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西遊記》為啥與原著出入較大?這三個問題不改沒人願意看

2021-01-19 騰訊網

電視劇《西遊記》為啥與原著出入較大?這三個問題不改沒人願意看

前言: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更是家戶喻曉,每個人都是從小的時期裡就看過作品。在劇中的唐三藏、哮天犬、牛魔王在書中都是有著不同的解讀,師徒四人的形象更是有著很大差距。這部作品的影視版本有很多,為了能適應大眾們的審美,將很多劇情刪減掉,更是不斷被解讀,由於刪減與修改的地方有很多,就此也影響了原著的故事。

其實,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被美化過後的,在原著之中不僅是有著妖魔鬼怪,就連美猴王也是長得極其醜陋的。原著之中的孫悟空,是身高沒未能達到1.2米的毛猴,雖說在花果山之中是最美的猴子,但是在人類的眼裡看來,就是一張毛臉。按照原著進行拍攝,找演員成為了難題,即便是演員找到,也都很難符合大家的審美。

豬八戒原本就是一頭野豬,光是想像一下,豬剛鬣是有著一身黑毛,看起來又糙又硬的樣子,更是讓人們感到很是討厭。沙和尚長得很是醜陋,在脖子上經常戴著骷髏頭的掛飾,這都是他在之前當妖怪的時候,吃人攢下的骨頭。在原著之中,小白龍稍微能好看一下,不過這四個角色都是很血腥的動物。

孫悟空原本是在花果山生活的很幸福,後期被罰取經卻有了吃人的習慣他發現花果山內的猴子們都被人類獵殺,最後一怒之下,將山下的獵人全部殺害。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自己是對唐僧說過,自己吃過人,這不是在嚇唬對方。豬八戒在從天庭打入人間後,就要靠吃人來生活。沙僧一直都是生活在「流沙河」,一直都是在吃人,甚至可以說吃了很多次,就連骨頭也都沉入河水之中。

對比少量的低於血腥的描寫,真正讓人無法看下去的就是唐僧的性格,還有他對孫悟空的感情。在電視劇之中,我們看到的就是唐僧很寵愛孫悟空,呈現著父愛的感覺,實際上原著當中,並非如此。孫悟空被唐僧從五行山救出,唐僧不僅沒有給它縫虎皮裙。甚至在對方救了自己後,還總是恩將仇報,不然就是使用緊箍咒,來傷害對方。在兩人第一次相遇的時候,孫悟空殺死了敵方6個強盜,唐僧卻表明不能殺人。不僅埋怨孫悟空,更是吐槽,若是在鬧市裡殺人的話,孫悟空會被怪罪,就連自己也要被牽連。

總結:

唐僧的善良完全是功利的,並非是出於本性。他只是為了成佛而已,所以說在小說之中的他,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甚至還沒有底線。可以說,孫悟空對唐僧就是一種「虐戀」,光是小說之中的三個問題,就讓人不願意去觀看。

