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李代桃僵

2021-03-05 電子課本網

【成語】:李代桃僵

【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解釋】: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成語故事】: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出自一首樂府詩。詩的開頭第一句是:「雞鳴高樹巔,……」因此,在《樂府詩集》中,這首詩就以《雞鳴》為篇名。
  這首詩的末後兩節,原文是: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旁。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這兩節的大意是說,:一家四五個兄弟,都是高官,每隔5天休假的日子,他們同來相聚的時候,路旁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瞧他們的服飾打扮,多麼華麗,連馬嚼子和韁繩都有黃金裝飾,光燦燦地,漂亮極了!接著說:井邊有一株桃樹,桃樹旁一邊有一株李樹。害蟲來咬桃樹的根,李樹雖然沒有遭到蟲害,卻也替桃樹著急、難受,而至於僵死了。桃李這樣的樹木,竟能同情互愛、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卻還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乾二淨的呢!
  這是一首暗寓諷刺的詩。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往往因爭權奪利,而勾心鬥角,互相殘殺;兄弟之間,表面上虛偽應付,暗底裡彼此嫉妒,設若一人有難,其餘的人不但不肯相助,還要幸災樂禍,或者乘機打擊。這首詩,就是諷刺這類「兄弟」的,說他們不如樹木。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是由這首詩而來。但是,我們運用這句成語的時候,只用它來比喻「代替」、「頂替」。例如以甲代乙、以此代彼的意思,同什麼兄弟手足之情完全無關。《聊齋志異·胭脂》中說:「彼逾牆鑽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誠難消其冤氣。」「僵李代桃」,意同「李代桃僵」。 

本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一天一個成語: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成語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語釋義】僵:枯死。 【成語釋義】中性詞 【成語造句】 1.真想不到,他竟幹了那麼多李代桃僵的罪惡勾當。 2.人應該要學習負責,你這樣李代桃僵地為他承擔責任,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
  • 成語故事 李代桃僵
    【釋義】 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出處】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三·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
  • 李代桃僵——三十六計
    「李代桃僵」是個成語,出自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雞鳴》,解釋為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可比喻為兄弟之間互愛互助,同甘共苦,後常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李代桃僵」之計,屬於三十六計中第十一計,在古代戰爭中常用在敵優我劣,或者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以犧牲小的代價,去換取大的利益的一個計策。象棋中的「捨車保帥」就是這樣的用法。我們先來例舉幾個歷史典故來理解這個計策的用法。田忌賽馬孫臏被龐涓陷害困於魏國,後得齊國使者相救來到齊國,被大將軍田忌賞識,待如上賓。
  • 三十六計:李代桃僵
    三十六計:李代桃僵 中國日報網 2020-11-17 15:30 分享到微信
  • 歷史典故,漫說三十六計之「李代桃僵」,蹭錦鯉?
    李代桃僵,成語,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在軍事戰略上,三十六計之一,指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或者敵優我劣的情況下,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謀略,很像象棋中的"捨車保帥"戰術。戰國後期,地處北部邊境的趙國,軍事力量比較薄弱。
  • 「李代桃僵」竟然指的不是替罪羊?
    三十六計之李代桃僵,看起來就是找個替罪羊就行了。但要是找不好,那就賠了夫人又折了兵了。那麼這一計謀究竟該怎麼用呢?
  • 你知道「李代桃僵」的來源嗎?與「井」竟有這樣的聯繫
    這是一口不加蓋的井,井旁桃李樹的故事,成為成語「李代桃僵」的來源。哦,原來這就是「李代桃僵」的來源啊,那它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李樹代替桃樹而死了。之前是用來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大家知道了嗎?
  • 三十六計中李代桃僵是什麼意思?對我們職場和生活有什麼幫助
    李代桃僵出自三十六計。原意是李子樹代替桃樹枯死,來保全桃樹,因為桃樹更有價值,後來廣泛應用於了政策和戰略方面。三十六計就引用了李代桃僵的典故來闡述兵法的道理。事實上李代桃僵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應用。例如,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就話就是李代桃僵的道理。
  • 三十六計中《李代桃僵》一般從哪兩個方面理解
    「李代桃僵」,出自《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雞鳴篇》。運用「李代桃僵」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舍小保大。二.權衡得失。三.快刀斬亂麻。四.嫁禍他人。五.顧全大局。另一方面是從戰術上,犧牲小的利益換取更大的利益,作為「舍小保大」的計謀「李代桃僵」就類似中國象棋中的「丟卒保車」。是一種合理的保全實力,獲取勝利的計謀。
  • 李代桃僵之計你聽說過嗎?一起來了解一下有哪些故事
    本文章有明朝又是孤舟別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來閱讀領略~大家好,我們都知道三十六計是我國曆朝歷代,皇帝以及大臣們經過在一系列的戰爭中,不斷總結出來的經驗,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看一下李代桃僵之計都有哪些故事。李牧破匈奴李牧,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大將,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示例東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上期成語故事-望梅止渴輕輕鬆鬆學成語讓孩子愛上學習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蘊涵著豐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望梅止渴的故事
    成語故事小課堂精彩繼續~ 今天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 成語故事一鳴驚人
    成語解釋成語一鳴驚人
  • 成語故事雕蟲小技
    成語解釋成語雕蟲小技拼音diāo chóng
  • 成語故事孤掌難鳴
    成語解釋成語孤掌難鳴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對牛彈琴| 成語故事
    對牛彈琴得故事出自牟融得《理惑論》,又名《牟子》。作者牟融學識淵博,年輕時曾被推舉為茂才,後來成為朝廷得重臣,政績出眾,受到大家得一致讚揚。在東漢時期,「茂才」就是秀才的意思。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原來,東漢的開國皇帝叫劉秀,為了避諱——不能直接說出皇帝的名字,東漢的「秀才」統一被改為「茂才」。
  • 竭澤而漁|成語故事
    ……▍素材來源:《芝麻講成語故事》,它是一套針對7~12歲兒童量身打造的集故事性、互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兒童國學讀本。本書特色如下:1.好看的成語故事+央視著名少兒欄目主持人芝麻原聲同步音頻,讓小讀者們不僅可以愉快的閱讀,還能通過掃碼聽芝麻講成語故事。
  • 捨生取義|成語故事
    ……▍素材來源:《芝麻講成語故事》,它是一套針對7~12歲兒童量身打造的集故事性、互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兒童國學讀本。本書特色如下:1.好看的成語故事+央視著名少兒欄目主持人芝麻原聲同步音頻,讓小讀者們不僅可以愉快的閱讀,還能通過掃碼聽芝麻講成語故事。
  • 大意失荊州 | 成語故事
    【成語】:大意失荊州【dà yì shī jīng zhōu】【基本釋義】本指關羽鎮守荊州時,因大意輕敵而導致荊州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