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電視劇中的兄弟關係,與原著中的描寫的關係有什麼差異

2020-12-23 青燈影視

說起《西遊記》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大家都非常熟悉,特別是楊潔導演執導的那部,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與原著作交相呼應,熠熠生輝。不過電視劇大都需要藝術再加工,所以熒幕上呈現的與作所描述的是有些差別的,而今天就來探討一下師徒四人中三兄弟的關係變化歷程,有不當之處還望多加指正。

我想大家看得最多的應該是六小齡童的那一版了,以前網絡沒有興起的候,寒暑假來臨各電視臺都愛沒事放一放,而我們也是百看不厭,雖然當時的特效沒現在先進,但比之如今的有些五毛特效,滋味足多了!好了,且論今天的主題,應當從三打白骨精說起,這時三兄弟聚到一起吃過人參果之後,遇到的第一夥妖魔。具體劇情就不必細說,白骨精幻化人形,被孫悟空三棒子打死,唐僧肉眼凡胎不識真愚,非要念那話,搞大徒弟的事情。我們從看電視上看到的,是老和尚瞧見幾次三番傷了人命,只認孫悟空兇頑,不服教化,所以才念動緊箍咒,懲治劣徒,在打死第三個的時候,便狠下了心將行者趕回老家,而二徒弟、三徒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有效的勸阻,替猴哥開過口,求過情,兄弟三人的關係看起來是存在著情誼,這也是電視劇呈現給我們的。

不過原著中所寫的並不是這般,在悟空三次除妖之後,唐僧開口念咒,都是豬八戒攛掇,妖魔被打之後顯現原形,豬八戒非說是孫行者打殺人命,障眼法哄騙師父,唐和尚耳根子軟,信以為真,便給大徒弟進行緊箍教育,而豬八戒在一旁心裡樂開了花,沙和尚也作吃瓜,卻是沒有電視上演的那般,師父不要,師父莫念這種場景,這時節的三兄弟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種融洽。

三兄弟都是半路出家的和尚,被觀音菩薩點化跟隨唐僧西天取經,就如四聖試禪心那章節,八戒要入贅作婿,菩薩所化老母問他,可要和師傅商議商議,八戒只說:又非生身父母,成與不成全在於我,不用那麼麻煩,你家三個閨我老豬女全都包了。不過最後豬八戒也只做了個繃扒弔拷的女婿,還得乖乖的西天取經去。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唐僧剛組建的團隊其實人心不穩,要到點大事小情就可能散夥。

再說豬八戒和孫悟空之間的關係,自從高老莊八戒被壞了好事,一起跟隨師父西行之後,孫行者就把挑擔放馬的活放下了,統統交給豬八戒打理,八戒這裡有話說:似是這般許多行李,難為老豬一個逐日家擔著走,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說這般牢騷話可以看出,八戒對團隊的分工是有怨言的,而悟空卻是一頓懟回去:老孫只管師父好歹,你與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但若怠慢了些兒,孤拐上先是一頓粗棍。可以看出,三兄弟剛到一起,光是言語之間就多有摩擦,就別說兄弟同心,齊力斷金這話了。所以在三打白骨精時,就有豬八戒各種煽風點火,和沙和尚一起看孫悟空笑話的情節。

後來孫悟空被趕走,自然就該豬八戒挑大梁了,不過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到黑松林路遇黃袍怪時,這老豬沙僧就歇菜了,兩個人合夥幹不過一個,才知道其實挑擔放馬雖然難捱,卻也不用操那麼多心,二人也明白了自己的本事有多大,於是就請大師兄回來降妖除怪。這裡引用一段話: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似醍醐灌頂,甘露滋心,一面天生喜,滿腔都是春。你看他捽手拂衣,走出門來,對行者施禮道:「哥哥,你真是從天而降也!萬乞救我一救!」行者笑道:「你這個沙尼!師父念《緊箍兒咒》,可肯替我方便一聲?都弄嘴施展!要保師父,如何不走西方路,卻在這裡蹲甚麼?」沙僧道:「哥哥,不必說了,君子既往不咎。我等是個敗軍之將,不可語勇,救我救兒罷!」行者道:「你上來。」沙僧才縱身跳上石崖。

