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債務泥沼中的匯源果汁再爆新危機。
其創始人朱新禮,作為有權代理人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源資本)被法院查封,41億資產遭凍結。
債臺高築、違規擔保、捲入P2P、退市壓力高懸、創始人資產被凍結……曾經的「國民飲料」已不再甜蜜。
1
35億果汁大王成「被執行人」
繼「味精大王」蓮花味精實控人夏建統、金嗓子創始人江佩珍之後,「國民飲料」創始人朱新禮也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
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招商銀行起訴。招商銀行曾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請求查封、扣押、凍結德源資本持有股權等資產約計41億元。
而德源資本背後的有權代表人,正是知名果汁品牌「匯源集團」的創始人朱新禮。
不僅如此,朱新禮本人亦被法院列為限消人員。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今年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向朱新禮發布限制消費令,限制其乘坐飛機和動車、購買不動產、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等。
事實上,朱新禮的麻煩不止如此。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朱新禮已被法院強制執行5次,被兩次列入限高消費人員,1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同時,朱新禮持有的北京匯源集團、北京正和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德木蘭公社股權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均被凍結。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統計,以朱新禮為關鍵詞搜索的裁判文書高達15條,欠款對象包括深圳國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4.54億元本金)、國民信託有限公司、陝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1.39億元本金)、北京農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等。
要知道,朱新禮此前一直是富豪榜的常客。2015年至2018年,朱新禮連續登上胡潤百富榜。
在危機爆發的前一年,即2018年,朱新禮還是胡潤百富榜上35億元身家的富豪。如今卻淪落到這個地步,令人唏噓不已。
不過要注意的是,近年來朱新禮的排名一直在下滑。從2015年的846名降至2017年的1066名;他的個人財富亦不斷縮水,從2015年的45億元降至2017年的40億元。
2
危機四伏的果汁帝國
朱新禮個人境遇背後是百億果汁帝國的重重危機。
「喝匯源果汁,走健康之路」憑著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匯源果汁成為「國民飲料」。
2007年,意氣風發的匯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當日股價大漲66%,市值一度超過300億港元。
2008年,可口可樂擬要約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份(66%),出價約24億美元,受此刺激,匯源總市值一度飆升至36.36億美元。
但這場收購最終未通過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而擱淺。而此前為了這場「豪門聯姻」提高匯源的資產評估價值,裁撤變革渠道減少成本等舉措,則讓匯源果汁元氣大傷。
公開資料顯示,匯源完全裁撤了銷售團隊,全國21個銷售大區的21名省級經理已基本離職,員工人數從2007年底的9722人減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銷售人員則從3926人減少到僅剩1160人。
這對屬於快消品的食品行業來說是完全是致命危機,推廣宣傳力度直接關係到銷量和盈利情況。
即使此後匯源重建銷售體系,花大價錢在中央電視臺投放廣告,但行業環境早就發生變化,果汁飲品行業競爭加劇,新進者層出不窮,還靠老品種支撐的匯源果汁不斷失守陣地。
這可從歷年業績窺見一斑。2009年,即收購失敗次年後遺症開始顯現,匯源果汁業績進入下降通道,2010年還出現了首次虧損。
此後,匯源果汁都是靠政府補貼裝扮財報,如2010年政府補貼達1.08億元,佔公司淨利潤的54%;2011年政府補貼升至2.01億元,佔淨利潤總額的64%;而在2012年和2013年如果沒有政府補貼的話,匯源則將分別虧損2.26億元和1.09億元。
粗略統計,2009年至2016年,八年時間裡,匯源果汁有七年扣非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在此期間,匯源果汁的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截至2017年底,匯源果汁總負債為114億元,資產負債率51.8%。
在這114億元負債中,有83.5億元人民幣是通過銀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等渠道的借款,這意味著匯源果汁還需額外償還高額利息。
2017年度,匯源果汁的利息支出就高達5.04億元,2019年匯源的利息支出只會有增無減。
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4月3日,匯源果汁開始停牌,停牌前股價2.02元港幣,市值54億元人民幣。目前,匯源果汁已停牌近20個月。注意,停牌後,匯源再也沒對外界披露業績情況。
2018年6月,港交所發函:「如果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復牌條件,將啟動對公司的退市程序。」
不過,匯源果汁的最新公告顯示,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下令將清盤呈請及臨時清盤人申請的聆訊押後至2020年3月13日。
3
金融糾紛成最後一根稻草?
在匯源果汁帝國的債務危機中,一直離不開各種金融糾紛。
縱觀匯源果汁發家史,資本運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1年3月,匯源和德隆系合資成立「北京匯源」,德隆出資5.1億現金持股51%,匯源以設備和技術入股佔49%。
合作初期,匯源藉此大力擴展並打響名聲。隨後,德隆陷入泥潭,匯源與德隆分道揚鑣。此後,匯源開始頻繁利用金融工具及資本市場來吸納資金來推動匯源的發展。
然而,隨著匯源果汁債務高臺,尤其是最近兩年資本寒冬,匯源開始嘗到了苦頭。
比如直接引發匯源果汁停牌的導火索就是一起違規擔保案。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在沒有籤訂借款協議、沒有按港交所要求履行公告等程序的情況下,匯源果汁累計向關聯方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借款共計42.82億元。
匯源果汁稱,這筆高達42.82億元的違規借款是為了幫助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應付臨時營運資金或還債,墊付資金來源包括上市公司的1.8億歐元銀行借款以及若干可換股債券。
而這筆違規擔保,又使匯源果汁捲入先鋒集團P2P網信平臺的兌付風波。
此次德源資本被法院查封亦是如此。公開資料顯示,德源資本成立於2014年,屬於私有股份制公司,其背後為朱新禮和他掌控的匯源系。
2015年,德源資本出資30億元,參與中石化銷售公司混改,並於2015年3月正式完成股份交割。
但2014年11月,德源資本將持有的2.4萬中石化銷售公司股份質押給了招商銀行。這一質押,引爆了5年後的朱新禮的資產凍結危機。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由於目前經濟大環境不佳,匯源債務危機很難解決,金融糾紛頻發在意料之中。
百億債務危機、即將到來的退市壓力,曾經的國民飲料將何去何從?我們將繼續關注著!
部分資料源自中國證券報等
編輯|梅婧 審核|秦川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文章|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投資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