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帶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

2021-01-09 中國發展網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荊文娜

20多年前,在原本的荒蕪之地,崛起了世界水電的標杆工程——三峽工程。與此同時,科學民主、求實創新、團結協作、勇於擔當、追求卓越的「三峽精神」也讓世人刮目相看。這一重大工程承載著我國幾代科技人員的心血,正是憑藉著求實創新、團結協作的精神,才成就了「三峽人」的奇蹟。而這創新精神的「基因」也在三峽集團綿延傳承。

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註定三峽集團不同於一般企業,必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紮實的行動舉措和創新的思路方法去推動工作。三峽集團持續開展新模式、新機制、新標準、新規範、新技術、新政策「六新」探索實踐,「三峽模式」不斷深化、推廣複製,引導行業向更科學、更現代的方向發展。

理念創新:治水更「智慧」

長江經濟帶沿線尤其是中遊四省存在城鎮汙水收集率低、汙水直排、汙水處理廠低效運行;城鎮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落後、欠帳嚴重;河湖水倒灌、溢流,雨汙錯接混接,地下水滲入,城市河湖水環境容量嚴重不足;工業廢水納入城鎮汙水系統;廠網分離,產業鏈「片段化、碎片化」等問題。針對此,三峽集團創新提出163字科學治水方案。

以城鎮汙水處理為切入點,以摸清本底為基礎,以現狀問題為導向,以汙染物總量控制為依據,以總體規劃為龍頭,堅持流域統籌、區域協調、系統治理、標本兼治的原則,遵循「一城一策」,突出整體效益和規模化經營,通過「廠網河湖岸一體」「泥水並重」、資源能源回收、建設養護全周期等模式開展投資建設和運營,促進城鎮汙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以及綜合利用,保障城市水環境質量整體根本改善。——163字科學治水方案

安徽省蕪湖市朱家橋尾水淨化生態公園。三峽集團/供圖

三峽集團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運用「廠網一體」模式全面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效能,促進汙染物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在此基礎上系統考慮河湖岸生態關係構建,逐步向聚焦流域水體水質達標的「廠網河(湖)一體」模式、聚焦區域、流域可持續發展的「廠網河湖岸一體」過渡,實現廠、網等社會要素與河、湖、岸等生態要素有機聯動,形成閉環管理模式,建立系統治水的全過程常態化管理機制,提升城市水環境整體品質,並推廣應用智慧化水務平臺,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智慧水務平臺與新基建融合,構建基於數位化和物聯網兩大平臺的城市廠網一體全覆蓋監控、統一分類編碼的標準化數據管理,基於「全面感知-科學評價-智能預測-聯合調度-協同指揮」廠網一體運行調度決策三大體系,形成城市排水系統管理和汙水系統提質增效同步的管理模式,實現資產設施管理全數位化、排水系統日常運維數位化及部分智能化。

從科學治水的實際操作來看,共抓長江大保護涉及面廣、責任主體多,三峽集團在「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工作機制基礎上,逐步推進延伸「三峽集團牽頭組織,社會資本方積極助力,公眾百姓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實現國家、地方、三峽、行業、公眾等各相關方共抓、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機制。

模式創新:專業人幹專業事

價格機制探索是三峽集團的重點工作之一,模式和治理路徑等探索均有賴於此。三峽集團積極打造聚焦價格機制的商業模式,實現城鎮汙水治理可持續發展。

針對目前我國部分城市PPP額度已接近紅線的現狀,三峽集團研究提出「PPP+EOD」(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環境導向開發模式)、「PPP+EOD+GSF」(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環境導向開發模式+政府專項基金)等模式,將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土地價值增值和當地增加的一部分財政收入用於長江大保護中。

