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聶跑法:自然、健康與速度

2020-08-27 小聶跑法

自然、健康與速度是小聶跑法的核心理念,是我這幾年來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跑步心得,我建議大家在閱讀小聶跑法的時候,仔細體會,一定會得到一些幫助。


-自然篇-


順應自然,無為而跑。這是我遵循並極力推薦的跑步哲學理念,也是小聶跑法整個體系很重要的指導思想。

對業餘愛好者而言,跑步僅僅是一項對改善身體狀況簡單高效的有氧運動,大部分人是想通過跑步來改善和提高身體素質,那麼,自然的含義就是要正確地理解跑步。很多人總喜歡給跑步定義太多的意義,試圖通過無數的雞湯文來激發自己對跑步的熱情。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沒有真心的熱愛,註定維持不久,再好的雞湯文,也改變不了越跑越慢、傷痕累累的事實。

譬如有人經常抱怨某APP數據不準,導致他有白跑了的感覺;有人喜歡通過曬朋友圈僅僅是為了攀比,展示他一天比一天提高的配速和距離,更有人不顧家庭和工作,把太多的時間耗費在日常訓練和參賽上。這些現象就是失去自然心態的真實表現。

自然的心態會讓你充分感受到規律跑步給身體帶來的改變和提升,而不是讓你感受在朋友圈曬圖的虛榮。只要身體狀況良好,我們可以想跑就跑,不想跑或時間不允許就不跑,不需要違背自己內心和生活節奏刻意去跑步,跑步絕對不能超出家庭、工作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然的狀態需要我們時刻聆聽身體的聲音,隨心而動。了解人體生物學,讓身體循序漸進的提高,這是自然法則。有一些人僅僅是為了參加某些組織策劃的活動,罔顧自己的傷痛,甚至身體不允許也堅持跑步,這些都是違背自然,透支身體的行為,產生的後果讓跑步背鍋。

也有很多人僅僅是為了階段性的目標,盲目追求速度和成績,採取突擊訓練的模式提高體能以獲取PB的快感。事實上,跑齡在五年以內,有氧基礎是嚴重不足的。突擊訓練的模式在短期內當然會有一定的效果。但通過一個周期的冒進式提高體能所造成的身體傷害,會讓你付出不少於三個周期或是更長的時間來恢復。更何況,大部分的跑者,技術動作處於主動跨步階段,這樣的動作意識對身體的受力損傷風險很大,而形成一個合理的技術動作運用到一個完整的比賽當中,沒有三年以上的積累是不可能的事情。指望在短期內解決體能和技術動作從而達到突變的目的,自欺欺人罷了。

科學理論當然沒有問題,關鍵在於我們在實際運用中是否遵循自然規律來執行,是否以因人而異的認識來指導你實踐。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們可以理解跑步是在人生當中修行的一種方式。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要實現修道的目標,與求學的過程相反,不是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而是越來越多的減少主觀的思想和妄動,最終達到無為的境地。

那什麼叫無為呢?

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幹。但應當是順其自然地因勢而為。舉個例子:當我們在跑動中落地的時候,你把注意力放在腳部,刻意去考慮如何落地(前腳掌或後腳跟落地),這是很明顯的一種有為。而我們只要順其自然,隨身體自然落下,無需刻意,也不要加以你的思想來控制落地,這才是無為的體現。

人生在世幾十年,我們後天形成了對不同事物的認知。因此,對我們的思維方式會形成一定的局限性。那麼,我們體會無為,就是要謙卑地承認自己主觀思想的片面性,放棄固有的思維方式。對跑步而言,不要想當然的以自己的後天認知來任意妄為。

無為而無不為,所有事情,你不去想,反而會獲取更多。跑步就是跑步,簡簡單單就好了。

遵循自然和無為意識的吸收落實,是我進階中不斷進步、從不受傷的源泉,也是小聶跑法得以出世的關鍵所在。


-健康篇-

健康篇

從字面上理解健康的含義,每個人都非常清楚。這是我們人生一世的保證。

對跑者而言,健康的意義卻蘊含了更多。

在小聶跑法裡面,健康的概念包括:自然的心態、合理的技術、科學的訓練原則、適量的參賽計劃。

1.自然的心態我們已經講過了,其作用不言而喻。

2.而合理的技術在我的訓練方法裡面是作為很關鍵的基礎性的組成部分。沒有合理的技術動作,體能再好也發揮不了我們的潛能。

最重要的是:合理的技術才是我們發揮自然的肢體動作,充分施展自我,免受傷害的根本。

我從跑步伊始,對技術動作的研究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也遭受過身邊一些跑友的嘲笑,覺得我是多此一舉。而我的收穫證明了我的思路。

