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3空空飛彈型號演變-武器庫-中華軍事

2021-01-11 中華網

R-73M1(R-73RDMl)型其尺寸、射程、制導頭視野與基本系列相同,只是技術比較先進,可能採用與R-73M2一樣的探測元件。R-73M2(R-73RDM2)型R-73M2最具震撼力的功能的是它可掉轉180度攻擊後方目標。使用時,載機先通過資料鏈引導飛彈轉向,待完成敵我識別,確認不會誤擊友機後再啟動制導頭,這種發射方式已在蘇-35上試驗成功。據說與機上的雷達告警器配合使用,還可用此方法攔截來襲飛彈。其在向後射擊最大射程8-12公裡,最短射程1公裡。R-74EM按照俄羅斯/前蘇聯的空對空飛彈命名法(研製中用K開頭,定型後用R開頭),該型飛彈目前應稱為K-74ME,它是以R-73為基礎發展的新一代空空飛彈,彈上的制導、動力系統均進行了大幅度改進,射程增加到40公裡,據說制導頭視野可達±80-90度從1994年以來R-73飛彈因應量產而衍生為R-74EM標準型(原R-73M),並於1997年加入獨立國協服役。R-74EM有更遠的射程與更大的尋標角度(達60°的離軸攻角),以及改良型的紅外線反制措施。

