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產量超過1億噸,日本鋼鐵工業實力有多強?

2020-12-14 騰訊網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與美國、蘇聯是世界僅有的三個年產鋼在一億噸以上的國家。雖然今天日本鋼鐵產量同巔峰期相比下降了一些,但是在國際鋼鐵市場依然是絕對強者,鮮少有匹敵者,每年出口量高達3000萬噸。

日本國土狹小,資源不足,無論是鋼鐵產量還是工人的生產效率以及出口競爭力,都名列前茅,過去的近50年裡,平均年鋼鐵產量超過1億噸。這背後又有什麼可說道的嗎?

日本鋼鐵崛起之路

眾所周知,日本自稱「資源小國「。探明的鐵礦可採儲量只有2000萬噸,品位低,鐵礦石几乎全部依靠進口。探明的煤儲量只有80億噸,每年煤炭進口量接近2億噸。

二是資本主義工業發展較晚,鋼鐵工業的基礎較差。1900年美國的鋼鐵產量已超過1000萬噸,日本還不到一萬噸。日本戰時鋼的最高產量是1943年的765萬噸,美國則超過8000萬噸。二戰結束後,日本鋼鐵產量下降到1946年的56萬噸,但是就是這一個先天稟賦不足的國家,用來20多年的時間,居然發展成了世界鋼鐵強國。

回看日本鋼鐵發展歷史,之所以能夠壯大與良好的內外部條件密不可分。國際上有美國的扶植,趕上資本主義世界鋼材消費量急劇增長的黃金20年;國內有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日本工資較低的有利環境,大量引進先進技術,興建現代化的沿海大廠。

二戰結束後,美國人又打了兩場大規模局部戰爭:韓戰與越南戰爭,日本是美國軍需給養的重要基地。大量軍事定貨刺激了日本鋼鐵工業的發展。日本政府也推行重點支持鋼鐵工業和重化學工業的政策,給予經濟補貼、貸款、減免賦稅等種種優惠條件。

日本工資水平比歐美發達國家低。資本家可以從工人身上取得較多的剩餘價值。50年代初,日本鋼鐵工人的勞動生產率為美國的四分之一,工資只及美國七分之一。當日本鋼鐵工人生產效率超過美國後,工資水平依然只有對方的60%。

沿海建廠、引進技術

為了獲得最大限度利潤,日本鋼鐵業取了兩條重要的經營方針,在大量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填海造地,建設大型沿海鋼鐵廠。日本集中了世界鋼鐵工業的先進技術。許多引進的技術經過消化、提高,又可向國外輸出。例如,從美國引進矽鋼片技術,幾年後,把更完善的矽鋼片專利賣給美國。

日本每年進口一億多噸的鐵礦石,煉焦煤四五千萬噸,其中鐵礦石、煉焦煤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巴西、智利、美國、加拿大等地,為了穩定原燃料來源,日本與原料國大都籤訂為期十年以上的長期協議。

自70年代初期日本鋼鐵產業邁入一億噸大關後,過去近50年裡,日本每年的鋼產量都在一億噸上下浮動,非常穩定。如果開足馬力生產,一年產鋼量超過2億噸完全不成問題。

沿海大型聯合企業

日本鋼鐵工業最引人矚目的是大批興建沿海大型聯合企業。先後在福山、君津、水島、加古川、名古屋等地修建了鋼鐵企業,這些鋼鐵廠充分利用沿海優良的港灣條件,以本國兄的造船工業為後盾,把船隊當礦山,載重十萬噸的礦石專用船從澳大利亞西部運鐵礦,每噸運費只有10美元左右。

興建沿海大廠給日本鋼鐵工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效益,巨大的投資為日本鋼鐵業帶來大型化設備,由此又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在沿海建設鋼鐵廠,大部分產品可以通過海運直接送到用戶,同時,也便於鋼材海運出口。

從日本鋼鐵結構看,其技術上也是非常先進的,鋼材成材率高達95%,特殊鋼產量佔全國粗鋼產量的20%,各車間或工段均裝有過程控制計算機。這種多級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實現,對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和加速鋼鐵業的發展也起了積極作用。

