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言:這三種話不可對外說,否則後果很嚴重

2020-12-23 國風講壇

這就是佛家所言的不可說的三種話,也是對世人的告誡,讓我們擁有更多為人處世的智慧。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轉發、關注和留言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說話,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技能,但是說話也是不能亂說的,能夠把話說得漂亮的人總會令人聽起來如沐春風,但是有句老話常說「禍從口出」,有些話是不能隨便說的惡,不然很容易就給自己招來災禍。佛家講究為避免造口業,有三種話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否則會很容易給自己帶來禍患,有損自己的福報。

第一種:自己的功德不可說。生活當中,有些人自己在幫助了他人做了善事之後,總會禁不住對自己的功德誇誇其談,在外面到處炫耀,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讚。在佛家的思想當中,認為為了自己揚名而做的好事不是真正的善,真正的善良應該是發自內心地去幫助他人,是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才是真正的善,如果把自己做善事的功德對外大肆宣揚,那自己的功德反而經過自己這麼一炫耀就瞬間化為泡影了。從另一方面說,如果自己經常在外面說起幫助過什麼人,那受自己幫助的人也許反而會對自己懷恨在心,不再對自己感恩,畢竟這樣的行為也是對別人人格與尊嚴的一種侮辱。

第二種:別人的過失不可說。有些人平時比較喜歡八卦,總喜歡對別人品頭論足,特別是對於別人的一些弱點、過失,更是喜歡譁眾取寵、不計後果地向外宣揚,滿足自己的八卦和傾吐的欲望,殊不知,別人的過失和短板正是別人最脆弱、最在意之處,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有時候,言語的傷害往往比身體上的傷害更讓人痛徹心扉,也最讓人無法釋懷。經常說別人過失的人,其實是很愚蠢的,因為這樣不僅讓別人痛恨自己,還會有可能遭到別人的打擊報復,給自己的未來埋下許多隱患。

