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2021-01-09 張蕾kan歷史故事

俗語:「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在農村農民中相傳著大量的老話、俗語等,大多是對農民勞動實踐經驗的總結。它們簡明扼要,易於理解,它們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寶貴農業文化的一部分。

這句俗語所說的「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什麼意思?這句俗語總結了農民如何做好作物以獲得高產的經驗。在這句話中,禾,豆子代表所有的作物;耘,鋤頭代表所有的耕作方法;三,不是實數,而是虛數,意思是更多。這就意味著,要想獲得好收成,就必須勤奮、精耕細作、管理莊稼。才會有個大豐收。

這一俗語對當前的農業生產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記得我父親那時候,不管是什麼作物,都會精心耕種,施肥和除草都是很勤勞,對小麥收割後晾曬的土地也是一樣,每下一場雨他都要耕一回田,說這是為了鬆土。

這句俗語與「鋤頭上有水」這句俗語有共同之處,它說明了中耕除草、鬆土保溼、提高土壤滲透性的重要性和對農作物的重要性。正如一首著名的唐詩所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相關焦點

  • 瑤山古寨——禾倉下別樣的「世外桃源」
    禾倉之下瑤族人學習刺繡技藝玩耍、閒聊……瑤山婦女在禾倉下閒坐古寨糧倉排排矗立,別有風味小溪和老屋交相輝映一幅精美的畫卷禾倉群禾倉是瑤山古寨標誌性的歷史古建築外觀為圓錐形的禾倉有的已存在上百年倉頂蓋草,倉體以竹篾笆合圍
  • 斑馬倉三周年,未來有你更精彩
    那時候,沒有人知道未來網際網路家裝是什麼樣子。雖然勢單力薄,但我們仍然義無反顧背起行囊踏上徵途。團隊擴張,斑馬倉承載了更多的夢想和希望如今,斑馬倉的團隊越來越龐大,我們的腳步,開始遍布全國似乎在路上行走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睡覺的時間,可是我們不能停下腳步,因為我們知道,有更多的斑馬倉家人
  • 「禾倉有展」 願你如約而至!
    2018年12月1日,「禾倉有展」暨「新米品食田間派對」將在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黃崗侗寨拉開序幕,為期四天的鄉村展覽,即將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和老師們
  • 農村俗語:雨水有雨莊稼好,大麥小麥粒粒飽,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雨水有雨莊稼好,大麥小麥粒粒飽」啥意思?還有道理嗎?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顧名思義,就是雨水開始增多的時候。春季的降雨量一般都是從雨水節開始逐漸增加的。~「雨水有雨莊稼好,大麥小麥粒粒飽」意思就是說,雨水節期間,必須要下雨,才能保證大麥小麥田土壤墒情,保障小麥大麥在返青分櫱拔節時對水分的需要,保證滿足大麥小麥正常生長發育的需求。只有這樣,大麥小麥生長發育才能正常,使後期籽粒飽滿,奪得夏糧的豐收。
  • 富榮生態農場 三招兒確保顆粒歸倉
    富榮生態農場 三招兒確保顆粒歸倉 2020-10-04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牛年將至,俗語「二龍治水,二人七鋤,遍地挖墳頭」,啥意思?
    導讀:牛年將至,俗語「二龍治水,二人七鋤,遍地挖墳頭」,啥意思?
  • 天下第一倉——大荔豐圖義倉
    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硃批『天下第一倉』而馳名。倉外的豐圖廣場新建的閻敬銘塑像默默的守護著義倉說起義倉的修建還有一段故事,話說當時關中地區大旱,連年歉收,百姓生活困苦。閻敬銘為朝邑人,想為百姓辦點事,上朝便向慈禧太后申請,說:想給朝邑建個糧庫已滿足儲糧問題。因關中話朝邑、朝裡分不清,大後以後給朝庭建,便允了。誰知三年後,糧倉建成,卻建在了朝邑,也只能幹著氣。
  • 天工開物 乃粒
    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穀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劉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溼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後於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藁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
  • 牛年將至,俗語「二龍治水,二人七鋤,遍地挖墳頭」,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來源:歷史小見聞,網絡導讀:牛年將至,俗語「二龍治水,二人七鋤,遍地挖墳頭」,啥意思?人生需要有目標,農民們在耕耘農業的時候也會對來年有個預測期盼。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二人七鋤,遍地挖墳頭」,這句話是啥意思呢?對於這種說法「二龍治水,二人七鋤」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有關係。
  • 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年,二人七鋤」,啥意思?
