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歲月神偷》:小人物蘊含大精神,小家庭折射大時代

2020-12-16 李子讀書

《歲月神偷》是一部備受好評的香港電影,斬獲2010年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最佳影片水晶熊獎,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四項大獎。

《歲月神偷》是由羅啟銳導演,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等擔綱主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看似俗套卻又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個在風雨飄搖中的小家庭,面對生活的困頓與磨難,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一、浪漫的情懷:尋找那些曾經逝去的美好記憶

《歲月神偷》是一部共情能力特別強的電影,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影子,回憶起那些被時光偷走的美好記憶。無論是純美的青春之戀,還是相濡以沫的親情,又或是艱苦歲月中的其樂融融,那些或甜蜜或苦澀的記憶都隨著觀影慢慢從記憶中解封。

電影之所以叫歲月神偷,導演羅啟銳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我覺得那句廣告語就是我最想表達的。原來生命裡,歲月才是最大的神偷。它把我們最心愛的,最重視的,不知道不明白的,我們的愛情、寶貴的時光、心愛的和心痛的回憶都給偷走了。我覺得《歲月神偷》這個名字是跟這部電影最契合的。"

導演介紹自己創作初衷是紀念自己的童年和早逝的哥哥。這部電影改編自羅啟銳導演自己的文集,也取材自他的家庭故事。可以說,電影中的許多故事情節有導演自敘傳的意味,因為每個人只有在表現那些自己真實的情感時,才能真正打動人心。

《歲月神偷》是以羅進二這個小朋友的視角講述故事的。我們知道,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小朋友看世界的方式與成人並不一樣。而按照心理學的理論,人類會不自覺地忘記那些痛苦的回憶,保留下那些美好的記憶。

哥哥羅進一與富家女之間雖有階級鴻溝,但兩人情感真摯,生離死別都呈現得非常唯美;一家四口擠在一間小房子裡,卻充滿了歡聲笑語;就連哥哥病故、英國人盤剝等情節也以一種相對輕鬆的方式呈現。

影片過濾掉許多令人沉重的東西,保留下美好的一面給觀眾,呈現出一種浪漫情懷的美。

二、小人物身上蘊含著大精神

《歲月神偷》的主角是生活在香港深水埗永利街上的小市民,他們從事著並不光鮮的職業,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

這是一個普通的小家庭:從廣州南來、為生活掙扎的父親羅先生(任達華飾),開鞋鋪謀生,有著手藝人的堅守;能頂半邊天的母親羅太太(吳君如飾),聰穎過人,嘴皮子厲害;品學兼優、人見人愛的長子羅進一(李治廷飾),和倔強好奇、調皮搗蛋的幼子羅進二(鍾紹圖飾)。

他們在香港這個東西合壁、貧富並存的城市,與艱辛的生活展開了搏鬥。面對生命的挑戰、起伏與無常,他們笑中有淚的樂觀面對。

電影中有一個颱風來襲的情節特別動人:颱風肆虐,羅家的房子都快被吹散了,一家人在風雨中努力維護著這個家庭的象徵。

小弟想要單獨吃一盒雙黃蓮蓉月餅而不得,哥哥想要一份美好的愛情而不得,父母想要一個健健康康的兒子而不得。羅爸爸說,做人要保住頂;羅媽媽說,做人總要信。爸爸給媽媽做了一雙鞋子,媽媽給鞋子分別取了名字,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但他們從未灰心喪氣。

人們說,風雨過後一定有彩虹。羅家經歷了長子病故、父親離世等生活磨難,成長起來的羅進二與母親繼續生活下去,他們看到了傳說中的彩虹。艱難歲月中沉積在內心中的柔情,對家人的溫情,對生活的樂觀,它支撐著我們在人生歲月中積極地走好每一步。

這些小人物身上蘊含著堅忍不拔、奮發有為的樂觀精神,他們沒有被生活的苦難所打到,而是努力變成生活的強者,鼓舞和感染更多人積極面對生活。

三、小家庭折射大時代變遷

影片又名《1969太空漫遊》,而1969年則是香港社會最黑暗、最動蕩的一段時期。影片沒有對社會背景做過多刻意的介紹,只是通過羅家四口的沉浮與歡欣,展現出一代香港同胞振奮揪心的奮鬥史詩,交代給觀眾一個風雨動蕩、民生多艱、天災人禍的香港。

影片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展現了這種時代變遷,主要包括警察亂收保護費醫院黑幕等情節。

羅太太八月十五買了月餅,不能給孩子吃一塊完整的月餅,而要提前給警察預備一盒上好的月餅。來收保護費的英國警察動不動就要提高保護費金額,如果不交就以驅逐相威脅。英國警察還公然宣稱,香港並不是一個講法治的地方,講法治會"沒得撈",當時的貪腐可見一斑。

哥哥羅進一住院後,醫院像是一個吸血的無底洞。 比如,家屬不來,護士對病人的需求聽而不聞;護士看給的小費多少,決定是溫柔還是野蠻;喝水要錢,輸新鮮的血更要錢。醫院額外收小費其實與警察收保護費的情況一樣,面對當時漏洞百出的社會制度,整個香港能撈到油水的部門幾乎都存在嚴重的貪汙問題。

