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在農村農民中相傳著大量的老話、俗語等,大多是對農民勞動實踐經驗的總結。它們簡明扼要,易於理解,它們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寶貴農業文化的一部分。
這句俗語所說的「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什麼意思?這句俗語總結了農民如何做好作物以獲得高產的經驗。在這句話中,禾,豆子代表所有的作物;耘,鋤頭代表所有的耕作方法;三,不是實數,而是虛數,意思是更多。這就意味著,要想獲得好收成,就必須勤奮、精耕細作、管理莊稼。才會有個大豐收。
這一俗語對當前的農業生產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記得我父親那時候,不管是什麼作物,都會精心耕種,施肥和除草都是很勤勞,對小麥收割後晾曬的土地也是一樣,每下一場雨他都要耕一回田,說這是為了鬆土。
這句俗語與「鋤頭上有水」這句俗語有共同之處,它說明了中耕除草、鬆土保溼、提高土壤滲透性的重要性和對農作物的重要性。正如一首著名的唐詩所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