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強化大腿內收肌群,這個藏」的很嬌羞,「管」的卻很寬的肌肉

2020-10-14 瑜伽徒

在我們的身體上有一組「低調的張揚」的肌肉,「藏」的很嬌羞,「管」的卻很寬。從最基礎的山式能否站的穩而挺拔,到單腿平衡能否「地基紮實」,再到後彎下肢是否給力,甚至連倒立的是否持久,穿越的是否瀟灑,都跟這組肌肉有著莫大關係。

如果你是資深練習者或許猜到了我下來要說這組肌肉,大腿內側肌群,也有很多人簡稱大腿內收肌。雖然叫內收肌,但功能卻遠不止內收那麼簡單。

先看下構成,這組肌群由恥骨肌、長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組、內收小肌、閉孔外肌(這是非常細分的說法,也有老師說是五條,沒有後面兩個)組成。

這些名字嘛記起來費勁,功能就更費勁了,反正是髖曲、髖伸、旋內、旋外、內收、骨盆前後傾都有。就這麼一堆肉擰成一股繩,暗戳戳藏在大腿內側,你若忽視膽敢忽視人家的存在,就讓你連山式都做不好,是不是很傲嬌?

然而現實是,大部分練習者都意識不到內收肌群的重要性,請對號入座看看你是不是也是「內收忽視群」中的一員。

  • 盤坐的時候,膝蓋翹的高高的,離地面非常多;
  • 勾腳趾的時候,只把腳外側往前蹬,完全忽略腳內側;
  • 山式站立時候,腳內側無法發力向下踩,更別提通過下踩腳讓大腿內側肌肉上提了
  • 單腿平衡體式中,大腿前側累的要死,搖搖晃晃就是不穩啊;
  • 輪式中,雙腿很難彼此靠近,更別提讓他們通過夾緊彼此讓根基更穩了;
  • 大腿前側如何努力也不能靠近肚子,從下犬式邁一條腿向前時身體已經往上提了,腿還是很長不能凌空跨到兩手之間。

強大的內收肌群除了能讓我們解鎖更多高難度瑜伽體式,對於整個人的「整形」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通常情況下內收肌弱的人容易出現八字腳、X或O型腿,大腿內側氣血不暢、大腿贅肉等情況,正確激活內收肌群可以調整骨盆和腿型,一不小心就會發現自己身材變得「正點」了不少!

除了美,內收肌也大大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有力的內收肌可以增強我們整條筋膜深前線的功能,深前線可以看做我們身體內在動力的核心線。它好了,身體哪哪都會更好,它若不好,身體哪哪都別想好。如果你能有針對地訓練內收肌群,會收穫很多小驚喜比如走路、跑跳過程中感覺自己底盤更穩了,腳底與地面接觸更深入了,身體的內部更容易調動力量了等等。

先提供一個加強內收肌群第一步的小建議:給予充分關注!很簡單,在任何需要雙腿或單腿支撐的體式中,都嘗試將注意力放在大腿內側,想像它們發力,即使剛開始你很難控制,甚至無法感知它們,不要緊,重要的是你要不斷和它們建立意識連接。 一般說到加強內收肌群,有經驗的人都會想到「夾磚」練習,這確實是非常有效的練習方法,但也有人有覺得枯燥,因此這裡準備了一些內收肌加強的體式,跟著練習吧!

加強強化體式

山式


  1. 向下紮根:抬起腳趾並使其張開,然後將其輕輕放回原處。平衡腳部四個角之間的重量-大腳趾的底部,小腳趾的底部,內跟和外跟。
  2. 內旋:感覺你的大腿內側相互擠壓,然後向後退。
  3. 中立骨盆:將恥骨向腹部抬起時,將尾骨往下拉。
  4. 肩膀展開:同時拉低肩胛骨時將其拉開。抬起胸骨,在鎖骨之間留出更多空間。讓你的手臂放在兩側,手掌朝前。
  5. 感覺中線:感覺頭頂與骨盆中心對齊;調整下巴,使其與墊子平行。

幻椅式

  1. 站在墊子的頂部,將腳的內髖骨寬度距離分開,所有腳趾都朝前。
  2. 將手臂伸到頭頂,手掌彼此面對。
  3. 彎曲膝蓋,因此大部分重量都在腳後跟上。膝蓋與腳垂直。
  4. 上半身稍微向前傾斜。如果你照照鏡子,你的軀幹線和大腿線大約會成直角。
  5. 輕輕地將你的肩胛骨向彼此下方拉,使肩膀遠離你的耳朵。拉長尾骨,以鼓勵你的下背部保持長時間。
  6. 保持姿勢最多60秒鐘,然後退出。

