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人的故事 | 把媽祖「掛在嘴邊」的林美媛

2021-02-07 美麗北岸

把媽祖「掛在嘴邊」的林美媛

福建日報 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王雪玉


「廣東陸豐百家姓媽祖文化交流團今年成立,目前已集結80多個姓氏。這是我們首次開展對外活動,組織了30多個姓氏的成員,過來學習交流媽祖文化,希望以後有機會參加海祭大典。」陸豐百家姓媽祖文化交流團創始人吳河西說。

不久前,吳河西率團來到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參訪賢良港天后祖祠。在講解員林美媛的細心講解下,參訪團成員遊覽了林氏宗祠、天后聖殿、媽祖故居等景點,體味媽祖文化的迷人魅力,感受媽祖精神的博大精深。

▲林美媛為印尼華僑講解

寒來暑往,幾乎每個月,林美媛都要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信眾講解。不論他們的年齡大小、文化水平高低,林美媛總是一視同仁,用真心真情講述媽祖故事。「只要能贏得信眾的認可,心裡就美滋滋的。」她說。

11月13日,賢良港天后祖祠迎來一群客人。他們是莆田市外國語學校的學生,近700人身著紅藍相間的校服,排成一條條「長龍」,浩浩蕩蕩地從朝聖廣場行至天后祖祠,蔚為壯觀。在林美媛的引導下,學生們邊走邊看,當聽到「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時,不禁肅然起敬,連連稱讚。「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把媽祖文化和精神傳承下去。」莆田市外國語學校學生郭翌崢說。

▲林美媛擦拭臺灣媽祖小金身及香案

林美媛出生在媽祖故裡港裡村,從小就聽母親講媽祖的故事,耳熟能詳。30多年前,她就開始看母親為媽祖寶像換裝,備辦「天下媽祖回娘家」典禮的供品。她深深知道,「為媽祖做事」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10多年來,丈夫在外經商,林美媛堅持在家照顧老小,在天后祖祠當講解員。在她的影響下,丈夫也加入了義工行列,遇到媽祖誕辰日、升天日等盛大慶典時,他總會抽空參加,忙前忙後。

▲林美媛給自己的孩子講解媽祖的感人事跡

平常,林美媛利用空閒時間,給自己的孩子一遍遍講解媽祖的感人事跡,一起誦讀家風家訓《林氏族範》。「3個孩子現在懂得孝順,每次都盛飯給他們的曾祖母吃,還會端茶倒水、洗衣做飯……」說到這裡,林美媛喜上眉梢。

▲林美媛加入莆田媽祖公益組織,參與扶貧慰問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2014年,林美媛一家加入了莆田媽祖公益組織。多年來,家人經常參與扶貧慰問、衣物募捐、災後重建、交通勸導等活動,用實際行動弘揚媽祖精神,感動身邊人。

去年,林美媛家庭參加「悅讀·家@萬家」活動,榮獲「書香之家」稱號,同時,還在莆田市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中,被評為「最美家庭暨最美書香之家」。


                 

  主管:北岸黨工委宣傳部

   編審: 黃漢業  責編:佳琳

  新聞熱線:0594 - 5969922

  投稿郵箱:ptmlba@163.com
















北岸經開區融媒體矩陣


            