第三種:自己未來的計劃不可說。佛教中有一種說法就是,如果經常炫耀自己未來的宏偉目標和計劃,那是很容易遭鬼神嫉妒破壞的,最終反而難成大事。其實也就是說,在自己還沒有做成一件事之前就肆意對外界嚷嚷,往往會對自己不利。在現實生活當中,見到過有多少人在自己還沒成功之前,就向外面炫耀自己以後要幹嘛幹嘛,一副指點江山的派頭。其實這樣只會讓別人反感,都說「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過高調張揚的人往往會容易引來別人的嫉妒破壞,嫉妒心強的人就會在你實現目標的路上給你使絆子,你就會莫名招致四面八方射來的暗箭,最後很可能會讓自己在實現目標的中途落敗,沒成功不算,還惹來別人的嘲笑。真正聰明的人在自己目標達成之前,為了防止競爭對手或者小人的暗算,一般都是非常低調的,不會對外界大肆宣揚自己的目標而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在平時生活當中,避免「禍從口出」,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與阻礙,最好不要向別人說這三種話,既是保護自己,也算是積口德。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轉發、關注和留言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識人術: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人品很差,不可深交!
    如果身邊人有這樣的三種說話方式,則不可深交,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種:不說直話 說話對於我們來說一直都是一門藝術,話說得好是錦上添花,話說得的不好是火上澆油。
  • 老祖宗的經驗:有些秘密不能對外說,否則財神見了都繞道走
    根據科學研究來看,保守秘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之所以會這樣,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最簡單的沒有安全感,為了排解心中的不安全感,將秘密告訴別人。有些人不保守秘密,因為那個秘密沒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覺得這件事告訴別人無所謂,或者說知道那個秘密要承擔風險,告訴別人,便不用承擔太大的風險。
  • 佛家說:傷害這兩種人,往往損陰德,儘量行善緣
    佛家常說:「世間凡事皆有因果,種善因,得善果」。對佛學稍微研究的人都知道,佛家對因果的觀點深信不疑。佛家認為,一個人現在所做的事情為因,將來的回報為果,什麼樣的因,就會有相應的果,因果不空,報應不爽,這是永恆不變的哲理。
  • 佛教:傷害這三種人,極損陰德,儘量多結善緣
    「世間一切皆有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這句話是最常見的佛門諺語。凡接觸過佛法佛學的信眾都知道,佛家對因果定律是深信不疑的。他們認為:一個人種下何等因果,就會收穫何等報應,善惡是非,不論是現實還是來世,因果不空,報應不爽,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 鬼谷子的忠告:有這三種特徵的人,不可深交,否則後患無窮
    鬼谷子在中國歷史上說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卻又人人知曉,說他城府極深,卻又隱居山林,一生修行,可以說,影響極大,在他的授教下,歷史上出了很多的縱橫家,都是可以左右世界格局的人物,可想而知,鬼谷子有多厲害。擁有這超乎常人的指揮,他寫的書,也被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此書經歷了歷史長河的洗禮和沉澱,如今依然在人們的心中熠熠生輝,可見,此書影響很大。
  • 天冷了, 千萬別讓孩子穿羽絨服做這件事!否則後果很"嚴重"! 
    天冷了, 千萬別讓孩子穿羽絨服做這件事
  •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這10種話
    戒掉下面這十種糟糕的說話方式,有了這樣的修養,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01戒多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墨子告訴我們,話不在多,會說話的人總是在恰當的時機說出恰當的話。02戒輕言言不可輕說,若說話更改,不如不說;言不可輕諾,若應諾更改,不如不諾。
  • 企業註銷必須這樣辦,否則後果嚴重!
    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然後等到有一天你要註銷的時候,每一個部門都不能有問題,都要分別註銷!有很多老闆不願意註銷公司,一是怕麻煩,二是怕花錢。但是要提醒大家:公司不經營了一定註銷,否則後患無窮!要知道,根據「犯事兒」嚴重程度不同,工商黑名單分為國家級、地方級,但要解決都必須先到公司註冊所在區的工商局找到根源,再進一步處理。被列入工商局黑名單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比如你嚴重違法經營或是六個月以上不經營。
  • 人生有三件事,寧爛肚裡也不可說,否則會引禍上身
    文 | 悅刊老一輩的人常說,飯可以亂吃,但話不能亂說。生活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因為說話不當而引起的。這對你來說,無異於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突然爆發,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人心最是難測,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要清楚地知道,哪些話是可以講的,但哪些話,萬萬說不得。
  • 日本如果擺脫美國控制,後果會有多嚴重呢?
    很多人其實在想,日本如果擺脫美國控制,後果會有多嚴重呢?你可能想不到。 現在很多人看日本,都認為日本就是一個美國保護下的國家,對外政策和整個的對外關係都依賴美國,同時自己的安全也受到美國在日本駐軍的保護。
  • 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學會做一個旁觀者,看透不說透,揣著明白裝糊塗,不是傻,是大智若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有大智慧而不說,水深不語,一樣深不可測;人穩不言,一樣掌控大局。人生最大的災難,不是不說,而是說的太多,不該說的也說,禍從口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靈沒有歸屬感,逢人就苦,見人就嘮叨個沒完。人這一生,不是說的越多越好,誰都有苦,要懂得自己承受;誰都會受傷,要學會自己癒合;人人都有嘴,要學會閉嘴。
  • 無論是夫妻還是戀人,這三種話儘量少說,否則很難彼此長久相伴
    文丨小萌說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人們常說,禍從口出,這句話真的特別的對,無論是什麼關係,哪怕是身邊最親近的人,有的話也不能隨便說,因為很多的關係都是因為說話最後走向了盡頭。但其實每個人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不管是情人還是夫妻,雙方之間其實有的時候也是獨立的,有的話真的不可以隨便說,說多了,就算彼此很相愛,但也會有心涼的一天。
  • 王陽明:「善不可盡言」,下一句更經典卻很少人知,道出說話智慧
    人這一生,不同的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人,哪怕匆匆一面,也是緣分。而人與人之間離不開交流和溝通。而交流是一門藝術,懂得說話的人往往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而生活中很多時候,往往因為一句話就得罪人,讓自己處於兩難的境地。而對於說話的智慧,古人早已有總結。
  • 這三種陰險性格的人,千萬不可共事,否則註定白忙一場!
    遇到這三種陰險性格的人,千萬不可共事,否則註定白忙一場!一、疑心重,經常無端猜疑別人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二字。尤其是一起做生意,資金往來密切,更加講究對彼此的信任。一旦產生懷疑,彼此的縫隙就因此產生,很多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曾國藩說過:「與多疑者共事,事必不成。」在疑心重的人眼裡,習慣用惡意揣測別人,你的任何所作所為都會遭到惡意猜測。
  • 徐匯這265位駕駛員注意!駕駛證逾期未換證,後果很嚴重,但現在還有救!
    你知道逾期未換證的後果嗎?蜀黍告訴你:很嚴重!過期一年以內的你知道如何辦理逾期未換證嗎?一共分三種途徑第一種:就近到19個交警車駕管窗口辦理(徐匯有1處)帶好本人身份證、駕駛證(點擊放大圖)第二種:到全市30家醫院——「警醫郵」辦理點(徐匯有3家)帶好本人身份證
  • 大學裡掛科嚴重的3個後果,別不當回事,否則會影響畢業
    可能也是因為老師們經常說的:「上了大學時候就輕鬆了」。這句話說得真是符合實際生活,剛剛進入大學生活的新生們,真的是做到了這一點,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放縱自己,開始享受大學裡的吃喝玩樂,完全將學習放在腦後。揮霍青春揮霍金錢。等到掛科的時候才知道後悔。
  • 農村俗語:「頭有『三不磕』,話有『三不說』」,是啥意思?
    「規矩」一詞出自《禮記·經解》中,在該篇文章中有這麼一句話:「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自從有了「規矩」一詞後,民間便制定出了許多規矩,比如,吃飯要有規矩;睡覺要有規矩,與人交往要有規矩,甚至「磕頭」和「說話」也需要有規矩。在我們這裡的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頭有『三不磕』,話有『三不說』」。這句俗語說的就是「磕頭」和「說話」的規矩。
  • 《水滸傳》的忠告: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往往都虛偽,最好別深交
    但這108位好漢,卻又是性格分明,各說各話,各自代表著各自階層。 從草根層奮鬥而起,卻又屢遭官府摧殘的武松,絕不會說出:當今天子至聖至明。 可為何魯智深張口就說出來了?因為他曾當過提轄。且也一貫都是他惹事,而不是事惹他。
  • 老祖宗告誡「口中言少,自然禍少」,想出人頭地,這三種話不能說
    在社交場合,講究說話藝術,說話有技巧,能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說話直來直去,沒有迴旋餘地,無形之中就給自己增添麻煩,築起一道高牆。老話說:「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要想出人頭地,下面這三種話不能說,地位越高,說話越應該謹慎。(1)不切實際的空話不能說曾國藩曾說:「厚者勿忌人,實則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 農村的這三種酒不能喝,這三種物不能比!網友:金玉良言,謹記!
    在農村,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老話,這些老話能流傳至今是不無一定的道理的,因為這是我們先祖,經歷幾千年下來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結晶的總結!這些話至今在人們日常生活、為人處世的很多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農村老人經常說,這三種酒不能喝,這三種物不能比,那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