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人口:馬來人佔7成,華人比例下降至2成多,也有印度裔

2020-12-08 小東來啦

據2019年馬來西亞政府的統計數字,當年馬來西亞人口約為3260萬,其中本國人2940萬,國民構成中馬來人佔比為69.3%,華人口減少至22.8%,南亞裔佔6.9%,其他種族佔1%。我們分別來了解一下他們的情況和歷史。

馬來西亞民族

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近700萬,人口佔比不斷下降

馬來西亞華人的先輩主要是從明朝,歷經清朝和民國時期,數百年來不斷從中國南方一帶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遷移而來的中國人。早期的華人移民多數經商及做苦力,於是在華人佔多數的居民點或生活區漸漸發展起了城鎮式的社會,開始了買賣生活必需品的商業活動,因此現今的華人一般集中在城市,華人同時也是這個國家城鎮建設的參與者。

馬來西亞華人店鋪

但是網上對於馬來西亞華人在不同時期的人口佔比說法從40%到90%不等,那麼這些數字有沒有依據?真實情況又是怎樣的,哪一個可信?

我們知道現在的馬來西亞有三大部分組成,包括位於馬來半島南半部的馬來亞,加裡曼丹島北部的砂撈越和沙巴,這兩地原屬於汶萊王國,後被英國佔據。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成立,此時該國約有華人200多萬,華人佔比約37.2%,馬來人約300餘萬人,而馬來族佔比為50%左右。

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併組成馬來西亞聯邦,由於新加坡的華人有100多萬,佔當地人口的絕對多數,隨著新加坡併入馬來西亞,華人佔比上升至45%,而馬來人佔比則相對下降至42%。而後由於馬來人擔心華人做大,僅兩年後就將新加坡逐出,華人比例回歸少數。其後馬來西亞政府進一步確立了「馬來人至上」的原則,在政治、教育、稅收上採取差別待遇。新加坡的脫離,公民權利的不平等待遇導致部分華人移民,加之低生育率影響,另外還有馬來西亞政府刻意吸引印尼和菲律賓人口,最終導致馬來西亞華人人口在數量增長的同時,比例卻不斷下降,如今近佔總人口的20%出頭。

馬來人:馬來西亞人口主體,總體經濟情況相對落後

其實真正追溯起來,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幾乎同時到達了馬來半島,馬來亞的原住民也並不是馬來人,可是馬來西亞的第1任首相在上任之後,他們就開始自稱為土著,並採取打壓別族,擴大己族的政策擴大政治優勢,《馬來西亞憲法》關於馬來人的認定相當寬鬆,以文化標準而非血緣,一個人只要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日常使用馬來語,在日常生活中履行馬來習俗,即可歸類為馬來人,因此很族群被同一歸類為馬來人,構成了馬來西亞主體人口。除了沙巴和砂拉越以外,馬來西亞其他州屬的馬來族人數都在40%到90%以上。

馬來人大概一度曾是婆羅洲(加裡曼丹島)沿岸一個民族,後因貿易及航海生活擴展到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除去本地的少量土著,馬來人大規模向外擴展至馬六甲海峽周邊不過是14世紀改信伊斯蘭教以後才開始的事,至今諸地的馬來人所使用的語言仍然非常相近,但與蘇門答臘、婆羅洲以及鄰近的其他民族的語言差別則很大。如今馬來人約佔馬來西亞人口一多半,在東馬(沙拉越和沙巴)的居民人數中則佔1/8強。相較於馬來西亞華人和馬來西亞印度裔,本世紀60年代以前,80%的馬來人生活在農村地區,經濟和文化相對落後。馬來人以務農為主,種植水稻、橡膠、椰子、咖啡、金雞納樹和油棕等作物,

印度裔:大部分是近代殖民時期移入,已落地生根

印度裔馬來西亞人大多是在是在英屬馬來亞時期從印度移居馬來半島的後裔,當時正處在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在馬來半島開闢大量農田種植橡膠樹,同時還發現了大量的錫礦,亟需大量勞動力從事錫礦的開採和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工作。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大量印度人同華人一起,湧入了馬來西亞「淘金」。與其說是淘金,其實不過是作為低廉勞動力前往海外謀生。但是也有相當印度人是被英國殖民者故意引入馬來半島充當殖民打手,對馬來半島族群進行「摻沙子」,這些人大多來自印度南方,來到馬來西亞充當勞工、警員和士兵。但多數在橡膠園裡從事割膠工作。

