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關係中矛盾的根源:「心理內耗」

2020-12-23 青玖情感嶽青老師

無論是感情當中,還是生活當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擾,讓我們感到心累疲憊,

其實這都是源自於我們的心理內耗。

當我們遇到一些意外情況或者突發事件的時候,我們都會本能做出反應和應對措施,

但是並不是我們的即刻反應都會幫助自身,而是可能會讓我們進入一種內耗之中。

當問題擺在面前,我們總是想著如何用最便捷的方法解決,但是根本是在於分析理解,而不是解決問題本身。

只有我們去深入矛盾問題的本質,源頭,過程等細節,才不會被問題所綁架,而不是一次次陷入困境中,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01

心理內耗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生活感情當中會出現那麼多的心理內耗?

心理內耗的出現和我們的成長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也是會必然出現的一種現象。

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會產生不同的物質精神層面的需求。

一開始我們可能只需要滿足溫飽的生理需求,到了青春期又渴望變得獨立認識自己,再到了工作以後,我們可能把關注點放到了人際關係或者事業方面,

這些需求,都是生命到一定階段自然的產物,並不受到其他方面的控制,人無法去控制這些需求的產生,越是控制,越是會失控。

比如,當我們難過的時候,會很努力告訴自己不要去流淚,不要去多想,或者會用各種各樣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讓自己好過,

但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無法控制,反而情緒會泛濫得一發不可收拾。

內心無法保持平衡,便會容易失控,只會導致內心更深處的矛盾衝突。

02

改變心理內耗的第一步,便是保持內心的平衡,停止控制自己。

或許在處理感情中的矛盾衝突的時候,我們會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來處理,

憑著經驗來判斷生活中問題的好壞來源,這就說明你已經被經驗所控制了。

雖然說經驗是一種財富,但並不是意味著經驗就是全部,經驗有時候也會「騙人」,乃至於讓我們陷入感情困境當中而不知所以。

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你做出本能反應就足夠了,而是應該想著怎麼去化解矛盾問題,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這些不舒適的感覺,而你又做了什麼,讓這些不舒適的感覺發生了改變,

這都是需要你去考慮的事情。

不要因為受到一點挫折就去痛斥自,責備自己,別被外在的事情所困擾,也不要進行自我否定,

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結於自己,會消耗掉內心更多的能量,會讓你不斷進入內耗狀態,直到身體內部完全被掏空。

保持內心的平衡去穩定,你可以去感受情緒的起伏變化,但是切忌將所有的過錯歸咎於自身。

03

另外一點,可以做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來讓自己慢慢得到改變。

可能很多人告訴我們,心理暗示是有效的,但是在我們嘗試之後,卻很難感受到正面的心理暗示帶來的效果。

這是因為,我們所謂的學習,和心理學上的學習是不一樣的。

不僅包含著思維方面的認識,還有行動方面的練習,二位一體才是所謂的學習。

思維方面,可能你很容易就會忽略整個學習了解的過程,也不理解心理暗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連理論的知識都了解不透徹,是無法正確做到心理暗示的。

或者我們在自我練習的時候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對於外人依舊是習慣打擊和打壓。

行動方面,我們很可能疏於練習,我們的目的是在練習之後,讓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自動化處理矛盾問題的方式,

