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書店業系列報導之(六)——2020年全球書業10大事件

2021-01-18 騰訊網

【百道編按】

同樣面對疫情,歐美國家的圖書市場,似乎波浪更大,更加冰火兩重天。一方面,企鵝蘭登豪擲21.75億美元購下西蒙與舒斯特;另一方面,有73年歷史的北美最大書展不得不「退休」。一方面,獨立書店生存維艱紛紛倒閉;另一方面,許多出版社和亞馬遜的銷售收入,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一方面,前總統歐巴馬自傳上市一月狂銷332萬冊,拉動了美國紙質圖書市場,居功至偉;另一方面,愛書的讀者伸出援助之手,挽救了世界上最美的兩家書店。

讓我們來看看,2020年的全球書業,都有哪些大事發生。

01

企鵝蘭登收購西蒙與舒斯特

2020年3月,維亞康姆決定出售旗下在美國排名第三的大眾出版商西蒙與舒斯特時,排名第二的哈珀科林斯和排名第一的隸屬貝塔斯曼的企鵝蘭登雙雙加入競爭。最後,企鵝蘭登以21.75億美元的價格,將西蒙與舒斯特收入旗下。因為還需有關部門批准,所以收購會在2021年下半年才能最終完成。

西蒙與舒斯特紐約總部大樓

收購西蒙與舒斯特後的企鵝蘭登,總收入超過30億美元,佔美國大眾圖書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引發業界人士擔憂形成對自由競爭不利的壟斷局面。因此,美國作家協會和書商協會發出了反對之聲,並呼籲司法部認真調查這起併購案。企鵝蘭登方面則聲稱,這樣的併購完全不會涉及市場壟斷。因為併購後的兩家出版社,企鵝蘭登和西蒙與舒斯特,在編輯方針和出版思路上,各自完全獨立。

西蒙與舒斯特在全球擁有約1500名員工,2019年營收達8.14億美元,出版了包括希拉蕊·柯林頓、約翰·歐文、史蒂芬·金和鮑勃·伍德沃德在內的諸多知名作家和公眾人物的作品。

02

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博洛尼亞書展改為線上書展,習慣了面對面交流的出版人,依然踴躍

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幾乎所有國際書展都停擺。3月,在開幕前不足兩周,倫敦書展被迫取消,成為第一個倒在疫情前的大型國際書展。緊跟著,萊比錫書展、巴黎書展、博洛尼亞兒童書展也相繼取消。上半年,人們還寄望於疫情緩解,全球規模最大、影響也最大的法蘭克福書展能在10月如期舉辦。然而,人們的願望最終落了空,法蘭克福書展不得不轉移到線上。

法蘭克福書展的旗幟

好在習慣了面對面交流的全球出版人,對網上聚會也樂此不疲。比如法蘭克福線上書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150萬人參加了線上圖書活動,行業會議的參加者從幾百人到千人不等,版權中心的線上活動更超過4000人登錄。法蘭克福書展的主辦方、德國出版商及書商協會總經理亞歷山大·斯奇佩斯說,將把這次線上書展的經驗,納入未來辦展的理念中。

在針對疫情和其他市場變化的調整中,法蘭克福書展關閉了其紐約辦公室。

03

有73年歷史、鼎盛時期參會人數超過5萬的美國書展正式退休

始於1947年、北美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美國書展宣布,原定於2021年5月在紐約舉辦的書展,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一律停辦。用其主辦方勵展集團的官方說法是,正式而光榮地「退休」。

談到美國書展「光榮退休」的理由,勵展集團稱,一是疫情之下,人們很難到現場去看書展,二是在過去的10年裡,圖書貿易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書展需要反映這些變化。雖然勵展集團同時也宣稱,希望未來的某一天,美國書展還會以另外的某種方式回來。

美國書展大廳

對於勵展集團的這一決定,許多業界人士並不感到吃驚。他們知道,由於美國書展越來越缺乏吸引力,因而越來越不成功,又找不到煥新的方法,勵展集團有此打算,已非一日。鼎盛時期,每年有超過5萬人參加美國書展,但是近些年,參展人數逐年大幅度下降,有時展館裡甚至空空蕩蕩,門可羅雀。