相關焦點

  • 如果《西遊記》完全按原著拍會怎樣?專家:你可能一集都看不下去
    這種用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行為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有時候為了配合電視劇的需要,電視劇的一些編劇就會對他所對原著進行改編,有時候因為改的面目全非,就會被那些書迷們給投訴,所以一般電視劇對小說的改編基本上力度都不大,可是你知道嗎?有一本小說編劇對他進行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你卻覺得這一個改編了的電視劇比原著還要好看,這一個電視劇就是86年拍攝的《西遊記》。
  • 西遊記真正的意義不在電視劇裡,而在你的腦海中!
    很多讀過西遊記的網友都認為西遊記本身是一本諷刺小說,而更多看過西遊記的網友則管它叫四大名著。事實上,看西遊記電視劇的,還是小孩子、年輕人居多。我個人也認為西遊記是一本諷刺小說,這一點我之前多次寫過,今天再稍微談一談。
  • 《西遊記》電視劇中的兄弟關係,與原著中的描寫的關係有什麼差異
    說起《西遊記》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大家都非常熟悉,特別是楊潔導演執導的那部,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與原著作交相呼應,熠熠生輝。不過電視劇大都需要藝術再加工,所以熒幕上呈現的與作所描述的是有些差別的,而今天就來探討一下師徒四人中三兄弟的關係變化歷程,有不當之處還望多加指正。
  • 漫畫改電視劇怎麼樣?《長歌行》原著粉表態,希望不要毀原著
    ,所以改編之後會產生許多的爭議,而且近些年電視劇漫改的作品實在是太尷尬,不說還原劇情了,演員們的演技也是令人吐槽的一點。吳磊與迪麗熱巴的搭配是有流量的,具體能不能產生CP感還是要看播出效果,但這樣的組合似乎沒能讓《長歌行》原著粉滿意,他們認為這兩人根本沒辦法演出大唐盛世,尤其是迪麗熱巴爭議更大,因為在這部作品中的長歌,是屬於標準的漢人長相,身材也是偏嬌小的那一類,如此對比,迪麗熱巴確實不合適。
  • 帶你看不了解的西遊記冷知識,跟兒童看的電視劇絕對不同
    也會七十二變這好像是單劍...胸罩有點帥哈火眼金睛實際上是一種檔次比較低的識妖手段 而二郎神的天眼能力遠高於火眼金睛。為什麼二郎神是三隻眼?古代的蜀國人他的特徵就是豬首縱目,腦袋很像豬,可能耳朵是扇風耳,眼睛是立著的,所以二郎神的三隻眼,特別是立著的這個眼睛,他實際上是古蜀國人的象徵圖片像不像呂布。
  • 《西遊記》原著中有哪些細節讓你感到細思極恐?
    說起《西遊記》的故事,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所謂的熟悉,指的是幾乎每年,《西遊記》的電視劇都會重播,這部電視劇也成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童年記憶。 所謂的陌生,就是因為在快節奏和碎片化閱讀的當代社會,有耐心讀完《西遊記》原著的人其實並不多。
  • 日本《西遊記》魔改火了,央視「重拍」,86版為《西遊記》正名
    西遊記當時是在一次會議上,分管文藝部的央視副臺長洪民生主動點將:「楊潔,臺裡讓你負責拍電視劇《西遊記》,這個任務你敢不敢接?」日版西遊記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衍生而來的,但是他們對很多中國文化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大家可以看看,日本根據這兩部書改編的漫畫都有很多,
  • 要是給你西遊記,你敢不敢拍?楊潔解決了4大難題回答了這個問題
    說這句話是有緣由的,早在1960年,日本就播出了動畫片《西遊記》,原型就是吳承恩原著的西遊記,18年後的1978年,日本又播出了真人版電視劇《西遊記》,由夏目雅子等日本影星出演,並且在日本等國大受歡迎。
  • 西遊故事:太上老君為啥要給金角大王5件寶貝?跟「五行」有關係
    天上老君看爐童子——金角銀角大王金角銀角兩位大王,本是在天任職於老君兜率宮看爐火的童子,一個是看金爐的,而另一位是看銀爐的,放著好好的差事不做,為啥要下界為妖,原著中太上老君是這樣說的:「不幹我事,不可錯怪了人。
  • 從原著看《西遊》,暗黑畫風和限制級描寫顛覆你的認識
    提起西遊記,我們對它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86版《西遊記》中,畢竟西遊記做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IP之一,由它改編的影視劇深入人心。但是影視劇畢竟是經過編劇導演進行藝術加工過的,與原著存在一定的出入。如果當初楊潔導演按照《西遊記》的原著進行完完整整的拍攝,會有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 想當年|86版《西遊記》:30年了,它仍是一個奇蹟
