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35歲-40歲失業再就業就這麼難?

2020-12-27 叫獸課程

抗壓力都在走下坡路的中年人自然面臨危機

電腦程式員行業也就是IT行業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行業,那麼電腦程式員應該算得上薪資高的行業了,是高薪資的象徵,再高級點的就是網際網路企業爭搶的寶貝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應屆生高期望薪資相對的是,有傳出眾多企業裁員減編的消息,35歲到40歲的電腦程式員被辭退後,再去其他公司找工作也是不太容易,對方一聽年齡就沒有了下文。網際網路行業的更新換代速度太快。要時刻學習,隨著年齡的長大,學習必須有專注力,好的記憶力和接受能力不好的就下滑了,要比年輕人花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和鞏固,生活節奏越來越緊湊,加班熬夜已然成為常有的事,各類飯局更是層出不窮,都加速了癌症的發生率,薪酬比起年輕人要高。但是衝勁和活力,抗壓力都在走下坡路的中年人自然面臨危機,他們的下半生何去何從,你是擇去送外賣,還是去開滴滴呢?

路上遇到堵車心裡也不舒坦

工作相比之下,如果工作的韌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可以選擇的話,那麼自由分配時間,是否加班可以取決於自己,外賣是高危行業,每天在車水馬龍中穿梭,酷暑嚴寒颳風下雨,越是在惡劣的天氣,人們定外賣的就越多,在行駛途中,路況複雜多變,情況隨時可能有變化,作為副駕駛的機動行駛近兩千公裡,全程安全無事故,除了騎車,還要爬樓。對體力也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給別人送上餐點的時候正好自己錯過了吃飯的時間,三餐不規律對健康也沒好處,為了掙錢沒辦法,開滴滴是鐵包肉,前期投入的費用大,燃油費,保險費用,車子的磨損都要佔去很多錢,經常要跑空車去接乘客,去的晚會被乘客冷言冷語,路上遇到堵車心裡也不舒坦,有的地方不好找或路不好開也要硬著頭皮開,不然會引起投訴糾紛。

在外賣和約車平臺的紅利期已經過了

電腦程式員要轉行送外賣或開滴滴其實並非那麼容易,送外賣和開滴滴都是屬於服務型的行業,主要和人打交道,強調與人的溝通交流,與電腦程式員本身的工作主要面向機器不同,這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電腦程式員原來是在辦公樓裡上班,現在整天在外面跑,工作環境不同,而且要適應角色的變化,之前有個新聞就是一個電腦程式員開順風車被乘客稱呼一句師傅就很不高興。工作本來就不分高低gui'jian,只是社會分工不同,別人一句師傅就覺得好像自己受到了貶低,如此高傲的心態怎麼能沉下心去做好一件事情,既然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坦然接受,放下所謂的身段,用專業的精神去對待,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電腦程式員工作很辛苦,這兩種工作賺的也是辛苦錢,沒有足夠的毅力很難堅持下來,現在外賣和約車平臺的紅利期已經過了。補貼不如開始的時候。要單純靠補貼來賺錢空間不大,還是要尋找合適的方法。

相信穩定的公司甚至產業

什麼是3D列印,3D列印不僅可以單獨生產產品,而且還可以製造大量定製產品,既可以節省時間,減少多餘的浪費,還可以減少成本,那麼下半生去送外賣仍是開滴滴呢?可以作為一個階段的選擇,但不是最終的歸宿,如果選擇了,就利用這段時間去想一想自己的能力可以幹什麼自己的目標又是什麼,把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積累多年的社會經驗歸納,把周圍的人際關係和行業的走向結合分析。找到自己擁有的和想獲得的之間存在的差距,去發現自己應該去努力的方向和提高的空間,不要太過安逸,不要墨守成規,也不要只為一棵樹,更不要相信有穩定的公司,能夠活得比你久,投資自己,保持學習,提高自己的價值就能化險為夷,在35歲之前,你需要做到的是深度優先,自上而下體會和了解行業的產業鏈是怎樣的,在35歲以後。則需要廣度優先。