隨著全球鋼鐵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日本鋼鐵企業也在積極調整結構,減少普通鋼材生產,將發展的方向放在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生產上。在鋼鐵產能過剩的今天,日本鋼鐵產業的發展路子,對於我國鋼鐵業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鋼鐵打造10億噸神話
    1957年,毛澤東說,我國鋼鐵產量15年趕上英國。當年英國年產鋼量約為2000萬噸,中國的年產量為535萬噸。隨後劉少奇向全國宣布,中國要在15年內在鋼鐵和重工業方面趕上英國。同年毛澤東又說,我們要好好幹50年,把工業建起來,要有美國那樣多的鋼鐵。這就是中國鋼鐵產業「趕英超美」的最初出處。
  • 鋼鐵航母中國寶武年產鋼突破1億噸!中國鋼企問鼎全球第一
    在25分鐘後的「億噸寶武」達成儀式上,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正式宣布中國寶武跨入「億噸寶武」時代,成為了中國首家實現億噸年產量的鋼鐵集團,問鼎全球鋼企粗鋼產量之冠。這一年產量相當於24年前的全國產量。陳德榮隨後激動哽咽,我們見證了這一跨越歷史的時刻。中國首家億噸鋼企的出現,是中國鋼鐵行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縮影。
  • 董登新:中國鋼鐵打造10億噸神話
    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將首次突破10億噸「天量」大關,這將分別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粗鋼產量的11倍和10倍!這在70年前是不可思議的!請問各位鋼企老總:中國鋼鐵產能擴張,還有盡頭嗎?  1950年,志願軍入朝作戰,當時毛澤東幽默地說:美軍鋼多氣少,我軍氣多鋼少!那一年,美國鋼鐵產量8785萬噸,是中國的142倍。
  • 年產鋼突破1億噸!鋼鐵航母中國寶武問鼎全球第一
    億噸寶武 鋼鐵航母 12月23日,中國寶武集團在上海宣布,2020年其鋼產量已超過1億噸。中國寶武正式跨入「億噸寶武」時代,成為了中國首家實現億噸年產量的鋼鐵集團,問鼎全球鋼企粗鋼產量之冠。這一年產量相當於24年前的全國產量。
  • 看了臺灣的鋼鐵產量,再看內地鋼鐵工業規模,差距大得離譜!
    拆船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臺灣受日本殖民統治。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方針下壓制臺灣鋼鐵工業發展。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和財團出於戰爭需要,在臺北、高雄等地建了些小鋼鐵廠,主要設備是三噸以下的小電爐和小軋機,產量甚微。到六十年代,當局才開始用廢鋼作原料發展鋼鐵工業。
  • 2019年國際鋼鐵企業產量40強排名 共產鋼5.6億噸……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粗鋼年產量超過300萬噸的40家國際鋼鐵生產企業粗鋼總產量約為5.6億噸(排名和產量見下圖),佔2019年除中國(含臺灣)之外的世界其他63個產鋼國粗鋼總產量的比例為66%。分國家來看,總部位於日本的企業有3家,分別為日本制鐵、JFE鋼鐵和神戶制鋼,粗鋼產量共計為8201萬噸;總部位於印度的有5家,分別為塔塔鋼鐵、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JSW)、印度鋼鐵管理局(SAIL)、京德勒鋼鐵與電力公司(JSPL)和薩卡帕特納姆鋼鐵公司(RINL),鋼產量共計為7360萬噸;總部位於俄羅斯的有6家,分別為俄新鋼(NLMK)、耶弗拉茲集團(EVRAZ
  • 韓國國土面積狹小,為何工業實力超過眾多歐洲傳統強國
    以2018年的世界製造業增加值來計算,前十三大經濟體排名分別是: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了,除了中國遙遙領先以外,世界上,工業實力比韓國強的國家只有隻有美國,日本,德國三家傳統強國,在傳統的工業重心歐洲,更是只有德國一個國家工業實力高於韓國,其它的所有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稱雄世界的原歐洲國家,居然沒有一家實力強於韓國的。
  • 【深度】中國寶武問鼎全球第一,這艘億噸鋼鐵航母是如何煉成的?
    隨後,中國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宣布,「中國寶武2020年鋼產量突破1億噸,億噸寶武今日夢圓。」現場的他十分激動,甚至哽咽落淚。在此前一天的公司會議上,陳德榮透露,中國寶武今年的粗鋼產量約為1.1億噸,肯定會超過多年排名榜首的安賽樂米塔爾。「現在可以非常確定地說,我們從規模上就是全球(鋼鐵行業的)老大。」他說道。登頂成功
  • 中國鋼鐵產需雙雙破紀錄:全年產量首破10億噸 鐵礦石價格狂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鋼鐵產需雙雙破紀錄:全年產量首破10億噸,鐵礦石價格狂飆警惕市場炒作12月21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下稱報告)預計,今年中國鋼鐵行業的需求量與生產量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 二戰時期美國的實力有多恐怖?四年生產30萬架飛機,9萬艘艦艇
    (令人瞠目結舌的工業能力)眾所周知,建造武器裝備的速度和質量和國家的軍工體系是分不開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美國在二戰時期的軍工體系。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自此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珍珠港事件打的美國措手不及,在那之後,美國參戰!開始不斷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其國內的孤立主義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消失殆盡。
