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普股份2020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7.68億元,同比下降1.73%;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2.58億元,同比增加22.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2.06億元,同比增加25.02%。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2020年業務計劃展開工作,取得了以下工作成績: 1.經營業績跑贏大盤 上半年,全球汽車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疊加行業周期影響,整體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公司科學統籌國內外市場,積極做好防疫工作,協同推進復工復產,由於公司前期成本管控舉措得力,市場和項目開拓定位精準,新產品升級換代及時等因素,經營業績跑贏行業大盤。 2.客戶認可度不斷提高 今年春節假日期間,江鈴汽車緊急生產負壓救護車,支援武漢抗疫。公司積極響應,克服種種困難,快速組織復工生產,圓滿完成供貨任務,客戶特向公司致函感謝。 上半年,公司獲得了來自豐田、奧迪、通用、福特、上汽等客戶的一批新項目定點(部分為新能源類產品),其中:奧迪新項目將首先在歐洲市場投產,包含汽油、輕型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等多個動力總成組合的燃料系統;與豐田的合作也由國內市場走向海外市場。 3.智能製造穩步推進 精益生產體系持續提升。以「質量可追溯、設備可感知、過程可管控、數據可分析、經驗可學習」為理念的新精益目標已完成技術架構的搭建,正在穩步推進「生產自動化、過程管控數位化、檢測智能化、供應鏈管控網聯化」為特徵的智能製造體系的落地。 報告期內,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一是持續採用機器人技術,大力推進國內生產線自動化升級,海外部分子公司生產線自動化升級也已啟動;二是全力打造上海智能精益標杆工廠,重點推進物流智能化。 4.科技創新進展順利 公司積極擁抱汽車動力「多元化」「電動化」趨勢,強力推進氫燃料供給系統、甲醇燃料供給系統、動力電池包殼體等新技術的研發。同時,公司積極謀劃,應對後疫情時代可能出現的逆全球化態勢,加強與國內戰略供應商的合作,加快關鍵和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研發,努力實現供應鏈的自主可控。 5.安全生產常抓不懈 為防控疫情,公司結合員工所在國家、地區的政策、經濟、法律、文化等因素,按「一廠一策」推進疫情防控工作,並依據疫情的發展態勢,持續更新防控要求,努力創造安全的生產環境。 加強與海外派駐人員聯繫,提供必要的防控經驗、物資支持和心理輔導,保障海外派駐人員及其家屬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 報告期內,公司國內分廠及控股子公司員工零感染,海外派駐中方員工零感染。 本著「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原則,創新開展線上安全活動,通過信息化手段增強安全檢查效能,著力推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及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打造「有效、高效、經濟」的標準化精益安全體系。持續完善海外風險防控,改善海外公司應急體系,防範化解衍生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6.全方位推行降本增效 進一步推進精益生產和精細化管理,細分KPI指標,並以此為牽引,在集團內大力開展降本增效工作: 1)通過優化安全庫存管理,合理安排原材料採購和排產,將目標指標層層分解至各生產工廠,加快存貨周轉; 2)通過優化生產線和倉儲布局,減少倉庫面積,降低倉儲成本; 3)通過精益樣板工廠的建設及在集團內複製推廣,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倉儲物流管理的透明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提高生產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4)通過零配件標準化設計,減少零件種類,提升開發效率,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 5)通過零配件及原材料深度國產化,降低疫情因素可能導致的供應鏈風險,保障供貨,同時降低採購成本; 6)通過優化採購件包裝、運輸方式等措施,降低採購成本; 7)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遠程管理,控制差旅費、會議費等支出; 8)通過加強集團資金管理,及時清收貨款,提前償還或置換高息借款,降低利息支出。
二、可能面對的風險 一是全球經濟下行、中美貿易局勢緊張、新冠病毒爆發等消極因素交織,將會導致汽車行業增速下滑甚至負增長,行業景氣度下降; 二是汽車消費需求的轉型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公司傳統燃油系統業務發展帶來挑戰;三是公司的國際化發展所面臨的政治、經濟、文化差異等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運營風險;四是市場競爭的加劇帶來的毛利率下降風險。 結合上述可能存在的風險,公司將繼續實施以成本控制為重點的精細化管理,在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加強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穩固並拓寬與主流汽車廠商之間的戰略合作,順應「新四化」及新能源業務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加強海外子公司風險管控力度,優化海外新項目評價機制,降低經營風險。
三、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品牌優勢 公司作為一家國際化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燃油系統銷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三,「亞普/YAPP」品牌已成為全球各大知名汽車公司的戰略供應商,並享有較高的美譽度,在技術、質量、成本、服務等方面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二)全球化布局優勢 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向國外出口燃油系統、輸出燃油系統製造技術和在海外建立製造基地的自主品牌企業。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25個生產基地(其中海外8個),4個工程技術中心(其中海外3個),2個海外辦事處,跟隨OEM廠商的全球布局趨於完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自主研發和製造優勢 公司是國內油箱行業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企業,擁有齊全的試驗設備和高水平研發團隊,具備與整車廠實現全球協同創新和同步聯動設計的研發能力。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燃油箱和加油管機器人全智能生產線,實現了生產供應鏈的數位化管控。 (四)客戶優勢 公司作為大眾、通用等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戰略夥伴,以顧客需求為導向,與客戶共同研發、就近生產,努力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客戶的認可。公司與客戶在全球建立起的良好合作關係,穩固了公司市場份額和經營業績。 (五)管理優勢 公司規範、透明、國際化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如ERP、PLM、OA、SRM、雲文檔等),成為企業解決管理突出問題及帶動各項工作創新升級的突破口,助推工廠精細化管理和智能製造,助力公司不斷提升運營效率。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