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華語樂壇30年?這些歌原來都來自中島美雪!

2020-12-15 ZIBO資博

嘿,我是ZIBO資博。

新一集的《歌手》看了嗎?日本歌手MISIA演唱了《騎在銀龍背上》(銀の龍の背にって),有好多人才驚覺「啊,原來範瑋琪《最初的夢想》是翻唱啊」!

沒錯,這首歌的原唱歌手,也是詞曲創作者,大名鼎鼎、如雷貫耳。

甚至被某些人稱為「養育華語樂壇三十年的女人」。

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這位,我偶像的偶像,日本國寶級創作歌手——中島美雪。

根據知乎答主「冷杉」的不完全統計,華語樂壇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大概是這種感覺。

對於這種現象,有些人很喜歡說,當年的港臺樂壇就是個「漢化組」。

嘿,稍微動動手指,就把一整個時代音樂人的努力和才華全打翻了,好爽啊!

中島美雪自己音樂事業的黃金期是20世紀80年代。

1974年正式赴日發展的鄧麗君,在1983年翻唱了中島美雪1980年的作品《ひとり上手》(習慣孤獨),這就是鄧麗君粵語歌的代表作《漫步人生路》。

華語樂壇對中島美雪作品的翻唱,在199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

發行中島美雪作品的日本波麗佳音公司,正式在港臺與新加坡設立分公司,開始有系統地引進中島美雪的作品。

1992年,還以「王靖雯」之名從事演藝活動的王菲,翻唱了中島美雪的《ルージュ》(口紅)。

由潘源良填詞,以《容易受傷的女人》為名,成為大熱作品。

成功讓事業低谷的王菲,一躍成為香港天后。

1995年,中島美雪唯一一次的海外演唱會在香港舉辦,其中就包括這首《口紅》(ルージュ)。

1997年,中島美雪為王菲創作《人間》,林夕作詞,成為王菲的代表作之一。

中島美雪自己演唱的版本名為《清流》。

王菲在1999年與2001年,兩度在日本武道館的演唱會都演唱了《人間》,以此答謝日本觀眾。

有王菲的成功經驗在前,中島美雪中文翻唱的熱潮席捲而來。

1997年中島美雪為小林幸子創作歌曲《幸せ》(幸福),同年自己翻唱,收錄在自己的單曲《愛情物語/幸せ》(愛情物語/幸福)中。

這也正是1998年,任賢齊的大熱歌曲《傷心太平洋》的原曲。

這首《傷心太平洋》,是任賢齊版《神鵰俠侶》的主題曲。

不知道對這部電視劇,你們有沒有什麼想吐槽的……

反正我是不知道楊過與太平洋有什麼糾葛……

雖說是翻唱,但《傷心太平洋》與《幸福》(幸せ)的主題與立意並不相同。

作詞家陳沒,還創作了梁靜茹的《崇拜》、周華健的《忘憂草》、劉若英的《成全》等經典歌曲,創作能力相當炫酷。

「深深太平洋底 深深傷心」,語言極其迷惑,卻魔性地琅琅上口。而且大家也都能明白他想表達什麼意思。

比日文版的結尾句「我想變幸福啊!」(幸せになりたいね)要帶感不少。

2003年劉若英發行專輯《我的失敗與偉大》,收錄的《原來你也在這裡》,翻唱自1986年中島美雪34歲時為三田寬子創作的《愛される花 愛されぬ花》(被愛的花 不被愛的花)。

後來自己翻唱並收錄在2002年發行的專輯《おとぎばなし-Fairy Ring-》(童話故事)中。

其實翻唱中島美雪的歌需要相當的勇氣。

中島美雪不但作曲上技巧純熟,靈感勃發,國文學系出身的她,作詞時而遼闊悠遠、時而細膩入微,可說是兼具了婉約派與豪放派於一身的藝術家。

中文化如果水平差得太遠,恐怕也是相當丟臉。

回到我們這集節目的開頭。

範瑋琪的代表作之一《最初的夢想》,勵志的歌詞與有力的旋律,讓「範瑋琪」不再被認為只是唱小女生情緒的歌手。

這首歌推出後,格調不止高了一兩個級別。

而這首歌的原曲正是中島美雪的《銀の龍の背にって》(《騎在銀龍的背上》)。

好多人看到歌名就覺得——好炫酷啊!騎在銀龍背上哎!

