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風情】藏藥七十味珍珠丸

2021-02-17 中國西部藝術

炮製過程中的賽太

七十味珍珠丸,藏文譯音為「然納桑培」,該藥最早源於藏醫經典方劑二十五味珍珠丸,始載於公元八世紀藏醫巨著《四部醫典》中。經歷代藏醫藥學家不斷改進和完善,最後由藏醫南方學派代表人物蘇喀·年尼多傑於十五世紀中葉(公元1439年—1476年),在總結了前輩的研究基礎上,研製成了現用的方劑,距今約有600餘年的歷史。18世紀,名醫嘎瑪·額勒丹增將此藥載入他的《藥方集·萬部》,該藥組方眾多,藥物奇特,炮製複雜,療效顯著,僅供王室宮廷、達官貴族使用,有「一粒對換一頭犛牛的價值」,彌足珍貴,又名「然那桑培」(珍寶益神),譽滿雪域。還因其炮製工藝複雜,珍寶類購料較難等因素,當時藏區僅有幾名著名的醫生外,無人配製,加之藏醫秘訣禁止外傳的醫訓,因此,該方炮製工藝幾乎失傳。

1980年代中期,措如次郎大師、尼瑪等一批名醫嘔心瀝血,潛心研究十年,終於研製成功該藥,七十味珍珠丸才重見天日。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由於受到了傳統的「口耳相傳」、「師徒、父子相傳」的傳授模式的影響,以及由於地域的限制、民族的封閉,優秀的「賽太」炮製技藝不為多數世人所了解和運用,也只有在青藏高原少數民間寺院、藏藥生產單位存在。

炮製七十味珍珠丸的主要器具和設施有:石槽、坩鍋、水缸、煅燒爐、瓷盆、烘箱、飲用水、電爐、煤、紗布、木板、木炭。

而七十味珍珠丸的關鍵成分「賽太」,其加工的實踐方法始載於公元8世紀宇妥寧瑪·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中, 13世紀末,大醫聖鄔堅巴·仁欽貝成功地進行了「黃金炮製法」的冷熱處理及祛毒等整個實踐操作,並編著了獨特的藥物煉丹經典《煉坐太論》等著作,開創了藏藥「黃金炮製法」系統完整的實踐操作,為「黃金炮製」的普及和弘揚作了無法估量的貢獻。後經賢者噶瑪巴·讓瓊多吉、蘇喀·年尼多傑、貢珠·雲丹嘉措等著名藏醫藥學家的不斷實踐和傳承,使這一藏醫藥文化的精粹得以世世相傳,繼續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

七十味珍珠丸「賽太」炮製工藝自成一體,神奇多樣,應用廣泛。普通情況下,植物藥材的炮製方法有:揀、碾、漂洗、泡、蒸、發酵等;動物藥材炮製方法有燒、熬、砸、碾、泡等;礦物藥材的炮製方法有:去毒、去鏽、煅燒、熱制、猛制等。對黃金的炮製是整道工序中的關鍵環節,其炮製出的「賽太」是七十味珍珠丸的重要成分。「賽太」就是黃金經過藏醫學特殊的一種炮製方法而形成的一種最終成分。把黃金通過將近40多天的時間、300多道工藝流程最後加工成「賽太」,含有金、銀等八大金屬,八大礦物質,是「七十味珍珠丸」不可缺少的關鍵成分。

《晶珠本草》記載:(黃金)金味澀、苦,性涼,有毒;能益壽,絕育,可解決寶石中毒;本品分赤、黃的分上品和次品。上品色紅橙,有紅色光澤,甚潤;次品黃色帶紅色,淡黃色帶藍色,以及黃白色,前者質較佳。

對黃金的傳統炮製大體的工序包括去毒:將金錘成蟬冀狀薄片,放入盛有藏制青稞酒的容器中,加入黑礬、黃礬,沙棘果膏液,用微火煮沸60分鐘,然後在熱處發酵一晝夜,第二天煮沸後棄去炮製液,取出金屑,用棉布擦拭,並用冷水衝洗3次,再用上述方法煮沸30分鐘,冷水衝洗3次。童便中加胡麻浸泡一晝夜,第二天過濾,過濾液中加已制的鹼花和硼砂,煮沸3次,每1次煮沸後取出金屑,用冷水衝洗,如此重複3次,即可去毒。去鏽:將金錘成蟬冀狀薄片,放入盛有藏制青稞酒中,加入已制的硼砂和鹼花,煮沸60分鐘,取出金片,用冷水反覆衝洗若干次,便可去鏽。煅燒:將金錘薄片,加入等量的雄黃、2倍的鉛灰、4倍的硫磺,白、黑芝麻細粉,用羊奶和胡麻(開水中浸泡,如奶酪)拌調,製成豌豆大小丸子放入特製的陶罐中,密封,不使漏氣,火中煅燒直至聞不到硫磺味為止,冷卻,取出即得。或將金片截成塊,然後塗以硫磺加入拌調的糊狀物,每塊中間放一層白布,很多塊疊起來入陶罐中,密封,木炭火中煅燒,等陶罐變成紅色,聞不到硫磺味,取出,吹去布灰,再用清水漂洗,即得。