基於我們對跑步技術認知的缺失,目前包括很多醫生在內的民眾,對跑步的誤區是非常深的,幾乎每一個跑友發現膝蓋或腳踝有傷痛的現象,均會引來身邊的朋友的嘲弄,什麼跑步傷膝蓋呀,跑步傷身體呀,而去醫院檢查,無論結果如何,百分之九十的醫生都會建議你不要再跑了,跑步確實對膝蓋不利。真是無語。

很多人依然會覺得跑步的受傷是必然的,我非常不認同這樣的理解。如果明知道跑步會讓我感受傷痛,我是絕對不會去跑步的。哪怕是職業運動員,避免傷痛也是他們很重要的課題。強如博爾特,蘇炳添或基普喬格,如果在職業生涯中感受很重要的傷痛,他們是無法獲取到各自的偉大成就的。更別說是我們作為業餘愛好者了。

當然,意外傷痛在所難免,譬如崴腳,摔傷這些……這點不是我們的討論內容。

每個人就算走路,骨骼的運作都會有相關的聯動性和合理性,更不用說是跑步了。無論是非洲人還是亞洲人,只要是人類,骨骼運作都會有相通的特性。因此,我們遵循我們的骨骼聯動特點來衡量我們的跑動技術,結合人體生物力學,物理力學原理,自然就能找到適合我們的跑步動作。因此,跑步傷痛更多的是技術動作的不合理造成的。其餘的部分則是訓練方式不當造成。

此外,合理的技術才能更好的發揮我們的體能,獲取最大的跑步經濟性。我一直認為,國內的跑者,特別是精英跑者數量太少,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效率。通過我簡單的技術指導和改善,在小聶跑法技術體系中受益,成績突飛猛進的跑友不在少數。我們都知道,感受酣暢淋漓的跑動,獲取自己最大潛能的PB,自然會享受到愉悅的心情。反之,抑鬱寡歡的跑步心情其實和健康是背道而馳的。

因此,合理的跑步技術是健康跑的重要組成部分。

3.科學的訓練原則

循序漸進!這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自然科學法則,也是健康跑的核心理念。

在我創辦的小聶跑法訓練營裡,採取的是終身制的授課模式。這個模式看似挺古怪的,和目前現實社會中的多數授課模式顯得格格不入。我的出發點就是讓每一個學員充分體驗循序漸進的原則來學習小聶跑法。

無論是技術動作或是體能,無論你多麼的勤快和認真,人體吸收總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讀小學階段的水平,用中學或高中課本給你施教,你覺得效果如何呢?課本知識當然沒有問題,重點是你的基礎是否適合而已。

很多人在練習動作過程中,從字面上會感覺自己已經理解了,但實際運用中,卻總是做動作不到位。這是為什麼呢?不是個人理解不行,而是個人的肢體活動度以及力量和體能基礎不到位。很多動作需要配合你的力量和體能基礎才能發揮動作的優勢。因此,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這個過程中尤為重要。

通常,一個簡單的常規動作訓練,我都會根據不同學員的進度再決定下一步的練習動作,這個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人一個月,有的人三個月。有些心急的人會不理解,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接受這樣的練習方式。我自己也參加過很多短期模式的培訓課程。課程內容很完美,但成材率不高,原因就在循序漸進這個原則的執行方式的缺失。

以我個人的觀察,我們很多跑友對循序漸進這個科學法則能理解,但執行力很差。急功近利,拼跑量,拼速度。

在以參加馬拉松為目標的群體當中,積累有氧基礎,強化抗乳酸積聚的能力,提高最大攝氧量,這是我們必須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但很多跑友在沒有足夠的有氧基礎的情況下,貿然突擊進行間歇跑訓練,以求達到提高最大攝氧量來刷新PB的目的。在短期看,貌似有效果。事實上這樣的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對自己馬拉松成績毫無幫助,而對身體埋下傷痛隱患。我見過很多10公裡能跑40分以內的跑友,全馬330都達不到。這是挺悲催的事情。