同時,三峽集團還推進以價格調整機制為導向的模式,以覆蓋廠站運行為基礎,向管網和汙泥處置兩端延伸。結合當地實際運行情況,堅持「廠網一體」常態化運維,將現行汙水處理費調整至可以覆蓋廠站常態化運維、管網常態化運維和汙泥處理處置的範圍,適時探索覆蓋管網建設、初雨處理、河湖環境周邊維護等內容。根據不同規模「廠網一體化」項目的運行成本,經初步測算,調整後的汙水處理費約為1.48~2.55元/噸。與此同時,適時將汙水處理費逐步調整到位,建立汙水處理階梯式收費機制,進一步完善汙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

在合作模式創新方面,三峽集團本著「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原則,體現「有所為有所不為」,優先發揮社會資本方的優勢和長處,適時培育核心能力;堅持資本先行,注入各方發展全新動力,創新構建資本、資產和項目聯動發展機制。其合作模式聚焦政企互利共贏,在「資本+全國性業務平臺」上,全面開展資本、業務、平臺、項目等方面合作,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推動有顯示度的重大項目快速落地。在「資本+區域性地方平臺」上,使參股地方水務企業盤活存量、帶動增量,推動企業市場化改革,理順汙水處理價格調整機制,提升規範高效管理能力,實現降本增效,發揮長江大保護區域業務平臺職能。在「資本+專業技術平臺」的相關平臺上,聯合具有核心技術的先進企業,在規劃設計、汙泥處理、管網運維、環境監測、管道設備等方面進行合作,推進行業技術快速升級和聚合,保障關鍵設備質量,降低項目建設運營成本,促進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管理創新:數位化聚合提質增效

長江大保護示範項目九江中心城區水環境系統綜合治理一期項目,是國家賦予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的新使命新任務以來,三峽集團牽頭聯合中標的首個長江大保護PPP項目,項目概算約77億元。其中,芳蘭區域汙水處理綜合治理一期工程是6個子項目中最先開工建設的,被視為首件制工程,具有樣板引路示範作用。在九江市芳蘭片區智慧水務示範平臺上,實現了中心城區80平方公裡內排水系統數位化全覆蓋,重要排水節點及管網運行態勢監測數據實時採集,並形成了「資產管理、巡查養護、在線監測報警、績效考核、管理展示」五大核心應用。通過城市(區域)級數字資產管理平臺,實現了「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提質增效管理平臺的建立,合作範圍內檢測管網質檢入庫,建立了排水數字資產管理平臺,實現排水資產數字孿生,目前已實現九江已探測存量管網和新建管網的全面數位化。

江西省九江市八裡湖賽城湖控制樞紐工程。三峽集團/供圖

九江市通過「廠網河一體」模式及智慧管控,中心城區汙水系統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兩河」「兩湖」水環境根本改善已初現成效。紮根九江以來,三峽集團積極探索廠網河湖岸一體、泥水並重、一城一策、資源能源回收等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新模式、新機制,為助力九江實現「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提供了重要支撐。

