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

2021-01-08 齊魯教育報

廣袤而充滿活力的非洲大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葫蘆文化,拇指鋼琴姆比拉、非洲豎琴、非洲木琴……葫蘆在非洲人民的巧思之下轉生成為一件件精美的樂器,奏響了非洲大地的動人樂章,彰顯了非洲人民對葫蘆文化的熱愛和推崇。

而在相隔萬裡的中國,一位學者對非洲葫蘆文化充滿了熱情。早在2010年,扈魯便開始了對非洲葫蘆樂器的收藏和對非洲葫蘆藝術文化的研究。2019年3月的一次機會,扈魯結識了來自幾內亞共和國的留學生卡巴,相談中聊起了葫蘆藝術在非洲、亞洲特別是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情況。由於見面比較匆忙,雙方互相交換了聯繫方式,隨後兩人或通過微信、或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展開了多次暢談。扈魯在交流中進一步了解了博大精深的非洲葫蘆樂器、非洲葫蘆雕刻和非洲葫蘆裝飾,深深感受到葫蘆文化在非洲大陸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卡巴提到認識幾位塞內加爾、幾內亞等非洲國家的葫蘆藝術家和收藏家時,扈魯興奮不已,隨即表達了希望邀請他們參加即將在中國曲阜舉辦的國際葫蘆文化研討會的願望,以期藉此架起中非葫蘆文化溝通的橋梁。卡巴也被扈魯教授對葫蘆文化的熱愛所感動,便答應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促成這次盛會。

扈魯和卡巴在交談

經過介紹,扈魯結識了多位非洲葫蘆文化學者。對葫蘆的共同熱愛讓他們克服了語言差異成為了朋友,他們探討葫蘆的種植,葫蘆樂器的製作,葫蘆雕刻的選料、構思、打磨......塞內加爾的Diouf Cheikh和幾內亞的Bah Abdoul Rahim Sandja更是表示一定要參加在中國曲阜舉辦的國際葫蘆文化研討會,希望認識更多像扈魯一樣優秀的葫蘆文化研究學者、藝術家。

據了解,Diouf Cheikh是非洲傑出的青年葫蘆藝術家,曾多次受邀參加皮金藝術文化節、卡薩芒斯藝術節,擅長葫蘆飾品、葫蘆器皿的創作,享譽塞內加爾全國。

Bah Abdoul Rahim Sandja是幾內亞GAPG公司創始人,該公司以生產非洲葫蘆笛、葫蘆鼓、葫蘆木琴等產品為主,旨在通過葫蘆藝術作品的設計、創作,將最純粹、最地道的非洲葫蘆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非洲,了解非洲葫蘆文化的魅力。

遺憾的是,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曲阜國際葫蘆文化研討會未能如願獲得舉辦批准。扈魯說,儘管活動取消了,但是他與非洲葫蘆學者的聯繫不會停止,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會在一次次的交流、探討、對話中不斷得到鞏固。他還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談到,「我們要促進中非文明交流互鑑、交融共存,為彼此文明復興、文化進步、文藝繁榮提供持久助力,為中非合作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養。」因此,架起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不僅能促進中非葫蘆文化的交流,更是加強了中非更深層次的文化溝通,讓雙方人民進一步認識兩片豐饒瑰麗的土地,愛上兩種歷史悠久的文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扈魯教授常年致力於傳播中華葫蘆文化,且以廣闊的國際視野,在世界各地積極開展葫蘆文化的交流溝通。教授肩負起文化使者的擔當,在對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中,堅定文化自信,努力講好一個又一個生動美麗的中國葫蘆故事;以葫蘆文化為載體,將團結、勤勞、勇敢、智慧、開放、和平的中華精神傳向亞、非、歐、美大陸,與世界人民共享文明雨露,促進世界文化百花園枝繁葉茂、多彩斑斕。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燈飾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器皿(一)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器皿(二)

Diouf Cheikh 創作的葫蘆器皿(三)

Diouf Cheikh 創作的彩繪葫蘆(一)

Diouf Cheikh 創作的彩繪葫蘆(二)