作為藏醫傳統藥品的傑出代表,七十味珍珠丸已被收入九五版《中國藥典》。

七十味珍珠丸是藏藥裡頂級的、最具代表性的名貴珍寶類藏成藥,對於它的研究古代就已經開始,在《四部醫典》、《藥方集萬部》等著作中均作為藏醫傳統藥品的傑出代表,七十味珍珠丸也已被收入九五版《中國藥典》,2000、2005年版《中國藥典》陸續收載。這些均豐富了我國的醫學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歷史地位。

(由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提供)


90後藏醫的傳承者 — 次爾拉姆

四川省涼山州木裡藏族自治縣

==============================


五彩格桑文化傳媒原創微刊

《中國西部藝術》 ID:Art-west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artwest

相關焦點

  • 七十味珍珠丸——珍寶藏藥,心腦同治
    3例,蛛網膜下腔1例,分別口服七十味珍珠丸,同時配合三十五味沉香丸和如意珍寶丸。對照組60例給與血塞通乾粉劑400mg加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胞二磷膽鹼注射液0.5g加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10天1個療程;治療組60例服用七十味珍珠丸,1丸/3天,二十五味珍珠丸,1丸/天,2周一個療程,兩組均用兩個療程。
  • 珍寶藏藥 | 二十五味珍珠丸:珍珠入藥有奇效
    珍寶藏藥之二十五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丸成方於公元八世紀,始載於藏醫古典巨著《四部醫典》中。
  • 珍珠七十丸(然納桑培)(日通牌6丸盒裝)
    珍珠七十丸(然納桑培)(日通牌6丸盒裝)——治療中風及腦血管疾病的珍寶藏藥  本品成方於公元八世紀,原系藏醫經典方劑二十五味珍珠母丸
  • 第28期 二十五味珍珠丸,藥理作用及臨床研究
  • 甘露藥房 | 十八味杜鵑丸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水丸;氣香,味微苦、微甘。【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活血。用於「白脈病」引起的四肢麻木,震顫,肌肉萎縮,筋腱拘攣,口眼歪斜等症。【規格】每丸重0.3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3次,研碎後服用。
  • 珍寶類藏藥|「珍貴」在何處?
    珍寶類藏藥是藏藥中的精華也最能代表藏藥的特色在藏區,也是最有口碑的藥物如:七十味珍珠丸在藏區需要一頭犛牛才能置換一顆珍寶類藏藥在以前,只有藏區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現在珍寶類藏藥隨著它的口碑相傳已經走出雪域高原讓更多的人獲益!
  • 神水藏藥產品目錄
    【名 稱】珊瑚七十味丸【批准文號】國藥準字Z54020114【成 份】珊瑚、珍珠、瑪瑙、當歸、藏黨參、紅景天、雪蓮花、餘甘子、藏紅花、黃精、牛黃、人工麝香等七十五味。【性 狀】本品為棕紅色水丸;氣微香、味苦、微甘。【功能主治】鎮心,安神,定驚,調血。
  • 金訶藏藥告訴你,石頭也能吃!
    在藏藥的典籍《晶珠本草》中,記載入藥的單藥達2294種,根據藥物來源、質地、生境、入藥部位的不同,藏藥分為貴重藥類、寶石類、土類、木類、精華類、平地產類、草類、動物藥等八大類。其中珍寶類藥物幾乎都含有寶石類。說藏藥神秘,就在於它很大程度上採用了金屬礦物作為藥物原料,如把金、銀、銅、鐵、錫、珍珠、瑪瑙、綠松石等作為藥材使用。
  • 雪域藏藥---八味沉香丸清心安竅、養心安神
    雪域珍寶之八味沉香丸八味沉香丸成方於公元8世紀,始載於藏醫古典巨著《四部醫典》中,是根據藏醫藥學原理,選用青藏高原純天然藏藥材,採用現代科學方法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精製而成。1、冠心病:包括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八味沉香丸通過清心養心、強心通脈、寬中行氣、止痛等作用,實現對本病的治療。
  • 養心安神,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用藏藥安神丸.
    【生產企業】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藏醫治療失眠的特效療法】      對於長期的頑固性失眠,藏醫主張從飲食、起居、藥物、外治四方面來綜合調理,讓你不用數羊,一覺到天亮。     飲食調理方面,可用百合、蓮子等煮粥煲湯,也可用西洋參、手掌參等泡水打粉服用。
  • 藏藥百曉生 | 千年「珊瑚」萬年紅
