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江清水東去,造兩岸幸福河湖_生態_中國西藏網

2020-12-23 中國西藏網


華鎣市天池湖飲用水水源地。 王永剛攝

  

  嶽池縣長灘寺河沿岸的人工溼地。塗麗攝

  

  

  廣安市日處理5萬噸的地埋式汙水處理廠。張啟富攝

  

  

  廣安市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 楊明軍攝

  

  

  武勝縣高洞河小流域生態治理工程。  (廣安市水務局供圖)

  

  

  嘉陵江武勝縣沿口鎮段良好的生態環境。 周順強 攝

  

  「鼠尾草的脈絡長什麼樣?」「白雲湖裡的魚有哪些類別?」……11月20日,廣安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宣教中心迎來了一群小學生,在寓教於樂中,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溼地宣教課。該溼地公園始建於2016年,是廣安首個國家級試點溼地公園,也是全市面積最大的溼地公園,總面積達1236.67公頃,溼地面積佔比超八成,包含庫塘、稻田、河流和洪泛溼地等多種溼地類型。

  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是廣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溼地公園的建立,對於渠江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及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有重要價值。廣安地處成渝經濟區腹地,是長江一級支流嘉陵江、二級支流渠江的流域地,也是嘉陵江、渠江、大洪河、御臨河等16條跨界河流出川的最後一道生態屏障。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廣安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納入國控、省控考核的5個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嘉陵江、渠江出川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御臨河、大洪河出川斷面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西溪河、蘆溪河、酉溪河、長灘寺河、清溪河等重點小流域水質逐步改善,全市縣級及以上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96.3%。

  送一江清水東去,造兩岸生態河湖,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正在廣安徐徐展開。

  謀勢

  著力頂層設計,出臺全省首個汙水處理地方性法規

  進入冬季,長灘寺河的枯水期已經到來,河流的生態容量一天比一天小。但廣安嶽池縣九龍街道黨工委書記、長灘寺河街道河長尹守斌卻不擔心,他指著不遠處長滿水生植物的水池說:「只要人工溼地在運轉,汙水流不進河裡。」

  不擔心的底氣,正是尹守斌提到的「人工溼地」,溼地內有兩道汙水防線——長滿植物的30個濾池和除磷管,可以在6個小時內有效將周邊1.5萬戶居民生活汙水淨化成達標的乾淨水。

  長灘寺河曾存在黑臭水體、汙染物直排入河等問題,如今通過多重防護、生態去汙,這條河變成了市民休閒散步的「清水河」。長灘寺河水質提升的背後,是廣安河湖的悄然「變臉」。

  時間回溯到3年前。2017年3月22日,廣安市召開全面推行河長制發布會,宣布全面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全市所有河湖納入河長制範圍,力爭3到5年時間,主要河湖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綱舉目張,執本末從。聚焦河湖治理規劃、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八大」重點任務,廣安著力頂層設計,構建河(湖)長工作「四梁八柱」。

  打造「攻堅隊」——突出河(湖)長掛帥出徵,地方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本級總河長,各級分級分段設立河(湖)長,建立起「河(湖)長+」組織體系,覆蓋市縣鄉村四個層級和河庫塘堰渠五大水體。同時探索「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檢察長」「河(湖)長+網格長」等多種形式,推動河(湖)長制工作落到實處。目前,全市設立河(湖)長2440人、警長1586人、檢察長65人、網格長125人。

  發布「作戰令」——印發《廣安市總河長制運行規則》,有效規範河(湖)長制運行。頒布實施《廣安市城鄉汙水處理條例》和《廣安市集中式飲用水安全管理條例》,這是全省首個市級層面針對汙水處理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全省第一個引入河長制工作的地方性法規。同時在市、縣、鄉分別設立河長制辦公室,全面組織、協調推進河(湖)長制各項工作。

  構建「督戰組」——加強日常監督,在全省首創「河長制工作日常考核負面清單三十條」,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暗訪督導;加強媒體監督,市級媒體設立宣傳專欄和曝光臺,宣傳推廣全市河(湖)長制工作成效,曝光典型涉水違法案例;加強綜合考評,對河(湖)長日常巡查、督查督辦、問題整改、「清四亂」行動任務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倒逼河(湖)長落實工作責任。

  旌旗獵獵,戰鼓頻頻。一場保衛江河湖泊、再造綠水青山的生態保衛戰,在廣安打響。

  謀實

  著手基層治理,深入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

  12月2日一大早,江邊的薄霧尚未散去,跟往常一樣,張錦華再次沿著渠江巡查了一圈。他是廣安華鎣市明月鎮明月村的村級河長,擔任河長以來,每天沿著渠江走上幾公裡,成為她雷打不動的習慣。

