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姑娘王一菲成功設計嫦娥五號任務徽章

2020-12-26 河北新聞網

廊坊姑娘王一菲與中國航天「再續前緣」

成功設計嫦娥五號任務徽章

日前,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這次奔月之旅中,曾參與設計嫦娥四號任務徽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徽章的廊坊姑娘王一菲,與中國航天「再續前緣」,成功設計了嫦娥五號任務徽章,現被北京航天城收藏。

王一菲與中國航天的緣分,要從2018年參與設計嫦娥四號任務徽章說起。當時在廊坊師範學院讀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王一菲,已經出版了手工紙雕書及原創作品,不僅在新華書店和網絡書店銷售,還多次在北京、深圳等地參展。作品得到廣泛認可,她在圈子裡積累了一定的人氣。經朋友推薦,她有機會參與到設計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徽章中,並以專業、獨到的設計贏得了認可,被直接預約設計嫦娥四號任務徽章。

今年5月,王一菲通過競標,提交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徽章的概念圖和提案。最終,她的設計方案被選定。因為這次的出色表現,10月初,她接到任務通知,為嫦娥五號做任務徽章設計。

嫦娥五號作為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任務徽章設計過程中,王一菲想要表現的內容比較多,「既要簡化抽象處理,又要精準表達任務內容和含義,比以往任務更具有挑戰性。經過數次的修改、調整,甚至好幾次推翻已有的方案,歷時一個月最終定稿。」徽章整體如一顆正五邊形的星星,周邊五顆星星代表祖國,漸變的藍色表示探索。畫面中心是落在月球表面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左右分別表示軌道器繞月環行和返回器攜帶樣品帶回地球的任務狀態,「月球表面的腳印,代表載人登月,是對後續任務的祝福。」

九天攬月,大國逐夢。在這過程中,中國航天人求真務實、勇於探索、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直影響著剛剛步入社會的王一菲,讓她深刻體會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重要性,「無論是科學還是藝術,都需要認真嚴謹的態度,兢兢業業。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磨礪自己,創作更多優質的作品,成為優秀的職業插畫設計師。」(記者曹明明 李博楠)

來源:廊坊都市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廊坊香河姑娘王一菲,真棒!再次成功設計兩項航天任務徽章
    曾因設計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徽章和嫦娥四號任務徽章被人熟知的香河姑娘王一菲,剛剛大學畢業。正在為成為一名優秀、專業的插畫設計師而努力的她,最近又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她設計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徽章被選用。
  • 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實現月面軟著陸和月面巡視探測的國家。2014年10月24日長徵三號丙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T1再入返回飛行器」,為「嫦娥五號」探路。2018年12月8日長徵三號乙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執行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執行月面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如今,中國航天的腳步要再往前邁出一步——採樣返回,即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獲取月壤樣品並返回地球。這是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告訴記者,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而且,這一任務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從月球「挖土」回來那麼簡單。
  • 祝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預祝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完成
    11月24日4點30分,「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據了解,這是「胖五」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這一次嫦娥五號任務可是去「挖土」,採樣2KG帶回。雖然可能地球「土很多」,但這可是外星球的土,取樣難度極大,取樣成功不僅僅展示了我國的科技的發展,也體現了我國對外太空的探索能力。對外星球的研究就是對未知的挑戰也是對未來的挑戰!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祝福我親愛的祖國母親繁榮昌盛,祝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嫦娥五號,到家了!
    12月1日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畫面。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將帶回我國第一杯月壤
    11月24日凌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其搭載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是我國探月工程的的第三步,將為我國帶回第一杯月球土壤,對探月工作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嫦娥五號的任務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等任務目標。發射成功後,"嫦娥五號"將經過著陸器落月、月表採樣,月球起飛,軌道對接,樣品轉移,返回器返回等11個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三大看點
    無論是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還是即將開展的科學探測及自主採樣返回等任務,都看點多多、令人期待。 險!600公裡外「全自主跳傘」在距月面1.5公裡時,嫦娥五號利用光學成像敏感器進行粗避障,剔除大型障礙物;距月面僅百米時,嫦娥五號上的備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進行精確避障,精準識別選好落點。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_新華報業網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
    主動減速、快速調整、迅速接近、精準選點、穩步著陸……整個落月過程,一系列複雜精細的動作都由嫦娥五號自主完成,猶如一位在月球凌空漫步的嫋嫋仙子,婀娜多姿。 「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是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 嫦娥五號為什麼要踩兩次剎車?成功實施近月制動的嫦娥五號什麼時候...
    嫦娥五號為什麼要踩兩次剎車?成功實施近月制動的嫦娥五號什麼時候回來?時間:2020-11-30 17:50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為什麼要踩兩次剎車?成功實施近月制動的嫦娥五號什麼時候回來?
  • 北京BJ40車隊 嫦娥五號回收任務全紀實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12月17日凌晨,當大多人還在甜美的睡夢中,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攜帶著2kg月壤樣本凱旋歸來,這也宣布了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告捷。相比起熱烈轟動的火箭發射過程,嫦娥五號返回器的搜索與收集任務更加神秘且充滿挑戰。
  • 吳豔華: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趙超)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這五項中國「首次」包括: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搬運外骨骼驚豔現身嫦娥五號搜索回收任務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預定地點著陸。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從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悉,該所研製的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搬運外骨骼圖片(航天科工二院提供)隨後,搜索回收人員身穿外骨骼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旁插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為整個「嫦娥五號」探月回收任務收官劃上圓滿句號。此外,搬運外骨骼還協助搜索回收分隊在返回器周邊快速搭建應急通訊、照明及電力保障體系,確保搜索回收任務快速、安全、高效完成。
  • 成功託舉「嫦娥五號」飛天的江蘇力量
    原標題:成功託舉「嫦娥五號」飛天的江蘇力量   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23天後,返回器成功回收。
  • 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馬傳令是東平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擔任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的馬傳令,正是我們泰安東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