我從來不以心靈雞湯的模式建議學員和跑友貿然參加半馬或全馬比賽。如果要參加半程馬拉松,跑齡兩年以上,而全程馬拉松,跑齡三年以上的體能積累是比較科學的做法。基於我們的文化背景,那麼,保證足夠的基礎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個體能的界定也是因人而異的。

因此,除了循序漸進的核心概念以外,量力而為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學訓練原則。要時刻清醒地了解自身情況來決定你是否適合參加跑步比賽。有些時候,我會覺得勸酒和勸跑都是讓人非常不適應的行為。不能喝為什麼一定要喝呢?而不能跑何必去跑呢?是面子重要還是身體健康重要呢?

總的來說,循序漸進,量力而為是我們秉行健康跑的關鍵所在。

4.適量的參賽計劃

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對人體要求很高,每一次比賽對身體的影響都非常大,消耗也大。基於對健康的追求,我對比賽的態度非常謹慎。我的個人理解是:馬拉松是跑步,但跑步不是馬拉松。我喜歡跑步,並不一定非要參加馬拉松。

我會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參加馬拉松。這是我嚮往和追求健康的原則。我也是一個比較享受日常訓練的人,也就是說我更享受日常跑步給我帶來的愉悅和對身體健康的改善。在小聶跑法的概念裡面,適量參賽是對健康跑的執行力的體現。

總的來說,健康是我們跑步的初心,而時刻牢記健康的初心,你才會真正的獲取健康。


-速度-度篇


速度是小聶跑法的終極體現。

自然的心態,健康的跑步方式,速度自然而然的體現在我們跑動中。

我始終認為:速度是人類的本能,追求速度是人類永恆的目標。

很多人會把跑步的傷痛歸罪於速度,會認為在快速跑動中容易受傷。這是非常片面的理解。確實,很多人在盲目追求速度的訓練中感受傷痛。我是說盲目追求速度……

在小聶跑法的定義裡面,速度是自然的產物,想都不用想!

我毫不隱瞞我對速度的追求,但我也從不在乎我的速度。因為我知道,速度不是我們個人慾望所能獲取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對金錢產生欲望,這是生活所需,也是價值所在。但追求金錢的方式必須要有正確合理的渠道,僅僅是憑個人慾望採取非法的行為是不對的。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對跑步而言,速度是我們個人能力的綜合體現,也是我們的精神所在。

很簡單的道理,個人能力包括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譬如擁有優異的最大攝氧量,這是我們跑步追求的健康指標。而站在跑道上,展示我們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這就是速度。

有一種佛系跑者的說法,貌似於無欲無求的跑者的定義。在我的理解當中,所謂的佛系跑法是建立在我們的個人能力上面的,如果你有全馬330的實力,放棄對成績的執著,刻意放鬆跑400來享受比賽,這是佛系。如果你只有全馬430的水平,而對別人說我佛系,表示對400的不屑,那麼你是不思進取,曲解了佛系跑者這個定義。

需要說明的是:我所表達的速度,僅僅是從我們每個人的個人角度去理解。我絕不認同橫向對比。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先天性的身體素質,我們的追求僅僅是個人的最大努力,基於對自己的挑戰。而不是和別人盲目攀比。哪怕你是全馬600的水平,嚮往或進步到550都是對速度追求的體現,也是你努力上進的結果。我們可以參考別人做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不能因此困擾自己的心態,更不能放棄適合自己的健康跑步方式。這樣才是對速度起碼的尊重。

很多人理解健康跑就是慢慢跑,其實真正的健康跑是既跑得快,又不受傷。在我的經歷裡面,很多和我同期起步的跑友,基本都處於半退休的跑步狀態,除了傷痛,更多的是對跑步的熱情消退。究其原因,就是速度提升陷入瓶頸,人的思維神經感受不到刺激和快感。其實這是不健康的另外一種表現。

