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塘壩,一個神秘的地方,源於這裡的懸棺。這裡是一個狹長的溝谷,南北走向,海拔500米左右,全長十裡,寬300—500米不等。溝谷平坦,中間一條流水,名叫「螃蟹溪」。溝谷兩邊是拔地而起的二十二座峭壁,真是刀砍斧削,鬼斧神工。峭壁上還保存著228具懸棺、數不清的樁孔和371幅巖畫,被專家學者評價為懸棺最集中、存棺最多、保存最完好的懸棺葬天然博物館。這些古老的棺材,是用馬桑樹或者楨楠木製成的。
馬桑樹做成的棺材
棺材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棺身,一個棺蓋。棺身全部是用整木摳空而成。棺木四周削去了樹木圓弧部分,略成長方體。如果把桑樹的圓弧部分算上,圓木的直徑在一米左右,那是需要兩人才能合抱的大樹。現存這樣的懸棺228具,如果我們把鑿龕、殘樁、樁孔都算上,棺材最多時在兩千多具以上。如此眾多的棺材,應該有更多的參天大樹。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叫做馬桑呢?馬桑樹怎麼會長那麼大?今天的馬桑樹不就碗口大小嗎?怎麼不長大了?
傳說古代的馬桑樹就叫做「桑樹」,叫「馬桑」是後來的事。桑樹長得特別快,俗話說的「見風長」,所以長得又高又大。馬桑樹一般生長在高巖的腳下,長高后樹杆幾乎就挨到峭壁上了,那濃密的樹枝緊緊貼在峭壁上,僰人不僅砍馬桑樹做棺材,而且還是順著馬桑樹爬到高巖上行懸棺葬的。後來,羅因秀才罵了桑樹,從此以後桑樹就長不高了,還被人們稱為「馬桑」。這是怎麼回事呢?羅因秀才因為與僰人有仇恨,所以想方設法陷害僰人。
馬桑樹整木摳空的懸棺
僰人有一民族習俗,就是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賽神祭祖的日子。這一天,僰人要敲打銅鼓,唱歌跳舞,祭祀祖先神靈,還要殺豬宰牛,喝酒吃肉,直狂歡到次日凌晨,方才散去。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6)農曆九月初九,阿大王帶領僰人,照例又組織了規模空前的賽神祭祖活動。麻塘壩的漢族、倮倮、苗族中的名人應邀參加,羅因也在被邀請之列。各位被邀請的異族人,都騎著馬前往,紛紛送上禮物。羅因也騎了一匹黃驃馬,到了後,把馬拴在巖石旁邊的一棵臉盆大的桑樹上,轉身把帶來的禮物送到大堂上。
那天傍晚,僰人唱起他們口口相傳的民歌,跳起他們乞求神靈保佑的蛙舞,希望明年能風調雨順,糧食生產能獲大豐收。又點上香燭,燃燒紙錢,磕頭作揖,拜祭了祖先,乞求祖先護佑。
然後擺了九十九桌酒席,每桌上幾大盆菜,一盆是燉豬肉個子,雞蛋大小的肥肉個,裝了滿滿一盆;一盆是紅燒牛肉,核桃一樣大坨的牛肉直冒熱氣,散發出噴香的味道;還有一盆是烏骨雞燉粉條,那雞肉的香味,直飄出十裡八裡之外。又抬出自己釀造的包穀白酒,一桌八人,每人倒上滿滿的一粗碗。阿大王端上一碗酒,說一聲:「全體本族父老兄弟,各位異族鄉鄰,請!」帶頭喝下了第一碗,大家在彼此謙讓客套後,也是一飲而盡,然後又一一滿上,大家就狂吃肉食。
大家划拳打馬,直喝到次日凌晨才結束,不論老少,沒有一個不醉的。當晚,爛醉如泥的羅因與別的客人一樣,被安排在僰人家裡休息。
第二天早晨,客人紛紛起床,都去餵自己的馬,好準備回家。因為別人的馬都是拴在馬房裡的木樁上,就抱了些馬草丟到馬槽裡喂。羅因也抱了馬草去餵自己的馬,還沒走攏桑樹,就聽羅因殺豬般嚎叫起來。大家紛紛朝羅因方向張望,也不由地驚呆了,臉盆大的那棵拴馬的桑樹,一晚上長高了很多,羅因的那匹馬,四腳凌空,早已吊死在樹上了。
羅因一邊嚎叫,一邊罵道:「吊死馬的桑樹你長不高,長大一定要彎腰。」又口念咒語,手上還挽了一些絕法,就告辭了僰人頭領回了家。從此以後,人們把這種能吊死馬的桑樹叫做「馬桑樹」,被羅因咒罵過的桑樹真的沒能長成參天大樹,再也長不高了。
如今矮小的馬桑樹
僰人看到桑樹吊死羅因的馬以後,被羅因罵了幾句,桑樹從此就長不高了。因此對羅因佩服得五體投地,奉為「金口玉言」,非常相信羅因的話。後來羅因成為都司府裡的探子,充當了朝廷的鷹犬。其主要任務,一是想辦法削弱僰人的勢力,羅因於是設計騙僰人行懸棺葬,極大地消耗了僰人的實力。二是了解僰人的經濟、軍事、文化、習俗、山寨分布、人員組成等情況,為朝廷派來的圍剿大軍提供可靠的情報。
應該說,羅因不負所望,使用了很多詭計,使生性耿直的僰人上當受騙,任務完成得很好,以至1573年3月,明朝朝廷派來的劉顯14萬大軍,能在半年之內將僰人剿滅,羅因功不可沒。有「馬桑」詩為證:
桑樹見風長得好,
製做棺木掛巖高。
桑樹吊死黃驃馬,
羅因詛咒要彎腰。
從此被叫馬桑樹,
樹身長得矮又小。
都掌因此信羅因,
騙僰懸棺把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