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百億債務展期 面臨退市風險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李哲/北京報導

  11月30日晚間,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鋰業」,002466.SZ)公告披露,天齊鋰業方面在18.84億美元債務到期之際,與銀團籤署了《展期函》。對此,天齊鋰業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債務展期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公司需要同銀團籤署《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

  而在債務展期之際,天齊鋰業同樣面臨著退市風險。由於該公司2019年淨利潤為負,而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890.95%。天齊鋰業方面表示,各種不確定因素疊加將可能導致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繼續虧損。

   債務危機已迫在眉睫

  天齊鋰業目前的債務危機主要來源於2018年對智利化工礦業公司(以下簡稱「SQM」)的23.77%A類股股權的收購。

  2018年5月31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擬以65美元/股,從Nutrien 集團手中收購SQM公司23.77%的A類股股權,總交易價款為40.66億美元。2018年半年報顯示,天齊鋰業當時總資產187.15億元。而40.66億美元的交易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天齊鋰業的資產總額。

  為了保證併購順利達成,2018年10月26日,天齊鋰業及全資子公司Tianqi Lithium Australia Investments 1 Pty Ltd.(以下簡稱「TLAI 1」)、Inversiones TLC SpA (以下簡稱「ITS」)與跨境併購銀團籤署了Syndicated Facility Agreement(以下簡稱「《境內銀團貸款協議》」)等文件,由TLAI 1向銀團借入貸款25億美元(以下簡稱「境內銀團貸款」)。

  而這25億美元的貸款則被一分為二。其中,A類貸款13億美元,貸款期限1年,到期後可展期1年,自正式放款當日(2018年11月29日)起算;B類貸款12億美元,貸款期限3年,到期後可展期1年,展期到期後,可再次展期1年,自正式放款的當日2018年11月29日起算。

  此外,2018年10月29日,天齊鋰業、Tianqi Lithium Australia Investments 2 Pty Ltd.(以下簡稱「TLAI 2」)、ITS與跨境併購銀團籤署了Syndicated Facility Agreement(以下簡稱「《境外銀團貸款協議》」)等文件,由TLAI 2向銀團借入貸款10億美元(以下簡稱「境外銀團貸款」,與境內銀團貸款合稱「併購貸款」)。貸款期限1年,到期後可展期1年,自正式放款當日(2018年11月29日)起算。

  而對於這10億美元的貸款內容,2020年1月,天齊鋰業使用2019年12月配股募集資金提前償還境外銀團貸款本金約4.16億美元,剩餘境外銀團貸款本金為5.84億美元。

  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上述境內銀團貸款項下的A類貸款13億美元和境外銀團貸款餘額5.84億美元,合計18.84億美元已到期。

  對於此次債務展期,天齊鋰業內部人士表示:「此次債務展期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公司需要同銀團籤署《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如果《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無法按時籤訂,則前述併購貸款的進一步展期無法完成。可能導致併購貸款違約,進而引發債務交叉違約等風險;並引發罰息、違約金和滯納金等支付義務,也可能面臨訴訟、仲裁、銀行帳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或處置等風險,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和業務開展,增加公司的財務負擔和資金壓力,並對公司本年度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事實上,從帳面數據觀察,天齊鋰業的財務狀況已經無法負擔巨額的到期貸款。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天齊鋰業具備貨幣資金金額12.95億元,短期借款金額31.3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133.05億元,長期借款金額130.26億元。

  面臨退市風險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如公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連續為負值或者因追溯重述導致最近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連續為負值,公司股票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風險。

  財報數據顯示,天齊鋰業2019年淨利潤為負,而2020年三季度報告中,公司淨利潤更是虧損11.3億元,同比下滑890. 95%。

  天齊鋰業在公告中提到,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全球經濟因此遭受重創,短期內或對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等下遊行業造成衝擊,加之行業周期性調整,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項目建設、融資進展等均受到較大影響,各種不確定因素疊加將可能導致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繼續虧損。

  此外,巨大的債務包袱已經讓天齊鋰業不堪重負。其中,截至2020年9月30日,天齊鋰業僅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合計已經達到133.05億元。

  而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中,天齊鋰業旗下核心資產均出現在擔保名單中。其中,文菲爾德449.2萬元融資以泰利森租賃資產提供擔保。其餘133億元借款部分由天齊鋰業、天齊鑫隆、天齊英國、實際控制人提供保證擔保。

  銀團借款設定的其他擔保措施還包括:天齊鋰業所持有射洪天齊100%股權、天齊鑫隆 100%股權、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20%股權、天齊英國100%股權質押擔保,成都天齊所持有的江蘇天齊100%股權、重慶天齊86.38%股權、TLK100%股權質押和資產擔保,天齊智利所持SQM的A類股股權質押,SPV1和SPV2的100%股權及所持現有或將來的全部資產或權益作為擔保,天齊英國持有的文菲爾德51%股權質押等。