這段對話最能表露三兄弟之間情誼的遞進關係,就如俗話說的一見鍾情,都是所謂的見色起意一樣,上來就對眼的情誼還是少數,還如唐僧師徒之間的師徒情誼,也是慢慢磨合出來的,這也是《西遊記》中對人性把握的精妙之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的人和事之間的關係,有時跟想像中的就是不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婚姻和家庭,當激情退去之後,就要面對許多的雞毛瑣事,如果處理不好角色的轉變,把磨合弄成摩擦,搞不好是要崩的,不像唐僧他們幾個還有佛祖觀音給兜底。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有不同想法的可以留言!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原著中有哪些細節讓你感到細思極恐?
    說起《西遊記》的故事,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所謂的熟悉,指的是幾乎每年,《西遊記》的電視劇都會重播,這部電視劇也成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童年記憶。 所謂的陌生,就是因為在快節奏和碎片化閱讀的當代社會,有耐心讀完《西遊記》原著的人其實並不多。
  • 西遊記中,大鵬鳥與孔雀公主是何關係,為何他又與如來沾親帶故?
    西遊記中,大鵬鳥與孔雀公主是何關係,為何他又與如來沾親帶故?在西遊記中,如果要說妖魔界中哪一個妖怪最囂張,背景最大。那當屬金翅大鵬鳥了,因為在原著中就已經明確表示,在500年前,他把獅駝城的百姓吃個精光,又和白象精,青獅精狼狽為奸,為禍一方。
  • 從原著看《西遊》,暗黑畫風和限制級描寫顛覆你的認識
    提起西遊記,我們對它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86版《西遊記》中,畢竟西遊記做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IP之一,由它改編的影視劇深入人心。但是影視劇畢竟是經過編劇導演進行藝術加工過的,與原著存在一定的出入。如果當初楊潔導演按照《西遊記》的原著進行完完整整的拍攝,會有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 西遊記中,託塔天王李靖和四大天王是什麼關係,誰的職位更高?
    西遊記中,託塔天王李靖和四大天王是什麼關係,誰的職位更高?在天庭,天王這個職位則不算什麼大官,因為除了能力一般的李天王外,還有守天門的四大天王,此外還有什麼華光天王、火輪天王(哪吒)等,可以說有一大堆。
  • 《西遊記》中的袁守誠與玉帝是什麼關係?吳承恩書中的秘密
    真說有關係,那是吳承恩所暗寫的與修行事有關係!一、沒關係!袁守誠就是一個佔卜的,沒名沒位,沒官沒職。玉皇大帝三界總領,玉皇大帝壓根看不到袁守誠,就如同李世民看不到袁守誠一樣!玉帝為個小小世民還需要費什麼額外心思!便不讓他遊陰司,派雷公電母來天天轟他的皇宮,能警醒他李世民不!還至於要弄個民間術士袁守誠來裡亂?!你要說,是佛祖或菩薩與袁守誠一起作局還有懷疑的空間。但是也只是有懷疑空間罷了。佛與菩薩最反對問卦佔卜,佛經上有講明令禁止四眾弟子問卦佔卜!
  • 《局中人》:兄弟鬩牆,影響沈氏兄弟關係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兄弟二人幼時與成年以後形成鮮明的反差,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原本親密的兄弟變得如此冷漠呢?兄弟之間一般不會有什麼深仇大恨,觀念也可以逐漸改變。因此,觀念不同導致的兄弟鬩牆是可以得到緩和的,他們從開始就有相同的信仰,這也是後期他們兄弟二人必將並肩作戰的原因之一。
  • 古龍原著中的石觀音李琦,到底和楚留香有沒有戀愛關係?
    2006年朱孝天、秋瓷炫、胡靜、陳浩民主演的電視劇《楚留香傳奇》熱播,這部劇主要選取了原著中《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也是整部《楚留香系列》的精髓,遠比後面五個故事要精彩。
  • 西遊記電視劇中,大鵬為何要娶親外甥女孔雀公主?說出來怕你不信
    西遊記電視劇中,大鵬為何要娶親外甥女孔雀公主?說出來怕你不信!文/歷史大基地喜歡有溫度和深度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歷史大基地!《西遊記》中除了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以外,還有哪些角色讓你印象更深呢?實際上,在裡面有一個非常囂張的妖怪就是金翅大鵬雕!
  • 西遊記真正的意義不在電視劇裡,而在你的腦海中!
    很多讀過西遊記的網友都認為西遊記本身是一本諷刺小說,而更多看過西遊記的網友則管它叫四大名著。事實上,看西遊記電視劇的,還是小孩子、年輕人居多。我個人也認為西遊記是一本諷刺小說,這一點我之前多次寫過,今天再稍微談一談。
  • 影視劇《西遊記》中玉皇大帝顯得很弱,原著小說中真的是這樣嗎?
    在電視劇《西遊記》中,作為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在孫悟空面前一副弱不禁風,嚇得要躲到桌子底下的人物,給人的感覺就是玉皇大帝很弱。那麼在《西遊記》的小說裡玉皇大帝真的有那麼弱嗎?這其實是電視劇裡故意醜化玉皇大帝,反襯出孫悟空人物形象。但是在《西遊記》小說裡,玉皇大帝並不是這樣的,作為三界的主宰,不僅修為很高,而且還很會轉嫁矛盾,權衡佛教兩教的關係。
  •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和二郎神其實關係不一般