相關焦點

  • 40歲女人,如何走出失業的痛苦?
    40歲是女人生命中的分水嶺,青春一去不復返,未來的路卻依然漫長;家庭的瑣事,職場的壓力,這雙重大山的壓迫往往使40歲女人身心疲憊,甚至是茫然無措。前有同齡人的工作競爭,後有80、90後追趕,真可謂是危機四伏。
  • 35歲裁員?40歲失業?請不要在刻意販賣焦慮恐慌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30歲危機,成為一個熱門詞彙,30歲失業,35歲裁員,40歲失業,中年危機,一下子成為網絡上面炙手可熱的熱門詞彙,不管是自媒體平臺,還是短視頻平臺,還是各類公眾號,訂閱號,各種語不驚人死不休。各種刺激眼球的標題層出不窮,比如說:「30歲,你是時候好好思考一下人生了?」年過40,你真的輸了嗎?」
  • 35歲以上難找工作,中高齡人員就業困局怎麼破?
    一、中高齡求職者再就業壓力增大基於智聯招聘平臺的就業大數據,我們將處於離職狀態並投遞簡歷的求職者,識別為再就業群體。同時,針對35歲以上沒有全職工作的求職者,課題組還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文結論基於大數據和問卷調查分析得出。新冠肺炎疫情使更多中高齡求職者進入再就業市場。
  • 你如何看待35歲「被失業」,已經無力再捍衛自己的尊嚴!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得知他可能即將面臨「被失業」了,感慨之餘我打算寫一下關於35歲步入「失業」潮的社會問題,以下所寫均為本人個人觀點。細想之下,我發現身邊有很多這麼的大齡青年同樣面臨著失業和找工作難的問題,即便是進廠打工,現在很多廠對年齡的要求雖然是45周歲以下,但實際上如果用工單位不是十分缺人的話,超過30歲你都不一定能進去。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微博上熱議的一個話題,幾個35歲的人一起出去找工作,找了一個月沒找到一個合適的,最後他們有的人選擇了去開計程車,有的人選擇了去送外賣,還有的直接幹起了雜活。
  • 時代飛速發展,40歲被迫失業,可以做哪些事?
    假如一個人40歲時失業,那麼之前的崗位不應該是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機構,可能沒有擁有太多專業技能,假如你是具有較好的專業技能的,那麼就可以繼續在專業領域專研深造,大不了就是換個老闆而已,或者說自己創業建立門戶,無論如何,如果你擁有一種技能,就可以不愁吃穿了。
  • 35歲以上的人「求職難」,原來和4個「潛規則」有關,現實很無奈
    對於求職者來說,隨便翻一翻各大企業的招聘簡章就會發現,大部分公司招聘人員是需要在35歲以下的,特別是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也都劃定了35歲這個「門檻」,只要超過這個年齡,一旦失去工作就很難「再就業」了,因為可以挑選的崗位越來越少,除非你之前有一定的技能。
  • 這屆35歲+的中年人為何紛紛念起了體制內的好?
    這個問題之下有很多高贊高評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認可35歲以上會失業的回答。年齡到了35歲以上,尤其是過了40歲,的確很容易被辭退,而且一旦被辭退,就很難找到新工作,不管你此前是技術大牛,還是高級管理人員,到了這個歲數,都會被嫌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上,歷來都要求35歲以下,至於35歲以上的,不在招聘範圍內。
  • 40歲失業在家,是混吃等死,還是振作起來做好家庭頂梁柱?
    四十歲,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這時候失業對人的精神打擊會很大。短期內感到焦慮、沒力氣走出去、什麼也不想幹屬於正常現象,可是,生活的壓力不容許長久消沉下去。一、為什麼40歲失業後會焦慮1、資金積累少,生活壓力大。
  • 35歲,容易失業。中年危機害怕推遲退休
    私人企業的老闆相對更加嚴苛一點,特別是中小城市,不僅僅加班是家常便飯,而且工作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更重要的問題就是35歲左右的時候,很多崗位的朋友都會面臨著裁員的危險。再加上現在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壓力都很大,加班其實是家常便飯的事,即使到了35歲,自己為了工作可以放棄一切的情況之下甘願加班,其實對於咱們正常人的身體也是有著一定損害的。最近這幾年朋友們也在電視資訊中看到腦梗,過勞死等等惡性疾病和老年病,逐漸在年輕化。
  • 尼克-楊籤約廣廈,失業728天再就業,35歲的他尚能飯否?
    畢竟如今我們的楊少俠已經35歲,並且長時間沒有進行過高強度的比賽。 尼克-楊效力的上一支球隊還是掘金,那個賽季他只代表掘金出場了4場比賽,上一次在NBA上場打比賽還要追溯到2018年12月23日,隨後他便被掘金裁掉,那個賽季他僅僅在NBA徵戰20天,隨後便一直處於失業狀態。
  • 從壓力山大到壓力天大,畢業就業為啥這麼難?
    據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官網消息,5月12日下午,學校在龍子湖校區啟智樓C101召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及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議,對推進學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再動員、再落實,校長丁庭選在發言時指出:「由於受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影響,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已經由壓力山大上升為壓力天大