新聞網站媽祖城網:http://www.mazucity.org/


相關焦點

  • 山東半島海南島湄洲島島相連,媽祖心媽祖人媽祖情情相牽
    來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媽祖祖廟、國內多家媽祖文化機構、臺港澳地區和越南、蘇利南、智利、阿根廷等地的媽祖宮廟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媽祖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出席活動。  在媽祖文化論壇上,國內媽祖文化機構、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從:《媽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獨特載體》《媽祖文化和文旅產業新融合》《官民分野到異地傳播:媽祖研究再思考》《媽祖信俗與海南傳播和影響》《媽祖信俗與社會和諧合作主張》《
  • 天下媽祖同祈福,共賀新春心相連 ——2021中國山東媽祖辛丑新春祈福暨媽祖人拜大年活動在青島舉行
    臺灣現任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臺灣媽祖聯誼會副會長何達煌、陳正信、新竹縣竹北市市民代表會主席林啟賢、臺灣臺東縣議員李建智、臺灣北港朝天宮、臺灣新港奉天宮、臺東天后宮、南方澳南天宮、臺東玄武堂、臺灣大莊浩天宮、臺灣漢臣媽祖文化推廣交流協會、中華老莊學會、香港媽祖文化聯誼會、香港國際老子道家總會、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澳門天后宮、馬來西亞雪隆海南會館、美國媽祖基金會、北美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美國西雅圖警察局副局長
  • 【北高媽祖網】「全球優秀媽祖人」評選候選人名單公布
    經過四個多月的努力,「首屆全球優秀媽祖人」評選活動提名候選人名單於即日起正式公布,之後將進入兩輪的網絡投票階段。在這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各地會員單位踴躍參與、積極推薦,推選出許多可歌可泣優秀媽祖人的感人事跡。
  • 張克輝林兆樞俞建忠研究媽祖文化工作
    ,六屆莆田市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在北京就當前媽祖文化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認真深入的研究。      俞建忠從十個方面匯報了近一年來的主要工作:一是繼續按照張會長的倡導精神,持續推動"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活動,湄洲媽祖祖廟等單位認真籌辦,今年"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工作進展順利,下月下旬媽祖將首次乘郵輪巡安菲律賓
  • 世界媽祖宮廟億眾獻禮華陽珠珍媽祖誕辰
    (敕封珠聖元君)駕前,舉行三獻禮儀式慶祝媽祖珠珍娘娘誕辰暨華陽媽祖歷史文化892周年夏祭儀式 。>將潮汕地區的媽祖文化與南洋媽祖文化連結,把雪隆海南會館天后宮的高尚媽祖道德引入內地,以媽祖精神教育提高地方道德教育;旨在發揮媽祖文化積極作用,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和平精神;推動中馬民間文化交流,增進海絲之路國家分享中國的經濟發展成果,帶動海外華僑媽祖經濟圈的發展!
  • 【走晉江拜媽祖】六文六祈
    是的,我們要拜媽祖了。站成了三排,我是主祭人之一。   他們繼續推舉我兼當通贊。 沒稿,但推辭不了,誰叫我一直在研究媽祖信俗,還在協會掛了個研究員的名。研究信俗的人,不會喊唱幾句迎神、通神、贊神、拜神、祝神、祈神、送神之類的信俗口語,是講不過去的。況且兩年前跟俞會長去東北,在瀋陽天后宮、大孤山天后宮和黑龍江的寧古塔那邊,我也應急主持過幾場。
  •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三屆五次會員大會在福建湄洲島舉行
    整個工作報告,圍繞服務國家戰略,緊扣時代發展脈博,謳歌了黨和國家對媽祖文化的關心與重視,歌頌了偉大時代創造的媽祖文化對世界的突出貢獻,充滿了媽祖人特有的正能量、文化自信和大愛情懷;報告內容豐富、客觀實在,指導思想明確,目標任務清晰,重點工作突出。  會上,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代表大會承辦單位致辭。
  • 趙柳成與媽祖結緣的故事-翡翠媽祖
    市政協副主席、湄洲島黨工委書記黃華、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俞建忠、湄洲島管委會主任林韶雯、莆田市副秘書長王煥新、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出席授牌儀式並座談。座談會上,黃華向與會嘉賓介紹媽祖文化發展情況及湄洲島基本概況。趙柳成說:「自2009年與媽祖文化結緣後,即懷著對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的無限敬仰之心。
  • 華陽媽祖珠珍祖廟董事會董事長吳寶明率華陽英歌隊詣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暨捐贈10萬助學金!
    炎炎夏日,英歌表演隊詣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這絕對是真愛呀……大愛媽祖……媽祖保佑!隨後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副董事長莊美華等人陪同珠珍祖廟董事長吳寶明等前往媽祖祖廟。「疊羅漢」的陣圖向媽祖表示崇高的敬意,也是英歌隊表達對媽祖的虔誠之心,場面十分感人。
