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慶雄和他的傳統銀器製作

2021-02-19 永勝文物

唐慶雄,1955年出生於永勝縣城的一戶銀匠世家,從老祖唐吉伍算起,他家的銀匠手藝傳到唐慶雄這一代已經是第4代了。

手工打胚

據家史記載,在民國十年至民國二十年間,在銀匠鋪裡磨鍊了10的唐吉伍自籌資金,在永勝縣城東街文明巷坊旁開設了銀匠鋪(當時兼做琺瑯銀器),成了東街有名的唐銀匠。也是唐氏銀匠的第一代傳人。唐吉伍仙逝之後,他把手藝全部傳授給了兒子唐恩錫,唐恩錫又把祖傳手藝傳授給了兒子唐家華。之後,這門銀匠手藝傳到了唐慶雄這一輩。目前,唐慶雄幾姊妹都經營著與銀器有關的行當。弟弟唐慶平專營銀匠行當,妹妹唐慶蘭只做兼營,以添補家庭生計。唐氏家族不僅成了銀匠世家,而且,打破了銀匠手藝傳男不傳女的傳統習俗。

土罐化銀

明火燒焊

唐慶雄的傳統銀器製作,採用土罐化銀、手工制胎、碳火燒胎、柴火燒焊、手工鏨刻、烏梅煮白、手工拋光等製作方法,做出的銀器製品精美、雅致、別出一格。唐氏傳統銀器製品分酒具、茶具、餐具、首飾四個種類。製品有耳環、鎖鏈、戒指、手鐲、髮簪、領排扣、銀鈕扣、章盒、百枷鎖、銀菩薩、牡丹花壼等二十多個品種。唐慶雄自幼喜愛銀器製作,從小耳儒目染,常來往於父親銀器製作間,對傳統銀器的製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初中畢業後,專門跟隨父親從事銀器製作,完整繼承了祖輩傳統銀器製作技藝。

炭火爐子

經過四十多年的不斷實踐和繼承創新,銀器製作水平和技藝已達到較高層次。2011年8月 參加泛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展示銀器製品及技藝。2012年8月 參加文化產業博覽會,展示銀器製品。2013年5月 參加南博會,同年8月參加文化產業博覽會其作品「花開富貴」獲精品評選銅獎。2014年5月 參加南博會,同年8月參加文化產業博覽會。

