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康巴人的來歷

2021-02-07 嘎昌都


藏族康巴人的來歷

康巴人,是藏人中的領袖部族人群,這,是藏族歷史習俗,至今依然存在這樣的習俗。那麼,什麼是康巴人呢?

有關專家經過研究,可以肯定地說,所謂的康巴人,是一種歷史音轉現象,這就是說,歷史上的「康巴人」,其實就是中國歷史上明確記載的「羌僰人」的音轉情況。康巴人的故鄉和主要聚集地,是在現在的四川甘孜地區和藏東昌都地區。這些地區,就是漢朝時代司馬相如率領巴蜀軍民賓服西南夷的地區,也是後來西漢漢朝建立「汶山郡」的邊緣地區。

在四川藏族地區之中,「江、姜(jiang)、羌(qiang)、剛(gang)、康(kang)」這四個字是同義詞彙,它們大意都是指意「江河之處」的意思。歷史上,西羌,就是沿襲江河而居的部族,「禹出西羌」,大禹就是西羌的祖先,大禹的故鄉,就在現在的四川汶川和北川地區之中。而藏族,明顯是漢朝時期的史書明確史栽的「西羌」部族的後裔民族。 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康巴人,並非單單指意藏族中的領袖部族,同時,彝族地區中,也有康巴人。

藏人,這個說法,恐怕多半是中原王朝的人最先說出來的,因為,中國西南地區中的古人發音,是沒有後舌音的,而這個「藏(ZANG)」則是個後舌音。中國北方人,則都有後舌音。現在的普通話,就是依據北方口音確立的。

現在的中國西南地區中的原住民,大多都是氐羌人的後裔。現在的西南各民族的族源一旦溯源,幾乎都是氐羌。這就是說,作為中國西南民族的藏人,可能不是氐羌人後裔嗎?!

為什麼藏人叫做「藏」,至今為止,恐怕許多西藏人自己也是說不清楚的,筆者估計,這很可能是元朝時期的中原人最先叫出來的。因為,吐蕃王朝於9世紀的西元866年滅亡以後,西藏地區一直是部落王國分裂戰亂,這樣的分裂戰亂一直持續到1246年元軍進入西藏再次統一西藏且從此將西藏納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轄,這樣,西藏才結束了戰亂分裂。

因為1246年代表西藏地區去與元軍談判的是當時的西藏地區中的地方政教合一宗教領袖薩斯迦班智達衰葛堅藏,所以,可能當時的大元王朝就將當時信奉喇嘛教的人民叫做「藏人」了,意思可能是信奉喇嘛教的教民的意思。這樣,也就把重新統一的地區,叫做西藏了。因為,當時,只有喇嘛教才能夠起到扭結和統一這個地區的作用,由此可見,現在的一些西藏藏族學者說政教合一僅僅肇始於英國侵略西藏的時期,這,不是歷史事實!

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當然不是最早肇始於吐蕃王朝時期,因為,當時的吐蕃王朝明顯是仿照的唐朝的政治制度建立的王朝,吐蕃王朝後期的藏王達磨還曾經因為吐蕃王朝境內的寺院和僧尼太多而造成了人民和王朝的經濟困難,他還因此仿效唐朝「會昌滅佛」政治舉措,曾經在吐蕃王朝之中進行過大規模的拆除寺廟和強迫僧尼還俗的政治運動。這就是說,吐蕃王朝,肯定不是政教合一的。但是,元朝統一西藏以後的政權,由於當時能夠扭結西藏各分裂部落的要素,就是喇嘛教,所以,從元朝肇始,西藏就已經是事實上的政教合一制度了。

但是,信奉喇嘛教的,未必就是藏人,比如,蒙古人和現在西南地區中的彝族人、納西族人,都信奉喇嘛教,但是,他們都不是藏人。康巴人,也不單純指意藏族領袖部族人,彝族等西南其他民族中,也有康巴人!這是因為,中國西南民族,大多都是西羌人的後裔,他們都是「羌僰人(康巴人)」

這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當時定民族的時候,中央政府可能有個重大歷史失誤,這就是將現在的四川和雲南境內的康巴人,四川境內的嘉戎人和白馬人、青海甘肅境內的安多人及其其他衛藏中的諸如門巴、珞巴、夏爾巴等民族,都定名成為了「藏族」,而這些民族,除開信仰喇嘛教這個共同點以外,他們的歷史、語言和生產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是說,之所以現在達賴試圖搞什麼「大藏區」,也是因為他抓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中央政府定名藏區的歷史失誤!當然,現在是不是還能夠糾正這個歷史錯誤,就是另外的話題了。其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定名「彝族」也是有失誤的,筆者在許多所謂的彝族地區中旅行過,所謂的彝族之間的民族差異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彼此間,根本就沒有一個民族的共同點。

