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天涯的「紅茶」,竟架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2021-01-19 響品有約

在茶界,絕沒有哪種茶比「紅茶」走過的「路」更多了。「紅茶」不是在路上,便是在準備去的路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漂洋過海,看異國風光,浪跡天涯,「紅茶」就是那麼灑脫。

想弄到一張頭等艙的船票?很簡單,只需出示ID身份卡。上面的「紅茶」二字,便赫然顯示著身份的不凡。這「紅茶」,到哪都是搶手貨。作為「VIP貴客」,怎能怠慢!眾多「傭人」小心翼翼,將其輕拿輕放,陰雨天怕這嬌貴的「主子」受潮,大晴天又怕被太陽曬傷,無人敢有絲毫怠慢。

英國人的午後小憩少不了它,紅茶加糖的喝法更是被眾人效仿。至於虛心好學的日本,更是費盡心思,好不容易從「老師」中國的手裡將這稀世寶貝運回國內,好好對待那可是必須的!

「紅茶」踏出國門,浪跡天涯的時間相當久遠。它的第一站,便是由有著「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一路風風火火地趕往阿姆斯特丹,然後又兜兜轉轉來到歐洲。英國人對「紅茶」尤為寵愛,豈能讓荷蘭這一介粗野「車夫」怠慢「貴賓」?隨即,「紅茶」在1637年被英國直接從廈門護送到了英國。此外,1644年,英國還在廈門設立了專門的茶貿所,正式為「紅茶」的英國之旅保駕護航,並為其提供一站式的貴賓服務。

你以為「紅茶」是來隨便玩玩的嗎?即使遠渡重洋,它依然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自身獨特的魅力。在日本人眼裡,這「褐色的飲料」是西洋貴族的至尊之選。貴婦們衣著精緻,在茶桌上輕舉茶杯,紅茶「高貴典雅」的形象便已躍然指尖。東洋與西洋在文化上對紅茶「尊貴典雅」的高度認同,竟讓東西方自此多了交流。

從「中國」到「歐洲」再到「日本」的旅途繞了一大圈的「紅茶」,還順帶將「西式」、「時尚」的潮流引入了日本,文化開始碰撞、交融。日本打破了閉關鎖國的僵局,學起了西洋技術,甚至模仿起西洋的生活習慣。

看,那西裝革履喝下午茶便是一種「西化」的表現,與「明治維新」推行全面學習西方正相契合。不僅如此,在眾多日本文人的筆下,「紅茶」亦成了文學作品中的「常客」。在宮澤賢治筆下,「紅茶」是「拜金」的文化象徵;在夏目漱石筆下,「紅茶」又被賦予了多元而又複雜的文化意象……