相關焦點

  • 運-9運輸機衍生型號-武器庫-中華軍事
    運-9運輸機還推出了多個改裝型號,包括反潛機、預警機、巡邏機等6個特種飛機機型和軍用運輸型,運-9飛機的系列化譜系將成為未來中國20至30年中型特種飛機的基礎平臺。高新8號電子情報飛機能夠為飛行編隊的指揮員提供有關敵方軍事力量戰術態勢的實時信息。高新-11高新-11(代號:GX-11),2015年初網上新曝光的高新-11號,從機身上的大量共形天線來看,該機很有可能是空軍二代電子情報偵察機,也就是高新-1/高新-3的後繼者。
  • 細細的空空飛彈,美國空軍的隱身空空飛彈始末
    測試中的飛彈並沒有使用標準的衝壓發動機,而是採用了AIM-7「麻雀」空空飛彈的Rocketdyne ML 58 Mod火箭發動機,機載控制和記錄設備代替了制導系統和戰鬥部,還裝有降落傘,在飛行結束時確保安全返回地面。
  • 嘗試趕超中美,俄六代戰機攜空空飛彈初試空戰!蘇57陪襯黯然失色
    俄軍隊第一次嘗試讓獵人無人機攜帶空空飛彈,測試其空中作戰能力,嘗試趕超中美,令外界驚訝。根據俄軍披露的情報,獵人無人機的這次演習只具有參考價值,它所攜帶的飛彈只有紅外線和雷達導引頭,沒有發動機和戰鬥部。俄軍也沒有向媒體透露獵手無人機在空戰測試中捕獲或攔截目標的真實結果。
  • 殲16新彈組合,第四代空空飛彈一統江湖,期待五代彈
    我國第一種空空飛彈是PL-1空空飛彈,並第一次以「霹靂」來命名我國國產空空飛彈。 1958年中國從前蘇聯引進了R-5型空空飛彈,採用了雷達駕束制導方式,仿製型號就是PL-1飛彈。但是該彈由於技術較簡陋,性能較低,僅裝備早期的殲-6夜間戰鬥機。
  • 東南海域傳來巨響,解放軍直10超低空掠海突防,空空飛彈2發連射
    據央視軍事1月12日報導,近日閩南海域,解放軍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跨海演練大機群低空突防。飛行員駕駛戰機保持20多米的高度,以超低空掠海突防的方式,向遠海某陌生島礁快速機動。解放軍武裝直升機在接近目標海域後,搜索目標實施火力打擊,兩枚空空飛彈連續命中。
  • 「武器庫」A-6「入侵者」攻擊機:火力強大的海上「袖珍B-52」
    A-6攻擊機先後發展出A-6A、B、C、E等多種型號,其中A-6E作為重大改進型號,曾長期充當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攻擊機。截至1991年停產時,格魯門公司共生產了各種型號A-6飛機總計704架,此外美國海軍還在A-6攻擊機基礎上衍生發展出用於電子對抗的EA-6A和EA-6B艦載電子幹擾機與用於空中加油的KA-6D加油機。
  • 數架直升機實彈戰術演習,武直9發射空空飛彈還是第一次見
    特別是武直9疑似發射空空飛彈,對飛行中的空中目標進行攻擊,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我們可以看下圖。從飛彈的彈翼特徵和飛行的軌跡以及擊中的目標特徵來分析,這應該是一枚空空飛彈。 武直9武裝直升機發射空空飛彈擊中目標 從公開的資料來看,目前我軍裝備的武直9和武直10等武裝直升機,能夠攜帶的空空飛彈只有"天燕"90空空飛彈一個型號
  •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高材生,空空飛彈研究專家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高材生,空空飛彈研究專家洛陽是千年古都,基本上就是濃縮版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洛陽不僅誕生出了趙普、元稹、賈誼等文學大家,也是我國近現代的科學重鎮,湧現出了李恆德、陳俊武、李俊賢、李圭白等院士。江山代有才人出,當代科學家中,洛陽人也有一席之地。
  • 為蘇-57量身定做,俄曝光一款神秘的迷你空空飛彈,堪稱致命武器
    「閃電」設計局是俄羅斯久負盛名的飛彈研發企業,專門研究空空飛彈,產品包括R-77主動雷達制導中距,R-73紅外製導格鬥彈,以及其改進型R-74/K-74飛彈。「閃電」設計局大方展示了自己研製的新型空空飛彈和飛彈發射架,包括R-77、R-74/K-74以及其發射架,並且首次公布了一種全新研製的空空飛彈。從新聞照片上看該彈似乎是R-77的縮短版,擁有與前者相同的彈體直徑和柵格式摺疊尾翼。雖然其引導頭被紅色護罩遮住,但從護罩尖頭外形看採用的是雷達而不是紅外引導頭。
  • 美國新式空空飛彈橫空出世 三款戰機要重配長劍了
    作為全球頭號軍事大國,美國在各種裝備的發展上基本上都是全世界的領頭羊。各種軍事理論也不斷被美軍提出來指導其一場場戰爭。但是,縱觀美軍的軍事理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對技術裝備的依賴非常嚴重,其軍事理論的提出往往也代表著對新式裝備研發的需求。
  • 傳說中的PL -21: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射程400公裡就有點扯了
    霹靂21,傳說中的超遠程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對是否有這型空空飛彈的存在,目前,軍方的態度是,既不承認了,也不否認,就讓外界使勁地猜測。因此,網絡上有多種關於霹靂-21空空飛彈的傳說,如同沈飛的所謂殲-31,說是中東某狗大戶,有出手就是100架的訂單,將不明就裡的軍迷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只有傻瓜腦殘的才會上當。
  • 土耳其自己動手攻破難關,已搞定兩款空空飛彈
    其中在航空技術領域,土耳其自己動手攻破難關,打算擺脫對美制航空彈藥的依賴,除了普通航彈之外,已搞定兩款空空飛彈。公開了在2017年時,土耳其首次展示了兩款國產空空飛彈,分別為,Bozdogan,中文譯為:波茲多安,為雷達制導的中程空空飛彈與Gokdogan,中文譯為:遊隼,為紅外製導的格鬥飛彈
  • 印度成功測試火箭炮,可大面積覆蓋,巴鐵戰機攜帶空空飛彈升空
    在軍事上比肩美國和俄羅斯,成為並駕齊驅的軍事大國,在地緣政治上,稱霸南亞次大陸, 不斷蠶食周邊國家領土,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洋,已經成為了印度的目標。 在軍事上面,印度不但斥巨資進口先進武器和軍工技術,在軍工研發方面,印度也不斷發力。據印度《亞歐時報》消息,近日,印度軍工企業自主研發的帕納卡火箭炮完成實彈測試。
  •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字之字體的演變—從甲骨文到隸書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字不僅書寫了歷史、記錄了歷史,其實它也有自己的歷史。那一片黑黝黝的流動線條,書寫了全世界人口最多族群的文明史。中國文化千變萬化,中國文人千奇百怪,卻都有一個共同的載體,那就是筆墨。文字自誕生以來經歷了無數次的演變,中華文字的字體演變史也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首先看到的文字,並沒有筆跡和墨痕,而是以堅硬的方法刻鑄在甲骨上、青銅鐘鼎上、瓦當上、璽印上。更壯觀的,則是刻鑿在山水之間的石崖、石鼓、石碑上。
  • 美媒:殲-20靠空空飛彈彎道超車,美國F-22、F-35都比不上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媒《EurasianTimes》網站12月17日報導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閃電」與F-22「猛禽」戰機同為美國「第五代戰機」,被一些人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但這兩款美軍「最強戰機」由於對老舊的中程空對空飛彈( AMRAAM )過度依賴,或讓中國殲-20實現「彎道超車」。
  • 殲20沒有機炮而只裝備了6枚空空飛彈,一旦打完只能跑路嗎?
    但是,值得所有軍迷朋友注意的是,縱使我國的這款隱身戰機如此先進,但卻沒有裝備機炮,而只是裝備了6枚空空飛彈,這不禁讓所有的軍事愛好者都為殲20捏了一把汗!機炮技術放到現在雖然已經算不上是什麼先進技術了,但是作為飛機的最後一張保命符,在幾十年的飛機換代過程中一直都是被保留了下來,就連當今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在當年對F22戰機和F35戰機的研製計劃中都專門提出過一個觀點:哪怕是不惜犧牲自身隱身性能也要保留住機炮這一設計,為何我國在四代機的研製上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 中國航空院校的無冕之王,堪稱總設計師搖籃,包圓3個20型號!
    中國高等院校裡面有航空專業其實很多,除了北航南航西工大之外,南昌,瀋陽都有,而且最近些年連清華也重建航空系,外加廈門大學,還有一些專門服務民航的學校,對中國航空工業各個型號研發推動最大的就是北航南航西工大,尤其西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