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籤約起點,西遊記是付費內容」 原來我也可以出版西遊記

2020-12-12 z小卓說

點一下關注,更有意思的文章將展現給您!

閱文集團作為國內閱讀平臺和文學創作平臺的領頭羊,最近變成網絡文學的一個熱議之地。首先閱文高管的換屆與勞動合同變更引起了廣泛的議論。

這使得許多網友挖起閱文集團的種種有意思的事。例如「吳承恩籤約起點,西遊記是付費內容」。

要說起西遊記,就必須要提公共版權這一個事情。

每一個人創作出的作品(包括書籍,音樂等藝術形式),創作者只享有生前和死亡後五十年(部分國家七十年)的著作權保護。只要保護期終止,該作品就成為公共版權的作品(簡稱「公版書」)。

公共版權的作品可以任意使用、改編(但要求作評保證完整性)、出版而不侵權。

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遵循這一規定,所以很多世界級著作都屬於公版書,例如中國的《論語》《孟子》《孫子兵法》《金瓶梅》《周髀算經》《史記》「四大名著」等等,外國的《小王子》《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等等

部分公版書截圖

說回西遊記,西遊記本身是公版書,就沒有所謂的版權一說。但是現在的為什麼閱文起點中文網能把西遊記當成VIP書籍上架?

公版書是沒有版權,但後人為書進行的解讀、註解卻是有版權保護。如《西遊記》就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嶽麓書社、中華書局等不同的版本。

古籍和外文圖書的翻譯者、註解者水平的高低是評價該書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本身《西遊記》上傳收費從法律角度也無可厚非,但應該在最開始就標註清楚是出版社授權,不要讓人產生誤會。

不止是文學作品,還有許多世界級名作都屬於公版作品,例如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樂作品。

免費創作

著名的「2001 太空漫遊」中的配曲《藍色多瑙河》是小約翰 施特勞斯作品。此曲創作於1866年。有部分人認為是劇組當時經費不足,所以使用的公版音樂,不需要負擔版權費,最終造就科幻片鼻祖級電影。當下也有許多廣告為了節省費用使用公共版權音樂作為配樂。

公共版權的出現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進步,是世界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途徑。公共版權也給創作者注入一種新型的創作形式,如改編(大話西遊),後傳(西遊記後傳)等等。

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意見可以在下面評論區進行討論!