當然,影片中也有街坊們一同露天吃飯、一起看電影等其樂融融的場面,側面反映了香港原住民和後期移居的人共同生活和打拼、相互扶助的歷史。

通過一個小家庭的沉浮變化,將觀眾帶回到異常艱辛而又其樂融融的"舊年風物"之中,在重新打撈歷史的過程中,"偷回了被偷走的香港價值",從而在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港人精神的重新詮釋中塑造觀影者的集體記憶。

結語

《歲月神偷》雖有情節俗套之嫌,但憑藉感人的細節、優秀的表演和動人的音樂,成功俘獲了觀眾的心。影片以小製作、小敘事方式將它的視角投向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沒有宏大主題敘事,只有在歲月流逝中的淡淡哀思,折射出時代對人物命運的影響,激起觀眾對以往歲月的集體回憶,喚起觀眾隱藏內心的脈脈深情。

相關焦點

  • 電影《歲月神偷》花了我兩個小時
    近年來香港藝術電影,我們正以「懷舊」的態度來探索並不遙遠的過往,我還記得在第60屆柏林電影節上,新生代水晶熊大獎的最佳影片被授予羅啟銳導演的《歲月神偷》,近年來被譽為「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小故事,變化很大電影改編自導演自己的選集,主題主要來自家庭生活,電影的名字是詩意的《歲月神偷》-「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20世紀代的香港可以說是風雲變幻,命運多舛,影片中的主人公羅姓一家人生活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他們也是那個時代最底層的人,他們的居住地叫做永利街,
  • 《歲月神偷》: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好的壞的都是風景
    《歲月神偷》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由香港著名影星任達華和吳君茹主演,編劇和導演都是羅啟銳。它是根據羅啟銳的一部名叫《歲月神偷》的散文集改編而來。這部電影裡的所有故事情節皆是羅啟銳的親身經歷,他說有90%都是真實的,還有10%也是真實,只不過還是加入了一些浪漫主義色彩,淡化了苦難與悲傷。
  • 豆瓣8.7,任達華封帝之作《歲月神偷》,近十年最好的香港電影
    戲中任達華的職業是鐘錶修理師傅,莫名想起他在《歲月神偷》的鞋匠形象,兩者有些許相同之處,都代表了香港小市民。以往看多了任達華的黑幫片,習慣了他當大哥的形象,諸如《槍火》《黑社會》《放逐》《古惑仔》等。不過任達華最好的影片卻是一部溫馨感人家庭劇情片,那就是《歲月神偷》,豆瓣高達8.7分,同時也是任達華的封帝之作。毫不誇張的話,不僅是任達華最好的影片,也是近十年最佳港片。
  • 重溫《歲月神偷》:從人物語言、鏡頭語言及現實意義解讀電影魅力
    但是我們仍然能從臺詞中體會到羅爸爸的無奈和羅媽媽的樂觀,幾句臺詞就能充分顯露羅記夫妻的心境,才折射了當時風雲變幻的香港時局。與現在的社會不同,街道裡的每家每戶都互相認識,時常互相幫助,是一個大群體。不過,《歲月神偷》不同,它描繪的是香港永利街中小市民的生活。故事主要是講羅記鞋匠一家四口的平凡經歷,父親起早摸黑為街坊鄰居做鞋,母親能說會道常去市場殺價,大兒子品學兼優刻苦勤奮,小兒子天性愛玩頑劣懶惰。一家人的生活風平浪靜,卻因大兒子得了血癌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大時代的小人物,感動人心的力量源泉——《金剛川》
    No.1 大時代的小人物,主旋律的版本答案從去年開始,國產主旋律電影的主人公,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人物」。或許是《我和我的祖國》取得成功的光環效應,今年的《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包括《金剛川》都使用了小人物的故事,去表達導演的想說的話。
  • 《歲月神偷》「港味」獨家解析 大時代深層背景
    它不是超級無敵大製作,也沒有巨星雲集的強卡司,更不具備絢爛的視覺效果,然而它卻擊敗了芸芸眾片——這部電影就是《歲月神偷》。武器別無其他,全賴於片中無處不在的濃鬱「港味」。光影流轉中那段六十年代歲月往事,成功的感動了全體香港人。
  • 關於《歲月神偷》的感悟
    《歲月神偷》以涓涓細流般的故事情節給我們講述了在一個特殊時代、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劇情雖然沒有聚焦大的場面大的事件,但正是這一個普通家庭在歲月磨礪下的生活,帶給了我持續的感動。老大就像這條魚,芳菲的家就像這個大魚缸,老大一定認為自己是永遠高攀不起,和這個偌大的魚缸不相容的,沒待多久就失望地離去了。
  • 《歲月神偷》:歲月能偷走一切,卻偷不走我們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歲月神偷》是香港導演羅啟銳所執導的一部極具懷舊色彩的電影,這是一部自傳式的影片,幾乎還原了導演所有的青春記憶。這部電影被視為近年來「最香港」的電影,以上世紀6 0 年代深水埗永利街羅姓一家人的生活為切入點,用底層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重塑了香港人的集體記憶。60年代的香港,風雲變幻。
  • 從敘事手法、構圖方式、色彩運用等方面解讀《歲月神偷》的魅力
