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的兩首詞,筆走龍蛇,悠閒淡泊,更令人心情愉悅

2020-12-14 品詩賞詞

陸遊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他一直堅持抗金,也曾奮不顧身地馳騁於沙場之中。可是南宋的那些王公大臣們為了一己之私,寧願偏居一隅、醉生夢死,也絕不願意收復河山、迎接徽欽二帝。壯志難酬,放翁還一再地遭受打擊,不得已只好退隱山林,可是他的凜然之氣卻一直影響後世。

陸遊憂國憂民,他的作品也具有詩聖杜甫的沉鬱風格,同時也充滿大氣磅礴的英雄氣概。吟誦他的《釵頭鳳》,悽婉痴情,也催人淚下;朗讀他的《詠梅》,勢如扛鼎,又衰颯悲戚。

晚年的放翁雖然寄情山水、閒適淡泊,卻依然心繫天下、不忘北方,即使到了人生最後一刻,依然慷慨賦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下面介紹陸遊的兩首詞,筆走龍蛇,悠閒淡泊,更令人心情愉悅。

長相思·雲千重

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月明收釣筒。

頭未童,耳未聾,得酒猶能雙臉紅。一尊誰與同。

陸遊晚年隱居於山陰,那裡生活條件簡陋,他卻毫不在乎。有一次辛棄疾特地去探望他,並提出要幫他構築田舍,都被陸遊婉言拒絕。辛棄疾也深知,放翁心裡關心的是前方將士,對自己的物質條件並不講究。

這首詞抒寫了詞人的隱居生活,他首先描繪了自己周圍的環境。山間樹木茂密、雲霧茫茫,既有芬芳的野花,也有調皮的松鼠。放翁白天行走在林蔭小道,鳥兒在歡唱、清溪在高歌,涼爽的山風撲面而來,詞人更感到山林的幽靜。

傍晚時分,放翁又在溪邊灘頭開始垂釣。一輪明月高掛枝頭,絲毫不敢驚擾放翁的雅興,只是默默地陪伴著他。詞人一邊釣魚,一邊沉思,經常忘記魚兒在咬鉤,不過放翁釣的是一份心情,至於晚上是否有美餐下酒,他倒也無所謂。

作者隱居在山水之間,夜來趁著明月垂釣,無比閒適。而且自己鬢髮未白,耳朵不聾,又能喝酒,簡直過著一種神仙般的生活。可是詞人又惆悵地說,一尊誰與同?其中既透露出一種孤寂之感,又表達了對往日沙場奮戰的追憶。

長相思·悟浮生

悟浮生,厭浮名,回視千鍾一發輕。從今心太平。

愛松聲,愛泉聲,寫向孤桐誰解聽。空江秋月明。

陸遊年輕時就胸懷壯志,希望自己不僅可以立功揚名,更能為國盡力。所以他不僅習文練武,而且積極為朝廷出謀劃策。雖然自己的建議總是不被採納,他依然無怨無悔地籌劃著抗金大計。後來他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終於有機會深入到最前線。

可是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不久幕府解散,陸遊回到後方,再也沒有機會殺敵報國了。如今人到晚年,他更是看淡功名,這些年來不僅感悟深刻,而且逐漸開始「厭浮名」。

在詞人眼裡,那些優厚的俸祿,也好像頭髮那樣輕微。而捨棄了這些,他反而覺得內心平安淡定。

賦閒在家,陸遊剛開始還很不適應,慢慢地,他逼迫自己忘記過去,畢竟一直消沉下去,對身體健康也有影響。於是詞人每天都參加田間勞動,更於閒暇時刻,在野外散步。

「愛松聲,愛泉聲」,表現出他熱愛大自然,並經常物我兩忘。而「誰解聽」,更是傳達出一種孤芳自賞、不隨波逐流的高潔品質。最後詞人以景結情,用「空江、秋月」,抒發了一種悽楚、寂寥的悲情。