雖然大多數業界人士對美國書展是否回來不感興趣,但同樣大多數的人依然希望,能創造一種類似的事件,讓美國和國際的出版人、書店人有機會面對面交流。這,聽起來似乎很矛盾。

04

歐巴馬自傳《應許之地》,上市一周狂銷170萬冊,一個月售出332萬冊。在歐巴馬這本超級暢銷書的帶動下,雖然經歷疫情的折磨,但美國紙質圖書市場復甦勢頭明顯。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自傳《應許之地》,於2020年11月17日在全球各地以25種語言同時出版。面市第一天,圖書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就狂銷近90萬冊,比柯林頓自傳、小布希自傳上市第一天的銷量,都要高出一大截。柯林頓自傳上市第一天的銷量,是40萬冊,小布希的更少,只有22萬。《應許之地》出版當日,就毫無懸念地登上美國各家的非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並且從此一直在該榜上第一名的位置。

上市一個月後,《應許之地》的出版方企鵝蘭登宣布,該書在北美地區的銷售,超過了332萬冊。起初,出版方決定的印數是340萬冊,但是很快調整到470萬冊。《應許之地》的超級暢銷,拉動了北美非虛構類圖書的銷售,也帶動了整個圖書市場。

歐巴馬自傳《應許之地》

儘管2020年在全世界都是動蕩與痛苦的一年,但是美國圖書市場卻不斷傳來好消息。根據市場調研公司BookScan的數據,11月27日黑色星期五那一周,美國紙質書銷售達到1750萬冊,是BookScan自2004年開始監測美國紙質書銷售以來銷量最大的一周。12月12日那一周,美國紙質書銷售冊數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290萬冊。

2020年底傳來的消息更加令人振奮:紙質書的銷售比2019年增加了7.8%,成人類紙質書增長了9.1%,雙雙創下了16年來的新高。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是歐巴馬,拯救了美國圖書市場。

05

2020年文學閱讀回歸,精裝本文學書銷量大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英美出版業的一系列數據表明,2020年的虛構類圖書,無論是精裝本還是平裝本,市場表現相當強勁。其中精裝本虛構類圖書,是所有類別的紙質圖中,銷售冊數增幅最大的類別。美國2020年虛構類精裝本比2019年增加了9.5%。英國的年度數據還沒有出來,但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已然十分令人開懷。不到6700萬人口的英國,虛構類精裝本圖書的銷量,達到了670萬冊。根據英國業內專家估計,虛構類精裝本在英國的全年銷量,會是一個可喜的數字和一個可觀的增長百分比。

英美書業人士認為,是疫情,讓更多的讀者回到閱讀、回到文學上來。英國BBC的一項調查表明,疫情禁足期間,超過50%的受訪者摒棄了爛俗的肥皂劇,選擇自己或者和家人一起,閱讀圖書。文學,讓他們逃避痛苦的疫情、喧囂的脫歐現實,娛樂自己的心靈並獲得安慰。英國出版商協會執行長史蒂芬對此評論道,英國圖書市場的銷售情況,再次強調了圖書和閱讀的本質----讀者需要的是優質內容。

06

疫情大幅提升了有聲書和電子書銷售。

英國市場的電子書銷售額,上半年就猛增了17%,達到1.99億英鎊。據預測,全年的電子書銷售增幅,與2019年比,不會低於17%,有望突破20%。有聲讀物銷量增加,更是十分喜人,僅上半年就增加了42%達5600萬英鎊。同樣,英國出版商完全有理由相信,有聲讀物的全年銷售,會是一個令他們十分高興的數字。

美國電子書和有聲書銷售,也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其中電子書銷售同比增長了16.5%,金額達到9.563億美元;有聲書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7.3%,總計5.536億美元。

電子書和有聲書銷售喜人

圖書數字內容的先行者哈珀柯林斯,電子書銷售增長了18%,有聲書銷售增長了26%。公司的大眾出版部門,數字內容銷售佔其總收入的23%,約1億美元。

有深厚閱讀習慣的歐美國家,因為疫情,兒孫不能去看望父母或祖父母,不能一起過聖誕節,於是他們改為互贈圖書,包括電子書。生日或節日時,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講故事,共讀一本書。