總之,作為一個「老江湖」,「紅茶」可謂是見多識廣了。亦因這「紅茶」,東西方搭建起了文化的橋梁。

相關焦點

  • 架起中非葫蘆文化的橋梁
    早在2010年,扈魯便開始了對非洲葫蘆樂器的收藏和對非洲葫蘆藝術文化的研究。2019年3月的一次機會,扈魯結識了來自幾內亞共和國的留學生卡巴,相談中聊起了葫蘆藝術在非洲、亞洲特別是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情況。由於見面比較匆忙,雙方互相交換了聯繫方式,隨後兩人或通過微信、或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展開了多次暢談。
  • 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劉可耕 攝   中新網汶萊斯裡巴加灣8月1日電 題: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記者 張茜翼 張素  「近年來,汶萊與中國高層互訪頻繁,民間交流逐漸增多。經過兩國官方和民間的推動,兩國的經貿文化交流『更上一層樓』。」
  • 杭州市黃岡商會正式成立 架起兩地經貿交流的橋梁
    大會選舉產生了商會第一屆會長班子成員,浙江偉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林當選首屆會長,杭州米漫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君霞當選首屆監事長。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黃岡商會的成立,是在杭投資創業的黃岡楚商的迫切需求。商會旨在杭州、黃岡兩地間架起經貿交流的橋梁,推動兩地經濟社會共同發展。
  • 馬拉松架起昆臺溝通新橋梁
    同時,本次賽事在獎牌設計上亦彰顯兩岸文化元素,旨在進一步加大馬拉松在兩岸的影響力,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出於疫情防控考慮,今年的比賽項目只保留半程馬拉松,全長21.0975公裡。經過激烈角逐,孫嘉傑以1小時9分58秒摘得男子組桂冠,倪志豔以1小時23分49秒斬獲女子組第一。
  • 外媒專訪紀錄片《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用美食架起溝通的橋梁
    美媒《時代周刊》近期專訪對話中國知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能用美食幫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架起彼此溝通的橋梁。報導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始人陳曉卿是中國熱門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和《風味人間》的創作者,在他的鏡頭裡,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也變得十分上鏡。
  •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佐:中國法學家架起東西方法治交流之橋
    大學時代,意識到中國法律體系還有諸多不完善之處,他立志出國留學,學習世界先進立法成果,做一名促進東西方法治交流的法學家。   在德國期間,陳衛佐驚嘆於德國民法典的嚴密邏輯和完備體系。發現已有的中文譯本中的不少錯訛和瑕疵後,他決定自己動手翻譯德國民法典。   即使對德國人而言,德國民法典也是出了名的難學,要翻譯成中文,難度可想而知。
  • 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銀幕之橋」
    近日,「中國電影周」相繼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巴西聖保羅、日本東京等地舉行,其間集中展映了國內外多部優秀的電影作品,促進了中外電影文化的友好交流。實際上,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影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加強和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使命。
  • 仙芽問武夷,紅茶源正山!正山堂再次助力「讀懂中國」國際會議
    正山堂作為紅茶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高端紅茶代表品牌,繼2018年、2019年兩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後,攜旗下駿眉中國、巖語、林飛應等子品牌再次助力本屆大會的順利舉辦,以甘醇茶香架起友誼橋梁,讓世界讀懂中國。
  • 「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橋梁
    南方日報訊 (駐京記者/劉長欣)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法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後的秘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雲啟動」儀式。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總編輯慎海雄與法國文化部部長弗蘭克·裡斯特通過視頻出席會議,並在「雲端」共同宣布該片正式啟動。
  • 福布斯中國專訪|對話香港藝術界橋梁人物,探求中西方文化傳承與交流
    Villepin畫廊的開幕展,以《友誼與和解》(Friendship and Reconciliation)為題,展現了已故華裔法國畫家趙無極的藝術功底與文化理念,希望向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愛好者,傳遞趙氏作品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之息。
  • 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北京人》「雲端」架起文化交流橋梁
    2021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掘一百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為了使中國及全球觀眾了解古人類發展進化的重大曆程,展現中國史前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和法國國家電視集團聯合出品了這部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後的秘密》,並計劃將其作為中法文化旅遊年的活動項目,於2021年12月推出。
  • 讓青年成為中法交流的橋梁 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召開
    圍繞主題探討角色與擔當論壇上,活躍於中法交流領域的青年人才和青年代表們,圍繞城市青年活力創新、新生代品牌國際化合作、東西方文化傳播、傳統文化遺產傳承等主題,共同探討了青年在中法人文交流中的角色與擔當。據楊晶介紹,他和團隊通過將39個中國品牌帶到法國,並與法國一線的設計師合作設計研發產品,為非遺傳承人與法國著名品牌卡地亞的設計師提供合作的契機,設計裝置藝術品,打造藝術與想像力結合的展銷場景,用經過藝術創作後的產品與消費者進行對話,成為中法文化消費交流的橋梁,並將合作延伸到體育、影視等多個領域。
  • 用民族音樂架起兩岸溝通橋梁 以民族元素串聯兩岸年輕心靈
    用民族音樂架起兩岸溝通橋梁  以民族元素串聯兩岸年輕心靈——山東省臨沂市沂蒙青少年民樂團
  • 四川德陽—臺灣雲林青年交流走上「雲端」 用網絡搭建交流橋梁
    「德陽有悠久的三國文化、有人類文化遺產三星堆、有傳承至今的盛唐宮廷御酒劍南春……歡迎臺灣雲林縣的朋友到我們德陽來玩!」近日,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德陽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攜手臺灣雲林兩岸青年發展協會在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舉辦「雲聯旌城•共話青春——德臺青年雲端聯誼交流會」。
  • 四川德陽—臺灣雲林青年交流走上「雲端」用網絡搭建交流橋梁
    「德陽有悠久的三國文化、有人類文化遺產三星堆、有傳承至今的盛唐宮廷御酒劍南春……歡迎臺灣雲林縣的朋友到我們德陽來玩!」近日,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德陽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攜手臺灣雲林兩岸青年發展協會在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舉辦「雲聯旌城·共話青春——德臺青年雲端聯誼交流會」。
  • 架起「一帶一路」職教合作新橋梁
    通過學習和借鑑國(境)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模式,以及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山工職院架起了「一帶一路」職教合作的新橋梁。  中德合作助力智能製造  今年9月23日,在山工職院與萊茵科斯特智能科技公司舉行的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中德智能製造國際學院暨中德智能製造研究院正式揭牌。
  • 架起與世界溝通橋梁「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京啟動
    架起與世界溝通橋梁「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京啟動 2020-01-15 20:28:24活動旨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通過英語演講激發青少年的創意與活力,向世人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的中國。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廈門大學外籍專家潘維廉教授作為本次活動形象大使親臨現場,講述了他與「中國故事」的不解之緣。
  • 漢代紅地對人獸樹紋罽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
    本文原載於《中國民族報》作者為阿迪力·阿布力孜在新疆考古中發現的,反映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文物比比皆是——漢佉二體錢、貴霜銅幣
  • 中國銀行(香港)金邊分行架起中柬金融橋梁
    中國銀行(香港)金邊分行架起中柬金融橋梁 2019-12-28 14:29: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夢媛 責任編輯:郭夢媛
  • 大魯閣慈善保齡球賽以運動架起公益橋梁
    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願意一如既往地關注各界弱勢群體,將持續開展與關注自閉症兒童、公益派對、親子公益活動、關愛老年族群相關的公益活動,致力於以運動為媒介,架起公益溝通的橋梁,將正能量傳遞給社會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