  在廣安,像張錦華一樣用腳步丈量江河,是所有河(湖)長的工作常態,也是廣安深入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的一個縮影。

  2018年8月27日,廣安市委主要負責人提出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用雙腳丈量每一條河流,分組查清河流取水口、排汙口、垃圾場以及流域範圍內按規定關閉的畜禽養殖場、工廠等,並逐一上圖標明,實行「一河(湖)一圖」,建立完善「一河(湖)一檔」,掛圖作戰,銷號管理。

  2020年9月4日,廣安市2020年第2次總河長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廣安市「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規範(試行)》,將廣安這一特色工作標準化、制度化。

  廣安市水務局副局長劉小勇介紹,截至目前,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河70萬餘次,排查出汙染源18941個,整改銷號18884個。

  整治河湖汙染,是另一場刻不容緩的「戰鬥」。

  在渠江明月沱經營餐飲船的鄧先飛,對這幾年渠江水質的變化深有感觸。「以前,我們船上的汙水直接排到江裡面,現在船上全部配備了汙水收集池,最後要上岸集中統一處理。」

  華鎣市河湖保護中心李天福表示,當地為保護渠江水質,嚴格要求沿岸餐飲船安裝生化處理裝置,實行餐廚垃圾轉移處理,杜絕汙水漏排、直排。此外,每年在渠江華鎣段投放魚苗20餘萬尾……通過這些有效舉措,渠江水質由原來的Ⅳ類水質上升到現在的Ⅱ類水質。

  整治河湖汙染,要堅持底線思維。廣安全面推動「清四亂」專項行動和砂石、碼頭規範整治,整改完成省級反饋和自查發現問題78個,依法整治碼頭及裝卸點32個;全市已整治「散亂汙」企業294戶,整治禁養區內養殖場1064家;79座水電站全部完成工程整改,並通過水利部、國家發改委抽查和省級核查組驗收。

  整治河湖汙染,要拓寬全局視野。全域規劃建設城市、鄉鎮、新農村汙水處理設施,構建城鄉一體的生活汙水防治體系。2017年以來,全市累計建成城鄉汙水處理廠(站)194座,投入運行167座,達標排放163座,運行率、達標率分別達到86.1%、97.6%。

  整治河湖汙染,要樹立系統意識。目前廣安已完成礦山復綠143公頃、人工造林7263公頃、封山育林2830公頃、溼地保護修復2420公頃、河湖水系連通7.2千米、石漠化整治3426公頃、水土流失治理8702公頃。

  謀時

  著眼長遠規劃,研究未來5年「一河(湖)一策」

  11月27日,2020年度廣安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研修班開班儀式在小平幹部學院舉行。

  武勝縣河長制辦公室姜峰表示,「通過培訓,我們提升了理論知識,有助於加強對河湖的科學治理與保護。」

  科學治理與保護的背後,是專業技能的提升。該研修班由河海大學承辦,作為一所以水利為特色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河海大學與廣安的結緣始於去年。

  2019年9月29日,《廣安市人民政府與河海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雙方確定,在人才培養、科技合作、戰略諮詢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努力在水資源保護利用、河湖環境治理、涉水產業發展等領域實現資源統籌、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目前,廣安正與河海大學、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的專家合作,已形成嘉陵江、渠江、西溪河等流域2021-2025年的「一河(湖)一策」研究成果;河海大學已組織兩支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15名河海學子赴廣安實訓,開辦兩期河(湖)長制培訓班,培訓河(湖)長近300人次;重慶市水電設計院廣安分院已完成廣安市水量分配方案、廣安市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綜合演練腳本等項目5個,正在開展全市「十四五」規劃大型項目前期工作。

  著眼長遠的不僅是校地合作。為持續鞏固河(湖)長製成效,確保江河碧水長清,廣安打出一系列組合拳——

  借力專業化。採用PPP合作模式,通過公開招標引進中國水環境集團,統一實施1市2區3縣108個鄉鎮近30億元的治水項目,目前全市共有134座汙水處理廠站由專業公司運營,專業化運營率達69%。

  借力信息化。2019年10月,廣安建成河長制信息化平臺,並與省級一張圖系統對接,這個包含了廣安市河長制信息化管理系統、河長巡河APP和廣安市河長制辦公室微信公眾號的平臺,有效提升了河(湖)長制工作信息化水平。

