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聶:另類新解,你穿對跑鞋了嗎?

2021-01-19 騰訊網

在過往的文章中,我多次表達過關於跑鞋的運用,但在某一天,我翻閱之前的文字時突然發現,我犯了一個錯誤。因為,對於跑鞋的理解,我是按我個人的技術運用能力去表達的,但事實上,目前的大眾業餘跑者,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還是習慣於以大腿做功的主動跨步方式來跑步,對身體重心移動能力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幾乎為零。因此,我感覺自己說了一大堆廢話,換句話說,如果不在同一技術體系的實際運用中去討論跑鞋的性能,彼此都有點耍流氓。

今天不打算去描述什麼樣的跑鞋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我只想提出幾個概念性的問題,給各位思考一下:

首先,關於跑鞋所謂的緩震功能。所謂的緩震功能,應該指的是落地一剎那鞋子的設計或材料能減輕身體承受的反作用力的衝擊力吧。但我們是否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當你的落地方式導致的落地點,也就是你的腳部和地面接觸的位置不對,這種所謂的緩震真的能保護你嗎?

譬如:同樣是從兩米的高度往下跳,假如你的落地方式是以腳在下,頭部在上,以腳著地落在地面上,那麼,你的身體不會有任何的損傷,即使有,也是可控的,風險極低;但反過來,你以頭朝下,腳在上的方式往下撲,以頭部著地,那麼,你的受傷風險會比腳部著地的方式增加一百倍。當然,如果你想減少頭部落地的受傷風險,或是說減輕頭部落地的衝擊力,帶上一個號稱緩震功能非常強大的頭盔,這種方式是可行的。但很尷尬的是,這種方式保護了頭部和地面的衝擊力,但這種保護頭部的做法,會因受力作用增加了頸椎或脊椎骨的受傷風險,對不對?

不要覺得以上的例子很誇張或是不會發生,其實這個例子對比到目前主動跨步的人在落地過程中,因身體重心嚴重滯後導致的落地點不對,甚至在落地過程中膝蓋彎曲度不夠的大量案例中,事實上是一個原理。也可以說,當你的落地點不對,即使你穿所謂的緩震功能再好的鞋子,可能可以減輕你的腳跟和地面接觸的衝擊力,但其實這種衝擊力的傷害作用轉換到腳踝關節或膝蓋關節而已,對不對?

第二,關於鞋子的實際運用,或是說思考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鞋子呢?我們嘗試探討兩個小問題:一是假如你同時擁有一輛名貴的奔馳私家車和一輛普通的小貨車,某一天朋友讓你幫忙搬家,你開奔馳車去合適還是開小貨車去更合適呢?二是假如你的月薪只有3000塊,朋友送一輛名貴的奔馳給你,讓你每天都開著這個車上班,你覺得合適嗎?

我是非常認同一句話的:適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所謂的合適是什麼呢?從真正的健康跑步的角度去理解跑鞋的合適與否,我覺得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個人能力,特別是對於技術動作的掌握運用,應該是全面思考的幾個關鍵元素。如果不去思考這些問題,以每個月薪水只有3000塊的條件下,每天開著奔馳去上班是絕對不可以做到的。那麼,對於跑鞋作用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重溫自己的跑步初心,是為了健康還是競技呢?是想通過跑步鍛鍊身體,享受健康的生活,還是想通過跑步和別人攀比,試圖在這種攀比中獲取滿足感呢?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這些大眾業餘跑者去思考,當你很清晰知道自己的初心是什麼的時候,對跑鞋的選擇也就遊刃有餘了。

我的觀點我一直都非常清晰,跑鞋只是我們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選擇,我們應該是具有無限的選擇性去駕馭跑鞋,而不是依賴跑鞋。對跑步本身而言,赤腳跑也不會對身體有任何的損傷。因此可以這麼說,回歸到人類最自然的狀態才是最好的狀態,我們不能因跑鞋的出現而破壞這種狀態。

