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犯困,是因為大腦供血不足嗎?醫生:還需注意這2種情況

2021-01-08 共同守護平安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酒足飯飽之後就會犯困,為什麼在吃完飯之後總是哈欠連天很想睡一覺呢?明明在吃飯之前還挺精神的,為啥吃完飯之後就困得不能自已?如何緩解這種睏乏感?

很多人都覺得飯後之所以犯困,是因為吃完飯之後,大腦大量的血液供給腸胃幫助消化吸收,所以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導致大腦短時間缺氧,缺血反應遲鈍,從而導致犯困,事實上真的是這麼回事嗎?

其實腦血管有自己的調節機制,腦部血液供應會處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影響。

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飯後犯困呢?

或許與體內激素有關:

1、膽囊收縮激素

膽囊收縮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犯困,有研究表明人在飯後兩個小時之內,膽囊收縮素會明顯升高,飯後兩個小時之後收縮素分泌就會減少,隨著膽囊收縮素的增長飯後困意也會找上門。

2、食慾素

食慾激素是由大腦視丘下部的神經元細胞分泌出來的,它參與著血糖的代謝,當含量高的時候人體比較清醒,含量低的時候就會犯困,因為在吃完飯之後,食物消化吸收的過程當中血糖會升高,抑制體內食慾素的分泌,所以就容易犯困。

3、胰島素

在吃完飯之後,身體內的葡萄糖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為了幫助控制血糖,胰島素大量分泌而大量分泌胰島素,會導致大腦產生較多的褪黑素,促進睡意。

經常飯後犯困,別大意,也可能是疾病徵兆

雖然吃完飯之後犯困屬於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如果我們頻繁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能大意,或許是身體出現了問題,是一種疾病的徵兆。

1、糖尿病

嗜睡是糖尿病最常見也最典型的一個症狀,當人體的糖代謝出現紊亂,糖分無法被機體充分利用,從尿液當中排出,易引起體力減退,精神萎靡,尤其是在吃完飯之後很容易出現犯困的現象。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及時去做一個血糖檢測,確定是糖尿病,那麼大家在平時就要調整好自己的飲食,也要多鍛鍊,多吃一些可以輔助調理血糖的食物,在平時也要多喝水,嘗試喝養生茶。

《本草綱目》中曾記載,蒲公英、苦丁、大麥、羅漢果、甘草等食材搭配在一起,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血管問題,這也是現在中醫推薦的一種小食方,部分食材藥食同源的道理如下:

苦丁:富含氧化酶物質,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促進血液中血糖的代謝

蒲公英:其中所含的抗氧化自由基能抑制葡萄糖的轉化,改善血液環境

羅漢果:止咳化痰、殺菌消炎、緩解便秘、活血潤肺

如果大家沒有時間制茶,不妨選擇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一款專業茶包綜合的上述所有食材,按照科學配比,精心炮製,飲用也是相當方便的,都是獨立小包,更適合攜帶!

有需求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上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2、肝臟病變

肝臟不僅是最大的解毒排毒器官,同時肝臟分泌膽汁也參與消化吸收,當肝臟受損的時候就會影響對營養的吸收,而且營養不足就容易使人感覺到乏力睏倦。

同時肝臟出現了問題,還可能會伴隨著皮膚發黃,皮膚粗糙,食欲不振等等問題,如果出現了這些情況,及時做肝部檢查。

如果肝部受損,大家要做好養肝護肝工作,在平時多吃一些養肝食材,比如說枸杞胡蘿蔔等等,而且也要多喝水,嘗試喝一些養肝護肝的茶飲。

孫思邈《千金要方》中曾有記載,決明子、金銀花、蒲公英、菊花、牛蒡根、枸杞子、甘草、梔子、橘皮、桂花等食材都有養肝護肝,強壯肝功能的效果,這也是現在中醫常用的一種食療小妙招,部分是在藥食同源的道理如下:

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痢,緩解便秘,預防肝氣不通

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促進代謝肝臟中有害物質,預防肝臟中堆積較多垃圾

牛蒡根:疏風散熱,消毒止痛,有助於溫補肝組織,增強肝臟代謝、合成等功能

如果我們自己將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比較麻煩,不如選擇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一款現成茶包,綜合了上述所有食材,按照科學配比,精心炮製,只需要在開始當中衝泡就可以直接喝,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無副作用,可以長期飲用。

有需求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上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如果經常飯後犯困的話,大家還需引起警惕,謹防這兩種病症,一旦確診要及時做治療,在平時也要做好養護工作,多喝水,多運動,為健康添動力!