不是簡簡單單地心理暗示幾次即可。

不斷練習,才是讓我們走出心理困境的重要方式。

讓自己的心理世界得到成長,那些你想不通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三點讓你和伴侶的關係變得簡單成熟,避免內耗的愛情
    愛情中,會在某個時刻感到心力交瘁;會被對方傷透了心;有時感嘆感情為何這麼複雜。這是因為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使得內耗過大,消耗很多的精力;因為沒有把握好度,過度的依賴,而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吸引力;沒有控制好情緒而造成了對對方心理傷害,感情會在這其中消耗。
  • 什麼是心理內耗?
    這其實是心理內耗的表現。內耗的人,一般是心理敏感的人,就是我們說的那種內心戲很多的人。這樣的人,一般情況下沒有自信,但是又喜歡設定一些高的標準,來避免自己的缺點。可自己根本做不到,結果就掉進惡性循環的陷阱。那什麼是心理內耗呢?
  • 兩性關係中,永遠不要天天保持聯繫|女人需要牢記的三個潛規則
    兩性關係中,的確男人的獨立性更強,而女人一旦陷入愛情之中,就很容易被情感關系所左右,因此我們經常說愛情中的女人是最傻的。由於依賴感的存在,女人更喜歡天天聯繫男人,一來是滿足自己的控制欲望,二來也是在對方回應的過程中,為了獲得內心的滿足。可是我們發現,那些天天聯繫男人的女人,並不會因此滿足,反而會心理產生落差感。
  • 寧願保持曖昧不明的兩性關係,卻不願走到一起,出自這種心理問題
    在三島由紀夫的小說《愛的饑渴》裡面描述的是這麼一個故事:漂亮的女主人暗戀年輕有力的園丁,這種曖昧不明的關係一直保持很長的時間,但最後園丁向她示愛的時候,女主人公卻心生厭惡,用鐵鍬將他打死。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專業的心理學名詞,叫做性單戀lithromantic,這實際上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戀情,也就是追求心靈精神上純潔的愛情,將自己對愛情觀的理解投射到對方身上,在頭腦裡面編制這種柏拉圖式的戀情,在頭腦世界裡這種兩性關係非常的微妙,非常的和諧,非常的完美。
  • :心理內耗的幾種跡象,你佔了幾個?
    心理學上對這種行為的解釋是: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個體即處於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長期的內耗會讓你感到疲憊。當我們跟自己過不去,把太多的重心放在內心戲裡,沒辦法好好地安住當下,就會產生情緒內耗。
  • 停止內耗,掌控人生的權力從未丟失
    《反內耗:如何化解我們內心的衝突》於德志 著不光是遭遇心理困境的來訪者,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感受:仿佛沒多少事兒可做,但就是覺得壓力大。引發這一切不愉快感受的,就是自我戰鬥帶來的內耗!現代生理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我們的心理資源,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自控力和判斷力等,都是有限的、可被消耗的。當我們將資源用於大腦內部看不見的自我戰鬥時,可用於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身心資源將會變得匱乏,我們將很容易出現疲勞、麻木、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鈍等問題。所以,如果說現實刺激誘發心理痛苦,那麼自我戰鬥式的內耗,則是心理痛苦不斷放大、加劇的根源!
  • 蘇聯民族矛盾問題的心理根源:扭曲吃虧心理!
    一方面,內戰使我們各共和國內部的經濟資源枯竭,另一方面沒有較多的外資流入,這就造成這樣一種情況:我們各蘇維埃共和國中沒有一個能夠靠本身的力量來恢復自己的經濟。現在,當各蘇維埃共和國在內戰結束後第一次認真著手解決經濟問題的時候,當在工作過程中第一次感到單靠各個共和國孤軍作戰十分不夠而完全有必要聯合行動並在經濟方面聯合起來的時候,當感到這種聯合是真正恢復工業和農業的唯一途徑的時候,這種情況就特別顯著了。
  • -心理內耗,是「心累」的主要原因
    01 我們為什麼會有以上這些「累」的感覺呢如果你也有以上這些「症狀」,那就說明你在「心理內耗」,這種內耗導致了我們的「無力感」,那到底什麼是「心理內耗」呢?在心理學當中的解釋是: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個體即處於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而長期的內耗會讓你感到疲憊。在這呢,我也給大家打個比方,心理內耗就好像我們開車時,是拉著手剎,猛踩油門,車根本不會往前走,但耗油量可不低啊,對車身也有損害。
  • 兩性關係中,欣賞更大於愛
    我們很多親密關係出現問題,就是男女之間相處太久,缺乏對另外一半的欣賞的。很多女人說,我和先生沒感情,結婚了,只是覺得這個人踏實而已,其實踏實也是優點啊,如果你可以挖掘出一個人身上更多的優點來欣賞,那麼親密關係自然也會更好一些。
  • 心理新發現:自我內耗,成為年輕人最大的生活成本
    作者:九霄雲客什麼是自我內耗?既不能夠接納現實因素,又難以做到坦然放下,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遇裡,這就是自我內耗。自我內耗所消耗的不僅僅是體力、精力,更是對意志力的一種摧殘。自我內耗成為年輕人最大的生活成本,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糾結、內耗。究其原因是他們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考驗,所以才會糾結於生活的細枝末節。前段時間有個心理案例,一位已婚的女士有著自己的家庭,但是卻莫名喜歡上了另外一個人。她明明知道這份感情會傷害自己的家庭,卻又無法放下。就在這種糾葛之中生活,每天感到無比的痛苦和壓抑。這讓我一度懷疑她有享樂主義傾向,單純為了尋求刺激。