  • 媽祖·祖廟
    億萬媽祖信眾心目中最神聖的殿堂──天后宮,民間稱為媽祖寢殿。正殿是朝南的,而寢殿是坐西朝東的,應該與風水學有關。據史料記載,此殿始建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 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最初只是「落落數椽」的神女廟。後經過多次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年間再度重修的,建築保持明代布局和清代風格,部分為清代原構。由門殿、主殿和兩廡組成,主殿為單簷歇山頂三開間五進深的抬梁式結構建築。
  • 不要把「分手」兩個字掛在嘴邊
    02對待愛你的人不要輕易把分手掛在嘴邊我們讓朋友去追,我沒想到朋友卻淡淡地坐下來,繼續吃起了飯,朋友邊吃邊說,第一次,我做了刀削麵,但是她缺說她要點外賣,我飯都做好了,她就對我說給不給我點,不點就分手。
  • 湄洲媽祖傳奇故事
    媽祖(960-987),福建莆田湄洲人,姓林,名默,乃莆田林氏望族「九牧林」始祖林披八世孫。出生於湄洲嶼(今莆田湄洲島東蔡村上林1號)。父親林惟愨,宋初都巡檢,母親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媽祖為家中小女。《天妃顯聖錄》、《敕封天后志》典籍大量記載了媽祖的故事,體現了媽祖立德大愛、拯危救難、濟世助人、懲惡揚善等崇高品質和高尚人格。
  • 民間記載媽祖顯靈的傳說,天后顯靈的故事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媽祖顯靈的傳說,天后顯靈的故事    其一:甘泉濟師    據記載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軍水師提督施琅奉旨率三萬水兵駐紮莆田平海鎮,等待乘風東渡臺灣。當時正遇到乾旱,軍中缺水。當時清兵出戰攻澎之日,媽祖派千裡眼、順風耳二神將助戰,即媽祖「澎湖助戰」的神話故事。    其四:託夢建廟    傳說宋紹興二十七年秋(1157年),莆田城東五裡處的白湖這個地方,有章氏、邵氏二族人共夢神指地立廟,隨後驗其地果然是吉地,於是建廟,第二年廟建成。宋紹興三十年,海寇侵擾,百姓到廟裡祈禱,忽然狂風大作,海浪滔天,敵畏懼而退。
  • 足球解說員常掛嘴邊的高頻詞彙你了解嗎?
    【足球解說員常掛嘴邊的高頻詞彙你了解嗎?】「越位「「點球」「帽子戲法」……足球場上,這些解說員常掛嘴邊的高頻詞彙你了解嗎?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讓我們一起「解析」這些足球術語,感受獨特的足球文化。
  • 聽見湄洲媽祖祖廟!【西軸線】
    億萬媽祖信眾心目中最神聖的殿堂──天后宮,民間稱為媽祖寢殿。正殿是朝南的,而寢殿是坐西朝東的,應該與風水學有關。據史料記載,此殿始建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 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最初只是「落落數椽」的神女廟。後經過多次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年間再度重修的,建築保持明代布局和清代風格,部分為清代原構。由門殿、主殿和兩廡組成,主殿為單簷歇山頂三開間五進深的抬梁式結構建築。
  • 經常把三句話掛嘴邊的人,多半是患上了輕度抑鬱症,自測一下
    經常把三句話掛嘴邊的人,多半是患上了輕度抑鬱症,自測一下01「我沒用,都是我的錯」有專家在發表過一些文章,在這些存在抑鬱傾向的患者中,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一些否定自己的話,有些人可能只是性格比較靦腆,覺得自己做不好,才會說這些話,但是有輕度抑鬱症的患者,說這些話就是在不停的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沒什麼價值
  • 心理學家:經常將謝謝掛在嘴邊的人,通常都有三個目的
    但也有人認為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是極其多餘的,如果兩個親近的人總是說謝謝那是該多麼虛偽。那麼,那些經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都有些什麼目的呢?經常把謝謝二字掛在嘴邊的一定是一個情商超高、善於發現對方的優點的人,這樣的人很容易在社會上建立強大的關係網。相反,一個沒有禮貌的人是沒有那麼多機會的,暈輪效應使然,即使他本身再有實力,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後續相處也會增加很多波折。
  • 【神話故事】——海神媽祖的傳說
    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媽祖。媽祖原名林默,出生於仕宦之家,是晉代福建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其父林願,是當年寧海鎮都巡檢官。其母陳氏是當地的望族之後。二人多行善,廣積德。一天晚上,媽祖的母親陳氏夢見觀音大士慈祥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陳氏便懷了孕。
  • 媽祖緣——松山媽祖
    松山與媽祖的結緣,要上溯至一千多年之前的唐五代,一段正義與邪惡鬥爭的歷史,衍生出一段神奇的故事,在現實與傳說之間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