相關焦點

  •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好,一上午也是元氣滿滿,但一吃完午飯,就哈欠連天,困意擋都擋不住……關於飽後犯困,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吃完飯後,為了消化,進入胃腸道的血液就會增加,供應大腦的血量會減少,從而導致短時間內大腦缺血缺氧,引起反應遲鈍、犯困的情況。
  • 吃飽飯就犯困,是腦供血不足嗎?醫生告訴你真實原因,多做了解
    早上起床後精神滿滿,覺得今天肯定很有幹勁,但是一吃完午飯,還沒坐多久,就開始狂打哈欠,困得不行,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睡午覺的習慣,有人認為,吃完飯就犯困是因為食物需要消化,血液都集中到胃部去了,導致大腦的腦供血不足,人就會出現困意,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醫生告訴你真實原因,多做了解。原因並不是腦供血不足!
  • 一吃完飯就犯困,暗示得了哪些病?不是小問題,要引起重視
    吃完飯後犯困,是種常見的狀態,特別是吃完午飯後,身體會變得特別疲乏,很多人會睡午覺來緩解困意。由於比較常見,很多人不會太把這種現象當回事,殊不知,飯後犯困並不一定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要提高警惕。
  • 吃完飯就犯困,不是吃撐了,是脾虛!88歲老中醫靠1物健脾胃
    不少人反映自己剛吃完飯就開始打呵欠,甚至躺下就能睡著,這樣的犯困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在白天特別常見。但是到了晚上,精神反而變得特別好,整個人特別精神,搞不懂這是因為什麼? 一般情況下,我們經常將這種吃飽就犯困的情況,說成是吃多了、吃撐了,按理說也應該是如此。
  • 吃完飯就犯困,睡了一段時間更累,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很多小夥伴們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吃完飯就犯困,但是如果睡覺的話,睡一段時間還容易更累。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是不是經常會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這樣很容易導致精神渙散,而且比較散漫,如果你平日工作比較自由的話,那麼就更應該值得注意一下了,大部分的人工作比較懶散或者工作比較輕鬆的情況下,都很容易犯困,這是因為精神沒有高度集中,但是有很多人到了下午都喜歡吃點東西,可是每次吃完東西都會開始犯困,餓了吃東西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畢竟長時間餓著對我們的胃也不好,但是吃完東西之後,很多人卻發現自己明明吃完了東西
  • 大腦供血不足的人,身體會經常出現3個表現,一發現,儘早去檢查
    可能並不是高血脂也不是高血壓,而是更嚴重的大腦供血不足。大腦供血不足的人,身體經常出現3個表現,一旦發現,儘早去醫院檢查。一、大腦供血不足,身體會產生這3個表現1、渾身乏力不管一天睡多少個小時醒過來後都是會感覺到頭暈眼花、渾身沒勁,做任何的事情都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經常會犯困。
  • 這6種情況是在提醒你腦供血不足,危害比你想像中嚴重,切勿大意
    腦供血不足往往代表著腦部血管或者是組織受到損傷引發的問題,這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症狀。而大腦是身體代謝比較活躍的器官,所以在腦供血不足的時候,就會引起比較嚴重的功能障礙問題,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還有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所以就要了解相應的表現,早期進行控制。
  • 大腦供血不足,感覺頭暈眼花?不要急,教你調養小訣竅
    大腦是人類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責將氧氣傳輸給身體其他各個部位。一旦出現異常,往往會導致身體出現明顯不適。腦供血不足就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腦供血不足患者常會出現2種情況。大腦供血不足,腦部各個部位難以得到充足的能量進行運轉,會導致人出現異常疲憊感,早上起床時頭會暈,平時也有眩暈感,嚴重情況下會昏倒。一定要提高警惕,積極進行調整,避免情況嚴重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大腦負責,手腳處於神經末梢,往往在腦供血不足時更容易出現異常現象。
  • 腦供血不足的人,晨起頭部容易有4表現,1個不佔,腦梗塞還遠!
    大腦是人體代謝最活躍的器官,也是最易受代謝影響的器官。近些年來,隨著大家飲食、生活習慣的巨大變化,越來越多人出現了腦供血不足的情況。也就是血管出現狹窄,堵塞,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導致種種症狀。數據顯示,在80歲以上人群中,腦供血不足的比例高達80%,60歲以上人群中,這一比例高達70%,因此要引起足夠重視!那麼如何知道是否腦供血不足呢?
  • 大腦供血不足有哪些症狀?臉部會有這三種表現,一個沒有才健康
    導語:眾所周知,大腦的許多毛細血管的血液是由心臟不斷輸送的,然後有些人會因為腦部供血的不足,導致大腦缺氧。這樣的人常常有頭暈、噁心、頭痛、失眠這些情況的出現。那麼,大腦供血不足有哪些明顯症狀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解決呢?