  • 延退來了,未到65歲就失業下崗了,該咋辦,專家能給個說法嗎?
    對於延退,雙手贊成的專家,除了講一番大道理,如「國人退休年齡是世界最早國家、解決養老金不足」等外,從來沒有提到一旦延退,未到65歲的勞動群體失業下崗了,如何解決他們再就業的困境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正是佔全國勞動人口大多數的一線勞動者擔心的問題,也是延退阻力來源的問題。
  • 40歲男人失業後,整天待在家裡不願找工作,看完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不難想像,在中年失業,那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表哥今年42歲,是一名業務員。最近,頻繁看到表哥的身影,我就奇怪了,平日表哥的工作繁忙,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家庭聚會也很少出席,為什麼最近老是看到他的身影,難道工作進入了淡季嗎?
  • 程式設計師的35歲魔咒,該怎樣突破?
    目前網上經常有一種論調,「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程式設計師35歲後就不行了」......聽了這樣的話,我欲哭無淚,作為一個即將35歲的程式設計師,我難道以後要失業了嗎?我以後難道就廢了嗎? 我覺得我不會這樣!
  • 延遲到65歲退休?40歲工廠不要,60歲工地不要,失業了咋辦?
    原本,很多人都認為,延遲退休就是直接將法定退休年齡更改,例如在明年,直接將男女職工退休年齡延遲至65歲。而這種方式,就是「一刀切」。可以看到,這種方式是不人性化的,也不會受到廣大勞動者的支持。所以,有關部門提出了「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方案。根據此前中國社科院提交的一份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一歲,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一歲。
  • 延遲退休將至 就業市場「35歲歧視」這幾道坎怎麼跨
    在延遲退休的眾多反對意見中,所提最多的一條是「延退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種擔憂並非沒有依據,我國當前的就業市場存在「35歲」現象,年齡歧視也非常普遍,50歲以上的人失業後再就業因此,長期以來官方都將「女性40歲、男性50歲」的人群列為就業困難群體,並納入政府就業工作的考核目標。  「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是中央對延遲退休改革的最新定調。
  • 延遲退休將至,就業市場「35歲歧視」這幾道坎怎麼跨
    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就業市場還未做好迎接這些「大齡打工人」的準備。在延遲退休的眾多反對意見中,所提最多的一條是「延退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種擔憂並非沒有依據,我國當前的就業市場存在「35歲」現象,年齡歧視也非常普遍,50歲以上的人失業後再就業相對困難。因此,長期以來官方都將「女性40歲、男性50歲」的人群列為就業困難群體,並納入政府就業工作的考核目標。
  • 35歲,失業1年,找不到合適工作怎麼辦?3招幫你搞定
    網友諮詢:我今年35歲了,失業1年。原本打算過完年重新找份工作,誰知道一場疫情下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可是家裡要吃要喝。現在我該怎麼辦?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35歲正處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失業一年會給家裡造成很大的影響。題主想必非常焦慮,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題主不要著急,3招幫你搞定。一. 個人情況剖析1. 前份工作辭工真實的原因是什麼?是裁員還是主動辭職?
  •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從「失業困難戶」到「就業領路人」,公益崗位...
    看著兒子坐上公交車,兩口子騎上自己的電動車,匯入早高峰的通勤車流中……今年58歲的閆文敬是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橫七條路第二社區居委會的一名協管員,能夠忙碌地去上班在閆文敬看來是「最美好的時刻」。而能夠享受這樣的美好,得益於街道穩保就業,一個公益性崗位撐起了一個家庭的幸福生活。
  • 40歲女研究生,失業3月無人問津,感慨:為了維持生計只能送外賣
    40歲女研究生,失業3月無人問津,感慨:為了維持生計只能送外賣小陳已經四十歲了,工作了幾年,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她被辭退了。即使她是研究生學歷,依舊在找工作的時候,非常不方便。因為她年齡大了,40歲的年紀,卻還沒有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