單層雕花一體壼 

相關焦點

  • 永勝琺瑯銀器:銀器製作工藝的奇葩
    雲南各地銀器工藝水平十分高超,永勝縣還在銀製品上覆蓋各色琺瑯,使其既有白銀的高貴又有珠寶的光輝,不愧為銀器製作工藝中的一株奇葩。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原是一種用在珠寶和鐘錶上的裝飾物,因其最早出現在東羅馬帝國的佛區,所以人們用此音譯來稱呼這種工藝。《新纂雲南通志》「工業考」記載:「永北廳(今永勝縣)之琺瑯銀器,自來擅長,清代以前,婦女首飾以金、銀、珠、翠四者製成,翠者如翠鳥之羽毛也。
  • 銀器製作氏家「蒙智剛銀器」
    廣南銀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由於選料認真,純手工製作,花樣豐富多彩,受到了各民族的普遍喜愛。  1974年出生的壯族漢子蒙智剛是廣南縣八寶鎮坡現村人,由於出生在銀器製作氏家,從小就耳聞目染,對壯族民間銀器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2歲開始隨父學藝,做父親的助手。
  • 非遺項目|銀器製作技藝(祥雲汪情)
    汪情銀器製作是一項傳承了上百年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早在1900年,汪情村汪氏銀器製作技藝第二代傳承人汪桂龍就成立了「汪氏銀器」家庭作坊,並在製作和經營上有了一定的規模。早年間就已成為古雲南茶馬古道上享譽一方的文化明珠。2013年11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 銀器製作:在時光中鍛造生活之美
    那一年,正值市裡開設了美術學習班,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畢業了,去哪裡工作?當然是正在招工的長治首飾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石安林就這樣和銀器打上了一輩子的交道。說起長治首飾廠,很多人未必聽說過。但是對許多老長治人來說,它曾代表了我市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而它對於石安林來說,是夢想開始的地方,是這一生魂牽夢繞的地方。談起往事,石安林有些激動。
  • 山西老銀匠37年堅持手工製作銀器:希望培養更多手工藝人
    隨著現代首飾加工業的興起,傳統手工製作銀器的技藝已鮮有人知曉,且手工製作銀器耗時長利潤低,手工製作銀器的匠人越來越少。圖為石安林近期正在製作的一枚仿古男戒。石安林供圖28日,記者來到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的金繕工藝美術館,這裡有一位以傳統手工打造銀器的老銀匠——石安林。蹬著風箱,桌上開著一盞小檯燈,石安林正在製作一枚仿古男戒。
  • 【器物說3】日本第一銀器品牌大淵銀器匠心之作
    受茶道的影響,日本大多銀器製作品牌將銀製作成為水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水壺,往往需要千錘百鍊的堅持,大淵銀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期解讀的美學大淵銀器 純銀 雕金鯉魚銀壺(90585)大淵銀器是日本「人間國寶」級的頂級金銀器製作商,作品輝煌華麗,做工精細,其「盆栽」系列和「麗鳥」系列享譽世界,尤其是「麗鳥」系列80微米的極細技術融合藝術,令世人嘆為觀止。
  • 英國銀器術語 喬治亞銀器(Georgian Silver)
    喬治亞銀器(Georgian Silver)。(喬治二世期間)英國的喬治三世喬治三世從1760年10月25日起擔任大不列顛國王和愛爾蘭國王,直到1801年1月1日兩國聯合為止。此後,他一直擔任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直到1820年去世。
  • 堅守傳統精工製作十年 松鶴堂將攜純手工銀器茶具參加蘇州創博會
    在我國,茶具種類繁多,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金屬茶具、竹木茶具、玻璃茶具、搪瓷茶具等。它們大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在蘇州市吳江區,有一家專門從事金銀茶道具原創設計生產的企業——松鶴堂(蘇州)金銀珠寶發展有限公司。
  • 為什麼少數民族那麼喜歡銀器
    01 作為家產 古時,除了作為貨幣流通,少數民族戰爭多發,會選擇把白銀打造成飾品或者小件器物,方便家產轉移,隨時逃難和遷徙。
  • 日本職人手工打造的銀器,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將一片銀板在手中變為光澤耀眼、造型精美的銀器,這樣的銀器職人被稱為銀師。作為銀師的履歷超過半個世紀,二代上川宗照如今年過七旬,卻依舊每日手工製作銀器。他的工房「日伸貴金屬」位於東京都臺東區,是一家專門製作東京銀器的職人工房。
  • 英國銀器 倫敦(British silver in London)