陸遊的這兩首長相思,閒適淡泊,更充滿了一種幽怨。全文筆走龍蛇,一氣呵成,看似曠達,其實卻深蘊了悲怨和愁苦。

相關焦點

  • 陸遊79歲時抒寫秋思,這首詩輕鬆愉悅,充滿了浪漫的想像
    秋天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不僅有溫馨恬靜的陽光,還有和煦輕柔的微風,更有火紅的楓葉、金色的野菊,以及翠綠的草葉、絢爛的槿花,令人目不暇接,也心曠神怡。雖然很多文人墨客感覺秋意蕭瑟,但也有更多的詩人喜愛秋天的勝景。
  • 陸遊這兩首愛國詩,一首沉鬱悲憤,一首雄渾壯闊,令人讚嘆不已
    說到宋代詩人陸遊,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陸遊八十多年的人生中,創作了萬首的詩詞,這首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縱觀整個文學史,還沒有幾個詩人能夠像陸遊一樣,文筆耕耘不停。不過要說陸遊哪個時期的詩詞藝術成就最高,那應該是他六十多歲時罷官東歸的時候,此時的陸遊在詩詞的創作上已經非常的成熟老練,詩詞的內容更平易且富有內涵。陸遊不僅是一個出色的詩人,還是一位愛國人士。
  • 陸遊的一首詞竟導致前妻唐婉病亡——兩首「釵頭鳳」的塵封往事
    陸遊才華自不必說,當時就為世人稱道,更令世人豔羨的是:陸遊的妻子唐婉,不但文靜秀美,還是極富才情的奇女子!唐婉是鄭州通判唐閎的獨生女兒,祖父是北宋末年鴻儒少卿唐翊,出自這樣官宦世家,唐婉有這樣的詩文詞才,也是理所應當的。
  • 陸遊追憶唐婉的兩首詩,哀婉悲切、動人心魄,不是《釵頭鳳》
    後來陸遊聽從母親意見,又娶了王氏夫人為妻,唐婉嫁給了皇親趙士程。多年後,陸遊遊覽沈園,卻不想遇見了同來遊覽的唐婉夫婦。唐婉徵得丈夫同意,陸遊飲後,不由得悲從中來,與唐婉話別後,在沈園的牆壁上題了一首詞,即《釵頭鳳·紅酥手》。五年後,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看到了陸遊題在牆上的詞,不由感慨萬千,於是和了一闋《釵頭鳳·世情薄》,同年秋,便抑鬱而終。
  • 陸遊最著名的20首詩,值得你收藏
    有《放翁詞》一卷,又《渭南詞》二卷。《全宋詞》存詞一百四十餘首。千古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創作背景:此詩作於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當時陸遊正罷官閒居在家。創作背景:縱觀全詞,詩人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這也正像他在一首詠梅詩中所寫的「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氣憐」。陸遊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了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謂「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 80歲的陸遊,寫出20歲的青澀: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80歲的陸遊,寫出20歲的青澀: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錢鍾書先生對陸遊有極高的評價,在《宋詩選注》裡面就曾經提及到:出去陸遊的這幾首,宋代數目不多的愛情詩,都顯得有一點淡泊、笨拙,甚至套版!其實卻是如此,宋詞寫的是心境,流露的是感情,往往也就只有陸遊才能將心境流露成詞。陸遊這一生算半個「渣男」,前半生負了唐婉,後半生負了自己,還記得那首《釵頭鳳》否?那個地方叫沈園,裡面住著他的初戀,幾乎每一次陸遊踏入沈園,心中都會激起漣漪,那曾經是他的愛情啊!
  • 陸遊很奇特一首詞,記錄春天,苦中作樂,讀完引人深思,堪稱經典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陸遊在立春這天有感而發作出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上片與下片乍一看有些突兀,描寫的完全是相反的景象,但是其中的內涵卻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木蘭花·立春日作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雲,愁抵瞿塘關上草。
  • 父愛深似海,陸遊留給子女的兩首詩,都很經典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詞作家。一生著述頗豐,尤其以詩詞見長。大家熟悉的作品有《卜算子.詠梅》、《釵頭鳳.紅酥手》、《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冬夜讀書示子聿》等。
  • 陸遊很感人的一首詞,通篇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寫得很是有韻味
    多年的夙願終於要得到實現,陸遊心裡無比興奮與感慨,寫下了多首經典的詩,而其中有一首最為經典,整首詩真誠之至,將陸遊的肺腑忠誠徹底描寫了出來,這首詩就是——《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 【名家解讀】【南宋】陸遊《釵頭鳳》
