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土上的旻木木
60年代的香港充斥著尖銳的社會矛盾,大批的內地人移居香港,帶來新鮮的勞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壓力。《歲月神偷》就是基於這樣的社會背景,這部電影也反映了導演羅啟銳的大半生平往事。整部電影的光影很暗,呈現一種暖色調,以弟弟戴著玻璃缸的視角來展開整部電影的描述。
頭戴魚缸裡的世界,是屬於孩子童真的世界,爸爸是在街尾做鞋,大伯在街頭做頭,媽媽是為人辛辣直率的俠盜羅嫂,奶奶以前生活在清朝,後帶一家人移居香港。他最為崇拜的人是他的哥哥—羅進一,同他自己不一樣,哥哥是人人稱讚的三好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年幼的自己則是活潑搗蛋的,被老師拿哥哥做比較。總歸這樣的生活雖然只夠溫飽,但依然過得平平淡淡,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生活。
而玻璃鋼外的世界,電影鏡頭轉換的其實就是當時真正的社會背景。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當時的香港人口由不足五萬急速膨脹至兩百萬。這些移居的人中有民族資本家也有中下層人士。人口激增就造成了就業壓力增大,電影中就有幾秒的鏡頭反映當時碼頭工人搬運的場景。由於當時國際對新中國禁運很大程度幫助香港港口貿易的發展,所以使得香港逐步成為了國際化的大都市。
我們再關注到電影本身的故事情節上來。剛開始對背景做了一個鋪墊。整個劇情中出現過幾個爆點,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哥哥羅進一考試有幾門不及格被爸爸在所有街坊鄰居面前大聲責罵。其實這也是哥哥生病的引線,為什麼平時學習優異的哥哥會突然考試不及格。
第二,弟弟為吃不到整盒月餅號啕大哭,為了供月餅會賣女明星籤名照被爸爸當場抓包。
第三,羅進一得知女友芳菲是出身大家的小姐,人生第一次他產生了深切的自卑感。即使穿著擦得蹭亮的皮鞋,他整個人也變得黯淡無光。夢幻的愛情終究抵不過現實的壓力。
第四,颱風來臨,羅家的房子被颱風洗劫一空,而生活的不幸卻並沒有放過這一家人,緊接著哥哥被診斷出患有血癌。接下來就是媽媽帶著哥哥去北京求醫,羅進一和羅進二第一次直面死亡。
「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做人,總要信。只要還有信,就仍然會有希望。困難完了,總有佳的一天」 。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學習優異的哥哥,被認為是全家最有出息的人,在少年就早早離去。因貧窮他甚至都不敢跟自己心愛的女孩說一聲喜歡。
爸爸努力工作,每天勤勤懇懇但還是要接受一些警員的盤剝。在面對自己的大兒子忍受病痛的同時,即使是當掉婚戒也無法挽回他的生命。
本來辛辣直率的媽媽,在面對兒子的時候,只能吐出一句「進一,做人總要信。」別的她什麼都做不了。但是帶給觀眾的感覺卻不僅僅只有悲傷。人生很難,但是我們依然要活下去,也許身邊的人會離我們而去,我們卻束手無策,可是我們依然要堅強。人生是苦海,終究我們珍愛的一切會埋葬到這片苦海裡。
「人人都說要走,芳菲姐姐說要走,奶奶也說要走,我問奶奶要去哪兒?她說她的日子快到了要去苦海那邊看爺爺。我問苦海在哪裡,可是她說的我又聽不懂。奶奶說:如果你肯放棄最心愛的東西,全部扔到苦海裡,把苦海填滿,就可以和親人重逢了。」
年幼的進二不知道為什麼哥哥一直不開心,所以他把自己偷來的東西都送給哥哥,哥哥笑著摸著他的頭說:你還小,什麼都不懂,我不要這些。進二很苦惱,為什麼自己珍愛的一切無法換回哥哥的笑容。哥哥離開人世他得知把心愛的東西扔到苦海就能和親人重逢。他把偷來的東西扔進大海可終無法再見哥哥一面。
大海終究不是苦海,而時光也不會倒流。慢慢的進二長大了,進了哥哥的學校。他不再傷心,但依舊記得哥哥說的每一句話。學著聽話,變堅強,一步步成長為哥哥的樣子。
時光的確帶走了煩惱,活著的人終會迎著希望向前走。
全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寫於2020年11月29日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