鷹式

  1. 站立時彎曲雙膝。將右腳抬離地面,稍微彎曲站立的腿。將右大腿越過左手,腳尖朝下,向右腳後退。選擇將右腳趾放在地面上或將右腳的頂部鉤在左小腿的後部。
  2. 均勻地分配站立腳的重量,以幫助建立堅實的基礎。
  3. 將左肘交叉在右上方,然後彎曲兩個肘以使前臂垂直於地面。將手的背部放在一起或在手腕處交叉以將手掌放在一起。
  4. 肘部抬高至肩膀的高度,並遠離你,以增加上背部,肩骨和肩膀的伸展力。
  5. 在穩定呼吸的情況下堅持20至30秒。退出姿勢,回到站立狀態,在另一側重複。

瑜伽深蹲式

  1. 從山式開始,雙腳分開的距離略大於髖關節的距離。旋轉腳,使腳趾比腳跟寬。
  2. 深深彎曲膝蓋,向下沉直到臀部比膝蓋低。
  3. 手掌放在胸口中心,然後一次將你的肘部楔入膝蓋內部。
  4. 將肘部推入膝蓋以張開臀部,然後將膝蓋內側輕輕按入肘部。向上拉動你的胸腔,嘗試將長度伸到下背部和脊椎。
  5. 在這裡停留30秒到1分鐘。要離開這姿勢,要麼坐下,要麼後仰直至站起來。

放鬆拉伸體式:

三角式

  1. 從戰士II的姿勢開始,右腳向前。
  2. 拉直你的前膝蓋並保持微彎曲,以使膝蓋不會鎖住。
  3. 呼氣,使左髖部向後腳移動,並向墊子前摺疊。
  4. 右手放在地面上,瑜伽磚或小腿上。將左手伸向天空。
  5. 輕輕地向後滾動左肋骨,以鼓勵右肋骨向前。軀幹的兩側應感覺長度相等。
  6. 將尾骨向下拉向左腳跟。
  7. 如果你的脖子舒適,則將視線移向你的頂手。
  8. 保持姿勢最多60秒鐘。吸氣使自己恢復原狀,從後腳跟紮根並將其用作錨點。改變腳的位置,並在另一側重複。

束角式

  1. 先坐到手杖式(dandasana)。
  2. 請注意,如果你的尾骨在你的坐骨下方。如果是這樣,請找到毯子,瑜伽磚或枕頭。
  3. 將雙腳併攏放置,膝蓋向兩側屈伸。
  4. 可以將手放在身後抬起胸部。
  5. 選擇握住腳踝,並拉長脊柱,慢慢向前傾斜胸部。
  6. 保持10次呼吸,然後慢慢恢復中立。幫助膝蓋併攏,使雙腿伸直。

坐角式


  1. 開始坐在手杖式(dandasana)中。儘可能地將腳跟向外滑動,而不會拉傷。
  2. 抬起臀部,將尾骨放回原處,然後將臀部放回原處。
  3. 將大腿內側朝天花板旋轉,使你的膝蓋朝上。通過腳後跟延伸。
  4. 將大腿骨頭按入到地面,然後向前走。前進時,請保持軀幹拉長,脊椎保持中立。在保持恥骨和肚臍之間的距離儘可能遠的同時,儘可能地向前伸手。
  5. 保持姿勢最多60秒鐘。輕輕抬起軀幹,然後用雙手合攏膝蓋以放鬆。