Diouf Cheikh 創作的雕刻葫蘆

Bah Abdoul Rahim Sandja製作的葫蘆木琴

相關焦點

  • 「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走進加拿大
    畫展開幕現場開幕式上,新不倫瑞克省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楊建華先生代表扈魯先生,向畫展組織方表示了誠摯的謝意,簡要介紹了扈魯先生近年來在葫蘆題材花鳥畫創作、葫蘆民俗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轉達了扈魯先生希望通過此次畫展進一步增進新不倫瑞克大學與曲阜師範大學之間深厚友誼,為中加兩國民間文化藝術交流貢獻綿薄之力的美好願望。
  • 馬拉松架起昆臺溝通新橋梁
    同時,本次賽事在獎牌設計上亦彰顯兩岸文化元素,旨在進一步加大馬拉松在兩岸的影響力,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出於疫情防控考慮,今年的比賽項目只保留半程馬拉松,全長21.0975公裡。經過激烈角逐,孫嘉傑以1小時9分58秒摘得男子組桂冠,倪志豔以1小時23分49秒斬獲女子組第一。
  • 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劉可耕 攝   中新網汶萊斯裡巴加灣8月1日電 題: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記者 張茜翼 張素  「近年來,汶萊與中國高層互訪頻繁,民間交流逐漸增多。經過兩國官方和民間的推動,兩國的經貿文化交流『更上一層樓』。」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中國銀行(香港)金邊分行架起中柬金融橋梁
    中國銀行(香港)金邊分行架起中柬金融橋梁 2019-12-28 14:29: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夢媛 責任編輯:郭夢媛
  • 大魯閣慈善保齡球賽以運動架起公益橋梁
    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願意一如既往地關注各界弱勢群體,將持續開展與關注自閉症兒童、公益派對、親子公益活動、關愛老年族群相關的公益活動,致力於以運動為媒介,架起公益溝通的橋梁,將正能量傳遞給社會各界。
  • 杭州市黃岡商會正式成立 架起兩地經貿交流的橋梁
    大會選舉產生了商會第一屆會長班子成員,浙江偉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林當選首屆會長,杭州米漫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君霞當選首屆監事長。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黃岡商會的成立,是在杭投資創業的黃岡楚商的迫切需求。商會旨在杭州、黃岡兩地間架起經貿交流的橋梁,推動兩地經濟社會共同發展。
  • 山西「葫蘆農莊」 藏著這些「寶葫蘆」文化!
    園區內葫蘆種植規模已擴大至150餘畝。 遊葫蘆農莊,看精美葫蘆,品葫蘆文化。除銷售原生葫蘆外,石泉還與外界合作,對葫蘆進行藝術設計,通過繪畫、雕刻將葫蘆做成工藝品,並建成葫蘆文化教育基地,為推廣葫蘆文化、發展鄉村旅遊提供教學和宣傳平臺。
  • 讓「微信募捐」架起慈善公益橋梁
    讓「微信募捐」架起慈善公益橋梁 發表時間:2016-01-07   來源:銅陵文明網 通過移動端良性發展,不斷傳播慈善理念,營造出身邊慈善、小額慈善的良好習慣,打破傳統觀念中慈善是集體,是富者的的行為,重新提煉出傳統文化中「不忍之心」、儒家的「仁」與現代的慈善文化相結合,塑造人人可慈善的概念,真正做到慈善正能量在社會的廣為傳播。
  • 薄其勇|「千善」助學架起幫與扶的橋梁
    「千善」助學架起幫與扶的橋梁——記山東東營市墾利縣「千善助學中心」創始人薄其勇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王鈺博)薄其勇出生於山東東營市墾利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千善助學作為志願團隊,今後將繼續加大愛心力度,架起幫與扶雙方溝通與關愛的橋梁,有計劃、有步驟地積極開展愛心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 浪跡天涯的「紅茶」,竟架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東洋與西洋在文化上對紅茶「尊貴典雅」的高度認同,竟讓東西方自此多了交流。從「中國」到「歐洲」再到「日本」的旅途繞了一大圈的「紅茶」,還順帶將「西式」、「時尚」的潮流引入了日本,文化開始碰撞、交融。日本打破了閉關鎖國的僵局,學起了西洋技術,甚至模仿起西洋的生活習慣。看,那西裝革履喝下午茶便是一種「西化」的表現,與「明治維新」推行全面學習西方正相契合。
