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濃度降幅不達標 山西這4個市被約談

2021-02-15 山西新聞聯播

去年,臨汾、呂梁、運城、太原4市PM2.5濃度較2013年考核基準年降幅低於20%,未能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空氣品質改善目標。5月14日,山西省環保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委對4市進行集中約談,督促地方政府進一步壓實環保責任。

2017年,山西PM2.5濃度較2013年下降了23.4%,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山西PM2.5下降20%的目標任務。但在11個市中,僅臨汾、呂梁、運城、太原4市PM2.5濃度較2013年考核基準年降幅低於20%,未能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為強化預警和警示,推動地方政府落實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的主體責任,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按照《山西省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有關規定,省環保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委對臨汾、呂梁、運城、太原4市進行集中約談。

省環保廳要求,市縣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正確把握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生態環保倒逼轉型發展的決策部署,特別是這次被約談的4個市的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大氣汙染防治放在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同時,管發展、管生產、管行業的部門也必須重視大氣汙染防治,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要通過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督促市縣黨委政府落實大氣汙染防治的各項舉措。被約談的4個市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底線意識、危機意識、攻堅意識,按照要求,進一步壓實責任,有關整改方案應在20個工作日內報省環保廳。各市縣要科學研究,切實保障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對於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環保問題的,要及時主動解決,不能把環保工作和民生工程、重點項目對立起來,更不能把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工程推進緩慢的擋箭牌。

去年該市PM2.5濃度79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不降反升,上升5.3%,距完成「大氣十條」目標相差25.3個百分點。另外,二氧化硫總量減排指標也未完成2017年度目標任務。在全省11個市中,臨汾的環境空氣品質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2017年,臨汾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全省倒數第一,二氧化硫及PM10年均濃度均排名全省倒數第二,重汙染天數在全省最多。

今年1至4月份,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多項指標依然排名全省倒數,其中,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濃度全省最高,綜合指數仍是全省倒數第一,重汙染天數最多,優良天數最少。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臨汾市工業汙染集聚和燃煤散燒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部分企業違法排汙問題依然非常突出,環境保護的監管上也是問題頻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說明部分縣市黨委政府、管理部門及企業發展觀還存在錯位,需要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7年,該市PM2.5濃度55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僅下降6.8%,距完成「大氣十條」目標相差13.2個百分點。另外,氮氧化物總量減排指標未完成2017年度目標任務。特別是環境空氣品質6項指標中有5項不降反升,且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增幅均為全省最高。

從2018年起,每月開始公布全省各縣級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和排名。從排名情況看,呂梁市文水、交城、汾陽、孝義等縣市連續多月排名全省倒數前10位,汙染已成連片之勢,形勢異常嚴峻。而且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嚴重滯後,截至目前,呂梁市2018年清潔取暖工作仍未啟動,文水、交城等地工業集聚區汙染依舊,反映出呂梁市部分縣(市)解決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突出問題的緊迫感和主動性還很不夠。

去年,該市PM2.5濃度69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16.9%,距完成「大氣十條」目標相差3.1個百分點。另外,運城市二氧化硫總量減排指標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從今年1至4月的情況看,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及其降幅均排全省倒數第二位,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效果不明顯。同時從管理舉措上看,運城市城市集中供熱率低,燃煤散燒問題突出,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視。

2017年該市PM2.5濃度66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18.5%,距完成「大氣十條」目標相差1.5個百分點。另外,太原市二氧化硫總量減排指標未完成2017年度目標任務。

從今年1至4月的情況看,太原市在全省11市中優良天數減少最多,二氧化氮濃度最高;綜合指數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排名中位於倒數前10位。大氣汙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力,特別是施工揚塵「六個百分百」的要求落實不到位,揚塵汙染問題突出。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2+26」通道城市降塵數據顯示,太原市降塵最高超過20噸/月·平方公裡。

相關閱讀

感恩回饋 | 靜樂老鄉最好的藜麥「買二贈一」感謝您!

【最福利】5斤正宗沁州黃小米特價回饋!!搶購!

農家自產蜂蜜,29.6包郵到家!