從技術層面來說,如果錯誤的跑步動作,你速度越慢,感受地球重力的時間越久,那麼你受傷的風險越大。這也是我們刻意通過合理的技術改善觸地時間的原因之一。

跑步終究是一項體育競技運動,特別是對於馬拉松而言更是如此。馬拉松精神是什麼?挑戰自我,挑戰極限,堅忍不拔,永不放棄。換句話說就是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精神。而速度,是這些精神的集中體現。

我們追求速度的方式必須遵循自然健康和科學的法則。

此外,我們掌控速度的能力也可以體現我們的自然心態,當你達成你的個人潛能,而對速度收放自如的時候,你的跑動更加的遊刃有餘,輕鬆自然。很明顯的道理,當你從700、630配速的氣喘籲籲進階到530、500配速的輕快自如,你對跑步的理解自然更深一層。

在小聶跑法的概念裡面,自然,健康,速度是三者相互結合的,缺一不可。

我的經歷告訴我,自然的心態讓我們很放鬆的投入到日常訓練中去,健康的訓練方式會讓我們永遠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而速度則體現了我們日常訓練和科學的執行力,當你一次又一次的刷新PB的時候,你才能永遠保持對跑步的熱愛,對你付出汗水的認可。

讓你可以跑得很快,而不會感受任何傷痛,這是小聶跑法最美妙的地方。

相信大家閱讀到這裡,對小聶跑法的核心所在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將通過視頻和文字解釋逐步展示小聶跑法的具體訓練方式和技術技巧,當然也包括其中的科學原理。