    導讀: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俗語「牛遇寡年,二人七鋤」,啥意思?今天我們當地天氣很好,微風大太陽天,這個時候大家都坐在自家門口曬太陽,有兩位鄰居老人過來曬太陽,我就立馬搬出來了兩把板凳,讓老人坐下來一起曬一曬太陽,我最喜歡聽農村老人講一些農村俗語的,我剛好有幾個問題要問這兩位老人。我問老人,說2021年是辛丑寡婦年,老人立馬說「寡婦年,在過去是不宜結婚的年景。」,「寡婦年,無立春,會有倒春寒天氣,農作物會被凍壞。」
  • 不瞞你說:牛年將至,俗語「二龍治水,二人七鋤,遍地挖墳頭」,啥意思?
    導讀:牛年將至,俗語「二龍治水,二人七鋤,遍地挖墳頭」,啥意思?
  • 金秋(五):粒粒皆辛苦
    本文作者:徐剛「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詩在民間廣為流傳,長期被選入小學課本,幾乎婦孺皆知。
  • 「臧倉小人」:真有臧倉其人,後世多指哪一類小人呢?
    臧倉史料記載不多,只知道他是魯平公比較信任,比較喜歡的一名下屬。當然,臧倉與孟子之間的交集也沒多少記載。聽說大王要去見孟子,臧倉居然依仗大王的寵信,對孟子說是道非起來:「大王降低自己的身份去見一個普通人,為什麼呢?您以為他是賢人嗎?禮儀是又賢人做出表率的,而孟子為母親辦喪事比為他父親辦喪事還隆重。就沒必要去見了吧。」
  • 一碗有故事的瓦倉大米,蘊含著他們的百味人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讓我們珍惜糧食,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的確,盤中的大米都是農民辛苦種植的成果,而你,知道多少背後的故事?小時候,曾經被爺爺哄著下田插過一兩枝秧,不知道被什麼小蟲子咬了脖子之後就再也不願意下地了。
  • 哈爾濱街頭隨處可見的倉買店,是幹嘛用的?
    這次去哈爾濱旅遊時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哪怕是在一個小縣城的路邊都很常見的「xx超市」「xx便利店」,在哈爾濱街頭卻很少看到,難不成是哈爾濱比一個縣城還落後一些,超市比一個縣城還開得少嗎?原來啊,在哈爾濱,很多本該是「xx超市」「xx便利店」的地方,實際開的是「倉買店」或者「食雜店」。「倉買」幾乎是只在哈爾濱才能看到的店,跟小賣部、小超市或者東北其他地方都常見的食雜店是一個意思,是哈爾濱街頭的一大特徵,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 「心懷感恩·共創未來」,斑馬倉三周年慶典在杭州圓滿落幕!
    舞臺銀鞍照「斑馬」,颯沓如流星2020年7月27日,斑馬倉「心懷感恩·共創未來」三周年慶典在杭州蕭山區太虛湖酒店拉開帷幕。斑馬倉總部與城市合伙人的交流時常像家人一樣,在大會之前,九個大區的COC和斑馬倉總部進行了一天的會談,開誠布公、答疑解惑,讓每一位合伙人都能有家的感覺,正是這一份坦誠,讓我們凝聚在一起,更加有力量,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今天的斑馬倉已經成為了天貓、今日頭條的合作企業,在全國也有了630個城市合伙人,已建展廳470個,斑馬倉已從創業初期的艱難處境中掙脫出來,成為能庇護數百人共同成長的網際網路公司,這離不開每一位優秀合伙人的信任和幫助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好了,不管那麼多了,反正今天是2月29日,不過,在農村曾聽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肉」,今天恰好是29日,那算有九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俗語,是流傳在農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由於其通俗趣味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能夠傳承至今。生活在農村,對於老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倘若你問他今天幾號,他們可能不知道。
  • 「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白露逢單不好嗎?
    關於白露節氣,民間有很多說法,有的說表示天氣的變化,有的說表示莊稼的收成,而白露當天日期是逢單還是逢雙」也有一定的說法,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聽說過「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這句俗語,那它又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啥意思?你們這樣講究嗎?
    小時候在爺爺家生活的時候,爺爺經常給我講一些歷史故事,還教我一些諺語和俗語,說長大了會用到。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句俗語就是:「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看字面意思可能看不出來,但這句俗語講的其實是關於生日的一些講究和忌諱。
  • 圓谷又玩玩具「套路」,黑澤升華器開售,8枚硬幣,蛇倉卡藏玄機
    #奧特曼#最近幾年圓谷的新生代奧特曼作品都很火爆今年的《澤塔奧特曼》更是如此,很快特空機三號就要出場了,它竟然是定製金古橋。當然,按照圓谷的「套路」操作,玩具肯定先行。果然,金古橋的玩偶已經提前上線,而且是定製金古橋。事實上,圓谷又玩玩具「套路」,因為之前鍍色的黑澤升華器已經開售。這次還配備了8枚硬幣,關鍵是裡面的蛇倉卡,平時沒注意,蛇倉卡原來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