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PM2.5、PM10濃度都變高了!看看你...

2021-02-08 澎湃新聞
呼和浩特PM2.5、PM10濃度都變高了!看看你...

2019-07-19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呼和浩特PM2.5、PM10濃度都變高了!看看你家鄉的空氣怎樣?》

7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內蒙古2019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會上說,2019年上半年,全區環境空氣品質整體良好。全區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87.2%,同比上升1.9%。

▲圖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

而且,這一次,12盟市的空氣品質被排了序,由差到好分別為:

1、包頭市

2、烏海市

3、呼和浩特市

4、巴彥淖爾市

5、通遼市

6、赤峰市

7、鄂爾多斯市

8、烏蘭察布市

9、阿拉善盟

10、興安盟

11、呼倫貝爾市

12、錫林郭勒盟

意外?

這一次的排序依據是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這個指數越大表明綜合汙染程度越重。該指數算法也很簡單:評價時段內,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六種汙染物濃度與對應的二級標準值(根據《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之商的總和。

▲圖為:2019年5月12日,呼和浩特被沙塵暴襲城

官方還通報表示:這半年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四種汙染物的平均濃度均有所下降,然而PM2.5和PM10的濃度卻上升了!

發布會上說,這半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0%;

各盟市濃度在10~40微克/立方米之間,包頭市、呼和浩特市未達標。

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

各盟市濃度在33~89微克/立方米之間,烏海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通遼市、巴彥淖爾市未達標。

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王一嶺在與媒體互動時總結說,今年上半年,內蒙古有5個盟市個別汙染物不達標,主要表現為2個盟市的細顆粒物(PM2.5)和5個盟市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不達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區大氣環境質量仍處於「氣象影響型」的階段,大氣環境質量受空氣擴散條件的影響較大。

比如今年第一季度,在我區大氣汙染防治減排力度不斷加大的前提下,由於擴散條件不利和區域傳輸的影響,加之採暖期排放總量較大,一季度全區環境空氣品質總體來說較去年同期有所反彈,這說明我區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內容來源:中新內蒙古