    ——《歲月神偷》《歲月神偷》是由羅啟銳導演,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2010年上映。豆瓣上44萬網友給出了8.7的高分,同時,該影片榮獲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水晶熊最佳影片獎、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等諸多殊榮。
  • 《歲月神偷》首映 羅啟銳張婉婷聯手催淚
    搜狐娛樂訊 4月13日,今年柏林電影節水晶熊新生代最佳影片、香港電影金像獎6項提名大熱門的《歲月神偷》在北京舉辦首映式,宣告這部被譽為「近年來最美最感人的地道港片」、令香港同胞在「歡笑與眼淚中痛快感動」的港式催淚彈正式登陸內地。
  • 老港片《歲月神偷》之老爸的悲慘命運,這是歲月的吶喊!
    看了又看,渾身沒勁,想了想還是找一些比較結合生活實際的影片,比如老港片《歲月神偷》,畢竟歐美人的價值觀和我們不一樣,生活環境各種都不一樣,感覺我們還是有點理解不了。在網上閒逛看別人推薦就找到了歲月神偷這部片,早期的港片,主要演員任達華飾演羅爸爸,影片中稱老爸,吳君如飾演羅媽媽。這個片我們能夠理解,可以研究早年的香港人。該片描寫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非常到位,比如兄弟情,兩個年齡差距頗大的兄弟關係融洽,這一家的情況是二胎後不用擔憂兩個小孩的相處問題,反而會相互幫忙,減輕大人的負擔。
  • 任達華七部經典電影推薦,豆瓣保底8.0,了解一下?
    今天影子給大家推薦幾部,任達華出演的經典,高分電影,劇情超級好看,豆瓣保底8.0,一起了解一下吧!《歲月神偷》豆瓣評分8.7這是一部96年上映,由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等主演劇情片,影片講述了1967年到1977年香港一對社會底層的夫妻在經歷了人生百味後,感悟到唯有歲月的變遷才是真正的「神偷」的故事。
  • 《歲月神偷》:孩子偷東西怎麼辦
    《歲月神偷》,以羅進二這個孩子的視角,講述了生活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在香港社會底層下的一個普通的家庭故事。這部電影看起來既平淡、普通、渺小,又令人感動、溫暖和充滿力量。萬般交錯的複雜情感,被命運的捉弄,與命運的抗爭,正是普通家庭的生活寫照。
  • 港片《歲月神偷》:人生萬般無奈,只好歲月偷歡
    《歲月神偷》在2009年拍攝,這部電影在當年的拍攝成本只有一千萬港幣,可是在它上映之後,一個月內的票房就已經突破兩千萬港元,在香港電影一度頹廢低迷的局面下,成為眾多香港商業片中的中流砥柱,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水晶熊獎兒童電影最佳影片,和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等獎項,作品兼具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
  • 《歲月神偷》:真情永遠有效,但時光從不等人
    2010年上映的影片《歲月神偷》,講述了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一家四口的故事,雖說故事的結局不算圓滿,但卻提醒了我們要珍惜現在,時光從不等人,我們能夠留住的只有情誼。《歲月神偷》上映至今已有10年時光,依舊被觀眾奉為經典之作,影片不僅講述了愛情、親情,而且還原了那個年代的生活。上個世紀60年代,香港正處於動蕩時期,而故事中的鞋匠羅一家四口,正是生活在風暴的中心——永利街。
  • 《歲月神偷》:時間仿佛什麼都沒留下,但又仿佛留下了一切
    2010年,一部讓我們重新審視時間的電影《歲月神偷》於香港上映,這部由羅啟銳導演執導,任達華、吳君如主演的電影斬獲了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男主,最佳新演員和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四項大獎,在豆瓣評分也高達8.7分,可謂深受國民的喜愛。
  • 《歲月神偷》歲月能偷走我們的一切,唯一偷不走的只有真情
    《歲月神偷》這個電影,雖然是一個老電影,可是看了後,讓人感覺到平靜而感人的,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電影裡面的人情世故,像一股清泉一樣,感染著每一個人。電影裡面的臺詞也是很感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就是做人,總要信,總要信。」是《歲月神偷》這個電影裡面的最有意思的臺詞,令人難忘。
  • 《逆水寒》朝花夕拾六任務怎麼做 歲月神偷攻略介紹
    導 讀 逆水寒歲月神偷屬於遊戲中的支線任務,由於難度較大,很多玩家都會卡很長的時間。
  • 《歲月神偷》:做人,總要信,總要信
    《歲月神偷》講述了1967年到1977年10年間發生在香港深水埗一個普通四口之家的故事,一對社會底層的夫妻在經歷了人生百味後,感悟到唯有歲月的變遷才是真正的「神偷」。「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影片一開始,就讓我們陷入思考。當年,清朝出生的奶奶來到這條街,讓兩個兒子一個開理髮店,一個開皮鞋店,包辦街坊的一頭一腳。其中一家,就是進一家,他的父親開皮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