現在的許多藏人自稱自己是「蕃人」,那麼,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自稱呢?下面,我們從歷史資料看看現在藏人的族源是什麼。

所謂的「西南夷」,是從古代的西羌人、百越族和中國內地人這三大族群中合婚與遷徙所分櫱出的族群。

西南夷中有四大族群,一是僰人,二是昆明人,三是叟人,四是中原人。

僰人。西南夷中最主要的族群之一,「夜郎西僰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集解】徐廣曰:「羌之別種也。」【索隱】:「夜郎、僰中,文穎曰皆西[南]夷。後以為夜郎屬牂柯,僰屬犍為。」

這就是說,所謂的西南夷中最大的夜郎國的主要族群,就是僰人,而僰人屬於西羌人的一支系,所以,夜郎國,也是西羌人的後裔國之一。 即使到晉朝時期,西羌人與僰人都還是不分的。比如,《文選·檄吳將部曲文》中就說:「今者(按:西元216年),枳棘翦杆。戎夏以清……故大舉天師百萬之眾。與匈奴南單于呼完廚及六郡烏桓、丁令、屠各『湟中羌僰,霆奮席捲』」。這說明,僰人作為西羌人中的支系部族,生活區域曾經十分廣泛,春秋戰國至東漢末期,他們不僅僅在現在的貴州一帶建立了夜郎國,他們還繼續生活在現在的甘青藏草原地區,勢力還非常強大。

晉朝時代尚生活在現在甘、青、藏地區中的「湟中羌僰」,是不是後來的自稱自己是「蕃人」的藏人的祖先部族呢?這,是很可能的!因為,藏人,那多半是漢人叫出來的,並非就是藏人的自我認可稱呼。元朝以降的藏人大多自稱「蕃人」,其發音,與「僰人」完全相同。都是漢語拼音中的bo發音。這就是說,「湟中羌僰」,也就是西漢時代趙充國賓服的那些西羌人,也就是西漢王朝末期中的「西海郡」人,很可能就是元朝以降的藏人的祖先部族。

史書記載說:「南夷君長以十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十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十數,邛都最大。此皆椎結,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師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巂、昆明,編發,隨畜移徙,亡常處,亡君長,地方可數千裡。自巂以東北,君長以十數,徙、莋都最大。自莋以東北,君長以十數,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駹以東北,君長以十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蠻夷也。」(《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

由此可見,西漢王朝之前,當時的羌僰人佔據著現在的雲南廣大地區至現在四川西南部的四川涼山州、甘孜州和阿壩州一帶,或者現在西藏的昌都一帶,他們有的進入了農業生產生活,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羌僰人還處於遊牧時代。

古代羌僰人的聚集居住地,主要就在現在的康藏地區,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康巴人!由此可見,藏人的祖先,也就是西藏的統治部族的康巴人,就是當年的羌僰人。衛藏地區的藏人,應該是松贊幹布建立吐蕃王朝時期的現在西藏地區中的土著人。安多人,則應該是西漢王朝時期主要生活在現在青海地區中的當年的「西海郡人」。四川的嘉戎人和白馬人,與現在的西藏人的差異則太大了,除開喇嘛教這個共同點以外,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多少共同點。