  • 「深度」中國寶武問鼎全球第一,這艘「億噸」鋼鐵航母是如何煉成的?
    隨後,中國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宣布,「中國寶武2020年鋼產量突破1億噸,億噸寶武今日夢圓。」現場的他十分激動,甚至哽咽落淚。在此前一天的公司會議上,陳德榮透露,中國寶武今年的粗鋼產量約為1.1億噸,肯定會超過多年排名榜首的安賽樂米塔爾。
  • 寶武鋼產突破「億噸」
    鋼鐵行業迎來一個裡程碑。中國寶武23日宣布,2020年其鋼產量已超過1億噸,成為近十年來全世界唯一一家年產量突破「億噸」的鋼鐵集團。1996年,中國鋼年產量第一次超過1億噸。
  • 鋼鐵整合三大方向,億噸寶武落子何方?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結合全國地圖和全國鋼鐵布局,看看中國寶武的根據地建設情況,並預測一下,寶武下一步將落子何方。中國寶武由原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聯合重組而成,於2016年12月1日揭牌,在此之前,寶鋼和武鋼已各自開啟了合併。
  • 70年代的蘇聯,國力有多強盛?難怪敢去入侵帝國墳場阿富汗!
    回首上世紀70年代,蘇聯人絕對有理由相信,這是他們的高光時刻。美國深陷越戰,在付出了5萬多人死亡,3000多億美元的開支後,狼狽地從越南撤兵。放眼四合,蘇聯人確實有驕傲的資本,無論是從經濟還是軍事上而言,蘇聯進入了它的巔峰期。70年代的蘇聯有多強大?下面一組數據說得明明白白!整個70年代,蘇聯工業年增長率超過5%,連過去屢遭詬病的農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 工業產值佔到德國的4成,巔峰時期的魯爾工業區有多強大?
    它是以魯爾煤田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已探明可採儲量為200億噸以上,是世界最大煤田之一。這裡的煤種,從底部向上,有半無煙煤、半煙煤、焦煤、氣煤、長焰煤等,其中大部分可以用於煉焦。 當時是淺坑採煤,18世紀70年代最盛時採煤點曾多達300餘處。 自從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後,魯爾得法國洛林的大量鐵礦石供應以後,到19紀末期,焦炭年產量便躍增到6000萬噸。與此同時,德國開建了三條運河,都有力地促進了魯爾煤炭工業的發展以及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水等資源來發展鋼鐵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和機械製造等工業部門。
  • 中國寶武年產鋼突破1億噸
    今天是中國寶武130年慶典,就在這一特別日子裡,寶武宣布2020年鋼鐵產量突破1億噸,成為年產鋼世界第一的鋼鐵集團。活動中,93歲的寶鋼第一任董事長黎明通過遠程的「一鍵煉鋼」功能,下達了鋼鐵央企中國寶武2020年第1億噸鋼的煉鋼指令。
  • 貢獻了全球1/8粗鋼,世界第一鋼鐵大省為何落在河北?
    也許這個數字還不能說明河北的粗鋼產量有多驚人,但可以對比其他省份粗鋼產量來看看,江蘇省緊隨其後粗鋼產量為1.2億噸,位列第三的遼寧僅7300多萬噸,也就是說河北省的粗鋼產量比第二、第三大省的粗鋼產量的綜合還要多。
  • 一大批巨型鋼鐵項目落地 廣西鋼鐵產能2年內有望翻倍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長期以來我國鋼鐵產業布局存在北重南輕的現象,原先的老鋼鐵企業基本建設在有鐵礦基礎的區域,但隨著鋼鐵工業的規模擴大,更多的鐵礦石原料需要依賴進口,因此在後續的鋼廠搬遷、新建以及產業轉移過程中,較多的鋼鐵企業建在沿海、沿江、沿河等水路交通發達地區,便於原料的運入和產成品的運出,減少物流成本費用的支出,同時也能保障鋼鐵工業用水。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測 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將達10.65億噸
    億噸大關;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4%。「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同比增加近1億噸,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說明國家通過投資拉動需求的效果顯著」,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這種情況歷史上只在2009年出現過。2008年,世界爆發金融危機,在投資驅動下,2009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同比增加1億噸。
  • 法國工業實力有多強?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國早已成為全球高度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邁入了全球工業強國之列。那麼,目前法國的工業實力有多強?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工業增加值首先從工業產值的角度來看法國的實力。數據顯示,法國2018年工業增加值達到4693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九,排在俄羅斯、英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