總監製/李佔鰲  主編/吳鵬林

責   編/賈景賢  編輯/崔   舜

相關焦點

  • 呼和浩特PM2.5、PM10濃度都變高了!看看你...
    ▲圖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而且,這一次,12盟市的空氣品質被排了序,由差到好分別為:1、包頭市2、烏海市3、呼和浩特市4、巴彥淖爾市5、通遼市6、赤峰市7、鄂爾多斯市8、烏蘭察布市9、阿拉善盟10、興安盟11、呼倫貝爾市
  • 去年廣州PM2.5濃度七年來最優
    30微克/立方米,廣州市PM2.5年均濃度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廣州藍」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靚麗!8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19年全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成績單」,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是自2013年國家正式對PM2.5進行考核以來的最好水平,也是目前全國9個中心城市中最優。
  • PM2.5平均同比降14.9%,三大重點區域均超額完成秋冬季...
    80個城市中,76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幅滿足目標要求,75個城市滿足重汙染天數下降目標。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發生重汙染395天次,同比下降36.2%,超額完成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6%的改善目標。
  • 今年PM10、PM2.5年均濃度要比2017年改善16.1%、9.7%
    2018年空氣品質PM10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二,汙水處理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汙水直排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自2019年1月下旬以來穩定達標。2018年6-9月連續4個月PM2.5平均濃度達到國家標準,4-8月連續5個月NO2平均濃度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歷史性突破。
  • 七年來,重汙染期間的PM2.5濃度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2013年至2019年期間,全國337城市PM2.5重汙染頻次顯著下降,74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立方米的頻次下降94.2%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PM2.5日均值大於150微克/立方米)呈顯著下降趨勢,由2015年的3083天下降至2019年的
  • PM2.5同比下降21.4% 設區城市飲用水100%達標
    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優良天數比例為92.9%。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優,全省設區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10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11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同比均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為92.9%,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2個百分點。
  • 空氣優良天數佔比提高 一季度全國PM2.5濃度下降一成半
    空氣方面,前3個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5%,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120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同比增加24個;PM2.5(細顆粒)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PM10濃度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臭氧濃度為10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硫濃度為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二氧化氮濃度為
  • 空氣品質排名靠後且反彈明顯 這四市和11縣被約談了
    壽陽縣、交城縣、萬榮縣、孝義市、襄垣縣、大同市平城區、臨汾市堯都區、長治市潞州區、太原市小店區11個縣(市、區)政府進行了約談。  會議通報了被約談的市、縣(市、區)10月份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各地問題集中在PM2.5平均濃度超標,綜合指數和SO2、NO2、PM10、CO不同程度反彈等方面。
  • 世衛發布:全球城市PM2.5濃度排名
    全球城市空氣品質資料庫涵蓋了103個國家約三千個城市的PM10和PM2.5年均濃度,其中有210個中國城市。  1、單以PM2.5來衡量的話,全球空氣品質最好的前10名,幾乎被歐美包攬,有5個城市在美國,其餘的分別在芬蘭、瑞典、紐西蘭和加拿大。
  • 北京PM2.5最大來源是它!
    據介紹,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佔三分之二,區域傳輸約佔三分之一。跟上次源解析相比較,本地排放來源貢獻發生較大變化。首先各主要汙染源對PM2.5的絕對濃度貢獻全面明顯下降,燃煤源下降幅度最為顯著,幾乎已經基本退出本市大氣汙染物主要貢獻的行列。
  • 確保全年PM_2.5單位濃度不超過35微克
    對在全市PM_2.5濃度排名連續靠後的鄉鎮(街道),對黨政主要負責人提請實施約談問責。這是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9月28日召開的相關會議上獲得的信息。 今年,我市PM_2.5目標為35微克/立方米。對照要求,在剩餘時間段內,全市PM_2.5濃度必須控制在39.8微克/立方米以下。但往年同期PM_2.5值均在40微克/立方米以上,因此形勢非常嚴峻。
  • 烏魯木齊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38.7%
    中國環境報訊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烏魯木齊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5天,較2017年同期增加33天,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同期下降38.7%,超額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目標任務。
  • 這倆月河南PM10和PM2.5平均濃度各降近三成
    其中,對645家企業責令立即整改,434家限期整改,526家停產整改,立案處罰188家,查封扣押135家,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8起,刑事拘留4人,行政拘留27人。「誰造成問題追究誰、誰不作為追究誰、誰不履職追究誰」,按照這個原則,我省依法依規強化追責,已處理1231件。其中,黨紀處分234人,政紀處分270人,約談148人,誡勉談話450人,通報批評等處理129人。
  • 前7個月北京優良天多了20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
    1月至7月,北京市4項主要大氣汙染物累計濃度均保持歷史同期最低,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累計優良天數145天,同比去年增加20天。7月份,北京市PM2.5月均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
  • 陝西10月空氣品質:PM2.5平均濃度持續上升 優良天數同比減少
    2020年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平均優良天數27.8天,同比減少2.0天。2020年1~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平均優良天數247.5天,同比增加22.7天。
  • 前2月湖南空氣品質明顯提升 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
    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洞庭湖水質改善華聲在線4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洞庭湖水質得到改善。1月、2月,全省14個市州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3.4%、94.8%,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34.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
  • 前兩個月,浙江省11個設區城市空氣品質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28.1%
    2020年1-11月,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優良天數比率93.6%,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重點地區第一,預計全年將歷史性實現縣級以上城市PM2.5全部達標。
  • [2019.Vol. 69] 中國典型城市大氣PM2.5中母體PAHs和N-PAHs的濃度,來源解析與暴露評估
    80%以上的微粒結合PAHs與PM2.5有關,顆粒物中PAHs的濃度高度依賴於這些細顆粒物。因此,對PM2.5中PAHs的研究可以為環境監測和汙染源識別提供有用的工具。本研究目的:1. 確定城市PM2.5中N-PAHs和PAHs的環境水平,並根據其時空濃度變化確定其可能來源(採用主成分分析法)。2. 利用正矩陣因子分解(PMF)模型對PM2.5中PAHs的來源進行分析。
  • ​空氣品質周報∣PM2.5臭氧濃度回落,常平鳳崗空氣品質好
    臭氧濃度一降,空氣品質立馬回升,11月份終於出現一個「優良周」。12月1日,市大氣辦通報上周(11月23日至11月29日)我市空氣品質狀況,由於臭氧濃度連續7天沒有出現超標現象,全市一周7天均是優良天氣。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我市空氣品質處於優良狀態,其中優3天、良4天。
  • 因空氣品質不合格,這三個城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被約談!
    結果顯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重汙染天數為453天,同比下降55.4%。兩者均超額完成任務目標。  但晉城、邯鄲、陽泉3市沒有完成《攻堅方案》確定的空氣品質改善任務目標,對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