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的《爸爸去哪兒》第 6 季低調開播啦~改名《一起出發吧》在芒果 tv 國際版上線。
雖然觀看難度增加,但作為曾經的 top 級真人秀綜藝節目,開播必然有極高的熱度。
還記得上一季中那個面對冷臉父親,沒有哭也沒有難過的 jasper,談判一樣地問陳小春 「Can you stop angry now?」
用他的溫柔和善良,以及大膽表達的愛感化了爸爸的壞脾氣,也給了我們很多關於對待生活的啟發。
每次陳小春說「我愛你」,他都會加一句「永遠」
許久未見的 jasper 也參加到新一季的節目中,他還是一如既往的紳士,而且也更活潑、更開朗、更體貼了。
他勸包貝爾女兒包餃子吃飯的片段還登上熱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後用行動帶起餃子的食慾。
除了老朋友陳小春,這一季還有包貝爾、楊爍、耿樂和實習爸爸何猷君。
說到這,真的不服楊爍都不行,無論是演戲還是綜藝,他都能妥妥地成為焦點人物。
原本合家歡的親子節目,楊爍卻能給觀眾最恐怖的綜藝體驗,鏡頭一到他的 part 就充斥著嚴厲過頭的窒息感。
不止#楊爍 教育方式#登上微博熱搜,豆瓣、知乎各大榜單均有高話題度。
所以他到底做了什麼?教育方式又有什麼問題?
本期就讓 if 姐帶你走進「年度恐怖片之 —— 楊爍,求求你好好當爹吧」。
首先,是網友總結他的「詐屍式育兒」方式。
楊爍和妻子王黎雯婚後有一兒一女,這次是帶大兒子,7 歲的楊雨辰上節目。
看照片像不像溫潤如玉的小公子?
楊爍是這樣評價兒子的,「內向」、「倔強」。
形成這樣性格的原因,從節目中他如何對待孩子就可窺見一二。
兒子成長的七年,楊爍作為父親陪在他身邊可能都不到半年,嚴重缺乏了解和共情基礎。
所以他連楊雨辰的成績是用 ABCD 分級都不知道,還把日期錯認成了分數。
而他在跟兒子的聊天中,更多的是「檢驗成果」式的問詢。
臨時抽查是否聽話看書,問楊雨辰:看了嗎?書講了什麼?
結果楊雨辰第一時間沒有回答出來,楊爍立馬發火,用他低沉的嗓音質問道:「看完了不知道什麼意思是嗎?」還跟了一句「嗯?」
難怪視頻後期會給他加上熊熊燃燒的火焰了,這架勢恐怕成年人也有些承受不住,更何況是只有 7 歲的小孩子,可以看到楊雨辰的手一直緊張地抓著褲子。
最後楊爍無奈的嘆氣,把書還給楊雨辰讓他重新去看。
「詐屍式育兒」的精髓在於,平時孩子讀書的過程「選擇性失明」,一時興起想要檢驗成績,但無論成績如何都覺得孩子沒有努力。
就像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響起的警報,讓孩子在他身邊就高度緊張,戰戰兢兢,生怕犯錯。
飛機上,楊爍突然問楊雨辰某個英文單詞怎麼讀,可以看到楊雨辰回答問題下意識看向父親。
而楊爍只是因為沒有聽清所以反問,就讓他緊張不已,以為自己讀錯了。
當孩子順利完成考驗後,他也沒有任何誇獎或是表示,只是來了一通無意義說教和標誌性的反問,「懂嗎?」
僅有的陪伴時間裡還帶著玻璃碴子,又怎麼能真正理解孩子內心、融入他們呢?
更讓網友無語的還有洗腳這一段,好不容易楊爍展現父親溫情,為孩子洗腳,結果根本不顧及楊雨辰說燙,硬是要他把腳放進去。
孩子也不敢忤逆他,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洗。
要麼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要麼就是訓斥打壓,連洗腳這樣的小事都聽不進去反饋,又怎麼能尊重孩子的成長呢?
「詐屍式育兒」比「喪偶式育兒」更可怕的一點是,這樣的一時興起可能會把母親為孩子構築的「自信城堡」全盤打破。
其次,是他嚴苛的教育手段。
剛到目的地,大家都興衝衝的下車趕往目的地,只有楊爍,因為楊雨辰下車走到路上的方位跟自己不一致,勒令他重走一遍。
楊雨辰沒有絲毫撒嬌拒絕,乖乖地走回去重新來過。
即便這樣楊爍也沒有滿意,孩子剛走過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
著裝檢查不合格,又因為一番折騰落在了最後,楊爍咬著牙低吼說「快點!」,因為說話太用力,青筋暴起。
楊雨辰的衣服明顯不是孩子尺寸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楊爍的狠勁,楊雨辰也絲毫沒有怠慢,一點也沒有 7 歲孩子被嚇到大哭、撒嬌耍賴的模樣。
但楊爍的憤怒並沒有因為孩子的乖巧而消散,反而像帶著孩子荒野求生,軍訓拉練。
走慢了不行,因為衣服不合身背不起來書包不行,走路有點內八也不行。
在海拔幾千米的高原上走下坡山路,楊雨辰走得跌跌撞撞,這讓楊爍怒中火燒,於是他命令兒子跑回坡上重新走下來。
楊爍自己都嚼著牛肉乾緩解高反,更不用提其他孩子被父親抱著。
小孩子走路姿勢需要矯正這無可厚非,但有必要在大人都可能高原反應的地方,跑上跑下鍛鍊這個嗎?