    記住小天才的名字吧,小六齡童章金星,雖然很多人不知道這段軼事,但這個名字值得我們去記住。而章金萊的藝名則是人盡皆知:六小齡童。在確定了孫悟空的選角後,楊潔馬不停蹄定下了豬八戒和沙和尚的扮演者馬德華與閆懷禮。而不為人知的是,這部僅僅二十五集的《西遊記》裡,居然有三個不同的唐僧。
  • 女兒國國王這麼漂亮柔情,唐僧為何不動心反而和白鼠精手拉手?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美女大姐姐,為啥唐僧只對白鼠精動心,而對沉魚落雁、柔情滿滿的女兒國國王沒啥表示?要知道,金鼻白毛老鼠精可是個妖怪。而女兒國國王是很正常的人。為啥唐僧會對妖怪動心,而對凡人不動心呢?而且白鼠精在唐僧感冒期間可是連續吃了4個和尚啊,而女兒國國王願把一國江山拱手相讓。
  • 西遊記完全按原著拍,視覺衝擊會甩《指環王》和《權遊》幾條街?
    每個小朋友對《西遊記》應該都不陌生,通俗來說,是唐僧帶領三個徒弟和一個白龍馬,一路斬妖除魔,去西天取經,普度眾生的故事。其實86版的西遊記和原著偏差不少,裡面很多細節和形象描述都沒有原著描述的露骨。換句話說,86版西遊記,給原著加了美好的濾鏡。 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西遊記的原著,我們來看一看,如果按照原著去拍的話,那麼西遊記會是怎樣的一個場面呢?
  • 86版《西遊記》三打白骨精:恐怖、潸情,比原著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央視從美國買來一臺特效機,能將人變大變小,但是讓人翻轉過來就變成了「紙人」,楊潔導演以為自己不會用,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央視購買特效機卻沒有買軟體所致。《三打白骨精》中的三個「紙人」就是因此而產生,相同的還有《計收豬八戒》時高小姐被豬八戒攝入繡樓的鏡頭!然而正是這種失誤,卻讓這「紙人」給觀眾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
  • 央視動畫西遊記:佳作中的精品
    這部西遊記和原著有著較大差距,畢竟是給孩子看的有些書裡的就不好表現,所以咱們也就不要一直把原著往上套,更不要說多少人把老版西遊記當成原著。喜歡這部的師傅,這裡的師傅倒真的是個老好人,會上前援護徒弟誇獎徒弟(大聖出山的時候直接說了徒弟好本領),甚至有為了徒弟願意捨身的時候(會到黑熊精面前扯住妖精維護猴哥,以為大聖不能下油鍋就說我去下吧你們替我取回經)趕走猴哥也是因為過分有原則而已,原著裡的師傅那啥啊都是……除了電視劇外最喜歡的師傅。
  • 日本78版《西遊記》走紅,「逼迫」央視投拍86版《西遊記》
    很多人都以為日本1978版《西遊記》是全世界第一部西遊記電視劇,實際上在那之前的日本也有其他五六個版本,只是不那麼出名而已。因此這部《西遊記》絕不是世界上第一部《西遊記》電視劇。至於《西遊記》電影,我國早在1927年就拍了西遊記題材的《盤絲洞》。
  • 經典電視劇短評——《西遊記後傳》
    從小說到民間戲曲,到一個版本一個版本的電視劇,到一個個翻拍不斷翻拍的電影,已經把《西遊記》這個小說和整體的故事演得爛了,甚至是活活的糟蹋了《西遊記》尤其是近幾年的電影,簡直是挖空了《西遊記》所有的可能,唐僧的形象,猴子的形象,一改再改,一變再變,越來越難以接受。現在國內的電影電視劇對於神話劇魔幻劇本身就缺乏想像力和原創能力,所以就只能去《西遊記》裡找。
  • 譚維維改版《西遊記》主題歌惹爭議,但有首曲子想改也改不了
    在前幾天的央視中秋晚會上,譚維維演唱了一首改版的《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沒想到這次改版引起了很多網友以及原創許鏡清老師的反對,譚維維為此還道了歉。其實就筆者個人來說,平心而論拋開其他因素不說,譚維維改版的也不是不能接受。
  • 讀懂《西遊記》原著,才明白人性的3個真相
    小時候,我們都看過電視劇版的《西遊記》,那時只對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百看不厭。長大後,回到書本看原著,才發現,它講的是我們的人性和人生。或許,許多人對豬八戒的印象,就是好吃懶做。其實在原著裡,他是個很勤快,也很踏實,肯幹的人 。在第二十八回中,高老莊有一戶人家,生了三個女兒,這個老人想要找個養老女婿,指望他撐門抵戶,做活當差。
  • 西遊記完全按照原著拍,會怎麼樣?(沙和尚篇)
    西遊記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拍?結果會是什麼樣?與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一樣嗎?這個問題,之前寫過了孫悟空篇和豬八戒篇,介紹了從形象到取經路上,他們與影視劇的不同。今天,繼續寫沙和尚。是的,西遊記完全按照原著拍,沙和尚會是什麼樣?先說形象觀音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時,曾遇到沙和尚,不過當時沒提到他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