  • 心理學:個體對他人的依賴程度越高,關係越容易陷入內耗
    個體對他人的依賴程度越高,關係越容易陷入內耗。內耗關係是這樣一種情形:個體對他人產生較高程度的依賴,既不能完全擺脫關係又不能為了對方而改變,同時還要避免被對方改變。心理學家認為,幾乎所有較高程度的依賴關係,都會經歷一段內耗時期。
  • 兩性交往:發生關係後,只想和女人做朋友的男人,是什麼心理?
    專欄:【女性情感心理成長課】08作者:北蘇北蘇,情感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新女性主義作家,眾多讀者信賴的心靈導師,你身邊的情感顧問。所以女人會根據男人對自己的關心,體貼等程度來判斷對方的心,如果男人示愛的行動很多,女人也會接受到男人更多愛的信號,從而對男人產生情感依賴,進一步接受彼此情感關係的發展。
  • 兩性關係中的五個生存法則
    男女之間真正的愛情,不是靠肉體或者精神所能實現的,只有彼此的精神和肉體相互融合的狀態中才可能實現。——朱耀燮兩個人相愛容易,相處起來卻發現布滿荊棘,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陷阱丟了愛情。如果把男女關係比作是片原始叢林,那麼學會「叢林生存法則」就是你踏入這片土地的第一要務。很多人說自己搞不懂感情,常常受挫,其實只是因為你忽略了兩性關係裡的這些冷知識。1.
  • 心理內耗的原因,被忽視太久了
    其實這就是心理內耗的表現,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當他同時兼顧兩樣或者三樣事情的時候,他很容易就把自己的精力給榨乾,在往後的過程當中做任何事情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寶媽自己感覺越來越心累,其實對這個家庭來說,對這個孩子來說,對自己丈夫來說也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因為這就是一個蝴蝶效應,寶媽帶來的蝴蝶效應,會讓這個家庭漸漸變得越來越陰霾。寶媽心理內耗如此嚴重,會陷入到哪些困境當中?當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就做不好一件事情。
  • 胡澎評《父權制與資本主義》︱尋找兩性性別差異的根源
    《父權制與資本主義》,[日]上野千鶴子著,鄒韻、薛梅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281頁,58.00元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的《父權制與資本主義》近期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一部從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立場闡述兩性性別差異根源的重要理論著作
  • 兩性關係中,抓緊男人心最好的方式,從來都不是去「撒嬌」
    於丹教授曾經在一檔節目中這樣說到:「笨男人笨女人結婚;笨男人聰明女人離婚;聰明男人笨女人婚外情;聰明男人聰明女人浪漫愛情」。愛情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無論是站在生物學的角度,還是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女人在情感上的確比男人更忠貞。由於女性和男性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二者在對待情感的態度和方式方法上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 人生最大的內耗,就是對自我的排斥
    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在內耗。在我們生活中,絕大部分人,內耗的指數都非常高。 打個比方,內耗就像一個人的兩股真氣在抗衡,一個說:快去做,另一個卻說:不要做。 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80%的精力都用來和自己打架了,那麼,即使什麼都不幹,也會覺得壓力大,也會覺得很累。
  • 兩性關係中,女人多少歲就不需要男人了?
    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從底層上改變思維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 中國目前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是民生問題
    原標題:中國目前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是民生問題   中國現階段社會矛盾源自利益結構的不協調,源自民眾經濟、社會、政治以及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利益訴求沒有得到應有的滿足。進一步看,中國現階段社會矛盾的基本根源是民生問題。
  • 兩性關係中,男人喜歡沉默的背後,隱藏著這4個女人不知道的秘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在生活中遇到的情侶也好,還是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夫妻也罷。當兩方發生爭吵的時候,扮演喋喋不休的角色的大多數都是女方。而男方要麼是沉默不語,要麼就是和女人爭辯幾句,發現沒什麼起到應有的作用後,他會選擇繼續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