相關焦點

  • 如何強化大腿內收肌群-這個藏得很「嬌羞」,管的卻很寬的肌肉!
    在我們的身體上有一組「低調的張揚」的肌肉,「藏」的很嬌羞,「管」的卻很寬。從最基礎的山式能否站的穩而挺拔,到單腿平衡能否「地基紮實」,再到後彎下肢是否給力,甚至連倒立的是否持久,穿越的是否瀟灑,都跟這組肌肉有著莫大關係。如果你是資深練習者或許猜到了我下來要說這組肌肉,大腿內側肌群,也有很多人簡稱大腿內收肌。
  • 大腿內側松松垮垮?這4個動作強化大腿內收肌群,讓你更加緊緻
    但其實大腿內側的肌肉也是不能忽視的,如果不注重它的訓練,你的大腿內側就會比較松,對於整個腿型都有影響。那麼在今天的內容裡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內收肌群,以及如何練好它讓你的大腿內側更加緊緻。主要功能除了能使大腿內收外還能在膝部彎曲小腿,並向內側旋轉小腿。只有了解這些肌肉,才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鍛鍊它們。
  • 跑步者必知的肌肉—腿內收肌,3個動作強化內收肌,提高你的跑速
    懂些解剖學的人可能會說要增加股四頭肌和髂繩肌的力量,因為我們在跑步時有伸膝、伸髖、屈膝、屈髖這幾動作,那麼除了這兩塊肌肉以外其實還有一個肌群需要強化,那就是那就是大腿的內收肌。可能有些人對於大腿內收肌不是非常的了解,因為大腿內收肌一方面是處於身體的深層,另一方面是大腿內收內收肌比較複雜,所以我們想要加強這塊肌肉的話有必要先認識下它。
  • 6個瑜伽體式,幫你強化容易忽視的大腿內收肌群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做開髖和拉伸大腿內側的練習,但很少有人關注和加強大腿內側髖內收肌群的練習。事實上,想要真正的保養膝和髖,關鍵在內收肌群。而練瑜伽,也不要只做開髖的拉伸練習,加強練習同樣重要。首先,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髖內收肌群?簡單的來說,它是大腿內側的一組肌群,起與骨盆下方的恥骨上枝、恥骨下枝、坐骨、坐骨結節等部位,並附著於股骨上。包括:恥骨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股薄肌。
  • 大腿肌群是人體中最大的肌肉
    人直立行走、跑、跳、蹲等各種動作的完成,主要依靠大腿肌群的力量。而大腿肌群是*中最大的肌肉。大腿肌群是*中最大的肌肉,可分為前外側群、後群和內側群。前外側群有股四頭肌、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
  • 大腿肌群 訓練方法
    發展的肌肉:股四頭肌、臀大肌。 發展的肌肉:豎脊肌、臀大肌、股四頭肌。 訓練中注意主要應用大腿內收和外展肌群發力,不要用膝和足的力量。外展時避免弓背。
  • 拉伸|髖關節內收肌群
    髖關節內收肌包括了恥骨肌、內收短肌、內收長肌、大收肌和股薄肌等,總體來說,這些肌肉叢骨盆連接到股骨內側,當肌肉縮短變緊的時候,會限制髖關節外展的能力與速度,所以伸展這些肌肉能夠使步伐的移動變得較為靈活。
  • 大腿內側肌群股薄肌,恥骨肌強化訓練:8個動作讓大腿充滿力量
    腿部力量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切行動都離不開腿部的基礎力量,所以腿部的基礎力量關乎著我們身體的運動能力,一個人的運動能力強弱主要就看腿部的基礎力量,若是腿部力量弱就會降低身體的運動能力,同時加重腿部骨骼關節磨損,因為腿部支撐著身體的全部重量,如果腿部肌肉力量不夠強大
  • 大腿內側增肌訓練:8個自重訓練動作深度強化大腿內側肌群
    腿部肌肉力量是身體最重要的力量區域,若是腿部沒有力量,不但影響一個人的運動穩定性,還會極大影響減弱一個人的行動能力,尤其是對於健身者和運動者,如果沒有強大的腿部力量作為運動支撐,將會直接給身體帶來極大訓練安全隱患,因為一個人的穩定力主要來自於腿部,若是腿部力量不足,身體的就會缺乏穩定力
  • 練瑜伽,請不要忽視了重要的大腿內收肌群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做開髖和拉伸大腿內側的練習,但很少有人關注和加強大腿內側髖內收肌群的練習。此外,髖內收肌群從某種程度來說,屬於人體核心的一部分,激活髖內收肌群,不僅可以幫助更好的激活啟動盆底肌(產後的女性要多練習
  • 練瑜伽,請不要忽視了重要的大腿內收肌群!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做開髖和拉伸大腿內側的練習,但很少有人關注和加強大腿內側髖內收肌群的練習。#百裡挑一#事實上,想要真正的保養膝和髖,關鍵在內收肌群首先,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髖內收肌群?簡單的來說,它是大腿內側的一組肌群,起與骨盆下方的恥骨上枝、恥骨下枝、坐骨、坐骨結節等部位,並附著於股骨上。包括:恥骨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內收大肌、股薄肌。