07

疫情之下出版社逆勢增長,有的斬獲創辦以來的最佳業績

西蒙與舒斯特今年第三季度收入為2.7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7億美元增長了29%,是公司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一個第三季度。執行長喬納森·卡普(Jonathan Karp)說,增長不只是一兩個部門,所有業務板塊均是兩位數增長。卡普還信心滿滿地說,相信第四季度的表現,只會更好。

英國著名的布魯姆斯伯裡出版社、即超級暢銷書《哈裡·波特》的出版商,2020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增加了10%達到7800萬英鎊;贏利上升了60%。第三季度的形勢更加喜人,銷售收入達到5000多萬英鎊,形成了自2008年以來的最佳業績。和西蒙與舒斯特的卡普一樣,布魯斯伯裡總裁奈傑爾·牛頓表示,2020年他們將會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布魯斯伯裡執行長奈傑爾·牛頓

疫情不能旅行,不能外出的人們,有更多的時間閱讀。根據NPD集團的《2020娛樂變化研究》,出於教育和娛樂目的,美國35-44歲的消費者在圖書上的開支比去年增加了74%,這是所有娛樂消費中增幅最大的類別。同樣,往年在11月才會出現的聖誕銷售旺季,2020年從10月就開始了。而且聖誕節之後,勢頭依然旺盛。這些,都是出版社能逆勢增長的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歐美發達國家絕大多數出版機構的增長,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了20%。但是,也有例外。那些事先沒有戰略布局、數位化程度不夠高、網絡渠道不夠通暢、不善利用新型營銷工具的出版社,2020年日子依然不好過。

08

實體書店處境危險,獨立書店復興之路被阻斷,網絡書店喜笑顏開愈加強勢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數據,2020年1-10月,美國實體書店的銷售金額為49.7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71.9億美元下降了31%。

巴諾書店的收入已連續七年下降,新冠疫情更是重創了巴諾在大城市的銷售,圖書及店內咖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50%。巴諾書店稱,即使12月份的銷售良好,巴諾書店的全年銷售比去年仍將下降20%。迫於節省現金和削減成本的壓力,巴諾書店在疫情期間解僱了5000名員工。

從2009年至2019年,美國獨立書店享受了10年復興式發展。但是2020年,復興之路被新冠疫情粗暴阻斷。據美國書商協會的數據,疫情暴發以來,每周都有一家獨立書店倒閉,據估計全美會有近20%的獨立書店消失。2020年美國新開業的書店,只有30家。而2019年的這個數字,是104家。

那些依然活著的書店,三分之一的書店年銷售額下降了40%或更多,只有26%的書店銷售持平或略有增長。即使那些銷售穩定的書店,利潤也在下降,生存也十分困難。

與實體書店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亞馬遜成了疫情暴力之下圖書銷售最大的贏家。2020年4-6月,亞馬遜的商品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7%,整個夏季的圖書銷售額同比上漲了60%。亞馬遜在第三季度的銷售為960億美元,2019年的這個數字是700億美元。雖然第四季度準確的銷售數據尚未出籠,但據估計,已創下網站有史以來的高峰。

亞馬遜銷售創下有史以來最高

實體書店大規模裁員減少投入,亞馬遜卻反其道行之,繼續大力投資電子商務。2020年前9個月,亞馬遜在固定資產上投入了3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於加強其電子商務業務。7月以來,亞馬遜僱用了35萬名新員工。這些員工多數是倉庫工人、軟體工程師和硬體專家,亞馬遜在夯實物流基礎的同時,加大加快發展雲計算、流媒體的力度和速度。

不光亞馬遜,還有別的網絡書店也成為疫情之下圖書市場的大贏家。電子書和有聲書銷售網站利布羅,2020年的銷售額比之2019年增加了48%,銷售收入同比增加了200%。還在這一年年中時,他們的書店合作夥伴,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321家。

09

美國出現幫書店新模式大獲成功。不同於傳統的網絡書店,BOOKSHOP.ORG不但替獨立書店宣傳圖書、做營銷,實現銷售後還以分帳的方式與書店共享利益,受到困境中的獨立書店的歡迎。