這首《騎在銀龍的背上》(《銀の龍の背にって》),是電視劇《五島醫生診療所》(Dr.コトー診療所)的主題曲。

中島美雪在2016年發行的精選集《前途》的歌詞本內頁中提到這首歌的創作思路——

為了向勇敢的醫生們致敬,她想「向化身為生命之水的龍請求,僅僅是給予些許支援也好」。

而至於為何是「銀」龍,是因為手術刀大多是銀色的,於是也有了歌名的基本想法。

除了這種解釋,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

「銀龍」在劇中是一個自行車的牌子。

「騎在銀龍背上」代指騎著自行車穿行於村落之間的鄉間醫生。

對我們來說,相當於「騎在鳳凰之上」的感覺吧?

有沒有看過電視劇的朋友來作證一下?

如果沒有這回事的話,麻煩熱心人去把某度百科改一下好吧?

只在歌曲的世界觀裡看,其實中島美雪確實在表達宏大的理想。

我翻譯一下這一段,請各位感受一下——

氣魄非凡,讓人忍不住熱血沸騰!

這正是中島美雪的魅力之一。

那麼中島美雪版與範瑋琪版,你更喜歡哪個呢?

喜歡《騎在銀龍背上》的回覆1,喜歡《最初的夢想》的回覆2~

黃子佼在NHK世界臺為中島美雪製作的專題片中,這樣說中島美雪對華語樂壇的影響——

「鄧麗君《漫步人生路》啊、鳳飛飛《瀟灑的走》,這幾首曲子都在兩岸三地分別由不同的作詞人填過不同的版本,給不同的歌手唱,這個是很奇妙的。

就是一首歌,可以影響不止一個華人歌手,而是三個、四個、五個……我想這個是空前絕後的。

我沒有看過另外一個日本音樂人的一首歌,可以賣那麼多次,而且大家搶著唱」

是的,比如中島美雪《孤獨の肖像 1st》(孤獨的肖像1st.),國語版被吳宗憲翻唱為《等候》,粵語版被鄭秀文翻唱為《愛的輓歌》。

特別提一下鄭秀文這個版本,演繹得相當到位,與中島美雪的氣質迥然不同,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翻唱。

除了這集提到的這些歌,在我上一集《ZIBO在聽》節目裡,還有周慧敏翻唱的《最愛》,你也可以去看一下。

聽了這麼多歌,其實這集也只著重說了中島美雪對華語音樂的影響。

對中島美雪本人的詞曲創作、藝術成就,都還沒怎麼說。

這一塊其實我有特別多硬核的內容想分享,但是怕大家沒興趣。

跟另一些同行做這個話題的出發點不一樣,我不是為了捧誰打誰嘲諷誰洗白誰,而是想傳達出一個信息——

放眼歷史,中國與日本的文化在不同的階段以多種形式影響對方,彼此之間密不可分。

在堅守住原則問題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與彼此相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2015年創作的歌曲《peace~和而不同》裡,包含了我對這件事的理念和希望。

如果對這個話題有興趣,可以翻一下我前面的投稿,在那裡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有緣再一起聽美雪奶奶的歌啦~