  • 七個動作強化核心肌群,讓你核心力量爆棚
    但是,有些人或許會對「核心訓練」這個詞產生疑惑,什麼是核心?什麼樣的核心訓練能做到既增加力量,又提高動態平衡和運動技能?在思考這些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什麼是核心肌群,以及它們在運動中發揮什麼作用。事實上,任何能夠影響大腿,盆骨或脊柱動作的肌肉都可認為是核心區的一部分。核心肌群包括任何連接腿部和骨盆的肌肉或連接骨盆、脊柱和胸腔的肌肉,控制脊柱上方肩部運動的肌群,或簡單地附著在脊柱上並與脊柱平行、能影響身體重心的肌群。
  • 我說:少了內收肌群,橫叉和豎叉都沒有辦法練成,你信不信?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腿內側的肌肉:內收肌群。聽到大腿內側肌肉,很多人可能都表現的比較興奮,第一反應就是「我的大粗腿有救了」。的確,我們想到大腿內側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鬆軟無力,和手臂內側的拜拜肉有得一拼,說他是大腿的拜拜肉,嚴重影響大腿線條和美感毫不誇張,更無奈的是大腿一粗就顯得腿短,還會削弱臀線。但是這些只是大腿內側肌肉最表面的作用,他隱藏的作用更強大。
  • 瑜伽塑形不要忽視核心,大腿內側肌群尤其注意!練出柔美曲線
    瑜伽心得: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瑜伽運動中同樣適用,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想要塑造出修長的曲線,針對大腿內側的練習不能少,柔軟韌帶,強化肌肉,讓腿部線條更加的明顯,讓身材顯得更加的高挑!我們大家都知道,瑜伽的基礎是力量和柔韌性,而其中核心力量的塑造尤其關鍵,很多高難度動作都依仗核心來完成,而腿部作為力量之源,更是不能減少對它們的關注,經常練習瑜伽的人都知道,開髖體式之後就是對瑜伽入門,而開髖的關鍵就是加強大腿內側肌肉的鍛鍊,讓雙腿的韌帶更加堅韌,控制腿部的肌肉收發自如,做橫叉、豎叉動作時就能輕鬆自然。
  • 不用任何器械,如何緊緻大腿內側肌肉?可以試著這樣鍛鍊
    導語:大腿內側肌肉缺乏鍛鍊,不僅穿衣顯得腿粗,同時跑起步來內側肌肉顯得臃腫,如何把充滿贅肉的內側肌肉,打造的結實緊緻,這些動作建議大家嘗試,希望在鍛鍊中,健友們找到內側肌肉收縮發力的感覺,下面就讓我們認真的鍛鍊起來。
  • 不用任何器械,如何緊緻大腿內側肌肉?可以試著這樣鍛鍊
    導語:大腿內側肌肉缺乏鍛鍊,不僅穿衣顯得腿粗,同時跑起步來內側肌肉顯得臃腫,如何把充滿贅肉的內側肌肉,打造的結實緊緻,這些動作建議大家嘗試,希望在鍛鍊中,健友們找到內側肌肉收縮發力的感覺,下面就讓我們認真的鍛鍊起來。
  • 通過糾正肌力不平衡,強化薄弱肌群,完善腿型
    女性的雌激素分泌主要囤積在骨盆、大腿內外側與臀部的地方,這些部位脂肪囤積機率更高。後天形成的腿型問題,可以通過一些訓練動作來糾正的,結構性問題,指的是先天性骨骼、關節等出現問題,可求助醫生;後天肌肉張力不足功能性問題,可通過訓練改善。
  • 健身要練腿,大腿肌肉中不同肌群的訓練方法,你知道嗎?
    健身不練腿,一定要後悔,但大腿肌肉是由多個肌群組成的,想練它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小魚就推薦幾個訓練動作,將大腿肌肉中不同部位的肌群,一次性全部進行訓練到,讓你爽個夠。
  • X型腿與大腿內收肌之間的關係
    既然談到了X型腿的種種弊端,那我們就不得不聊一個與X型腿關係密切的肌群—大腿內收肌群。大腿內收肌群總共由五塊肌肉組成: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股薄肌。這個肌群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讓大腿內收,如果有X型腿的朋友,這個肌群是縮短性緊張的。要去改善X型腿的話,就一定要對這個肌群做充分的牽拉練習。如何牽拉呢?
  • 腿部肌肉全面攻略在此,從肌肉解剖入手幫你塑造黃金下肢
    ,有的肌群練了個徹底,但是有的肌群根本就沒刺激到,即便是被刺激到了也是稀裡糊塗歪打正著,比如有的人明明想練大腿前側的肌肉,但是第二天大腿內側的肌肉卻格外的酸疼,還有的人想把大腿練的粗一些,也就是想讓大腿的肌肉橫向發展,但往往收穫到的則是大腿肌肉縱向生長,這倒地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