程度,非同一般。
  • 抗戰後期,十個戰區的司令長官都有誰,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侵華戰爭正式打響,為了應對戰爭形勢,國民政府於境內進行了軍事戰區劃分,首次劃分出五個戰區,後來,隨著戰爭的進行,國民政府又相繼進行了調整,一直到抗戰後期,中國境內總共劃分出了十個戰區,下面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十大戰區的司令長官都是誰。
  • 國民黨幾大戰區司令長官名號很響
    從1931年算起,中國人民在抵抗外悔,將日本人趕出中國用時十五年,過去我們經常說八年抗戰,現在一致認為十五年抗戰。在抗日戰爭中,不可否認的是國民黨軍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國民黨軍隊中不乏愛國將領,從國民黨先後劃分的幾大戰區司令長官可以看出,國民黨中還是有不少仁人志士的。
  • 1937年,國軍分為七個戰區,當時的司令長官,由誰擔任!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蔣介石於8月20日向全國發出動員令,負責守土,不分老少,隨後國軍也轉入作戰體系。成立最高作戰單位,一切行動、指揮作戰都要服從最高統帥蔣介石的轉移,包括當時的地方軍閥。你知道蔣介石當時劃分的七個戰區的司令長官是誰嗎?
  • 揭秘:抗戰時期國軍六大戰區司令長官都有誰?看看你認識幾個
    民國時期,歷任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一級上將。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攻佔太原後逃離山西,6月在廣州就任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最後一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後赴臺灣,任「行政院長」及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60年病逝於臺北。
  • 抗戰初期首次劃分的五大戰區,首任司令長官都有誰,下轄多少部隊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抗戰時期「五大戰區」的首任司令長官都有誰,各自又下轄多少部隊。第一戰區:蔣介石,特級上將軍銜,早年曾畢業於保定軍校,參加過鎮壓廣州商團叛亂、東徵、北伐等戰役,隨後一路官至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兼軍事委員會主席。
  • 八年抗戰時期,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
    在八年抗戰時期,中華大地上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還有一個是毛爺爺領導的八路軍,也就是紅軍。雖說雙方是友軍關係,但是,只是表面上的合作關係,屬於面和心不和。包括在抗戰時期,雙方都是各自為戰,而且蔣介石還時不時地還會找八路軍的麻煩。
  • 同為地方軍閥李宗仁,閻錫山,劉湘都擔任戰區司令,為何龍雲沒有
    就把他調離第五戰區,讓劉峙接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任漢中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第十等三個戰區的事務。看起來級別很高,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從此,李宗仁再也沒有領兵打仗了,包括後來在解放戰爭時期。還有晉系軍閥閻錫山,在抗戰爆發後,所部改編成兩個集團中在華北地界抗戰,而他本人也擔任司令長官。
  • 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劃分了幾個戰區,各戰區的首任司令長官是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應對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軍事部署戰區進行劃分。初期劃分了5個戰區,每個戰區的首任司令官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下面咱們就來簡單回顧下。 第一戰區司令 由蔣介石擔任,戰區主要包括河北及魯北地區,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 解放戰爭期間,分別擔任五個戰區剿總司令的將領都是誰,結局如何
    日本投降後不久,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執意挑起內戰,並為了便於指揮和管理,還特意設立了東北、華北、華中、徐州和西北五個「剿總」司令部,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當年在解放戰爭期間,這五個「剿總司令」都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 抗戰中12個戰區,唯一沒變化的司令是誰?八路軍名義上也歸他管
    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一共設定了十二個戰區,每個戰區都有自己的最高司令官,但是這些司令官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原司令官犯了錯誤,或者戰鬥需要進行調動,司令官就會換人。但是有一個人很特別,他是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而且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從來都沒有換過人,這個人就是閻錫山。
  • 抗戰時期國軍十大戰將:身經百戰,實力並沒那麼弱
    提到抗戰時期,不僅僅有敵後戰場,也有和敵人正面硬剛的正面戰場。暫且不提抗戰結束後的解放戰爭,這十位國軍戰將在抗日戰爭時期,絕對稱得上是民族脊梁!第一位 張自忠 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為第一位,絕對不僅僅因為他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
  • 抗戰時期,國軍陣亡的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都是誰?
    戰爭爆發之後,我國各階層放下爭執,全面投入到了抗戰中。8年的抗戰中,我國人民付出了慘重代價,僅國軍就有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犧牲,他們都是誰?一、兩位集團軍司令1、張自忠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
  • 在八年抗戰期間,黃埔系將領中,一戰成名的將領都有誰
    ——雨果 都知道,在民國時期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集團中,分嫡系將領與雜牌將領。只要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國軍將領,俗稱黃埔系將領。這一類人,絕對算是蔣介石的嫡系,被稱之為是穿上黃馬褂的一類。雖說,這些將領很受蔣介石器重,但是他們在軍事生涯中,也是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戰績。就比如在八年抗戰時期,黃埔系將領也是這場戰役上的主角,他們為民族戰爭的獨立也是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的。
  • 抗戰時期的第九戰區,麾下兩個王牌軍,虎賁與泰山都是誰任軍長
    抗戰全面爆發後,蔣介石最初先後劃分了五個戰區,最後演變成十幾個。然而在中國抗戰進入中期時,當時的湖南是抗戰時期的主戰場,並劃分為第九戰區。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次長沙會戰就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軍指揮的,三次長沙會戰殲敵10萬餘人,成為抗戰時期殲敵最多的戰區司令長官。
  • 抗日戰爭南昌會戰,國軍損失5萬人,參戰的四大集團軍司令是誰
    國軍指揮官司令長官是陳誠上將,代司令長官薛嶽上將下轄四大集團軍共20萬人。今天,筆者就來聊聊南昌會戰國軍的四大集團軍。抗日愛國將領,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滇軍將領,國民黨陸軍中將,為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包括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在內的大小戰役,任第六十軍183師師長、第30軍團副軍團長、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任新三軍軍長,為抗戰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 與蔣介石交過火的各地軍閥,在抗戰爆發後,都擔任什麼職位
    張作霖以上這些都是北洋時期的軍閥,然而,在天下得到了形式上的統一後,與蔣介石交過火的各地軍閥都有誰?以及在抗戰時期,他們都擔任什麼職務?不過蔣介石並沒有虧待他,還授予他一級上將軍銜,在抗戰時期先後擔任第三、第六戰區司令長官、第三戰區督導長官、統帥部最高委員會委員(僅次於蔣介石)、軍政部部長、軍政部陸海空軍撫恤委員會委員長等職。
  • 都說抗戰打了八年,為何也有人說是14年,那麼到底哪一個正確
    隨後,當時國民革命軍,軍事最高領導人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抗戰已經全面爆發。而此時的日軍,也先後攻佔了北平,天津兩大城市,在這戰役中,西北軍將領佟麟閣,趙登禹兩位愛國將領,與日寇作戰中英勇犧牲。成為抗戰時期犧牲最早的兩位高級將領。
  • 抗日戰爭時期第九戰區,麾下虎賁和泰山兩支精銳部隊的統帥是誰
    然而,當中國抗戰進入中期,湖南是抗戰時期的主戰場,被劃分為第九戰區。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次長沙會戰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軍指揮的,三次長沙會戰共殲敵10餘萬人,成為抗戰時期戰區司令長官。當然,第九戰區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除了司令長官薛嶽指揮之外,還有就是麾下將士奮勇殺敵共同創造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