疫情期間,美國出現了一個為獨立書店服務的網絡平臺Bookshop.org,為那些沒有電子商務平臺的獨立書店做營銷、組織各種活動、售賣圖書和文化用品。該網站的執行長安迪·亨特指出,美國有2000多家獨立書店,其中只有不到200家擁有良好的在線購物平臺。新冠疫情發生後,那些沒有電子商務平臺的獨立書店,或者艱難生存,或者關門歇業。

為獨立書店服務的網絡平臺Bookshop.org頁面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Bookshop網站售出了5000萬美元的圖書,其中獨立書店分帳得到1000萬美元。Bookshop.org的良好運營,為一些書店帶來希望,也拯救了一些瀕臨倒閉的書店。至今,美國已有1000個獨立書店與Bookshop.org籤約成為合作夥伴。

誕生於美國的Bookshop.org,在英國複製相同模式幫書店,同樣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因此同樣也受到英國獨立書店的歡迎。不少英國的獨立書店人將這樣的平臺,視為挑戰或者應對日益強勢的亞馬遜、為自己贏得生存空間的機會。

10

美法兩家世界上最美的書店,銷售大幅度下滑面臨生死時向讀者求救。愛書人的訂單雪片般飛來,幫助書店度過了危機。

位於紐約下曼哈頓區、有250萬冊新書和二手書的斯特蘭德書店,是紐約的城市符號之一。因為新冠疫情,書店銷售額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70%,加上現金流減少,經營難以為繼。因此,店主南茜向她忠實的讀者發出了求助信。她說,這是書店93年歷史上,第一次為了生存下去而希望讀者伸出援手。

她所希望的幫助,不是捐款,而是讀者到書店,或者通過網站、電話買書。令她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她發出求助信的那一周,書店收到了2.5萬份訂單,銷售收入將近20萬美元。那個周末,書店門前排起了長隊,有讀者一次性買下上百本書,有人給店員送餐,或者給南茜送鮮花。

斯特蘭德書店的燈光

還有讀者專門穿過紐約城去到書店,只為表達對書店的支持。書店的單日訂單有時可達上萬筆,常規情況下,每周也可以獲得5000份訂單。就這樣,在讀者的幫助下,斯特蘭德書店度過了難關,避免了倒閉歇業的命運。

無獨有偶。成立於1919年的法國莎士比亞書店,是巴黎的地標之一,多年來一直在全球最美書店的名單上,也是無數歷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和普通遊客到巴黎的必訪之地。二戰期間,店主西爾維亞·比奇,寧可讓書店關門,也不肯將最後一本喬伊斯的《芬尼根守靈夜》賣給納粹佔領軍官員。

莎士比亞書店也是各國遊客到巴黎必訪的打卡地。但是2020的新冠疫情,不但令遊客銳減,書店還不得不遵守法國政府的禁令,減少營業時間或關門,書店營業額因此同比急降了80%。

法國莎士比亞書店

店主希爾維亞·惠特曼向讀者發了一封郵件,呼籲他們多多購買書籍。同樣令希爾維亞完全意想不到的是,郵件發出後,書店的訂單量激增。平時,每周有100份訂單就不錯了。現在,他們每周收到的訂單超過了5000份。這些訂單來自法國和歐洲大陸多個國家,他們給書店留言,表達對這家全世界最有名望的英語書店的支持。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也帶著家人來書店購買了圖書。全世界最美最著名的書店之一的莎士比亞書店,就這樣度過了生死劫。

(本文作者:文信;本文責編:肖歌)

