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拼多多團購車主在拼多多團購的特斯拉Model 3已成功提車,然而武漢的拼多多車主卻被拒絕交車。
媒體調查發現,種種跡象顯示,這是特斯拉在官方直營體系遭遇第三方促銷行為後採取的應激性保護措施,但這一強制取消訂單的行為,卻違背了特斯拉自己的規則,也涉嫌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日前,武漢消費者準備向法院發起訴訟,起訴特斯拉。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認為,特斯拉此舉涉嫌違約。其建議消費者可與特斯拉協商,或向市場監控部門投訴,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有觀點指出:商家都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拼多多如果真補貼賣車,可能的結果就是導致正常銷售渠道崩潰。正常渠道崩潰了,就不得不依附拼多多,最後就可能導致定價權喪失。現在看著是賠錢賺吆喝,實際會擾亂別人的正常渠道。做過生意都懂。
因此,有律師表示消費者可以向拼多多申請三倍賠償。然而,這個建議引發不少消費者不滿:「拼多多自己掏錢補貼用戶,給自己打了廣告還讓人少花錢,訂購用戶三倍索賠拼多多合法合規,但多少有些不合人情」。
一位消費者稱:拼多多補貼消費者怎麼反倒被指責?特斯拉本來就品牌溢價過高,讓他品牌價格搞低點不好嗎?無論怎樣,不能拿消費者撒氣。該消費者建議:車交了,可以以後禁止拼多多合作。
來源: 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