    在青藏高原,紅珊瑚被藏醫被視為聖藥、靈藥,應用在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珊瑚丸等珍貴藏藥的製備中。藏醫學理論認為,紅珊瑚味澀、性寒、平,具有通絡、開竅、止痛、清熱、解毒、鎮靜等功效,臨床上可用於治療肝熱、脈熱、毒熱、白脈病、中風、骨傷等。
  • 神奇的藏藥 | 綠色金子「檀香」
    《中國藏藥》傳說,佛家修行有成的大德,能從勞宮等竅穴散出香氣,謂之「性香」,與檀香相似,這或許也是宗教推崇檀香的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原因,是源自檀香特有的藥用價值。因此在諸多藏成藥的製備中,檀香備受「歡迎」並得到廣泛應用,如在著名藏藥品牌西藏「甘露」牌的系列產品:七十味珍珠丸、仁青芒覺、回生甘露丸、二十五味肺病丸、十五味沉香丸、大月晶丸、十八味杜鵑丸、八味檀香丸等產品中均能看到它的身影。
  • 神奇的藏藥: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療中風有奇效
    二十五味珊瑚丸是經典藏藥,主要治療中風、偏癱。癲癇、神志不清、身體麻木以及各種神經性疼痛。從根本上治療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昏迷不醒,神智亂,語發狂等症。經一千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本品對神經系統疾病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另外本品對高血壓、腦溢血、神經性頭痛、心怔忡等症也有較好的療效,長期以來,深受廣大患者的喜愛。
  • 藏藥百曉生 | 「乳香」,源自阿拉伯沙漠的「珍珠」
    表面有一層類白色粉塵,除去粉塵後,表面仍無光澤;質堅脆,斷面蠟樣,無光澤,亦有少數呈玻璃樣光澤;氣微芳香,味微苦;嚼之,初破碎成小塊,迅即軟化成膠塊,粘附牙齒,唾液成為乳狀,並微有香辣感。乳香遇熱則變軟,燒之微有香氣(但不應有松香氣),冒黑煙,並遺留黑色殘渣。與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狀液。以淡黃色、顆粒狀、半透明、無砂石樹皮雜質、粉末粘手、氣芳香者為佳。
  • 藏王天寶【二十味沉香丸】精選名醫反饋!
    藏王天寶【二十味沉香丸】名醫反饋多多——藏藥已具有千年歷史,充溢著雪域高原、神山聖湖的靈秀之氣。隨著西藏熱的興起,對藏醫和藏藥的迷戀,也成為中國內地和西方一些大城市中的時尚。那你知道如此風靡的藏藥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 藏藥百曉生 | 藏藥之王!藏藥三果之「訶子」
    藏醫藥學認為,訶子有全部藏藥具備的六味、八性、三化味和十七效,其功效甚廣,堪比中藥裡的甘草。可有效祛除風(氣)、火(膽)、痰、寒,並能行氣活血、鎮靜解毒;凡風熱疹毒、咽喉幹痛、暴發火眼、溼熱黃疸、中風不遂、肝區刺痛、脾溼胃脹、積滯不化、慢性洩瀉、心悸癲狂等及各種中毒症均可用之。
  • 走進信仰,認識藏藥
    青藏高原是藏藥的主要產地,藏藥資源有2436種,其中植物類2172種、動物類214種、礦物類50種。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全州有藏藥資源1000多種。同時又指出;土水偏盛的藥物味甘;火土偏盛的藥物味酸;水火偏盛的藥物味鹹;水氣偏盛的藥物味苦;火氣偏盛的藥物味辛;土氣偏盛的藥物味澀。 藏醫在臨床上用藥是根據藥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辯證主方。
  • 藏藥百曉生 | 「榜嘎」,藏藥中清熱解毒的「狠角色」
    始載於《月王藥診》的榜嘎,是藏醫常用的藥物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海拔32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或碎石帶,此外陝西南部、甘肅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印度和不丹等地也有出產,來源系毛莨科烏頭屬植物船盔烏頭或甘青烏頭(又名唐古特烏頭)的乾燥全草。
  • 頂級珍寶藏藥--仁青常覺
    組方由160多味極其珍貴、稀有的純天然藏藥材組成!金 訶 仁 青 常 覺 電 視 報 道國家級藏醫專家為您揭開國家保密級珍寶藏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中藥保護委員會委員、青海省藏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桑傑說:「金訶仁青常覺在藏醫藥裡面是一個相當珍貴的藥品,處方多、療效好!金訶仁青常覺在治療腫瘤方面效果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