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個人真誠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能力可以增加十倍,智慧可以高明十倍,胸襟可以擴展十倍,氣質可以純真十倍。弛禁之人,通過自我訓練,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說得出,辦得來,浮躁之人,也可以變得清風朗月冷靜沉靜。偏執之人,亦可以做到胸襟開闊,不矜不伐。職場精英都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經過長時期的「充電」和鍛鍊而成的。首先是自己從小到大努力學習,獲得理論知識,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再實踐,再培訓,再實踐,直至掌握過硬的本領。其次是在職場工作中做到刻苦努力,認認真真,使自己的本領一直上升,在職場上能夠取得驕人的成績,進而成為職場精英。
1三十歲之前是庸人
曾國藩的老家是湖南省湘鄉縣大界白楊坪。地處離縣城一百三十裡的群山之中,雖山明水秀,風景不惡,但交通不便,消息閉塞。
曾國藩在詩中說這裡「世事痴聾百不識,笑置詩書如埃塵。」傳統時代,農人們想要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困日子,簡直只有供子弟讀書一途。曾國藩祖父曾玉屏中年之後的悉數期望就是後代們靠讀書走出這片六合。他不惜血本,供長子曾麟書讀書,「窮年磨鍊,期於有成」。
但是,曾麟書資質實在太差,雖然在父親的嚴峻督責下,兀日窮年,攻讀不懈,卻連考了十七次秀才都失敗了。作為長孫,曾國藩身上背負著上兩代的期望。但是曾家的遺傳如同的確不高明,曾國藩從十四歲起參加縣試,也是榜榜落第,接連七次都名落孫山(曾國藩的四個弟弟也沒有一個讀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