責任編輯:鄧麗琴

審稿主任:劇根宏

值班總編:韓方志

推薦閱讀

▶▶▶▶▶

覺得好看,戳一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衛發布:全球城市PM2.5濃度排名
    今年9月,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了該資料庫中各個城市PM2.5的年均濃度,並作了一個PM2.5的全球排名。
  • 今年PM10、PM2.5年均濃度要比2017年改善16.1%、9.7%
    2018年空氣品質PM10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二,汙水處理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汙水直排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自2019年1月下旬以來穩定達標。2018年6-9月連續4個月PM2.5平均濃度達到國家標準,4-8月連續5個月NO2平均濃度達到國家標準,實現歷史性突破。
  • PM10、PM2.5蠢蠢欲動
    當然在陰雲天氣下,這汙染壓力應該不再會來自依靠日照輻射激發的臭氧汙染,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除了鹹陽臭氧汙染52的AQI分指數微弱差距沒有達到優級指標要求之外,其餘四個城市的臭氧都規規矩矩地恪守在優級指標限制以內。昨天的汙染壓力來自空氣汙染「四大惡人」中的另外三項——PM10、PM2.5和NO2。
  • 七年來,重汙染期間的PM2.5濃度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且PM2.5月均濃度與當月小時極重汙染的發生頻次間有較好的對應關係,能夠對重汙染天氣發生情況有較好的反映。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圖重汙染過程期間PM2.5濃度增加速率趨緩,增速縮減為原來的60%左右 重汙染過程期間,城市PM2.5 小時濃度增長速率能夠一定程度反映區域PM2.5累積增長的速度和所能達到的峰值濃度,反映出重汙染過程期間的管控成效。
  • 去年廣州PM2.5濃度七年來最優
    30微克/立方米,廣州市PM2.5年均濃度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廣州藍」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靚麗!8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19年全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成績單」,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是自2013年國家正式對PM2.5進行考核以來的最好水平,也是目前全國9個中心城市中最優。
  • 綠色和平:2015年上半年度中國358座城市PM2.5濃度排名
    通過分析中國358座城市公開的實時監測數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2015年上半年度中國358座城市PM2.5濃度排名》指出:儘管仍有高逾八成的城市空氣品質仍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但和2014年上半年已有數據相比,整體城市空氣品質已有明顯提升。綠色和平是首家對逾300城市PM2.5半年度數據進行梳理和排名的機構。此份榜單以半年度PM2.5濃度平均值從高到低排序。
  • 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
    即: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首次「達標」;密雲、懷柔兩區PM2.5年均濃度首次「達標」;PM2.5一級優天數達187天,佔比首次超過50%;首次實現全年無空氣嚴重汙染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到2019年底,全市四項主要汙染物中,已有三項達到國家標準,只有PM2.5年均濃度超過國家標準20%,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但創下了自2013年有監測以來的最低值。
  • 空氣重汙染呈現四大變化 PM2.5的主要組分變了
    變化二:「南高北低」沒以前明顯了「南高北低」此前一直是北京汙染的總體空間分布特點,但從去年開始,南北的濃度差距已經明顯減小。以昨天19時為例,城六區PM2.5值為221微克/立方米,西北部192微克/立方米,東北部206微克/立方米,東南部186微克/立方米,西南部253微克/立方米。南北差距沒有以前那麼高了。
  • 烏魯木齊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38.7%
    中國環境報訊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PM2.5年均濃度逐年下降,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烏魯木齊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5天,較2017年同期增加33天,PM2.5平均濃度較2017年同期下降38.7%,超額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目標任務。
  • [2019.Vol. 69] 中國典型城市大氣PM2.5中母體PAHs和N-PAHs的濃度,來源解析與暴露評估
    -bound parent PAHsand nitro-PAHs in atmosphere from typical Chinese cities中國典型城市大氣PM2.5中母體PAHs與N-PAHs的濃度,來源解析與暴露評估研究背景:近幾年來,空氣汙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中國的主要大城市經歷了越來越漫長的霧霾天氣。
  • PM2.5濃度降幅不達標 山西這4個市被約談
    2017年,山西PM2.5濃度較2013年下降了23.4%,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山西PM2.5下降20%的目標任務。去年該市PM2.5濃度79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不降反升,上升5.3%,距完成「大氣十條」目標相差25.3個百分點。另外,二氧化硫總量減排指標也未完成2017年度目標任務。在全省11個市中,臨汾的環境空氣品質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2017年,臨汾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全省倒數第一,二氧化硫及PM10年均濃度均排名全省倒數第二,重汙染天數在全省最多。
  • 陝西10月空氣品質:PM2.5平均濃度持續上升 優良天數同比減少
    2020年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平均優良天數27.8天,同比減少2.0天。2020年1~10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平均優良天數247.5天,同比增加22.7天。
  • 空氣優良天數佔比提高 一季度全國PM2.5濃度下降一成半
    空氣方面,前3個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5%,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120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同比增加24個;PM2.5(細顆粒)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PM10濃度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臭氧濃度為10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硫濃度為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二氧化氮濃度為
  • PM2.5值 「2+26」城市中濃度最低,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
  • 生態環境部:74城PM2.5平均濃度6年下降41.7%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介紹,2013年是向汙染宣戰「大氣十條」實施的第一年,僅僅六年時間,第一批開展PM2.5監測的74個重點城市,2018年相對2013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41.7%。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 來源:中國網有記者問,如何評價這幾年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進展?今後將如何進一步採取措施來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
  • 上月江西PM2.5濃度下降20.9%,優良天數比達99.7%
    11月,江西省環境空氣品質中細顆粒物(PM2.5)月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9%;11個設區市PM2.5月均濃度均同比改善,改善幅度在10.0~27.5%之間。截至11月底,納入考核的111個縣(市、區)(含紅谷灘區、廬陵新區以及9個高新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南城縣等110個縣(市、區)PM2.5月均濃度達到二級標準。為保障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江西省緊盯國家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攻堅克難、常態化管控好PM2.5汙染源,多措並舉攻堅臭氧汙染治理。
  • 前2月湖南空氣品質明顯提升 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
    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洞庭湖水質改善華聲在線4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前2月,全省空氣品質明顯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洞庭湖水質得到改善。1月、2月,全省14個市州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3.4%、94.8%,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34.6個百分點、9.3個百分點。
  • 2020年全國337個城市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其他各項檢測指標也都同比下降,其中PM10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O3平均濃度為138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SO2平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NO2平均濃度為24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CO平均濃度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 空氣品質周報:PM2.5臭氧濃度回落 常平空氣品質最好
    PM2.5周均值為21微克/立方米,臭氧周均值為75微克/立方米。全市36個監測站點,PM2.5和臭氧的平均濃度回落,均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其中,鳳崗PM2.5周均值低至16微克/立方米、道滘臭氧周均值只有54微克/立方米,創下年內最好水平。常平空氣品質達標率為96.8%,成為全市空氣最好的地方。
  • ​空氣品質周報∣PM2.5臭氧濃度回落,常平鳳崗空氣品質好
    臭氧濃度一降,空氣品質立馬回升,11月份終於出現一個「優良周」。12月1日,市大氣辦通報上周(11月23日至11月29日)我市空氣品質狀況,由於臭氧濃度連續7天沒有出現超標現象,全市一周7天均是優良天氣。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我市空氣品質處於優良狀態,其中優3天、良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