  在天齊鋰業面臨債務風險之時,11月25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集團」)減持公司股權1.03%。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天齊集團持股比例已由2019年財報披露的35.86%下降至如今的30.66%。

  談及公司的債務情況,天齊鋰業方面向記者表示,自2020年年初以來,為徹底化解公司風險,從根本上優化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公司和控股股東天齊集團以及實際控制人蔣衛平一直致力於通過引進有實力且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進行戰略重組。目前正在與潛在戰略投資者加緊進行談判。儘管目前尚未籤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戰略投資者引入協議,但相關工作一直在持續積極推進過程中。

(責任編輯:關婧)

相關焦點

  • 天齊鋰業百億債務壓頂,面臨退市風險
    11月30日,天齊鋰業及相關子公司與銀團籤署《展期函》,銀團同意將前述貸款自到期日起展期一個月(至12月28日),或者至銀團代理行確認籤署的《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生效,這意味著天齊鋰業必須在12月28日之前還債,或者再次取得銀團授權延緩債務期限。
  • 天齊鋰業爆發百億債務危機
    近日,因百億債務即將到期,亞洲最大鋰電生產商天齊鋰業頗受市場關注。  半個月前,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併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於2020年11月底到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
  • 超百億債務壓頂,外媒:天齊鋰業要賣掉世界級鋰礦...
    此前在2012年,天齊鋰業以約38.76億元的代價,收購了格林布希礦所屬公司泰利森51%的股權,從而獲得了該礦的控股權。泰利森剩餘49%的股份,由天齊鋰業競爭對手美國雅保持有。天齊鋰業憑藉這場收購,一躍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鋰業巨頭以及中國的「鋰業一哥」。
  • 債務壓頂 天齊鋰業要賣掉世界級鋰礦
    此前在2012年,天齊鋰業以約38.76億元的代價,收購了格林布希礦所屬公司泰利森51%的股權,從而獲得了該礦的控股權。泰利森剩餘49%的股份,由天齊鋰業競爭對手美國雅保持有。天齊鋰業憑藉這場收購,一躍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鋰業巨頭以及中國的「鋰業一哥」。
  • 天齊鋰業稍獲喘息:18.84億美元債務展期僅限兩大條件
    財經網資本市場12月10日訊 今晚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按照《展期函》要求,完成相關貸款人要求的未付利息支付事宜;公司與銀團正在就《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文本進行積極磋商。2020年11月30日,天齊鋰業及公司相關子公司與銀團已籤署《展期函》,銀團同意將境內銀團貸款項下的A類貸款13億美元和境外銀團貸款餘額5.84億美元合計18.84億美元,自到期日起展期至「2020年12月28日」和「銀團代理行確認籤署的《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生效之日」兩個日期中的較早者。
  • 天齊鋰業「自救」二十八天:18.84億美元到期債務展期短暫喘息 償債...
    當下,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擺在天齊鋰業面前,一是百億債務這個坎兒邁過去了,天齊鋰業就會以世界鋰業三巨頭的身份,盡享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增長的紅利;一是這個坎兒邁不過去,則走向違約、破產重整。   「公司與銀團正在就《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的關鍵條款進行進一步積極磋商,如本次《展期函》項下的展期生效條件不能成就,則前述併購貸款無法展期至2020年12月28日。」天齊鋰業稱。   明知到期債務巨大,緣何一拖再拖?這背後,可能與上市公司、銀團和戰投方的多方博弈有關。
  • 「蛇吞象」收購釀下債務危機,天齊鋰業引澳洲戰投救場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兩年前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不但沒讓天齊鋰業成為「新能源車時代的沙特阿美」,還讓其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並面臨退市風險。在百億債務面臨違約的重壓下,天齊鋰業「賣礦自救」的傳聞不絕於耳。不過,最終結果相對樂觀。
  • 百億債務月底到期,天齊鋰業控股股東再減持1528萬股
    百億債務月底到期,天齊鋰業控股股東再減持1528萬股 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 2020-11-25 07:47 來源:澎湃新聞
  • 天齊鋰業債務危局緩解:鋰業巨頭兩場豪賭,結局為何天壤之別
    在關鍵時刻,銀團允許天齊鋰業貸款展期。但要解決債務危機則需拿出真金白銀,天齊鋰業要麼放棄鋰礦,要麼放棄鹽湖。一番博弈拉鋸,最終達成一個折衷方案——一家澳洲礦企入股天齊鋰業旗下澳洲鋰礦公司泰利森的間接母公司TLEA(但天齊鋰業仍保持對後者的控股)。經過這番入股與展期,天齊鋰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蔣衛平似乎邁過了一個坎。