  借力法治化。廣安市河長制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定期開展聯合執法,2017年以來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85起、違法捕魚145件。加強與上遊達州市、南充市和下遊重慶市合川區、長壽區、渝北區的溝通合作,市、縣兩級共籤訂20個跨界河流聯防聯控框架協議,聯合執法16次,共同解決涉水問題22個。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廣安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把落實河(湖)長制、建設幸福河湖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加快建設嘉陵江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市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廣安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歐光貴表示,下一步要推進川渝跨界河流治理「四亂」「四排」問題以及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工作,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貢獻更大的力量。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一湖清水入江 一江清水東流——鄱陽湖九江湖區水質達「十三五...
    今年以來,江西省九江市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全力推進鄱陽湖生態環境治理,有力保障了長江水質穩定向好。江西入長江斷面即鄱陽湖出口斷面水質穩定至Ⅲ類,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實現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  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擁有152公裡長江黃金水道,全部在九江市境內,是長江中下遊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長江流域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
  • 一湖清水入江 一江清水東流
    今年以來,江西省九江市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全力推進鄱陽湖生態環境治理,有力保障了長江水質穩定向好。江西入長江斷面即鄱陽湖出口斷面水質穩定至Ⅲ類,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實現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
  • 河暢湖清風光美
    冬日清晨,蜿蜒流淌的上猶江穿過山水相依的縣城,水質清澈,一江兩岸青山疊翠,市民三三兩兩漫步遊步道,好一番詩情畫意。近年來,上猶縣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逐夢幸福河湖,呵護天然氧吧,河(湖)長制實現從「有名」「有實」轉向「有效」,越來越多「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躍然眼前。
  • 創新驅動帶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荊文娜20多年前,在原本的荒蕪之地,崛起了世界水電的標杆工程——三峽工程。與此同時,科學民主、求實創新、團結協作、勇於擔當、追求卓越的「三峽精神」也讓世人刮目相看。這一重大工程承載著我國幾代科技人員的心血,正是憑藉著求實創新、團結協作的精神,才成就了「三峽人」的奇蹟。
  • 【逐夢幸福河湖】黑龍江佳木斯:治水興水見真章 碧水清流溼地豐美...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楊秀峰攝  市民的褒獎正是對佳木斯市以河湖長制引領治理水生態文明成果的最大肯定。  勠力整治 河湖長制呵護一江碧水  佳木斯地處三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平原腹地,2019年,水利部將松花江佳木斯段定為全國第一批17個示範河湖建設河段之一。
  • 共守「一江清水出雲南」諾言
    長江的漲落榮枯,長江沿岸的生態文明進步,讓雲嶺兒女魂牽夢縈。雲南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區位獨特,生態功能重要,在長江經濟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強化上遊意識,擔起上遊之責,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雲南力爭上遊。4800萬雲嶺兒女守護同一個承諾:「一江清水出雲南」。
  • 守護一江清水永續北上——記南水北調中的「漢中力量」
    一江清水送北京喲,南水北調浪花飛……」一曲婉轉動聽的《南水北調歌》,抒發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陝西人民的心聲。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五年多來,陝西1423億立方米清水匯入丹江口水庫,其中漢中佔比高達27%。
  • 道滘舉行「河湖治理大家談」:加快百裡碧道規劃建設
    5月14日,道滘鎮在掌洲河親水平臺舉行「河湖治理大家談」活動。來自道滘鎮的各級河長、護河志願者約100人,圍繞河湧治理、碧道建設與養護等問題進行討論,積極為道滘河湖治理工作建言獻策,共同守護青山綠水。釋放兩岸文旅發展空間人人都是治水護水的宣傳員、踐行人和監督者。當前,河湖治理進入系統治理的攻堅期,道滘將以此次「河湖治理大家談」活動為契機,推動河湧治理取得新成效。今年以來,各級河長巡河發現問題645個,落實整改286個,問題處理率達98.7%。