微信號 :bangshudian

相關焦點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以2018年為例:圖書館借出最多的書是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圖書,而書店暢銷榜上名列前茅的則是美國作家丹·布朗的《起源》及中國大陸作者Susan Kuang的《斜槓青年》。如果有臺灣讀者現在仍然要在上述兩個圖書館借閱這三本書,它們的作者、譯者及出版社並不會得到補貼。這是怎麼回事呢?
  • 華東商業10月大事件:蔦屋書店大陸首店開業 北外灘來福士首批主力...
    10月華東商業地產圈這些大事件值得關注: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大陸首店在杭州天目裡亮相,北外灘來福士2021年開業,首批主力租戶品牌亮相;瑞虹天地太陽宮對外公布了將有MUJI等首品牌入駐;得寵社南京開首店……   一、蔦屋書店大陸首店亮相杭州
  • 書業觀察|扼殺「辛迪加」:法國書店協會和亞馬遜的較量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在法語中,「libraire」一詞表示「書商」,而「librairie」一詞表示「書店」,但也可以表示「書業」、「全體書商」,舊義為「圖書館」,即英語中的「library」。因此「書店協會」或許也可以翻譯為「書業/書商協會」。
  • 書業新探︱線上書業:未來的一種可能性,現在就要開始實踐
    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加劇了書業面臨的挑戰:實體書店被迫關閉,作為大型圖書交易場所的各大書展相繼取消,圖書電商的物流受阻,經濟下行可能影響人們對圖書的購買意願……現在,身處其中的參與者,無論是否準備就緒,都已一齊捲入這場變局。然而業態更新並非疫情下的突變,變革之門早已打開。近十年來,書業始終面臨革新的命題,不斷應對新技術與新閱讀習慣帶來的衝擊。
  • 2020年全球動蕩大事件全盤點!
    加之部分無良媒體唯恐天下不亂,對疫情和其他自然災害的報導,造成了民眾覺得2020年多災多難的既視感。但事實上每年的災害病亂都不少,只是沒有那麼多報導集中性聚集性的出現而已。
  • 第七屆全國書業社店營銷實務對接會聚焦書業融合引領產業發展
    伍旭升表示,經過疫情大考,書業同仁能夠在線下相聚,共話書業社店合作,親近感和珍視情讓人油然而生,尤顯寶貴。他強調:「第七屆全國書業社店營銷實務對接會以『新時代、新變局、新融合』為主題,聚焦新零售、新技術、新營銷,解剖短視頻等當下潮流營銷方式,探討圖書營銷的優化與重構,在網絡直播興盛之時,恰恰凸顯了社店對接的極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荷蘭書業發展概況及特色
    本文通過相關統計數據①介紹荷蘭書業的發展概況,深入分析其書業發展強盛的原因與特色之處,試圖總結可供我國出版業借鑑之處,彌補相關研究的不足。二、荷蘭書業發展概況荷蘭的中央書屋(Centraal Boekhuis)作為整個國家圖書發行體系的絕對中盤,承擔著全國90%的圖書、音像製品、印刷品和文具物流配送[1]。
  • 回顧2020年,展望2021年:全球及中國汽車市場十大發展趨勢(上)
    多變的2020年終於結束,2021年拉開大幕,中國車市正經歷著一系列變革與挑戰。在此辭舊迎新之際,《車業雜談》邀請到汽車行業資深專家、《車業雜談》汽車新媒體平臺獨家特約汽車行業評論員方圓分享他對行業的理解與看法。本篇側重探討全球經濟及汽車發展的宏觀概況,並結合中國車市的代表車型做了延申解讀。
  • 書業觀察|疫情中的俄羅斯圖書館和實體書店
    3月,隨同國家圖書館一起關門的還有各大、小實體書店。圖書館閉館、書店關門,疫情期間在俄羅斯該如何閱讀?本文以專業讀者和大眾讀者兩個視角略窺疫情下俄羅斯的書業(按:此處我們指的是一種廣義的書業。手稿、古籍流通於過去,或許我們可以把它們理解為一種「歷時性書業」)情況。
  • 書業觀察|近三十年蘭州古舊書業剪影
    選擇蘭州這座古老的西北城市,作為描述古舊書業的一個樣本,似乎有它的必然之處。追溯甘肅一帶的古舊書業發展史,早在北涼時期便已有私人藏書家的記載。元代的汪氏萬卷樓,明清的藏書家段堅、張澍,建國後的蘭州古舊書店等,都記錄著這一地區古舊書業繁盛的一面。
  • 書業觀察|德國書業協會何以起訴網店打折促銷:圖書定價制度
    2020年1月,德國書業協會就一紙訴狀將eBay告上法庭,控告其在2019年的聖誕季打折銷售定價圖書。對書的打折促銷和低價競爭,這在德國違反了一條已經有百年多歷史的規則——圖書定價制度。而這個圖書定價制度,在英國、法國等許多國家都實行過。
  • 朝陽大事記 | 2020年朝陽輪胎發生的大事件!-全球電動車網
    朝陽大事記 | 2020年朝陽輪胎發生的大事件! 2021-01-13 17:29:33   來源:全球電動車網    作者:全球電動車網    人氣:    評論
  • ——深圳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業40年激情燃燒的歲月