我擁有很多跑鞋,基於工作需求,日常訓練中也進行了大量的跑鞋測試,感觸最深的就是再好的跑鞋也代替不了自己個人能力的強大,做好了自己,跑鞋只是浮雲。當然,我不是否定跑鞋本身的作用和優勢,我只是提醒一下大家在選擇跑鞋的認知中多關注自己而已。

不知道我表達清楚沒有?對於細緻的技術運用對跑鞋的選擇,下周再說哈。

相關焦點

  • NBA球員在賽場上上腳的另類鞋:塔克紅椰子吸睛,一人愛穿跑鞋
    不過早在之前NBA還沒有解放禁令時,就已經有一些獨立獨行,有自我想法的球員上腳了一些另類的球鞋,這裡的另類並不是說奇葩,只是說和傳統實戰鞋並不相同的意思。曾經塔克在賽場上上腳了價值六七萬的「Nike Air Yeezy 2 Red October」,敢穿紅椰子上場打球真的是勇者啊,話說一個變向可能就幾百塊沒了吧哈哈。其實除了紅椰子之外塔克還上腳過很多很名貴的限量球鞋,經常能讓人們大跌眼鏡啊!不知道塔克如今搞到了湯普森腳上的「進口鞋」沒。
  • 小聶:學好呼吸就可以PB,真的嗎?
    因此,我是真心想送一雙我們技術體系的練習跑鞋,我們的跑鞋對技術練習和身體健康作用都是非常有效的。但我絕對不能認同他所理解的關於呼吸認知的表達。他怎麼知道我從來沒有研究過呼吸技巧呢?我雖然不知道他的判斷依據在哪裡,但我很好奇他在個人強度有氧配速下的跑動,結合自己現場的跑動體會即時組織一段有邏輯的有依據的技術細節的文字描述時,他的跑動反應會是怎麼樣的呢?輕鬆自如?呼吸順暢?
  • 小聶:學習跑步技術的不同群體,你是屬於哪一類?
    文章開頭,我想讓大家從思考幾個小問題開始:第一,小聶為什麼能做到教科書般標準優雅的跑姿?第二,小聶跑法為什麼能生根發芽?第三,假如小聶跑法創始人是一名世界冠軍或是知名人士,小聶跑法的影響力是否會更大?我有一個很好奇的想法。我特別想知道讀者在閱讀《小聶跑法》公眾號文章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從我們描述的無數個真實故事當中找到共鳴或觸動感。
  • 小聶:你真的是喜歡跑步嗎?對比一下這個例子就知道了
    我接著說:這樣好嗎?我看你的動作越跑越差,你自己知道怎麼回事不?她有點茫然地看著我,估計心裡在想:我當然是不知道才那麼遠跑來找你要答案或是改善的呀。我接著說:你跑太多了!而且,你現在有點走火入魔一樣地以跑步來逃避現實。她不懂我想說什麼。然後我開始一一分析給她聽。
  • 你確定知道你穿多大的跑鞋麼?
    如何加入,私信回覆:1跑鞋是跑者最重要的裝備,但卻永遠是跑者的痛點。討論跑鞋的中底、鞋面很多,但卻很少有認真討論跑鞋尺碼的,你確定知道你穿多大的跑鞋嗎?弄清楚自己的各種UK、US、CM…尺碼,就能一勞永逸,百分百選到適合自己的跑鞋了嗎?當然不是!
  • 打NBA不穿球鞋?這鞋太另類!大將軍曾穿DG,塔克鞋全球限量23雙
    在最近的比賽中,鞋王塔克又搶了一把風頭,他在賽前穿了一雙全球限量223雙的AJ1,手裡還拿著一雙全球只有23雙的AJ1!阿迪達斯的椰子是這兩年最火的休閒鞋之一,但是潮男尼克楊卻穿它來打NBA比賽!為了配合湖人的好萊塢之夜主題顏色球衣,尼克楊曾穿過黑色Yeezy 750 Boost。
  • 小聶:沒有馬拉松比賽,你還能堅持跑步嗎?
    即使你再想堅持做一個好人,但在壞人堆裡,潛移默化的也會在無形之中做了壞事,而自己卻是毫不察覺的。我是個跑者,更是一個凡人,被比賽氛圍影響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非常好奇地問一個女生,你幹嘛不訓練就去跑長距離比賽?她說,哎呀就是去玩玩,快憋瘋了。然後彼此發了一個大笑的表情。昨天和黎同學交流的時候,她告訴我她現在每個月只有我一周跑量的一半,我依然給她發了一個點讚的表情。她好奇的問你怎麼還點讚呢?我說,起碼你還在跑呀,那就值得點讚。非常理解跑友跑步熱情下降的這種心情。我也是大眾跑者的一員,彼此感受都是相通的。