感謝關注 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康巴人
    拉薩城裡,雖說年輕的藏族都穿流行的服裝,但從體形特徵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所以你在街上看到那些神情倨傲、步履矯健的藏族人,十有八九就是康巴人。藏東     藏東地區的藏族人幾乎統稱康巴,見到氣宇軒昂的藏族人後你再一打聽,他們多半都是康巴人,你接著再細看他們的臉膛、肩膀、軀幹以及四肢,就會越發覺得是這樣,因為這已幾乎成為一種共識了。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5):康巴人的...
    走過歷史隧道——天南地北說康巴康巴人的來歷(下)康巴地區由於多族群的進入、融合與相對隔絕共存的狀況,使康巴人呈現出特殊的人類學面貌。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看,國外人類學者曾根據體質人類學測定,將藏族人分為A、B兩大類型。康區是藏B 型的故鄉,藏 A型則遍布於整個藏區。
  • 別爭了,安多人、康巴人、衛藏人都是藏族人…丨晚點說 Vol.133
    老闆丹貝慌忙從後廚跑出來相勸,這才知道,一桌是安多人,一桌是康巴人,不是因為足球而起爭執,而是因為康巴桌一句「我們才是真正的藏族人」吵了起來……聽丨見丨西丨藏點擊播放器收聽節目藏族坊間歷來有句話: 法域「衛藏」,馬域「安多」,人域「康巴」。這句話簡明扼要的概括了藏地三大區的顯著特點,很好理解,安多的馬(以馬最好),康巴的人(以人最美),衛藏的教(以宗教最興盛)。藏文化專家旺秀才丹曾經在其編著的《藏文化常識300題》中提及過: 「按照西藏傳統的地理觀念,整個藏地由高至低被劃分為上、中、下三大區域,有上阿里三圍、中衛藏四如、下多康六崗的說法。
  • 康巴人詼諧幽默的酒禮與酒歌
  • 嘉絨藏族女人頭帕的來歷
    即便在今天仍然能夠從服飾上看到嘉絨藏族與夷人後裔彝語支民族的彝族之間的源淵關係。①(註:嘉絨藏族和彝語支民族傳統服飾具有三個主要相似特徵:百褶裙、頭帕和披氈。詳見石碩教授《藏族族源與藏東古文明》,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213頁。)這可能也是嘉絨女性服飾呈現出不同於其他藏族地區服飾的主要原因。
  • 不丹人是藏族嗎?
    近期有很多朋友問我,不丹人和藏族有什麼關係,不丹人是藏族嗎?
  • 藏族的分支(二)安多藏族
    因為那曲藏族就是三大分支之一的安多藏族的代表,而昌都藏族就是另一個重要分支康巴藏族的代表。今天就說說以那曲藏族為標本的安多藏族的性格及他們的生活。      安多藏區位於青藏高原的北部及東北部,範圍包括西藏北部,青海除玉樹的大部,甘肅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北部的阿壩藏族自治州大部。居住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的藏族人,我們稱為安多藏族。
  • 國內十大藏族歌手排名
    9.阿蘭阿蘭·達瓦卓瑪,是一位中國藏族女歌手,活躍於日本流行樂壇,生於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現為日本音樂公司avex旗下藝人。2007年11月21日在日本初次亮相,製作人是菊池一仁。(北京晚報 )從普通的藏族姑娘到「天下最美女中音」,獨特的藏文化滋養著降央卓瑪。她的成功,不僅是在藏族同胞中備受歡迎,也受到其他民族觀眾的喜愛。她喜歡民族歌手的印跡,也牢牢記著老師的訓導:永遠保持她的風格,不迷失方向。正因為她有一個民族特殊的藏族歌手稱號的標籤,她才會有今天的成功。
  • 木雅藏族民歌傳承
    在 中華 民族 民歌 藝術的大舞 臺上 , 藏族 民歌 可 以稱之為紀錄和反 映藏 族人民歷史文化的 「活化石」。而石棉木雅藏族民歌正是整個藏族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傳承、 保護和 發展石棉 本土木推藏族 民歌是 弘揚 中華民族音 樂文化 的不可缺 少的 內容。
  • 藏族飲酒禮儀與禁忌
    松贊幹布制定的《十六淨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長敬老、誠愛親友、正直無欺等作為重要內容,對藏族的倫理禮儀習俗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藏族的飲食禮儀深刻地反映著藏族的倫理精神。平時,家人和鄰裡和睦相處,尊老愛幼,誠信待人。家中釀了好酒,頭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獻神靈後,首先由老人品嘗。每年收割新糧食,嘗新也是老人們的「專利」。
  • 藏族飲食禮儀
    家中釀了好酒,頭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獻神靈後,首先由老人品嘗。每年收割新糧食,嘗新也是老人們的「專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婦掌勺分發食物時,首先是為長者盛,然後全家圍聚火塘旁進餐,其樂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熱情周道,若有賓朋登門,定會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飲茶和飲酒禮俗很多。平時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隨便用他人的碗。
  • 藏族文化及藏族舞蹈
    藏傳佛教 以藏文為載體開始在青藏高原廣泛傳播,最終形成了「以苯教和藏傳佛教這兩個宗教為信仰 根本而團結起來的民族——藏族」 [2]。藏族分布於青藏高原的每一個角落。在國內,藏族的主要聚居區為「五省藏區」,包括 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全境,四川省的甘孜及阿壩州、甘肅省甘南州及雲南省迪慶州。
  • 藏族也過小年,青海有支藏族說漢語,不會藏語,是漢族與藏族結合
    在青海河湟地區有支藏族不會說藏語,說漢語,被稱為「家西番」,是漢族與藏族的結合。有人說,「家」是「有固定住房的意思」,「西番」是漢族對藏族的叫法 ,所以,「家西番」就是有住房和耕地的藏族。但是,這也是有爭議的,還有一種說法,「家」為藏語漢族 (吾)的音譯 ,是藏族對漢族的稱呼,所以,「家西番」就是「像漢族一樣的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