    說到孫悟空,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七十二變和筋鬥雲,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讓無數悟空迷津津樂道,但在西遊記裡面二郎神奉玉帝聖旨下界捉拿孫悟空,與孫悟空大戰幾百回合後,孫悟空不敵二郎神,四處變身躲藏,怎麼二郎神比孫悟空還厲害,這讓很多悟空迷感到不爽甚至產生疑問,孫悟空師傅菩提老祖與二郎神師傅玉鼎真人是何關係
  • 孫悟空到底長什麼樣,西遊記原著中的幾個詞語,心中美好形象全無
    文/小豬八1000個西遊記未解之謎【第十六期】原著中的孫悟空究竟是什麼樣?孫悟空這個人物就不用多介紹了,出自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角色,在身世背景以及個人能力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唯獨他的長相引起了很多人的懷疑,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切的根源在86版《西遊記》中。
  • 電視劇《西遊記》為啥與原著出入較大?這三個問題不改沒人願意看
    電視劇《西遊記》為啥與原著出入較大?這三個問題不改沒人願意看 前言: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更是家戶喻曉,每個人都是從小的時期裡就看過作品。在劇中的唐三藏、哮天犬、牛魔王在書中都是有著不同的解讀,師徒四人的形象更是有著很大差距。
  • 西遊記中的玉帝很無能?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看看他的政治手腕吧
    《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在影視中被描述為沒有什麼大的本領,但是為什麼統領著各路神仙、天兵天將:四大天師、四大天王、五方揭帝、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二十八星宿、四值功曹、五嶽四瀆、四海龍王、陰曹地府、六丁六甲等等,就連三清都受到他的管轄。
  • 西遊記中的佛與我們信奉的佛不同,真的有佛渡有緣人嗎
    西遊記中的佛與我們信奉的佛不同,真的有佛渡有緣人嗎?大家再談論到信仰的時候,很多人信奉佛教,很多人都會相信一句話:佛度有緣人;當然這句話也是佛家的經典語句。意思就是佛家不能渡盡世間所有人,只能普渡具有慧根之人。
  • 在西遊記中,沙和尚挑的擔子裡裝著些什麼?
    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相信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大家都是看過的。在這部作品中,以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為故事主線,描寫了許多精彩絕倫的故事情節,也出現了許多形象鮮明的人物,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師徒四人。這師徒四人各有各的特點,唐僧慈悲為懷,孫悟空神通廣大,豬八戒好吃懶做,而沙和尚忠厚老實,總是挑著擔子走在隊伍的後面,是存在感最低的一個。
  • 如果《西遊記》完全按原著拍會怎樣?專家:你可能一集都看不下去
    這種用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行為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有時候為了配合電視劇的需要,電視劇的一些編劇就會對他所對原著進行改編,有時候因為改的面目全非,就會被那些書迷們給投訴,所以一般電視劇對小說的改編基本上力度都不大,可是你知道嗎?有一本小說編劇對他進行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你卻覺得這一個改編了的電視劇比原著還要好看,這一個電視劇就是86年拍攝的《西遊記》。
  • 《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為什麼那麼不堪,被孫悟空嚇得四處躲藏?
    幾百年來,西遊記中的故事深受人們歡迎,得到了各方的肯定,而且歷久彌新,甚至許多神話體系都受到了它的影響。隨著影視業的高速發展,影視版的《西遊記》也被搬上了屏幕,得到更多人的宣傳觀看,尤其以86版的《西遊記》最為經典,已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典範,甚至在在人們心中發芽成長。《西遊記》本身很著名,但真正讀過原著的人卻不多。
  • 跟「五行」有關係
    86版本的《西遊記》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導演楊潔把四大名著中的一部拍成了電視劇,讓全國人民享受到了「藝術品」一般的觀影效果,而且西遊記的特效和人物化妝以及演員的基本素質都是數一數二的。跟「五行」有關係真正原因是:這五件寶貝暗合五行,又扣八卦!紫金葫蘆屬火,淨瓶屬水,七星劍屬金,芭蕉扇屬木,幌金繩屬土。而這五行為什麼能制衡孫悟空呢?
  • 斥資3000萬的99年動畫版《西遊記》在西遊改編作中是什麼地位?
    那麼我為什麼說這部動畫片會比86版的西遊記更出彩呢?其中第一點就是在孫悟空的設計上比電視劇版的更好,在動畫版中孫悟空眼睛很大,炯炯有神,有著近乎於真人之眼的精神猴臉火眼,頭戴金箍,肩系藍領巾,上面穿著黃衣虎皮裙,下面穿著藍褲苦行靴,可以說完美展現了我們童年印象中的孫悟空形象。直到現在有很多西遊記相關的作品都和它相似,甚至是一模一樣,足以證明形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