  • 碳板跑鞋如何穿才能助力PB?大多數跑者都穿錯了跑鞋
    平時就穿普通的訓練鞋練自己的腳力,而比賽時則穿著高級的碳板競速跑鞋。有人也許會說,不是說比賽時不能穿新鞋嗎,新鞋容易磨出水泡,都什麼年代了,還相信這句話!如果平時訓練不穿,只是比賽時穿著競速碳板跑鞋,碳板跑鞋不同於訓練鞋的強力回彈作用的確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心理刺激
  • 小聶跑法:自然、健康與速度
    無為而無不為,所有事情,你不去想,反而會獲取更多。跑步就是跑步,簡簡單單就好了。遵循自然和無為意識的吸收落實,是我進階中不斷進步、從不受傷的源泉,也是小聶跑法得以出世的關鍵所在。在我創辦的小聶跑法訓練營裡,採取的是終身制的授課模式。這個模式看似挺古怪的,和目前現實社會中的多數授課模式顯得格格不入。我的出發點就是讓每一個學員充分體驗循序漸進的原則來學習小聶跑法。無論是技術動作或是體能,無論你多麼的勤快和認真,人體吸收總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讀小學階段的水平,用中學或高中課本給你施教,你覺得效果如何呢?
  • 國產跑鞋你會選嗎?這款其貌不揚的實用跑鞋你怎麼看!
    眾多的品牌中,咕咚進入了我的視野,不過他似乎並沒有專注於鞋類單品,而是運動系列產品都有涉及,不過這次看上的R2 Real Run Faith信念全地形跑鞋又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嗎?會不會有更多的驚喜。鞋子的包裝盒都大同小異,這次也只是一個棕色的鞋盒,所以也不多加累述了。開箱!
  • 國產跑鞋你會選嗎?這款其貌不揚的實用跑鞋你怎麼看
    眾多的品牌中,咕咚進入了我的視野,不過他似乎並沒有專注於鞋類單品,而是運動系列產品都有涉及,不過這次看上的R2 Real Run Faith信念全地形跑鞋又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嗎?會不會有更多的驚喜。這款新款咕咚跑鞋R2在配色上,主要為黑色+橙色,這是運動鞋比較常見的配色,低調的同時不會顯得沉悶,從整體在造型上R2沒有高端跑鞋那麼新穎炫酷,相對有點古樸,八零後應該對其造型比較熟悉。
  • 為什麼跑鞋「輪換」穿能減少傷病?
    多一雙跑鞋做輪換能降低受傷風險,有理有據!文/酸柚 圖/網絡你有幾雙跑鞋?可能有些跑者是「始終如一」型的,習慣了某款跑鞋的腳感,就會一直穿著它去累積成百上千公裡的跑量,直到它退役為止;但也有的跑者熱衷去嘗試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跑鞋,那麼可能他正在「服役」的跑鞋會有兩雙或者更多,以備在不同的跑步訓練中可以輪換著穿。
  • 小聶跑法:國外的就是好的嗎?中國跑者也能擁有自己的技術體系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信任並閱讀《小聶跑法》,我是跑步教練小聶,有五年的跑步經歷和三年的教學經驗,直接有效指導超過1000名業餘跑者。自喜歡跑步深度融入跑圈後,我發現大部分的業餘跑者都或多或少經歷了跑步帶來的傷痛。跑步作為一項簡單有效的有氧運動,本來是應該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健康,為什麼會出現身體不同程度的損傷呢?