文/小聶教練 歡迎關注「小聶跑法」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專業跑步知識。

相關焦點

  • 小聶跑法:國外的就是好的嗎?中國跑者也能擁有自己的技術體系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信任並閱讀《小聶跑法》,我是跑步教練小聶,有五年的跑步經歷和三年的教學經驗,直接有效指導超過1000名業餘跑者。自喜歡跑步深度融入跑圈後,我發現大部分的業餘跑者都或多或少經歷了跑步帶來的傷痛。跑步作為一項簡單有效的有氧運動,本來是應該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健康,為什麼會出現身體不同程度的損傷呢?
  • 小聶:接連不斷的PB,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周和大周哥、羅總他們討論了關於小聶跑法核心理念自然、健康、速度的排序問題。我們一致認為,保持自然的心態去跑步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必然產生合理的速度。當然,這個速度是基於個人自身的潛能而言,或快或慢都是最好的自己。這個周末貌似很平常,但也凸顯了一點點不平凡。起碼對我來說,一下子有10多名學員告訴我PB了的信息,我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
  • 小聶:降低步頻加速才是健康合理的跑法,不信你看看哦
    因此,不同的前傾角度產生不同的速度,而這個不同的速度也自然產生不同的步頻,絕對不會在不同的速度下保持不變的步頻的。那些強調在不同速度下保持不變步頻的人,百分百是以大腿做功的刻意行為。假如你想通過加大腰腹部下壓的力量增加前傾角度來提高步頻也是不可以的,因為人體重心和地球作用力的關係,身體的前傾角度是有極限的。超過一定的前傾角度人就會因重心作用往前摔倒,不能再跑了。
  • 小聶:最苦打工人,該怎麼練習跑步和通過跑步創業呢?
    而精確科學的反饋回復,讓學員在階段內不斷提高的教學方式是小聶跑法訓練營的核心所在。作為小聶跑法創始人的我就是把自己的愛好做成事業的一個典型案例。我一直堅信,跑步不止可以成為我們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更是可以讓我們努力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個偉大項目。因為,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跑步表現,影響並帶動身邊的人獲悉並認知到自然、健康合理的跑步方式,引領身邊的人享受跑步樂趣的同時感受到健康的身體狀態,那麼我們從中獲取到他們少許的謝意,作為打工人的我們就是最幸福和快樂的。
  • 小聶:請問,什麼樣的跑步動作是對的呢?
    我研究過很多技術流派,目前讓我認同並服氣的只有日本鈴木清和先生的《骨骼跑法》。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是用自己親自的跑動來展示他所描述的一切技術概念。至今,我的手機還保留了當時下載的所有視頻,閒時反覆觀看。所以,雖然有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小聶跑法源於姿勢跑法,但其實說小聶跑法源於骨骼跑法反而更讓我接受。按理論去表達,符合人體肢體運作原理、自然舒展的跑步動作就是對的。
  • 小聶:想提升跑力?做好這兩點足矣
    我們小聶跑法訓練營,去年和今年的夏訓期間,都出現了兩位比較典型的人物,去年是@阿東,今年是@強生。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非常嚴謹,一絲不苟地落實了訓練營的所有訓練計劃和精神傳導。你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就能鍛造出強大的內心,從而輕鬆地笑對人生。 很多人會以為學習小聶跑法就是簡簡單單的提拉技術,其實我早就說過,小聶跑法真正的內涵在於:自然,健康,速度的理念,懂得了這些,你才真正的懂小聶跑法,當然,或許你同時也會讀懂小聶這個人。所以,我會經常建議學員多一點耐心和堅持。我是一個很孤獨的人,我喜歡那種感覺。
  • 小聶:跑到終點才是新的開始
    從我個人角度,我是非常願意把在小聶跑法公眾號寫的文章作為一種非常私人化的分享。 我們又來探討一下無為唄,周一的文章(小聶:看完這些,你還覺得小聶跑法就是姿勢跑法嗎?),有跑友留言,貌似還是我的教練同行,提到他對無為的理解。事實上,從他的言語表達,他太在意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他只在意我跑動的肌肉反應而忽略了動作形態,更忽略了產生這些動作形態的過程的前提是什麼。
  • 小聶:小腿前側疼痛可能是這個問題,看看視頻就明白了
    我經常強調一個概念:小聶跑法不止是可以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體系,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位跑者願意練習這個體系的過程中提供糾錯服務,也就是說基於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條件和運動習慣,練習同一個動作出現的不同問題,我們都能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提供合理的改善建議或指導。
  • 小聶:跑姿常見問題分析,看看你的影子在不?案例二
    在轉換支撐的過程中,提拉動作速度要最大化。再強調一個重點:提拉意識的快慢和整體跑動速度快慢無關。2,重心意識的調整,也就是整體動作的發力順序必須要牢記:必須讓身體重心也就是腰腹部下壓來牽引大腿後側肌群發力進行提拉動作,絕對不能讓大腿參與到動作的主動意識中。在初期,可以按腳踝部位發力推動大腿自然前擺來理解。但動作熟練以後,就基本上是要靠保證腰腹部重心失衡來帶動身體往前跑動了。