相關焦點

  • 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華語流行樂壇?
    喜愛華語流行音樂的朋友,一定會對鄧麗君、徐小鳳、王菲、任賢齊的經典歌曲如數家珍。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不少讓人聽出耳油的中文歌,原來都是翻唱自同一個人的創作,而且她還是個外國人。其實,我們都是聽她的歌長大的中島美雪,這個名字或許你會覺得陌生,但只要耳邊響起下面這些旋律, 你會知道,她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
  • 王菲「恩人」中島美雪:68歲仍未婚,一人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1992年,處於事業低谷的王菲從美國回到香港,重返樂壇,憑藉翻唱中島美雪的《口紅》——即《容易受傷的女人》,迎來了事業高峰期,奠定了在華語樂壇的天后地位。1997年,王菲生下竇靖童後再次復出。除王菲外,張國榮、任賢齊、張信哲、劉若英、範瑋琪、李克勤、葉倩文、鄧麗君、陳慧嫻、林子祥、羅文、周慧敏、吳宗憲、鄭秀文……這一長串的歌手都翻唱過中島美雪的歌,並且都是《漫步人生路》《最初的夢想》《原來你也在這裡》《第一次》《忘了說再見》《破曉時分》《天涯》《戀戀風塵》《明天過後》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是日本國寶級的歌星,為何總說她是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人呢?其實這種說法有道理也沒道理,有道理的是,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老歌都是翻唱於她創作的歌曲。以上全都是翻唱於中島美雪的歌曲,可以說數量還是非常多的,包含了港臺一二線的歌手們。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島美雪的歌確實對華語樂壇貢獻了很多,很多歌手依靠翻唱她的歌曲而走紅,甚至有些翻唱的歌曲成為其代表作品,不得不說翻唱歌曲所帶來的收穫是強大的。
  • 兩個日本人,撐起華語樂壇二十年!原來我們從小聽日語歌長大
    華語樂壇如今已經開始走向沒落,在眾神打架的時代,成就了很多的歌手,歌壇的發展要先從香港樂壇開始說起,當年香港樂壇巔峰時期,好歌一大堆,但事實上華語樂壇發展是比較晚的,而且當年大多數的歌手成名作來自於翻唱,並且有兩位日本人簡直是撐起了華語樂壇的二十年,很多的歌曲都是從他們的歌翻過來的。
  • 為什麼這麼多人翻唱中島美雪的歌?
    網絡上一直在流傳著一句話: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大半個香港樂壇,有人說譁眾取寵,讓很多資深人士不以為然。但是中島美雪的音樂影響力,確實是不可磨滅的。作為日本樂壇的傳奇歌姬之一——中島美雪(Miyuki Nakajima),日本女歌手、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1952年2月23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
  • 兩位日本歌手,在華語樂壇支撐二十年,原來我們聽的大多是日語歌
    在1990年代日新月異的樂壇步入了群星璀璨的時期,起初由王傑一人獨領樂壇數年,再有新生代郭富城、黎明、劉德華、張學友等人緊跟其後,再後來王菲、鄭秀文等實力唱將脫穎而出。眾多各有特色的歌手如雨後春筍般紛紛進入日益繁華的樂壇,而華語樂壇在不知不覺之間進入了精彩的百花齊放時代,而繁榮昌盛的樂壇從此開始了新的旅程!
  • 對華語樂壇影響很大的日本國寶級歌姬
    她對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很大,有人統計,大概有六十九首歌被華語樂壇翻唱,一共有一百三十二歌手翻唱過。中島美雪 竹之歌任賢齊 傷心太平洋 中島美雪 幸福範瑋琪 最初的夢想 中島美雪 騎在銀龍背上劉若英 原來你也在這裡 中島美雪愛 される花
  • 兩個日本人,竟撐起華語樂壇二十年!原來我們從小聽日語歌長大!
    華語樂壇起步是比較晚的,因此很多著名的天王或者天后,他們當初的成名作很多都是翻唱的外文歌曲。甚至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歌曲都是從外文歌曲填詞還有翻唱過來的,比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就是從日本歌手的歌曲翻唱而來的,甚至曾經有人說,華語樂壇是不存在的,兩位日本歌手撐起了大半個華語樂壇雖然我們覺得這些話太誇張了,甚至要極力反對這些話,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確實,最初那些年,大熱的歌曲都是從日本歌手的歌曲翻唱而來的。
  • 上世紀樂壇成中島美雪漢化組,鄧麗君、王菲等天王天后因翻唱走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臺音樂界可以說是「中島美雪漢化組」,大部分港臺流行歌曲的背後都站著中島美雪的身影,許多我們以為是原唱,實際上都是翻唱。中島美雪被翻唱的這些中文歌可以說聽過歌的朋友們都聽過,而且還都是公認的經典歌曲!
  • 中島美雪:王菲翻唱她的歌,一曲即巔峰
