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而充滿活力的非洲大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葫蘆文化,拇指鋼琴姆比拉、非洲豎琴、非洲木琴……葫蘆在非洲人民的巧思之下轉生成為一件件精美的樂器,奏響了非洲大地的動人樂章,彰顯了非洲人民對葫蘆文化的熱愛和推崇。
而在相隔萬裡的中國,一位學者對非洲葫蘆文化充滿了熱情。早在2010年,扈魯便開始了對非洲葫蘆樂器的收藏和對非洲葫蘆藝術文化的研究。2019年3月的一次機會,扈魯結識了來自幾內亞共和國的留學生卡巴,相談中聊起了葫蘆藝術在非洲、亞洲特別是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情況。由於見面比較匆忙,雙方互相交換了聯繫方式,隨後兩人或通過微信、或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展開了多次暢談。扈魯在交流中進一步了解了博大精深的非洲葫蘆樂器、非洲葫蘆雕刻和非洲葫蘆裝飾,深深感受到葫蘆文化在非洲大陸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卡巴提到認識幾位塞內加爾、幾內亞等非洲國家的葫蘆藝術家和收藏家時,扈魯興奮不已,隨即表達了希望邀請他們參加即將在中國曲阜舉辦的國際葫蘆文化研討會的願望,以期藉此架起中非葫蘆文化溝通的橋梁。卡巴也被扈魯教授對葫蘆文化的熱愛所感動,便答應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促成這次盛會。
扈魯和卡巴在交談
經過介紹,扈魯結識了多位非洲葫蘆文化學者。對葫蘆的共同熱愛讓他們克服了語言差異成為了朋友,他們探討葫蘆的種植,葫蘆樂器的製作,葫蘆雕刻的選料、構思、打磨......塞內加爾的Diouf Cheikh和幾內亞的Bah Abdoul Rahim Sandja更是表示一定要參加在中國曲阜舉辦的國際葫蘆文化研討會,希望認識更多像扈魯一樣優秀的葫蘆文化研究學者、藝術家。
據了解,Diouf Cheikh是非洲傑出的青年葫蘆藝術家,曾多次受邀參加皮金藝術文化節、卡薩芒斯藝術節,擅長葫蘆飾品、葫蘆器皿的創作,享譽塞內加爾全國。
Bah Abdoul Rahim Sandja是幾內亞GAPG公司創始人,該公司以生產非洲葫蘆笛、葫蘆鼓、葫蘆木琴等產品為主,旨在通過葫蘆藝術作品的設計、創作,將最純粹、最地道的非洲葫蘆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非洲,了解非洲葫蘆文化的魅力。
遺憾的是,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曲阜國際葫蘆文化研討會未能如願獲得舉辦批准。扈魯說,儘管活動取消了,但是他與非洲葫蘆學者的聯繫不會停止,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會在一次次的交流、探討、對話中不斷得到鞏固。他還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談到,「我們要促進中非文明交流互鑑、交融共存,為彼此文明復興、文化進步、文藝繁榮提供持久助力,為中非合作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養。」因此,架起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不僅能促進中非葫蘆文化的交流,更是加強了中非更深層次的文化溝通,讓雙方人民進一步認識兩片豐饒瑰麗的土地,愛上兩種歷史悠久的文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扈魯教授常年致力於傳播中華葫蘆文化,且以廣闊的國際視野,在世界各地積極開展葫蘆文化的交流溝通。教授肩負起文化使者的擔當,在對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中,堅定文化自信,努力講好一個又一個生動美麗的中國葫蘆故事;以葫蘆文化為載體,將團結、勤勞、勇敢、智慧、開放、和平的中華精神傳向亞、非、歐、美大陸,與世界人民共享文明雨露,促進世界文化百花園枝繁葉茂、多彩斑斕。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燈飾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器皿(一)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器皿(二)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器皿(三)
Diouf Cheikh 創作的彩繪葫蘆(一)
Diouf Cheikh 創作的彩繪葫蘆(二)
Diouf Cheikh 創作的雕刻葫蘆
Bah Abdoul Rahim Sandja製作的葫蘆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