  • 現在還在穿亞瑟士跑鞋的,都是些什麼人?
    歷經多年風雨的Asics,如今依舊佔據著跑鞋市場的前線地位。對於現在的人來說,穿Asics跑鞋是出於什麼原因呢?1.大體重,但不習慣機械減震的朋友其實很多大體重跑者,多半只要選擇機械減震跑鞋,就不用擔心緩震強度不夠的問題。但是機械減震的腳感也是一個問題,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歡得上的。
  • 穿什麼跑 | 這份2020最佳跑鞋榜單,有你鍾意的鞋款嗎
    夏天怕熱,冬天怕冷,恐怕是很多跑者包括SamSam在跑步這件事上的真實寫照了,為了克服這樣的困難除了多參加約跑活動,相互鼓勵能更愉快地完成訓練,還有一招當然就是買買買了,雙十一期間,想必大家也是買了不少好裝備呀,那就不要再藏著掖著,一起跑起來吧,接下來一起看看這周「穿什麼跑
  • 小聶:跑步進階中的小腿回收動作,你想知道嗎?
    從動作運用上講,當我們的腰腹部移動能力不夠,也就是說你的能力不足以讓上身主動發力減輕下肢壓力的時候,那只有讓下肢自己給自己解決問題。怎麼才能讓著地點儘量接近身體重心的正下方?那就只有主動地做小腿回收的動作意識了。這樣表達夠清楚了嗎?結合小腿提拉的動作,我們再囉嗦一下哈。理論上,一個成熟的動作是以腰腹部下壓牽引身體自然往前,然後帶動下肢被動做功產生無數個轉換支撐來形成跑動的。
  • 一雙只有四個零件的跑鞋你敢穿嗎?
    在四年前我們對於UltraBOOST的第一次評測中我們這麼說道:這是一雙適合大部分人的跑鞋,一雙能夠讓你達到想像中能量極限的跑鞋。UltraBOOST終於迎來了問世以來最大的一次設計及性能更新,UltraBOOST 19以經典繼任者的身份展現在我們面前,那麼它會是大家期待中的那雙能夠獲得「新生」的UltraBOOST嗎?外觀及細節UltraBOOST在剛剛問世的時候便令人驚嘆:「原來跑鞋還能夠這樣設計!」
  • 小聶:接連不斷的PB,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周和大周哥、羅總他們討論了關於小聶跑法核心理念自然、健康、速度的排序問題。我們一致認為,保持自然的心態去跑步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必然產生合理的速度。當然,這個速度是基於個人自身的潛能而言,或快或慢都是最好的自己。這個周末貌似很平常,但也凸顯了一點點不平凡。起碼對我來說,一下子有10多名學員告訴我PB了的信息,我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
  • 你的跑鞋「過期」了嗎?| 內有福利
    這雙跑鞋曾經是你的摯愛,你還記得第一次穿著TA時的激動心情。
  • 跑鞋別瞎買,3種跑鞋對應3種人群,你買對了嗎?
    目前的跑鞋市場上,產品太多款式太多,讓人眼花繚亂。可很多人從來沒注意過,覺得跑步健身穿雙鞋就行了——錯,而且大錯特錯。普通體重(不建議穿緩震過強的跑鞋)糾正一個誤區,那就是跑鞋並不是說緩震越好,就是越好的。緩震很強的跑鞋,對於大體重跑者那是福音,但是對於正常體重的人士來說,或許是一種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