  • 小聶:步幅越大、步頻越低就是好嗎?
    原創 小聶跑法昨天早上學員戰隊群,大魚同學分享了他的練習數據。完全沒有領會到我們只是倡導不用刻意去提高步頻,讓步頻順著重心移動能力自然產生的實質而已。事實上,我一直在強調,技術數據中,步幅、步頻和觸地時間的結合分析才是最基礎的技術動作判斷依據,然後再加入垂直振幅和垂直步幅比的數據去綜合衡量才能得出比較合理的技術動作數據。但在練習初期,只關注步幅、步頻和觸地時間的關係就可以。
  • 小聶:動作協調性該如何把握,一個視頻告訴你
    所以,我囑咐這個新學員,只要用心去練習動作,觸地時間就可以自然解決。這就是我經常說的,專注於一個合理自然的過程,結果會自然發生的意思。如果總是沉迷於結果的討論而找不到合理的解決方法,那結果永遠都不會改變。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段教學視頻。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學員的反饋給予專屬的解決方案,通過文字或視頻解說解決他們在日常跑動和練習中的困惑。
  • 小聶:珠海授課視頻分享之一--改善主動跨步的基礎提拉練習
    在練習初期,我會建議儘量最快速度踢打到臀部,以動作的最大幅度來強化肌肉神經記憶,但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和能力,動作幅度其實是可以隨意調節的,提拉速度和力度也是一樣。在這個階段,動作細節或效率不用考慮,特別是落地方式更不用去想,儘量專注於腳踝向後的動作意識,大腿徹底放鬆。這是改變主動跨步動作意識的必由之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小聶:輕快飄逸無傷的跑姿該怎麼練?仔細看看這個文章哦
    昨天有個跑友特意和我溝通了關於小聶跑法的理解但理解方向和廣大跑友對我們小聶跑法的觀點差不多,在某個層面上也產生了誤解。特別是他提到我應該接受別人一邊練習少林派的武功,一邊也可以練習武當派的武功。對於這樣的建議,我很尷尬的接受了。但我的回覆是:這樣的群體很多,只不過他們終將一事無成而已。我們可以嘗試探尋一個有趣的現象。
  • 小聶:學習跑步技術的不同群體,你是屬於哪一類?
    文章開頭,我想讓大家從思考幾個小問題開始:第一,小聶為什麼能做到教科書般標準優雅的跑姿?第二,小聶跑法為什麼能生根發芽?第三,假如小聶跑法創始人是一名世界冠軍或是知名人士,小聶跑法的影響力是否會更大?我有一個很好奇的想法。我特別想知道讀者在閱讀《小聶跑法》公眾號文章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從我們描述的無數個真實故事當中找到共鳴或觸動感。
  • 小聶:我又PB了!說說跑力遇到瓶頸該怎麼辦呢?
    這是在我們小聶跑法公眾號裡老生常談的話題,我經常說我們中國跑者的跑力不是問題,但普遍跑動效率不高,這就是我們技術動作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這樣說吧,如果是在主動跨步意識下跑步,能維持3年的進階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基於動作本身的不合理,對身體產生的負作用,跑量或是強度越大,對身體的損害越明顯。
  • 小聶:學好呼吸就可以PB,真的嗎?
    因此,我是真心想送一雙我們技術體系的練習跑鞋,我們的跑鞋對技術練習和身體健康作用都是非常有效的。但我絕對不能認同他所理解的關於呼吸認知的表達。他怎麼知道我從來沒有研究過呼吸技巧呢?我雖然不知道他的判斷依據在哪裡,但我很好奇他在個人強度有氧配速下的跑動,結合自己現場的跑動體會即時組織一段有邏輯的有依據的技術細節的文字描述時,他的跑動反應會是怎麼樣的呢?輕鬆自如?呼吸順暢?
  • 小聶:跑步遭遇到傷痛該怎麼辦?
    我認為,只要在合理的技術下,體能進階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跑步只會帶來健康完美的身體,絕對不會帶來任何的傷害。因此,對於跑步遭遇到傷痛後如何調整,我的建議:第一,必須要反思自己的跑步方式。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源,才能採取進一步治療和恢復的措施。假如你願意相信受傷是跑步的一部分這類的鬼話,那我也只能表示尊重你的認知和選擇了。第二,專心治療、好好恢復。
  • 小聶:跑姿常見問題分析,看看你的影子在不?案例之一
    坑坑窪窪,起落不平的地面和越野賽的路況差不多,並不適合講究自然下落的技術動作運用。巧合的是,我在2017年11月份,就在視頻中的路段崴過腳,好尷尬。2,動作形態只有第二和第六位女生有一定的提拉意識。其中第二位的女生動作稍好一點,其餘的都是以大腿做功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落地點,跑動顯得很累很沉重。3,判斷其中的提拉意識,通過觀察每個人的腳踝瞬間發力點就能很明顯看出來。
  • 小聶:跑樓梯需要運用提拉技術嗎?一個視頻告訴你
    當然,有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長期進行大量的主動跨步跑樓梯練習,那麼自然會形成大腿前側肌群發力做功的肌肉神經記憶,會嚴重影響平路當中小腿提拉摺疊技術的運用,這點要注意哦。當然,如果僅僅是想利用跑樓梯練習刻意的提拉發力意識是可以的,每一步專注在腳踝提拉意識上面就可以。好了,簡簡單單的分享,多一分了解,多一分能力。好好體會吧。
  • 小聶:人和事,都需要接受事實,對不?
    有名學員告訴我,其實有很多人想跟著我練習小聶跑法的。但因為我不喜歡講太多道理的教學方式,又或是我對一些技術理解的堅持而顯得冷淡的態度,導致了他們對我或加入訓練營望而卻步。我笑了一下,說:喜歡糾結理論而忽略事實的人是不會有進步的。我的教學是基於事實去引導和描述,我只需要尊重事實去表達就可以,不需要為了迎合某些人的喜好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