楊雨辰全程服從,沒有一句反駁和怨言,但他的小臉寫滿了委屈,更讓人感覺呼吸不暢。
類似的情景貫穿了兩人相處的過程,這邊楊雨辰累到還在喘著粗氣,表情也還沒從父親的憤怒中走出來,那邊楊爍一片歲月靜好感嘆景色真美。
於是問兒子「要不要拍照」,還沒等到回答就立馬跟一句「我不想跟你拍」。(黑人問號臉.jpg)
面對陰晴不定的父親,楊雨辰只能小心翼翼說「拍」,然後就被拎到鏡頭前,完成了被迫營業的照片。
楊雨辰全程沒有笑過
隔著屏幕,觀眾都感到窒息,更不用提身處環境中的 7 歲小楊了。
最後,還有他用發號施令樹立權威的教育方式。
熟知《爸爸去哪兒》套路的觀眾都知道,每次都會有盲選房子的經典環節,這次也是一樣。
楊雨辰選擇了 5 號而不是楊爍想要的 1 號,原因也很可愛,因為 5 是楊雨辰的幸運數字,但卻被楊爍當頭一棒,剛露出的笑顏立刻消散。
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才是氛圍最可怕的一段,楊爍猶如怨婦一般不停地「冷嘲熱諷」。(強烈建議有原生家庭陰影的同學跳過)
走到村子先看到最近的 1 號房,楊爍立刻開啟「我就知道」模式,一個勁兒地在說「早知道就」、「這是我剛才想選的,是吧」,像極了一起旅遊時最討厭的那類人。
這還不算完,已經走過 1 號很遠了,他還在說這件事,「是我要選的嗎?」、「是你要選 5 號」,還陰陽怪氣的說「棒棒的」。
在導演提示他 5 號房子最遠最高,如果孩子產生高原反應可能要適當抱一下後,他的回答是:「我不管,他自己選的,自己承擔。」
接著挖苦諷刺道,「5 不是你的幸運數字嗎?太棒了。」
if 姐和小夥伴們看到這裡真的服氣了,這可是盲選啊,本來就是小孩子天馬行空任意選擇的時候,他做錯了什麼?
即使是想讓他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不用冷嘲熱諷陰陽怪氣啊,為不存在的錯誤買單內疚,挫折教育也不是這樣的吧?
自己爬了一路山,節目裡可以明顯聽到楊雨辰帶著哽咽的喘氣,累到不行了,劉海也粘在額頭上,結果楊爍怎麼做的?
他不僅不體諒他體力不支,反而威脅道:「不能(快點)我再讓你跑到村口再走回來。」
好不容易走到 5 號房門口,楊爍又故技重施,威脅說:「如果讓我先跨進門檻,就從頭再走一遍。」嚇得楊雨辰立刻加快步伐,在那麼高的臺階上跑起來。
這都沒完,上樓梯還要再來一遍同樣的話術。
到了地方楊雨辰已經累到眼眶紅紅,楊爍又一秒感性的問「美不美,值不值得」,得到肯定回答後接著又說:「那你再跑更遠點,更值得。」
如果是成年人尚且可以甩手離去,可 7 歲的孩子卻不敢把注意力離開半分,生怕再惹父親不高興。
楊爍又問下次選幾號,小楊帶著哭腔說 1 號,但楊爍沒放過他,又開始「下次 1 號最遠」,小楊簡直說啥都不對。
所有的潛臺詞都是在埋怨兒子「你沒有聽我的」、「早知道聽我的選擇就沒錯」,親子氛圍極度緊張且不親密,用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斷彰顯自己絕對的話語權。
甚至他的怒氣來得有些莫名其妙,整個人又神經質又可怕。
連疊衣服都是一通教育,楊雨辰疊不好衣服,楊爍是這樣看他的。
怒目圓睜,眼珠都在抖動
但其實楊爍只教了一遍而已,就對於楊雨辰的錯誤疊法不能容忍,很沒有耐心。
他覺得孩子應該掌握這些技能,學會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兇他,孩子也不反駁,只是在一旁默默接受。
楊爍對楊雨辰常常採用的懲罰和恐嚇的教育方式,他的語句中常常出現「你要是...我就...」、「你如果...就不...」這樣的句式,對提升孩子能力促進孩子成長沒有一點幫助。
就連嚴父代表陳小春,都感概楊爍「太兇了」,帶孩子像是在軍訓。
要知道陳小春前幾季可以是以黑臉著稱的,但他的嚴厲是建立在小孩子不懂事或是做錯了的基礎上。
包括這一季,陳小春也還是會嚴肅,但都是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採用教育+鼓勵的方式。
比如 jasper 在活動時候沒有認真聽講,陳小春就會嚴肅的跟他說要專心,這是禮貌問題。
然後挑選恰當的時機,又溫柔的跟孩子做朋友,鼓勵他。
這種反差在集體中會被放大,孩子們一起去撿垃圾,玩了一下午回來後都開心的找自己的爸爸,嘰嘰喳喳的說下午的感受,所有人都是 gif,只有楊雨辰是 jpg。
村長有些看不下去,在楊爍面前猛誇楊雨辰,結果只得到了這樣一句聽不出誇獎的「誇獎」。
別的小孩哪怕只做了一點點都會被爸爸真心實意的誇「寶貝,你好棒」,唯獨楊雨辰,因為楊爍的冷落而站在一邊,不知所措。
他以為自己做了這麼多,還幫助了弟弟妹妹,爸爸總該高興了,但是沒有。
在總結會上,村長再一次 cue 楊雨辰的優秀表現,讓楊爍表揚。
楊爍只是溫柔的看了楊雨辰一眼,小楊的眼淚就決堤,撲向爸爸的懷抱。
楊爍退半步的動作是認真的嗎?
