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感情當中,還是生活當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擾,讓我們感到心累疲憊,
其實這都是源自於我們的心理內耗。
當我們遇到一些意外情況或者突發事件的時候,我們都會本能做出反應和應對措施,
但是並不是我們的即刻反應都會幫助自身,而是可能會讓我們進入一種內耗之中。
當問題擺在面前,我們總是想著如何用最便捷的方法解決,但是根本是在於分析理解,而不是解決問題本身。
只有我們去深入矛盾問題的本質,源頭,過程等細節,才不會被問題所綁架,而不是一次次陷入困境中,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01
心理內耗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生活感情當中會出現那麼多的心理內耗?
心理內耗的出現和我們的成長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也是會必然出現的一種現象。
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會產生不同的物質精神層面的需求。
一開始我們可能只需要滿足溫飽的生理需求,到了青春期又渴望變得獨立認識自己,再到了工作以後,我們可能把關注點放到了人際關係或者事業方面,
這些需求,都是生命到一定階段自然的產物,並不受到其他方面的控制,人無法去控制這些需求的產生,越是控制,越是會失控。
比如,當我們難過的時候,會很努力告訴自己不要去流淚,不要去多想,或者會用各種各樣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讓自己好過,
但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無法控制,反而情緒會泛濫得一發不可收拾。
內心無法保持平衡,便會容易失控,只會導致內心更深處的矛盾衝突。
02
改變心理內耗的第一步,便是保持內心的平衡,停止控制自己。
或許在處理感情中的矛盾衝突的時候,我們會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來處理,
憑著經驗來判斷生活中問題的好壞來源,這就說明你已經被經驗所控制了。
雖然說經驗是一種財富,但並不是意味著經驗就是全部,經驗有時候也會「騙人」,乃至於讓我們陷入感情困境當中而不知所以。
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你做出本能反應就足夠了,而是應該想著怎麼去化解矛盾問題,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這些不舒適的感覺,而你又做了什麼,讓這些不舒適的感覺發生了改變,
這都是需要你去考慮的事情。
不要因為受到一點挫折就去痛斥自,責備自己,別被外在的事情所困擾,也不要進行自我否定,
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結於自己,會消耗掉內心更多的能量,會讓你不斷進入內耗狀態,直到身體內部完全被掏空。
保持內心的平衡去穩定,你可以去感受情緒的起伏變化,但是切忌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身。
03
另外一點,可以做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來讓自己慢慢得到改變。
可能很多人告訴我們,心理暗示是有效的,但是在我們嘗試之後,卻很難感受到正面的心理暗示帶來的效果。
這是因為,我們所謂的學習,和心理學上的學習是不一樣的。
不僅包含著思維方面的認識,還有行動方面的練習,二位一體才是所謂的學習。
思維方面,可能你很容易就會忽略整個學習了解的過程,也不理解心理暗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連理論的知識都了解不透徹,是無法正確做到心理暗示的。
或者我們在自我練習的時候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對於外人依舊是習慣打擊和打壓。
行動方面,我們很可能疏於練習,我們的目的是在練習之後,讓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自動化處理矛盾問題的方式,
不是簡簡單單地心理暗示幾次即可。
不斷練習,才是讓我們走出心理困境的重要方式。
讓自己的心理世界得到成長,那些你想不通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