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中,春季學期開始了
因為突發的疫情
新學期顯得有些不一般
而這個課堂
更是有著它的不同之處
授課教師是
清華大學金嶽霖邏輯學講席教授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
魏達格(Dag Westerstahl)
他遠在8000公裡外的
瑞典斯德哥爾摩
克服7小時的時差
精心準備、反覆測試
向清華學子
開講邏輯學
收到在線教學通知後
魏達格第一時間開始研究
網上教學的各種軟體
並認真學習軟體的技術細節
多次跟清華的助教、同事
和學生們反覆進行測試
力爭選取最適合
本專業課堂的授課方式
魏達格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是
「邏輯學基礎理論」
課程安排在前8周
每周2次課,2個學分
這是金嶽霖講席教授團組設立以來
他在清華第3次開課
已經吸引了對邏輯學感興趣的
一批跨越不同專業的清華學子
按照邏輯學研究中心的計劃
教授們在授課的同時
還撰寫面向清華學生的教材
以中文、英文同時出版
今年魏達格教授
準備試用他已完成的教材
「Foundations of Logic」
遠程課堂效果
課堂上
魏達格十分關心
同學們的狀況
並鼓勵他們
以積極的態度
面對眼前的困難
他說
在線教學對他來說
是一種挑戰
課上的互動和作業批改
都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
但他非常有信心做好
相信同學們也能做得很好
清華學子們在線聽課
這是一個特別的課堂
也是一個令人感動的課堂
教師身在幾千公裡遠的海外
學生也分布在中國各地
湖北、廣東、浙江
四川、海南…
他們來自不同院系
但同樣對邏輯學
有著無限的熱愛
「學習沒有界限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
越要珍惜學習的機會!」
魏達格對學生說
無論前方
有多少艱難險阻
都將一起攜手前行
斯德哥爾摩大學理論哲學與邏輯學教授,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哥德堡皇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曾擔任國際邏輯學、方法論和科技哲學協會秘書長。
研究方向為邏輯學與語言學的交叉領域,包括形式語義學和語言哲學,特別是他對量詞(quantifiers)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2017年開始,魏達格受聘成為清華大學金嶽霖邏輯學教授,每年春季來清華園工作。2019年,他與清華中文系鄧盾博士、外語系劉明明博士共同發起並成功組織了首次「邏輯、語言和意義」國際會議。原定今年4月舉行的第二屆「邏輯、語言和意義」國際會議已完成投稿論文的評審工作,於疫情結束後舉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