  • 天降猛男IGO救天齊鋰業於水火?負債率下降仍難逃「戴帽」
    IGO的出資無疑是天齊鋰業的救命稻草,事情如果真如天齊鋰業公告所稱那樣發展,一切都將非常完美:  1、天齊鋰業能收穫14億美元現金,其中12億美元用於償還一部分到期債務,緩解債務危機;  2、預留2億元給奎納納氫氧化鋰工廠,保證其正常運營;  3、在天齊鋰業正面臨債務危機的生死關頭,IGO顯然並沒有坐地起價,TLEA的估值並沒有打折,超出所有人預期;  4、增資完成後,天齊鋰業仍擁有TLEA的控股權簡直不敢想像;  投資協議尚未正式籤署,連發公告安撫人心?
  • 天齊鋰業過冬
    2020年11月14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因流動性持續緊張,存在不能償還大額到期債務本息的風險」。儘管公司此前在4月和9月已發布過類似公告,因此這並非突發事件,但以「鋰資源龍頭企業主動爆雷」為題目的報導仍引來眾多圍觀。
  • 子公司引入澳洲戰投增資14億美元,天齊鋰業債務危機迎轉機
    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鋰業巨頭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齊鋰業」,002466)債務危機迎來轉機。天齊鋰業全資子公司將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澳大利亞礦業公司IGO Limited(下稱「IGO」)作為戰略投資者,而其近日到期的18.84億美元債務也將至少延期至2021年11月26日。
  • 天齊鋰業全資子公司擬引入戰投IGO 財務風險化解有望?
    天齊鋰業12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TLEA擬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澳大利亞上市公司IGO。天齊鋰業表示,本次TLEA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司能夠在不喪失核心資產控制權前提下有效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優化資本結構,增強公司整體資本實力和競爭力。與此同時,藉助澳大利亞礦業和新能源行業的戰略投資人的互補協同力量,降低海外運營風險,充分發揮格林布希鋰輝石礦和奎納納氫氧化鋰工廠的高品質、規模化能力,致力於共同創建一個新的全球領先的海外鋰業務平臺。
  • 緩解財務風險 天齊鋰業籌劃對子公司增資擴股
    上海證券報消息,天齊鋰業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一直致力於通過包括但不限於引進戰略投資者、出售資產等方式緩解財務風險,目前正在籌劃全資子公司通過增資擴股方式進行股權融資的相關重大事項。不過,天齊鋰業同時強調,截至目前,公司及公司全資子公司尚未籤署有法律約束力的股權融資協議。
  • 天齊鋰業,倒在風口裡的巨頭
    對天齊鋰業解決債務危機的前景,市場上一直存在看好與看空的對立觀點,導致了公司股價的劇烈波動。隨著償債節點的臨近,緊張的情緒也在加劇。2020年11月14日,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因流動性持續緊張,存在不能償還大額到期債務本息的風險」。
  • 百億接盤來了,昔日10倍牛獲新生?
    天齊鋰業11月曾發公告稱,即將到期的18.84億美元貸款存在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如今引入戰投後,債務危機有望解除。天齊鋰業手握優質鋰礦,還不得不進行股權融資,原因就是背負著巨額債務。2018年,天齊鋰業向境內外銀團貸款共35億美元,用以收購智利鋰業巨頭SQM公司23.77%的股權。到今年11月29日,兩筆剩餘合計18.84億美元的貸款已到期。
  • 天齊鋰業引入IGO戰投 能否走出至暗時刻?
    來源:新浪財經文/理邏 曾雨叢(實習生)踩在懸崖邊緣,天齊鋰業在債務「暴雷」之前引入戰略投資者。然而,2018年起,受鋰產品供給增加、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逐步退坡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鋰產品市場迎來調整,天齊鋰業經營狀況也開始下滑。面臨流動性壓力的同時,天齊鋰業營收和利潤也接連下滑,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跌36.09%,淨利潤同比降幅890.95%,市值較頂峰時期也已近乎腰斬。
  • 124億元債務今日到期,天齊鋰業市值卻逆勢突漲27億元
    11月30日,天齊鋰業(002466.SZ)百億債務即將到期,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大漲7.16%,收盤價格為27.83元/股,總市值為411億元。面對即將到期的債務,野馬財經聯繫到了天齊鋰業證券部,對方只是表示以公告為準。
  • 百億債務壓頂一舉迎來14億美元融資,看鋰業巨頭如何化險...
    導讀:天齊鋰業把在澳洲的礦產和氫氧化鋰項目一起打了個包,再引入戰投IGO,拿到資金的同時,也保住了核心資產控制權;隨著銀團鬆口,債務問題一時間也得到了強有力的緩和。最後關頭,因一場「蛇吞象」式豪賭背上巨額債務的天齊鋰業,活脫脫上演了一出「絕地反擊」。
  • 債務壓頂!5年2次跨境大併購,搬來外援渡劫…天齊鋰業,真的安全了嗎?
    蔣衛平以1144萬元的價格收購射洪鋰業,經過6年努力,將其改造並上市,天齊鋰業獲得重生。2019年虧損近55億元,2020年背負沉重到期債務壓力、接近退市邊緣的天齊鋰業,在蔣衛平的運作下,通過與澳大利亞上市礦業公司獨立礦業集團(IGO Limited,簡稱「IGO」)聯姻,再次逃出生天。16年時間,天齊鋰業經歷了兩次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