    1992年,從美國返回香港的王菲,憑藉這首《容易受傷的女人》橫掃各大頒獎典禮,站上樂壇巔峰,也給自己留下了一首傳唱至今的代表作品。 這首歌翻唱自中島美雪,熟悉港臺老歌的人對於這個名字想必「耳熟能詳」。據不完全統計,中島美雪有七十多首歌曲,被翻唱為超過100個以上的華語版本,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陳慧嫻的《戀戀風塵》、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範瑋琪的《最初的夢想》、王菲的《人間》、任賢齊的《天涯》,等等。 中島美雪有個外號叫「失戀歌王」,寫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情歌。但她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歌,大概就是這首《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關於這首歌,有個八卦。
  • 翻唱比原唱還出名,貌若天仙卻至今單身——中島美雪
    特別是日本歌手,一定非中島美雪莫屬了。中島美雪的演唱會曾有知名音樂人說,日本的中島美雪,她的歌曲活躍起大半個華語樂壇,並且還在持續影響著。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是,華語樂壇,我們的確採擷了不少日本的經典歌曲,特別是中島美雪的歌曲,在過去的80、90年代的香港或臺灣,張國榮、張學友、梅豔芳、譚詠麟,王菲,劉若英,任賢齊等都翻唱過中島美雪的歌曲。中國歌手:鄧麗君中華大地很多歌手都翻唱過它的歌曲,翻唱的曲目超過70首,超過120個版本。
  • 一個日本歌手,70多首歌被華人歌手翻唱,養活了大半華語音樂圈
    長大後,才發現這首歌是翻唱日本中島美雪2013年發布的《騎在銀龍的背上》,會有種自己小心呵護長大的孩子,竟然是別人家生的那種感覺。但當看到親生父母的時候,又深深地被其魅力折服,不由感嘆:難怪我會這麼愛這個「孩子」。
  • 當年他們養活了半數華語樂壇現在我要告訴你華語樂壇也不逞多讓
    日本的音樂在80.90年代華語樂壇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歌手翻唱的日本音樂都成為了經典。像陳慧嫻的《千千闕歌》翻唱自日本超級巨星近藤真彥的作品,同時期翻唱這首歌的還有梅豔芳的《夕陽之歌》。中島美雪說起中島美雪據不完全統計,中島美雪有超過70首歌曲,被華人歌手翻唱為超過100種版本以上的華語翻唱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鄧麗君翻唱的《漫步人生路》,和在事業低谷因翻唱《
  • 2個日本人,撐起華語樂壇20年,沒想到我們是聽日語歌長大的!
    文/壹然 校對/柚子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華語樂壇能人輩出,比如薛之謙、張杰等歌手,創造出很多深受歌迷喜愛的歌曲。雖然如今的華語樂壇發展頗為成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華語樂壇在起步之初,人氣低迷,甚至當時的許多作品《最初的夢想》、《傷心太平洋》等等,都是翻唱日本兩位歌手的作品。1.中島美雪中島美雪作為日本一名非常優秀的創作女歌手,歌曲魅力十足,受到眾多歌迷朋友們的喜愛。
  • 米希亞再一次打臉華語樂壇,我們被這些翻唱歌曲騙了20年!
    「這個米希亞為什麼老是翻唱別人的歌,先是翻唱劉若英的《後來》,又翻唱範瑋琪《最初的夢想》,現在連歌神張學友的《秋意濃》都敢翻唱了!」討論《歌手》這檔節目的時候,朋友對日本歌手米希亞嗤之以鼻,就不能唱日本歌手的原創歌曲?
  • 日本國寶級創作型歌手中島美雪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樂壇的黃金年代,許多經典的粵語老歌都是那個時代出來的,無論是曲調還是歌詞都充滿感情,又好聽又有意義,所以稱之為經典。現在的歌雖然每年都能出幾部好歌,但是更多的都是一些噪音。不像那個年代普遍音樂水平都比較高。
  • 日本歌曲改變了華語樂壇?這些經典的中文歌曲全部由日本歌曲改編
    一些流傳至今的經典歌曲,如《酒紅色的心》(譚詠麟)、《風繼續吹》(張國榮)、《情已逝》(張學友)、《千千闕歌》(陳慧嫻)等,都是改編/翻唱自日本歌曲。不僅僅是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和大陸樂壇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幾十年都有哪些經典歌曲改編自日本歌曲?
  • 別再說日語歌「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他們翻唱的華語歌也不少
    眾所周知,以前那些讓我們著迷的港臺歌手的金曲不少都是翻唱自日語歌,《紅日》、《千千闕歌》、《容易受傷的女人》等太多歌曲的原唱都是日本歌手。至今據不完全統計,華語歌僅僅只是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就有百首歌之後,因此也有人說中島美雪「一人就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 關於中島美雪: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這位選手名叫中島美雪,來自北海道,小學二年級首次嘗試寫歌,上中學後開始學習吉他,「買了本'一周學會彈吉他'的書,結果學了五年才學會。」這首歌曲的確散發著不屬於年輕人的悲傷氣息,寫的都是「當我們青春不再,到何時才能彼此的聲息?」之類的歌詞,曲調也如泣如訴。與美雪當時的形象也形成了鮮明對比。
  • 她一生未婚,自己作詞編曲,日本殿堂級人物,竟養活半個華語樂壇
    她一生未婚,自己作詞編曲 日本殿堂級人物,竟養活半個華語樂壇。當看到這個題目,不知你可否猜到了她是誰。她在日本音樂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日本殿堂級常青歌后」、「日本國寶級天后」,她是唯一一個在70,80,90,00年代在oricon上均有冠軍曲目的歌手,她的名字你不會陌生,她叫中島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