如果對寫的內容還滿意的話,可以點一下關注#####,小卓會推薦更多高質量的內容。

相關焦點

  • 起點中文網標註《西遊記》已獲吳承恩授權?閱文集團這樣回應
    來源:天極網今日 ( 9 日 ) 消息,針對網曝起點中文網標註《西遊記》已獲吳承恩授權一事,閱文集團剛剛回應稱,2017 年,為更準確地表達作品標註的信息,就已對系統優化,均增加了 " 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授權 " 的字樣。
  • 連《西遊記》的版權都是起點的?網絡作者為何要對閱文「揭竿而起」?
    通俗來講,就是騰訊系代替了起點系,在外界人士的解讀中,閱文集團付費用戶連年下降,股價逐年下滑,公司急需強力變革的基礎上,原來的核心團隊突然集體辭職,「這更像是內部權力都掙或經營理念較量的後果。」分成規則很透明,寫手全靠自己的努力寫出精品文,才能多勞多得,而免費文的主要計算方式就是點擊率和廣告,在這種規則的激勵下就很容易出現標題黨和注水文,「其實只要對比一下現在的免費和付費小說的質量就能看出來免費閱讀對寫作的危害。」唐家三少在微博上公開表示,對於一些優秀作者,當付費閱讀已經不再是主要方向時,可以依託於免費來增加作品的影響力,從而更好地將作品進行衍生。
  • 《西遊記》的作者不是吳承恩,那它是誰寫的呢?
    第一個考證出《西遊記》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所作的是新文化運動旗手之一胡適,他老先生依據的是明天啟版《淮安府志》中的一段話,提到過本鄉一位基層小吏員吳承恩寫過一本叫《西遊記》的集子。至於這個人寫的《西遊記》是否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小說,並不得而知,也就是說胡適的整個論證建立在這個模糊的孤證上面。
  • 本作品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起點中文網製作發行,你怎麼看
    這兩天,有許多網文讀者發現,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在起點中文網成了VIP和籤約作品,而且由「起點中文網首發」。還有網友貼出一張截屏——「本作品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起點中文網製作發行」。一個明朝作家如何授權?11月6日,澎湃新聞記者再次登錄起點中文網頁版時發現,「吳承恩授權」的那部分內容已經刪除,但選擇用手機客戶端來閱讀時,"吳承恩授權"這句話還在。
  • 《吳承恩與〈西遊記〉》:不被理解的六小齡童,為圓夢執著而艱辛
    一、感恩吳承恩原來在《西遊記》熱播後,六小齡童隨《西遊記》藝術團到江蘇一帶進行座談、宣傳。到了淮安縣演出時,六小齡童在後臺見到了當時的文化局副局長劉懷玉先生,從此二人成了忘年之交,六小齡童在江蘇的猴文化博物館也是在他的幫忙下完成。
  • 被吳承恩寫進《西遊記》的一座山
    吳承恩寫的《西遊記》大家都很熟悉,裡面的人物性格各具特色。然而,吳承恩是根據一座山為原型才寫成的《西遊記》你知道嗎,這座山就是河南的嵖岈山。嵖岈山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又名玲瓏山、西遊仙山,最高峰海拔786米,佔地148平方公裡。
  • 起點中文網又攤上事了!深陷合同糾紛後,稱獲吳承恩授權
    編輯/申依妮5月8日,起點中文網工作人員關於取得明代作家吳承恩作品《西遊記》授權一事回應稱,已將此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據網友爆料,起點中文網公開標註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其製作發行,並指出「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西遊記》究竟是誰寫的?
    《西遊記》的作者問題,是400年來曠日持久的一樁公案,謎底可以說至今未解。今人常說作者是吳承恩,其實並非定論。事實上,《西遊記》問世之際,即告作者佚名。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當時小說屬於不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作者不願署名;二是《西遊記》內容廣袤,其中不乏諷刺「今上」和時政等敏感話題,書商不敢署名。
  • 《西遊記》漏洞被五年級小學生指出,專家給予肯定:是吳承恩的鍋
    這是文章頭部《西遊記》漏洞被五年級小學生指出,專家給予肯定:是吳承恩的鍋5年級小女孩指出《西遊記》漏洞,一路飲食均一樣?專家這般解釋前言:「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句話蘊含著無限的真理。
  • 世人皆知《西遊記》,幾人能懂吳承恩?
    幼時的吳承恩尚不懂,名字裡這份有關家國天下的期許,藏了家人多深的期望。因吳家祖上曾有人為官,使得父親吳銳很重視對吳承恩的培養。聰敏好學的他也未曾辜負父親,四書五經他倒背如流,甚至常在晾乾剝開的蒲根上習字,以鍛鍊自身意志和筆力。年少的的吳承恩不僅滿腹詩書,而且精於繪畫書法,擅長填詞度曲。
  • 11歲小女孩發現西遊記「漏洞」,專家解釋:不能怪吳承恩
    相信大家都會脫口而出的說到:《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其中,《西遊記》可以說是我們最耳熟能詳,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部名著了。《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傑出小說家吳承恩,故事主要以「唐僧取經」為藍本,描繪出了一部讓人驚嘆的神話故事。1986年版的《西遊記》播出以後,立刻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一度被奉為最經典的《西遊記》。
  • 西遊記吳承恩,對孩子期望太高註定背負不起!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有著非常坎坷、懷才不遇的一生。根據現在的考證,吳承恩出生於五百年前大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生在今天的安徽省淮安山陽縣的一個商人之家。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士農工商,從商是生計之末,社會地位很低,所以吳承恩的父親吳銳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
  • 名著導讀之《西遊記》:小說內容梳理~
    西遊記一、 作品名片《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編寫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傳奇故事。作者通過虛幻的世界,對封建統治者的態度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 閱讀《萬萬沒想到,西遊記可以這樣讀》,你可能會看到兩個孫悟空
    《西遊戲》是大家熟悉的古典名著,耳熟能詳,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內容的。其實中的孫大聖是男女老幼通殺的主角,我們都知道這個人物是吳承恩筆下虛構出來的。但在福建一座寺廟中卻發現了疑似孫大聖的墓葬,令人驚奇的是,葬的還止一位。
  • 古代歷史上四位「大器晚成」的名人,《西遊記》作者82歲的吳承恩
    古代歷史上四位「大器晚成」的名人,《西遊記》作者82歲的吳承恩文/炎炎談歷史「大器晚成」出自《老子》,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所以如果你還沒有成功,別灰心,也許離成功已經很近了!看看歷史上這幾位大器晚成的名人,他們的成功就像傳奇故事。
  • 西遊記結尾時,吳承恩說出答案
    在歷史文化中,與「豬」有關的現實或虛構人物,名氣最大的莫過於吳承恩老先生在《西遊記》中構造的豬八戒。豬八戒的人生經歷真可謂大起大落,原本是英俊瀟灑的天蓬元帥,統領八萬天庭水兵,因追求嫦娥鑄成大錯,被天庭流放到人間,結果投胎不慎成為豬。
  • 大器晚成的歷史名人,吳承恩72歲才寫西遊記,還有一人更晚出山
    不過在民間,大器晚成的人物也不少,比如說《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據歷史記載,吳承恩小的時候就很天才,不過因為家道中落,所以也吃了不少苦頭。雖然挺有才華,但是在古代科舉之路上卻相對坎坷,直到中年才給補了一個"歲貢生"。不過由於從小吃苦,所以看不慣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多久就辭官而去,寧可過著清貧的生活。
  • 「如果只讓我推薦一部閱讀書目,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西遊記》。」
    出版有《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史論》《話說紅樓夢》《夢斷靈山:妙語說西遊》等學術專著。勸君重讀西遊記如果讓我向大家推薦閱讀書目,我必定推薦四大名著;如果只讓我推薦一部,我會毫不猶豫推薦《西遊記》。將《西遊記》作為低幼讀物來讀,倒沒什麼不好。讓孩子從小接受傳統文學名著,這也是值得提倡的。但問題在於,《西遊記》除了適合低幼孩子接受的部分內容之外,還有其他更為豐富的內容,這被不少人有意或無意的忽視了。《西遊記》是一部寫給成年人閱讀的小說,裡面有很多內容是電視劇沒有拍出來的。如果只是一味強調低幼內容的話,無疑是對該書的歪曲。
  • 譯者林小發:沒想到《西遊記》能在德語世界引起這麼大關注
    最早出現的西方語言譯本,是1895年在上海出版的英譯本,由塞謬爾·I.伍德布裡奇根據美國傳教士、漢學家衛三畏(SamuelWellsWilliams)編集的漢語讀本小冊子翻譯,取名為《金角龍王,皇帝遊地府》,內容出自《西遊記》通行本第十回「老龍王拙計犯天條」和第十一回「遊地府太宗還魂」。在林小發的譯本出現之前,德語世界有兩種《西遊記》節譯。
  • 吳承恩名著《西遊記》改編影視劇52部你都知道嗎?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由明代吳承恩著作,全書主要描寫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孫悟空西行歷經艱險、降妖伏魔取經的故事,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萬君逸、董家忱主演的《天真派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