馬來西亞警察部隊著名警官—Datuk Amar Singh

經歷近現代的各種波折和風雨,馬來西亞的印度裔早已在此落地生根,有的家庭甚至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如今的印度裔人口佔據馬來西亞總人口9%左右,是馬來西亞第三大族群。印度裔有大量專業人士,尤其在醫學領域表現卓著,遠超過其人口比例。但與此同時,馬來西亞的印度裔人口中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人就是馬來人? 那你錯了!
    馬來西亞人主要由馬來西亞土著、土生華人、印度僑民組成,各類人都佔有較大比例。馬來西亞人可以說是一個多民族混合的人群。
  • 知乎20萬瀏覽:馬來西亞的馬來人經濟地位是否高於華人?
    上圖2008年馬來西亞的族群就業情況,雖然馬來人的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佔比已經佔了一半,可是根據馬來人佔馬來西亞人口的佔比的話,跟華人的高級職業佔比是相對來的少的,而且無技能員工的比例是華人的三倍以上。而且,馬來人的學子出國留學都可以拿到由國家頒的獎學金和生活補貼,但華人學子卻很難獲取,基本上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另外,馬來西亞的公務員主要都是聘請土著。目前,馬來西亞的公務員,土著就佔了95%,華人和印度人僅佔了5%。一般上,馬來西亞的華人很少會去當警察和軍人,主要是因為他們升職的機會非常之低。
  • 馬來西亞獨特的種族政治結構
    馬來族、華族、印度族是三大主要民族,約佔總人口的90%。其中,馬來人佔67.4%,華人佔24.6%,印度人佔7.3%。馬、華、印三族之間的政治協商、博弈和妥協使得馬來西亞能夠順利實現獨立和建國。但是這也成為現在馬來西亞國內民族矛盾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
  • 馬來西亞華人比例以前是40%,現在只有21%,差這麼多?
    這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分為西馬和東馬兩部分。這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雖然官方國家是伊斯蘭教,但其公民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從而在這裡形成了多民族分布和聚集的繁榮景象。華人社區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去馬來西亞旅遊,經常能遇到一個說閩南語或粵語的中國人,有時會讓你覺得自己可能還沒有出國。
  • 馬來西亞收入最高的1%中 華裔仍佔最大比例
    中國僑網1月2日電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導,近日,《馬來西亞收入差距與種族鴻溝》報告顯示,在馬來西亞,收入最高的1%的人群中,華裔仍佔最大比例。據了解,這份報告基於馬來西亞國民帳戶等各種數據,進行了分析,進而得出結論。
  • 全球海外華人最多的十個國家排名!
    該國的主要民族是泰族,佔據泰國人口40%的比例。人口第二多的民族是佬族,佔據總人口35%的比例。華族佔據總人口的比例是14%,馬來族佔據總人口的比例是2.3%。這幾個民族在泰國的總人口當中佔比最大,其它民族佔比較少。現在泰國的華人數量將近有1000萬人,大部分在泰國的華人都來自於我國廣東、潮汕、廈門等地區。泰國華人歷史悠久,人數眾多,為泰國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 馬來西亞人VS馬來人
    其實嘛,這是由於大家都習慣用簡略語來表達,把馬來西亞簡略為馬來;把馬來西亞人簡略為馬來人。可是哦,『馬來人』這三個字所指的是馬來西亞的其中一個族群,國語叫做MELAYU,英語叫MALAYS。而土著則是早在建國之前就存在於這片土地上的民族,由於他們人數較少,另一個叫法:少數民族。
  • 馬來西亞為何留不住華人?種族「玻璃天花板」逼走百萬華人
    不少華人感覺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他們常提及在華社備受尊敬的馬來西亞首富、「亞洲糖王」郭鶴年:就連郭鶴年都被氣走了!郭鶴年把資金全投到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全家搬去香港!不久前,《郭鶴年回憶錄》出版後,郭鶴年在書中談及他唯一一次嘗試「幹政」——試圖說服馬國第三任總理、他的同學胡申翁改變過度保護馬來人的國家政策,但沒有成功。郭鶴年還披露第二任總理敦拉薩兩度要他分配船運公司股權給政府。
  • 奉行「馬來人」至上的馬來西亞,華人掌握經濟領域,農業發達
    馬來西亞人對中國的感情是複雜的,要知道,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一窮二白,是一個生產力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馬來西亞呢,曾經馬來西亞也輝煌過,被譽為「亞洲四小虎之一,」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這四個國家的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都像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因而得名。
  • 排行榜︱全球華人最多的10個國家,你知道多少?
    No.2 泰國華人:約1000萬  目前,泰國一共有30多個民族,人口總數達到6000多萬。該國的主要民族是泰族,佔據泰國人口40%的比例。人口第二多的民族是佬族,佔據總人口35%的比例。華族佔據總人口的比例是14%,馬來族佔據總人口的比例是2.3%。這幾個民族在泰國的總人口當中佔比最大,其它民族佔比較少。
  • 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對待華僑華人的政策比較研究