    其實記住了這兩個字,也就把握了這首詞的整體情緒。這樣看來,是不是你也特別佩服陸遊用意之高妙和用情之深厚呢? 陸遊這位詩人,我們當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從小就背他的詩。南宋最著名的愛國詩人之一。他的絕筆詩《示兒》是我們從小就背得很熟的詩篇。而這首《釵頭鳳》作為陸遊愛情經歷的見證,也是宋詞當中當之無愧的經典名篇。當代學者王兆鵬先生主持統計的宋詞排行榜當中,這首《釵頭鳳》高居排行榜第八名。
  • 陸遊的一首詞,遣詞造句,意趣十足,值得收藏!
    《朝中措·梅》宋代:陸遊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悽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起句「幽姿不入少年場」,其意略同詞人《卜算子·詠梅》詞中的「無意苦爭春」。所以「不爭」、「不入」的人,為潔身自好。幽姿者,美姿也。「幽」字有沉靜淡泊意味,與歌舞喧鬧的「少年場」相對。
  • 陸遊的兩首飲酒詩,比喻貼切,含蓄深沉,流傳了800多年
    而詩人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從中人們可以體味到陸遊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和真摯。下面介紹陸遊的兩首飲酒詩,比喻貼切,含蓄深沉,流傳了800多年。詩人開懷暢飲,心情高漲,看見大自然的景物也特別順眼。花紅柳綠、風暖鶯歌,一片大好春光,更加動人酒興。「流鶯有情亦念我,柳邊盡日啼春風」,這兩句看似閒筆,其實也是切合主題。不過陸遊不是陶淵明,無法酒後開懷,不僅沒有慷慨激情,卻更加惆悵鬱悶。
  • 陸遊這首表面頹唐、骨子裡激憤的詞,緣何成為了高考試題
    今天我們就來積累一首詞,這首詞對相當一部分讀者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但卻在某年高考全國卷中出現過,並且佔有分值高達11分。它就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的《鵲橋仙華燈縱博》。鵲橋仙華燈縱博宋 陸遊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
  • 陸遊的一首七絕,描寫田園生活,清新質樸,更充滿了閒情逸緻
    而此時的鄉村中,到處是桑柘垂柳、茂樹陰陰,令人倍感舒爽。這裡不僅有一望無際的田野、美麗的夕陽晚霞,而且還有樸實勤勞的農民、嫋嫋升起的炊煙。藍天白雲、清溪碧流,空谷幽蘭、天籟之音,田園生活可以給人很多美好的遐想,也讓人們充滿了期待,更令人忘記煩憂。
  • 陸遊81歲時寫下最美情詩,比《釵頭鳳》更肝腸寸斷,摯愛仍是唐婉
    (陸遊《釵頭鳳·紅酥手》) 次年春天,唐婉再遊沈園,見到了牆上那首《釵頭鳳》,看出是陸遊筆跡,更看出那是他寫給自己的啼血之詞 忽而已到暮年,81歲的陸遊時隔五十多年後再遊沈園,免不了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想起當年與摯愛唐婉在沈園邂逅之事,不禁痛徹心扉,肝腸寸斷,於是又提筆寫下兩首懷念七絕,題曰:《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
  • 陸遊的大哥見一女子衣冠亂了,寫首妙詞調侃,竟走上「人生巔峰」
    宋代和唐代一樣,都是一個大文人輩出的朝代,那個時期歐陽修、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陸遊等很多大文人先後在文壇崛起,驚豔了世人千年。不過要說最勤快的文人,那陸遊肯定算一個了,不算散文詞作這些,陸遊單單流傳於後世的詩作就有9000餘首。
  • 壓抑時讀讀李煜這兩首《漁父》詞,如沐春風,豁然開朗,輕快舒適
    這首詞,其實是題畫詞,原畫為《春江釣叟圖》,李煜寫這首詞,其實有些「功利」在裡面,據說,當時文獻太子不喜歡李煜的奇特相貌(據說李煜有重瞳),李煜為了避禍,於是自己退居深宮大院中,每天舞文弄墨,以示自己沒有大志。
  • 陸遊茶詩中的人生智慧
    陸遊是個極有名氣的詩人,我們也不必多費筆墨介紹。倒是這首茶詩的題目《啜茶示兒輩》,值得多說幾句。誠然,大家對其中的「示兒」二字並不陌生。因為陸遊的名篇《示兒》,早已選人中學語文課本。其中「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二句,更是耳熟能詳。詩人心繫天下的愛國情懷,令人動容。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遊山西村宋代: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遊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宋孝宗乾道二年,陸遊因為支持抗戰派將領張浚北伐,遭到排斥,被免職回鄉,住在山陰(今紹興市)鑑湖的三山。
  • 陸遊娶17歲表妹,遭母嫉妒被強行拆散,重逢後寫一詞實屬經典!
    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遊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丈夫趙士程。儘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想到這裡,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