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是廣州起義93周年紀念日。1927年12月11日,中共廣東省委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在廣州發動工人、農民和革命士兵,舉行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廣州起義第一次開創了城鄉配合、工農兵聯合舉行武裝起義的先例;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紅軍」的旗號;第一次在中國的大城市中,通過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由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完全新型的革命政權。它與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一起,使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創造紅軍的新時期」。
12月10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紀念12.11廣州起義93周年紅色系列活動在廣州市工人文化宮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廣州市總工會、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市廣播電視臺主辦,廣州市工人文化宮承辦,廣州海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
據了解,系列活動共有三大塊內容,包括「廣州起義」圖片展覽、紅色故事分享會、紅色電影展播。活動緊扣廣州起義紅色主題,結合廣州市工人文化宮特色黨建服務,融合了紅色電影、紅色故事、主題展覽、愛國歌曲等元素。
啟動儀式前,一場紅色故事分享會吸引了很多黨員、職工和市民的參與。分享會邀請了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謝瑩,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總監、粵劇電影《刑場上的婚禮》製片人徐斌對廣州起義革命歷程、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進行解說,交流分享革命紅色故事,使黨員和職工群眾汲取歷史精神營養,學習起義軍民英勇的戰鬥氣概,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激勵黨員群眾不忘初心、奮勇前進。
「紅色文化資源不應該只在博物館存在,也應該存在於別的場所。」謝瑩在分享中表示,舉辦廣州起義圖片展覽,就是希望通過「無邊界博物館」這樣的方式,讓紅色文化流動起來,讓紅色文化傳播得更為廣泛。
「革命歷史博物館和工人文化宮的首次合作,是一種資源共享和資源互補。博物館將紅色文物、紅色歷史建築這些紅色文化資源拿出去與大家分享,跟合作方一起舉辦活動,更利於弘揚紅色文化。」謝瑩表示,主辦方、合作方各自的平臺和空間能帶來更廣泛的傳播途徑和力度,讓紅色文化傳播得更廣,把紅色基因傳承得更好。
粵劇電影《刑場上的婚禮》前不久剛剛獲得第33屆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獎。談到這部精品電影的創作過程,徐斌表示:「大家當時是懷著崇敬和敬畏的心情去拍這部影片,因為這是廣州紅色歷史的經典一頁,之前也已經被很多種藝術形式呈現過。創作的時候考慮到,兩位烈士作為廣東人,使用的語言是粵語,用粵劇展現恰恰能夠在語言上呈現兩位烈士趨向於藝術真實的生活場景,所以特別有意義。」
徐斌認為,這部電影的展映,能夠給廣州人留下四個記憶:一是在本身觀影的過程中留下電影記憶;二是電影的載體,也就是粵語、粵曲和廣東音樂留下的嶺南文化記憶;三是電影故事留下的革命紅色記憶;四是故事中兩位烈士為革命奮鬥、奉獻青春和為革命犧牲的情懷留下的永恆青春記憶。
據了解,12月1日,「廣州起義」圖片展覽已在廣州工人展覽廳重磅亮相,此次展覽展出300多張珍貴歷史畫面,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廣州起義革命歷史,讓黨員職工群眾一起重溫那段革命歷史和崢嶸歲月,激發廣大黨員職工群眾的愛國情懷,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展覽將持續至12月23日。而在廣州市工人文化宮榕泉劇院,粵劇紅色電影《刑場上的婚禮》將自12月10日起展播至2021年1月31日,該戲曲電影以真實歷史故事改編,取材自革命烈士周文雍、陳鐵軍把刑場當成婚禮殿堂英勇就義的故事。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鄧瀟麗 通訊員 羅瑞雄圖片來源通訊員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