  • 向著「幸福河湖」出發——江西峽江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峽江給出了一組組攻堅擔當的數據:收儲贛江沿岸8家造紙企業,拆除贛江非法矮圩網圍16座,勸返 64戶漁民退捕上岸,投資3.5億元興建4.25公裡的贛江堤防……打造高質量水生態系統的示範河湖,建設水美、岸美、產業美的「最美岸線」。
  • 讓河長制從「有名」邁向「有實」確保一江清水出廣元
    近年來,廣元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強流域生態建設,厚植生態底色,強化流域環境風險防控,堅持築牢嘉陵江上遊生態屏障目標不動搖,推動河(湖)長制各項部署落地落實見成效,全市主要河流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及以上,6個國考斷面監測水質優良率達100%,確保了「一江清水出廣元」。
  • 瑞昌加強河湖保護管理
    近年來,瑞昌市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線,開展「清河行動」,整治突出問題,加強河湖保護管理,取得明顯成效。目前,該縣已建成3個江灘公園,栽種樹木近10萬棵,鋪設草皮5.3萬平方米,新增復綠面積3200畝,拆除非法碼頭16座19個泊位。
  • 江西蘆溪:河清水暢漾幸福
    央廣網蘆溪12月8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羅萍安)清水永續,河湖長治。近年來,蘆溪縣銀河鎮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生態優先的價值取向,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紮實開展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各項工作任務,從「河長制」到「河長治」,著力寫好青山綠水大文章,描繪壯美的生態發展畫卷。
  • 安慶:一江清水向東流 滿城綠意入畫來
    (圖片由石曉紅提供)「一份法案」只為留住江豚微笑記者在沿江西路港航碼頭見到胡師斌時,他正和安慶江豚巡護隊機動組幾名隊員一起,登上中國漁政快艇,進行日常巡護工作。「我生在江邊,理應為保護長江生態盡一份力。」
  • 《中國水利報》發表賴軍廳長署名文章:深化河湖長制工作,打造八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強調要完善河長制湖長制組織體系,這不僅為黃河治理保護指明了方向,也為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 《一江清水向東流》 一部青海人不得不讀的書
    書中插圖他自費創辦了青海第一個民間生態環保攝影網站——「青海青」,在新浪、網易等平臺實名微博轉發圖片宣傳保護江河源、保護野生動物,點擊量達千萬次,微博粉絲10萬餘人。他呼籲人們共同關注生態保護,共同保護世界瀕危物種普氏原羚。在他的宣傳、影響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普氏原羚被選為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吉祥物,美麗的青海湖畔建起了我國第一個中華對角羚特護區。
  • 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原標題: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  河有魚翔淺底、湖有秀美絕倫,水流靜默流淌,見證著北京城市的變遷……河流湖泊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城市生存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具有不可替代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
  • 塔裡木河重生記
    20年連續20次生態輸水,已有77多億立方米汩汩清水注入下遊,讓這條新疆各族人民的「母親河」重煥生機——塔裡木河告別斷流史,尾閭臺特瑪湖形成500多平方公裡的水面和溼地,下遊植被恢復和改善面積2285平方公裡。清水長流,胡楊活了,溼地綠了,百姓富了,大漠上書寫下一幕幕綠色傳奇。「消失幾十年的湖泊回來了!」站在塔裡木河尾閭臺特瑪湖岸邊,塔裡木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長吾買爾江·吾布力感嘆。
  • 河南開封:昔日河懸頂 如今幸福長
    史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歷史隨著黃河東流去,留下的不僅是壯麗的懸河景觀,還有演繹黃河與古都的「城摞城」遺址、大運河遺址等。黃河為源、四橫五縱、十湖連通、水林田草溼地為共生體,開封形成了「城水共生、水文交融、四水同治」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 長虹臥波,水光搖曳,既有煙波縹緲的浩蕩,又有端莊淑靜的婉約。黑崗口調蓄水庫良好的生態不僅讓遊客流連忘返,還吸引了布穀、畫眉等20多種鳥類在這裡安家落戶,今年更有40多隻白天鵝結伴而行,到訪此地。
  • 撫州城區規劃跨撫河建設「一河兩岸」!你期待嗎?
    撫州城區水系發達,城區兩側分別有撫河、宜黃河穿境而過,給城市「一河兩岸」的城市格局發展建設提供了充分的地理保障。作為臨川區主城的上頓渡已於2017年率先向西跨宜黃河建設「一河兩岸」格局。那麼,問題來了,很多市民的期待撫州市主城區跨撫河建設「一河兩岸」大格局市政府有沒有相關規劃
  • 守護一灣碧水 繪就生態白城——白城市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採擷
    原標題:守護一灣碧水 繪就生態白城金秋時節,洮兒河、蛟流河等水系在白城大地蜿蜒流淌,沿岸遍野金黃;向海、莫莫格兩大溼地美景如詩如畫;牛心套保國家溼地公園裡蘆花飛舞;白城市運河、白城生態新區鶴鳴湖、鎮賚縣南湖、洮南市北湖等城市水系景點已成為當地群眾休閒娛樂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