  • 總打哈欠、愛睏,可能因腦供血不足,再看看身體是否有這3個變化
    中午吃完飯會再來一覺,晚上九點半左右照睡不誤,她老伴邊說邊笑,真是嬰兒般的睡眠……總打哈欠、愛睏,可能因腦供血不足,再看看身體是否有這3個變化就像開篇案例的老李,多半是因為腦供血不足,才表現為愛打哈欠、愛睏、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的反常規狀態,除了這一點,還應注意以下身體3個「反常的變化」!
  • 頭上頻繁出現3種暗號,可能腦供血不足,1個不佔,腦梗塞還遠
    我們的腦部存在大量的血管,如果任何一個血管出現狹窄,堵塞,就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在中國,血液供應不足的人數呈上升趨勢,而且越來越年輕化。研究發現,50歲以上的人中,約有50%的人腦部供血不足,而且這一比例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 三種症狀告訴你:大腦供血不足了!
    腦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也有這個毛病。大多是和工作壓力過大,熬夜,飲食不規律造成的。腦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時診治,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的影響,那麼,我們如何能及早發現腦供血不足的症狀呢?又該如何改善呢?
  • 剛吃完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教你這樣做更健康養生
    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各個方面都是非常注意的,比如說很多人在吃完飯之後不會立馬坐下,而且我們從網上也能夠獲取這方面的知識,一般都會建議大家在吃完飯後最好是站立半個小時左右,在這個時間段裡可以散散步或者是用來刷碗,如果立即坐下的話,很容易會導致脂肪堆積,出現小肚腩的現象。
  • 腦供血不足,生活中可以多吃這幾種食物,血管柔軟,血液循環暢通
    腦供血不足,生活中可以多吃這幾種食物,血管柔軟,血液循環暢通腦供血不足是一種血管類的疾病,在年紀偏大一點的人群中,其實是非常普遍的,它在早期可能也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人也不會感覺到任何不適,但是隨著程度的加重,後期就可能引發腦梗這樣的嚴重疾病
  • 預防腦供血不足,平時需要做些什麼?腦供血不足,又有哪些表現?
    導語:說到腦供血不足,很多朋友並不認同,他們認為當腦供血不足時,只會引起嗜睡和打哈欠;或者有人認為自己健康年輕,腦供血不足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以上兩種觀點是錯誤的,大腦供血不足非常危險,可能威脅我們的生命。所以要注意它發出的信號,一旦有了這些表現,就一定要注意。
  • 吃完飯後,到底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散步?醫生詳細解答
    相關數據指出,中國有9000多萬的人長時間受到便秘的困擾,這已足以證明腸胃疾病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跟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古人云「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有一些人吃完飯之後比較難受,甚至出現了脹氣,需要躺下來才能夠緩解,那麼人們在吃完飯之後,應該做點什麼事情才能夠幫助腸胃更好的消化呢?一、吃完飯後,到底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散步?醫生詳細解答1、可以坐著嗎?
  • 睡覺時如有3症狀,或是大腦供血不足,即使只有1個,最好去檢查
    而一旦「交通」堵塞,也就意味著身體某個局部的養分供應受到阻礙,隨之我們就會出現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這樣的情況要是發生在腦部,就會引起腦供血不足。根據程度的加重,還可能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當然,我們也不必要害怕,因為大腦供血不足、也會在我們的身體表面留下一些蛛絲馬跡,也就是出現一些相應的異常。睡覺若有3症狀,或是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
  • 腦供血不足的3大症狀,如果出現了,趕緊重視日常大腦休息!
    導語:當人體腦供血不足的時候經常會有3大症狀出現,如果說沒有這3個症狀,那證明我們的腦血管還不錯。如果出現了這三個症狀我們一定要開始重視起來。很多人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就會出現頭暈或者眩暈的狀況,什麼也不用做過了一會自然就會恢復。
  • 小心是腦供血不足!醫生教你怎樣預防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做只是緩解了一時的症狀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還掩蓋了疾病的真相,耽誤了治療的時間,頭疼頭暈不是單純性的頭疼頭暈,他可能是因為某些疾病而誘發的這種症狀,比如腦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