    當光陰的車輪開足馬力,加速度抵達1996年,第一座深圳書城與讀者見面,深圳開啟了向閱讀之城出發的步伐。  40年間,深圳的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伴隨著特區同步成長。回首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僅有一座由寶安縣廣播站更名而來深圳市廣播站,成為市委、市政府發布重要消息的唯一媒體,特區傳媒業的沃土在等待著第一批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從業者前來開墾耕耘。
  • 2020中國取得了哪些成績?意媒:「2021將是中國龍的覺醒之年!」
    華輿訊 據意燴報導 在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義大利新聞記者、漢學家瑪麗亞 諾維拉 羅西(Maria Novella Rossi)通過題為《2021:龍的覺醒。中國即將呈現的未來景象》一文細數了中國在2020年取得的一系列成績,並稱如今全球地緣政治正在改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而中國似乎將在全球事務中再次發揮主導作用。
  • 「先鋒書店」20年堅守與突圍(人民眼·實體書店)
    從太平南路的這間小書店起家,繼而開到南京大學旁的廣州路,又從繁華的市中心新街口拐到五臺山體育館地下車庫;從最初的1家書店到11家;從社區走向景區,從高校走向鄉村:先鋒書店一直氤氳著六朝古都的書香。   兩年前,先鋒書店獲評中國出版政府獎。今年3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出2016全球十佳書店,先鋒書店成為亞洲唯一入選者。
  • 全球與中國梯級磚行業發展研究及前景分析報告(2021-2027年)
    of the Global and Chinese Tradard Brick Industry (2021-2027)    5.6.2 重點企業(六)梯級磚產品規格、參數及市場應用業    5.6.3 重點企業(六)梯級磚產能、產量、產值、價格及毛利率(2016-2020年)調    5.6.4 重點企業(六)概況、主營業務及總收入研    5.6.5 重點企業(六)最新動態網  5.7 重點企業
  •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矽礦石行業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
    二、2016-2020年全球矽礦石產量、表觀消費量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c  第六節 2016-2020年中國矽礦石供需現狀及2021-2027年預測分析n    一、2016-2020年中國矽礦石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及2021-2027年趨勢預測分析中    二、2016-2020年中國矽礦石產量、表觀消費量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智    三、2016-2020年中國矽礦石產量、市場需求量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林
  • 這本"企鵝日曆",帶你跑遍全球85家神奇書店…
    現在,這些書店都被收藏在了《企鵝日曆2021:世界書店巡禮》中。你的城市有哪些神奇的書店?旅行的路上有哪些文藝書店一定要去打卡呢?2021年,企鵝君陪你閱讀與旅行,五大洲、60座城市、85家傳奇書店,都在這365天的手繪插畫中被淋漓盡致的呈現出來。
  • 2020中國書店大會|書店老闆們都在關注哪些書店
    2019年,中國的實體書店數量超過了70000家;這一年關閉了500多家書店,但新開的書店超過了4000家。1月8日,以「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書店大會在北京舉行。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在會上發布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盤點2019年的書店業,公布2019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網絡打卡書店數量排行榜等,並闡釋了何為「書店重做」。
  • 變革之年!匯總愛瑪2020大事件,全力衝刺實現「全球銷量,真正領先」!
    連續9年榮獲中國品牌力指數行業第一人民日報、人民網頭版專題報導:「八大優勢」——愛瑪成為國貨之光。正如人民日報、人民網所說,愛瑪的八大優勢,讓愛瑪能夠領先行業多年,也讓愛瑪成為電動車行業的一張名片。豪鋰系列的火爆,也將推動愛瑪一直倡導的「中國新出行」。《我和我的家鄉》,助力家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