  • 中國建築助力搭建中非共同發展橋梁
    中國建築助力搭建中非共同發展橋梁 2020-07-02 0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道上架起新橋梁,開遠離高鐵通車又進一步!
    國道上架起新橋梁,開遠離高鐵通車又進一步!在工程施工中,項目部實行領導包保制度、夜查制度,關鍵工序實行項目部、工區兩級領導帶班作業,通過對橋梁的線性監控、鋼筋加工綁紮、預應力管道安裝、混凝土澆築、預應力張拉、壓漿等關鍵工序的管控,確保了連續梁施工的安全質量,進一步保證了連續梁的順利合龍。
  • 中國葫蘆文化的歷史
    在人類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葫蘆逐步由「自然瓜果」轉變為「人文瓜果」,形成了源遠流長的葫蘆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公認為世界文化起源之一。在中國浩瀚的民族文化寶庫中,有著大量的葫蘆「創世」、「賜子」、「祈福」、「消災除禍」等神話傳說,葫蘆成為寄託人們嚮往美好的「靈物」,是許多民族和群眾珍愛的吉祥物,也被一些少數民族視為本民族的先祖,奉為世代頂禮膜拜的圖騰。
  • 地大物博,精工巧物一一關東葫蘆古鎮葫蘆文化博物館
    葫蘆古鎮葫蘆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800餘平方米,主體建築由青磚砌築,白灰勾縫,仿古式垂花門廊,大紅門板上扣著銅製門環,整體風格及建築細節古樸大方,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羅楊為博物館題寫館名,國內研究葫蘆文化的知名學者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孟昭連教授為博物館撰寫了前言。
  • 葫蘆成為文化載體、文化事象
    中華吉祥文化是中華民族對安康、幸福美好境遇的企盼,反映在心理、語言、行為中,經長期沿襲,演化,積澱,並關聯民族文化觀念,與其他文化形態有交融的文化體系;山吉祥物、事、象、詞語、符號等構成,可總分作原發與繼發兩大類,表現於生活,生產,經營,社交,禮儀,歲時,節日諸多方面。葫蘆在中華吉祥文化中,為吉祥物的典型,中華葫蘆文化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代表之一。
  • 「最葫蘆·葫蘆文化絲路行展」走進山東濟寧
    共展出藝術精品力作百餘幅,在京杭名家藝術館展出的以三尺、四尺和鬥方為主,畫家在方寸之間勾勒出葫蘆的靈秀之美;在濟寧市博物館展出的以六尺、八尺和丈二大畫為主,畫家以宏闊的構圖和厚重的筆墨寫出了葫蘆的磅礴之勢。展覽中還有代表性葫蘆藏品十餘件,出版的葫蘆文化研究和民俗普及的《葫蘆畫社》報,各級各類媒體的報導近百篇。
  • 用民族音樂架起兩岸溝通橋梁 以民族元素串聯兩岸年輕心靈
    用民族音樂架起兩岸溝通橋梁  以民族元素串聯兩岸年輕心靈——山東省臨沂市沂蒙青少年民樂團
  • 架起與世界溝通橋梁「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京啟動
    架起與世界溝通橋梁「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京啟動 2020-01-15 20:28:24活動旨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通過英語演講激發青少年的創意與活力,向世人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的中國。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廈門大學外籍專家潘維廉教授作為本次活動形象大使親臨現場,講述了他與「中國故事」的不解之緣。
  • 邱慈觀:資本市場開放30年——ESG架起中外資本市場的橋梁 | 洞見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30年,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目前關鍵時點,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被認為能推進新格局,搭起中外資本市場的橋梁。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邱慈觀教授為ESG領域的知名學者,近日她受邀做客第一財經資本市場改革開放30年的特別節目,以「資本市場開放30年: ESG架起中外資本市場的橋梁」為題,接受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