相關焦點

  • 一湖清水入江 一江清水東流
    江西入長江斷面即鄱陽湖出口斷面水質穩定至Ⅲ類,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實現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擁有152公裡長江黃金水道,全部在九江市境內,是長江中下遊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長江流域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九江湖區水質好壞直接影響著鄱陽湖水質,從而影響長江江西段的水質。
  • 一湖清水入江 一江清水東流——鄱陽湖九江湖區水質達「十三五...
    江西入長江斷面即鄱陽湖出口斷面水質穩定至Ⅲ類,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實現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  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擁有152公裡長江黃金水道,全部在九江市境內,是長江中下遊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長江流域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九江湖區水質好壞直接影響著鄱陽湖水質,從而影響長江江西段的水質。  系統推進鄱陽湖九江湖區的治理,是提升水質的關鍵。
  • 共守「一江清水出雲南」諾言
    4800萬雲嶺兒女守護同一個承諾:「一江清水出雲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眾所周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人們看到,長江沿線廠房汙水橫流、碼頭砂石漫天揚塵、水質持續惡化河湖溼地萎縮甚至乾涸……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生態系統警鐘陣陣。
  • 東方園林:關於轉讓中信清水入江(武漢)投資建設有限公司17.5%股權...
    一、交易概述        (一)股權轉讓的基本情況        為了優化資產結構和資源配置,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東方園林」)擬與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首創」)和中信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工程」)籤署《產權交易合同》,將公司持有的中信清水入江(武漢)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清水」或「
  • 引金融「活水」還一江清水
    原標題:引金融「活水」還一江清水   助力珊珀湖重現碧水   綿延萬裡、浩蕩東去,長江在湖南境內
  • 守護一江清水永續北上——記南水北調中的「漢中力量」
    一江清水送北京喲,南水北調浪花飛……」一曲婉轉動聽的《南水北調歌》,抒發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陝西人民的心聲。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五年多來,陝西1423億立方米清水匯入丹江口水庫,其中漢中佔比高達27%。
  • 寧心:一江碧水浩蕩東流
    一江碧水浩蕩東流——寫在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切囑託兩周年之際寧心(一)四月春濃,長江絢爛正佳期。長江為湖湘工業文明發展提供了豐厚土壤,同時,保證「一湖四水」清水長流、歲歲安瀾,就是為全面小康提升成色,為建設清潔美麗的萬裡長江作出應有貢獻。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調研的重要講話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湖南而言是嚴肅的政治任務、神聖的使命擔當。
  • 清水從此奔大江——株洲創新河長制工作切實推動河湖之變
    中央、省級媒體記者集中到株洲採訪河長制工作,所到之處皆是養眼河景:一江碧水繞城北上,兩省同治「淥水」長流,江清河晏城鄉巨變…… 曾經的汙染之城,一躍成為青山綠水典範之城,來訪者在驚嘆之餘疑問:改變從何而來? 株洲市副市長、市河長辦主任顧峰解釋說,近年來,該市在強力推進汙染防治工作的同時,持續做好「水文章」,以河之變推動城之變。
  • 「每日一習話」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習近平: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要把握好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從長遠利益考慮,用歷史的、全局的眼光指導實踐、謀求發展。長江經濟帶地區條件差異大,一些制約其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盤根錯節,面對這樣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這就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按照新的發展變化和要求,不斷完善政策規劃。
  • 江西湖口:長江、鄱陽湖禁漁一周年 成效顯著