    摘要:東南亞地區集中著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海外華僑華人,佔到了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八成。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華僑華人群體,東南亞各國政府對華僑華人的政策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從國家層次來看,東南亞各國的華僑華人政策均有所不同,一些國家的華僑華人政策相對寬鬆,而一些國家在某些方面的政策對華僑華人較為苛刻。
  • 新加坡華人這麼多,為什麼英語是第一通用語,而馬來語是國語?
    而說起海外華人哪裡最多,恐怕當屬東南亞地區。由於東南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東南亞各個國家才是海外華人主要的聚集地。像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華人數量都不少,不過並沒有成為該國人數最多的族群。在新加坡華人數量佔比最大,達到了總人口的74.2%,還有馬來人(13.3%)、印度裔(9.1%)。
  • 馬來西亞教育部長:更多馬來人選擇到當地華文學校就讀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馬來西亞《星報》11日報導,該國教育部長莫哈末拉茲吉丁表示,與過去10年相比,更多馬來人選擇到當地華文學校就讀。2020年,馬來學生佔華文小學學生總數的15.33%,而2010年這一比例為9.5%。
  • 馬來西亞再次「變天」,華人成最大輸家?
    不容忽視的華人角色縱觀歷史軌跡,儘管馬來人在馬來西亞政治領域的主導地位無法撼動,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馬來西亞各政黨甚至黨內各派系的競爭日益激烈及民主化進程的發展,佔據馬來西亞總人口23%的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歷屆大選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 旅遊勝地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地處熱帶季風區,自然條件優越,植物茂盛,物種繁多,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馬來西亞為君主立憲議會民主制國家。全國有32個民族,以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為主。根據大馬統計局2020年5月的人口統計報告,馬來西亞今年第一季度人口統計達到3273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6%。
  • 華人闖蕩馬來西亞,「三分天下有其一」
    事實上,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一直非常重要,馬來西亞華語是官方的第三大語言,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全國第二大「少「數民族,佔馬來西亞總人口約23.4%(第三大民族是印度族,佔人口7%),近1/4,實際上可並不「少」。
  • 【馬來西亞知多少】馬來西亞華人到底會多少種語言?
    常問道:為什麼馬來西亞華人一般都會講馬來語、印尼語、英語、普通話、閩南語、廣東話、客家話、潮州話這七種語言?不是每個馬來華人都會講以上所有語言的,但大部分在馬華人都會講四種以上語言,這主要是由於馬來西亞的歷史人口組成。首先要指出的是,所謂印尼語,其實也是一種馬來語。馬來語是馬來人的民族語,屬於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主要應用於馬來西亞以及馬來西亞的鄰國,如泰國、新加坡、汶萊等地。
  • 馬來西亞的印度人:成為大馬第三大族群,為什麼勢力這麼強?
    示意圖根據馬來西亞2018年統計數據,馬來西亞總人口3238.5萬,其中,馬來族及土著有2007.19萬,佔比61.98%,是第一大族群;馬來西亞華人為668.55萬,佔比20.64%;馬來西亞印度裔共計201.04
  • 怎樣到馬來西亞讀初中
    馬來西亞擁有含金量極高的學歷文憑,也為留學生提供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留學費用也是十分低廉的,另外學校純英文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更具國際思維。下面小編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如何到馬來西亞讀初中。如何到馬來西亞讀初中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多元種族的國度,人口總數大約2800萬,主要由馬來人、華人和印度裔組成。其中馬來人、華人和印度裔分別以馬來語、華語(粵語、閩南語、客家話等方言)和泰米爾語作為各自的母語。種族的多元也體現在馬來西亞中小學教育制度上。
  • 馬來西亞一國有10個國王,馬來人能娶四位妻,還有哪些有趣文化
    馬來西亞人口是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構成,是個多元化的國家。為什麼說是多元化呢?不僅體現在人口上,還有宗教信仰上。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華人信奉佛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信仰,他們各種族分工明確,馬來人從政,多為政客,華人多從商,負責拉動國家經濟,印度人多分布在高科技領域(因為印度在IT領域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在世界上數一數二)。我就在想為什麼他們種族不同卻能夠和睦相處?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三隻或多隻老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