    這個程序是完全司法意義上的司法審判,由法官和冶金分析人員專家組成的陪審團共同主持。這一傳統儀式來自中世紀英國國王條例,國王授權,倫敦虔誠金匠公司運作。納稅標誌(Duty Mark)是英國倫敦銀器上出現的第五個標誌。英國喬治亞( Georgian)和維多利亞(Victorian)時代,銀器上都帶有一個象徵主權的國王頭像標誌,這就是英國銀器納稅標誌。英國銀器進口標誌(British Import Silver Marks)是1867年至1998年在英國進口的白銀商標。
  • 大淵銀器系列一之大淵武則(雅號)光則介紹
  • 英國銀器 霍爾馬克(hallmark)
    查爾斯·詹姆斯·傑克遜爵士(Charles James Jackson)是英國商人,收藏家,大律師,報紙行政人員,政治家和作家,他是英國古董金銀器研究的權威。英國銀器研究開山鼻主。目前我們所有關於英國銀器霍爾馬克(hallmark)標誌系統的研究出發點來自這本書。筆者目前使用的是1964年出版發行的版本。
  • 收藏必看|瞧瞧極致奢華的歐洲銀器,是心動呀
    於是銀不僅是傳統的流通貨幣,也是各種藝術形式的載體,有著價值和美學的雙重定義。在銀器產生的數千年歲月裡,各種各樣的銀器大致可以分為銀幣、家用器皿、首飾和代表權力的器具。哥德式銀器的外觀類似於一座座小小的教堂,銀匠們以精湛的工藝製作出富麗的鏤空雕花,而在線條和器型上,哥德式銀器則呈現出「高、尖、直」以及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的藝術特色。哥德式繪畫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銀器發展迎來了一個黃金的時期。銀器成為與繪畫、建築齊名的藝術形式。
  • 手工藝人創作銀版年畫,將綿竹年畫鏨刻上銀器
    傳統的四合院,古香古色的裝修,和古老的銀器加工相得益彰。走進作坊,從常見的手鐲、耳環、餐具,再到生活中的保溫杯、茶壺,以及各種銀飾擺件琳琅滿目。除了楊勇夫婦,還有數名工人正在忙碌著加工銀器,夫妻兩則潛心鑽研綿竹年畫的繪製和鏨刻。
  • 我們跟雲南白族銀器鍛制技藝大師寸光偉學制銀壺
    工作坊負責人張平老師邀請雲南民間工藝大師、中國手工銀器製作非遺傳承人寸光偉老師及助手來到美術學院,就銀器製作和民間工藝發展等內容做了學術報告。寸老師緊密結合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為老師和同學們展示了銀器製作的流程和相關技術手段,並讓大家親身體驗了器形塑造和簪刻等工藝的操作。
  • 銀器保值嗎?925銀、990銀、999銀哪個更好?
    白銀作為人們生活常見的貴金屬,已經普遍存在,當今銀器種類豐富,不僅製成首飾品、生活器具,還可以用來裝飾器物或者服飾用品等。 從古至今,銀製品一直是富貴與身份的象徵,銀本身也有安五臟、定心神、止驚悸、除邪氣、消菌殺毒的功效,加上精湛的製作工藝,銀制器物深受大家喜愛。
  • 蘇格蘭 格拉斯哥(Glasgow)銀器
    從圖看出蘇格蘭(Scottish )銀器標準標誌有兩個,分別為愛丁堡(Edinburgh)和格拉斯哥(Glasgow)。愛丁堡(Edinburgh為站立雄獅,格拉斯哥(Glasgow)為植物薊。英國不列顛標準銀是1697年和1720年之間強制執行的一個銀標準,其目的是制止當時英國出現的把銀幣融化製作銀器從而造成國家銀幣的短缺。 銀器含銀量標準的檢驗工作由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england britannia scotiand ireland)檢測辦公室按以上兩個標準進行檢測,對於檢測符合標準的銀器打上符號標誌,這個符號標誌稱作銀純度標準檢驗標記(Standard Marks)。
  • 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特展精品賞析
    中國銀器製作的歷史十分悠久,夏商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中國銀器(甘肅玉門火燒溝銀鼻飲),至春秋戰國時期漸趨普遍。在此後的數千年裡,銀器因材質稀少珍貴、色澤純潔柔美而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與之相隨的是,銀器製作工藝也不斷提升和發展,成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藝門類。在中國的銀器發展史上,晚期的外銷銀器一直不為人們所認識。
  • 跟風Goro’s 之後,我才知道最百搭的高端銀器是這個
    Cody Sanderson 的同名創始人成長於亞利桑那州,作為原住民的印第安血統加上遵循傳統的納瓦霍族成長經歷,使得他因緣學習到了部落流傳下來「傳統制銀」技術,因此作品設計上也充滿了濃厚印地安味道。而 Cody Sanderson 正好就在傳統製作工藝與現代化設計進行折中,使得古今結合的印第安銀飾不止於復古,變成一股浪潮紅遍時尚圈。雖然打著傳統印第安銀器首飾就足夠顯眼,不過懂得取捨的 Cody Sanderson 選擇了另闢蹊徑的潮流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