    如今,禁漁一周年,成效如何、效果怎麼樣?為此,記者隨湖口縣江豚巡護隊開展巡湖行動,尋找江豚種群,從江豚活躍變化,來了解禁漁效果。12月30日上午9點,湖口縣江豚巡護隊隊員登上了巡護船,從北門碼頭出發,開始江豚巡護工作。江面上寒風習習,40公裡的巡護裡程需要巡護近6小時。這樣的巡護,他們已經堅持了三年。寒來暑往,看到每年江豚出水頻率不斷增加,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他們就感到十分欣慰。
  • 送一江清水東去,造兩岸幸福河湖_生態_中國西藏網
    送一江清水東去,造兩岸生態河湖,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正在廣安徐徐展開。  謀勢  著力頂層設計,出臺全省首個汙水處理地方性法規  進入冬季,長灘寺河的枯水期已經到來,河流的生態容量一天比一天小。
  • 《一江清水向東流》 一部青海人不得不讀的書
    書中插圖他自費創辦了青海第一個民間生態環保攝影網站——「青海青」,在新浪、網易等平臺實名微博轉發圖片宣傳保護江河源、保護野生動物,點擊量達千萬次,微博粉絲10萬餘人。讓我們把崇敬的、感激的目光投向他們,投向這些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人們!《一江清水向東流》一書的整體裝幀簡約而精緻。書中配有大量與文字描繪相連接的圖片。在視覺圖像力量空前強大的讀圖時代,這既適應了大眾閱讀傾向的變化,也有利於以圖文並茂、生動形象的呈現方式,吸引讀者的注意,加深讀者的印象。對於愛好讀書的人來說,《一江清水向東流》是一本兼有觀賞性和閱讀價值的書。
  • 農發行常德市分行:引金融「活水」 還一江「清水」 迎一岸「翠綠」
    近年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深入人心,農發行常德分行積極響應,以服務「長江大保護」行動為抓手,引金融「活水」,還一江「清水」、迎一岸「翠綠」。今年來,全行累計發放長江大保護貸款33.77億元,支持沅水、澧水重點水域環境整治、生態環境治理等項目,讓常德的天更藍、水更清。
  • 護一江碧水東流
    「潛流人工溼地」「生態穩定塘」「中水回用泵站」……隨著項目建設推進,曾經的汙泥灘「變身」風光帶,並承載朱家橋汙水處理廠尾水逐級淨化功能,減少汙染物入江。江東水生態公園的變化,是安徽省長江大保護的一個縮影。全面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水清」是重點目標之一。長江的汙染,根子在岸上,源頭在流域。從根本上消除長江汙染隱患,要追根溯源、分類施策。
  • 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近年來,為了實現一江清水向東流,瀘州市直面薄弱環節,強化汙染防治。  全力治汙減汙,為長江減負  位於龍馬潭區羅漢街道的老鷹坵生態濕地公園,是附近居民的親水休閑之地。兩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  原來,老鷹坵所在的羅漢街道石梁社區及周邊的化工苑社區是城鄉接合部。整治前,該區域未進行徹底的雨汙分流改造。
  • 滇池一湖清水還復來 昆明:你更宜居啦
    「十三五」期間,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認真謀劃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各項工作,滇池保護治理全面提速、取得新突破,實現了「一湖清水還復來」。近年來,昆明市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堅持「四個治滇」思路,積極推進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推動實現「六個轉變」,突出「六治舉措」,抓好滇池流域「上截、中疏、下洩」和網絡化清水入滇微改造等重點項目推進,採取水質目標與汙染負荷削減目標「雙控制」,逐步完善滇池保護志願服務常態機制,全面系統性對滇池進行保護治理,推動滇池水質持續改善,如今滇池全湖水質達到Ⅳ類。
  • 讓河長制從「有名」邁向「有實」確保一江清水出廣元
    近年來,廣元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強流域生態建設,厚植生態底色,強化流域環境風險防控,堅持築牢嘉陵江上遊生態屏障目標不動搖,推動河(湖)長制各項部署落地落實見成效,全市主要河流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及以上,6個國考斷面監測水質優良率達100%,確保了「一江清水出廣元」。
  • 一江清水入眼來
    昌江區河長辦聯合市河長辦、市水政支隊、區水政大隊對河岸垃圾現象進行巡查,發現一處,整改一處,區河長辦立即下達督辦函,各鄉鎮迅速響應,組織人員及時清理,總計共清理垃圾五百餘噸;同時通過各級河長巡查和民間河長巡河對河岸清暢進行常態化檢驗,快速實現了昌江母親河「出洪水而不染」的風貌,還原了昌江河清水綠、魚翔淺底的往日景觀。
  • 【省內消息】湖區加大整治養殖環境 還洞庭「一湖清水」
    眼下,湖區打響畜禽退養、非法矮圍網圍整治的攻堅戰,還洞庭湖「一湖清水」。       保護洞庭湖水環境,當地政府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目前,除臨湘市外,其他26個縣(市區)都劃定了「三區」範圍;各縣(市區)實地勘測、精準核查、逐戶登記,按「一戶一檔、一縣一卷」標準建立畜禽退養檔案。
  • 活水循環清水長流 五洲湖引水管道竣工通水
    3日上午,五洲湖水系引水管道工程正式竣工通水。柳青河西支的水源源不斷地通過西安路引水閘進入引水管道,順流而下沿蒙河路方涵流入五洲湖水系,實現清水長流。五洲湖水系環境的有效改善,標誌著北城新區管網提質增效和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成為科學治水的成功實踐。五洲湖水系作為北城新區的重要水系,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備受市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