可見,一個友好的溫暖的眼神對他來說,都難能可貴,誰會不想撒嬌呢。
但更多時候,他都只是選擇逃避,仿佛知道爸爸的「溫柔」只是奢求。
楊爍的教育,讓楊雨辰接收到的信息只有,自己是不被愛的,不被看重的,不被信任的,需要聽話順從的。
所以也能理解為什麼帥氣的小楊會時而陽光明媚,時而唯唯諾諾了。
老實說,演員是知道有無數個攝像頭對著拍的,但假如他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能說明他的育兒觀念太有問題了。
楊爍就像很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式教育的人一樣,只有絕對掌控,沒有愛與美好。
對待孩子的選擇採用打壓、教訓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掌控權;
對孩子,他幾乎不做情緒管理,以至於陰晴不定,親子氛圍岌岌可危;
執著於生活中無關痛癢的小事,沒有困難甚至會主動創造困難,以此改變孩子的人格。
這一切的原因,都被楊爍歸結為「楊雨辰是個男孩,要有擔當,像個男人」。
且不說他使用鐵血手腕,把七歲的男孩強行往男人上塑造,還是往自己想要的樣子上塑造。
但就說他所謂的「男人」,難道不是刻板印象和偏見嗎?
男人就應該吃苦,就要比別人承受得多,執著於男孩子就該是糙漢硬漢,忽略了他溫柔細膩的內心。
抱著這樣的性別觀念,會平等的對待另一半嗎?不可能的。看看楊爍在真人秀《我最愛的女人們》裡的表現就知道了。
在快問快答環節有一題是,如果家裡被弄的非常髒亂,你會怎麼做?楊爍選擇了「走人或叫老婆」。
後來節目組設置了一個老婆故意搞破壞,看老公怎麼收拾的環節。王黎雯一進門就開始撒落葉,楊爍的媽媽也笑著開玩笑說太驚喜。
只有楊爍目睹全程,直接皺起眉頭髮問:「你抽風啊?」
當時王黎雯也沒有生氣,接著演下去要求楊爍整理,他直接拒接兩連,說「誰弄的誰收拾去。」
後來楊爍才不情願的去整理,動作幅度很大,婆婆也為了緩和氣氛勸兒子「溫柔點」,王黎雯也哄他「你別生氣嘛。」
假如這是為了節目效果,那他早上不起床王黎雯把他褲子拿到床邊的這種細節,總不可能也是導演安排吧。
她甚至貼心到擋著攝像機,讓楊爍在被子裡穿褲子,但楊爍是怎麼做的呢?
他穿好褲子,但還依然躺在床上,然後突然用力捶床。
這是賽亞人要變身了嗎?一旁的王黎雯也被嚇了一跳,但仍然好聲好氣的湊過去說「你又有起床氣了。」
知道的是過了十年日子的夫妻,不知道還以為是剛進入磨合期呢。這期間,楊爍表現出的從一而終的暴躁、挑剔和不耐煩,一點小事就鬧彆扭發脾氣。
從《歡樂頌1》裡小包總的爆火,到今天全民群嘲,楊爍恐怕真的到了不得不反思的時候了。
無論是越來越油膩的演技,還是婚姻裡的巨嬰 style,以及糟糕透頂的爸爸形象,都是一記質問:你自以為是個優質男人,但恐怕別人並不覺得吧?
在他身上,綜合性的放大了幾乎所有直男自我感覺良好卻讓周圍人眼瞎的特質:
自律是不錯的,但自以為特別帥,一露肉女生就會尖叫的自戀;
不尊重伴侶,有一些事業的本錢就把妻子當成奴婢呼來喝去的自私;
把「是個男人就如何如何」當成野蠻和冷漠的擋箭牌;
明明生活各方面都走進了死胡同,還是聽不見別人的意見,妄自尊大……
大清早就亡了,有的人卻還活在自己的幻覺裡。
但如果無法面對問題反思,生活只會給他們更沉重的一擊吧。(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