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梔
01
前段時間看了個小短片,講的是皈依的故事。
小和尚講的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秀姑娘則說了四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秀姑娘……
奈何,小和尚不願意皈依秀姑娘。吾本註定要伴青燈古佛,哪能和秀姑娘安守一生。我想,這是小和尚內心的無奈吧。
他們也曾他撫琴我起舞,也曾花前月下宛如戀人相依。可自那古寺一別,一個守著僧門到老,一個遠去京城。
佛家弟子,風塵女子。本就不是一路人,註定了不能出那四皈依的故事。
02
皈依的故事又讓我想起《西遊記》裡女兒國的那段故事來。
唐僧一路西行,路途妖魔鬼怪不斷,受的都是皮肉之苦,大多數都是想吃了他的肉,遇上一兩個女妖想和他拜堂,也只是為了長生不老。
唯有這女兒國的國王,她非妖非神,就是一個女人。她只知唐僧大唐皇帝御弟的身份,不知與他成親能長生不老的由來。
她求的是唐僧能與她相守一生的情,她渴望留住他的人,更想要留住他的心。
唐僧切實經歷了一場劫難——情劫。來自人間的考量。
03
唐僧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只有脫了情的束縛,方能真正成為佛。
唐僧是心動了的,可這心動拗不過前往雷音寺的決心。就在唐僧動情的那一刻被蠍子精擄走了,這樣的情節設定當真耐人尋味,算是客觀上幫了唐僧一把。
最後唐僧策馬,轉頭過後就不再回頭。女兒國王問待你取經歸來娶我可好,玄奘不做回應。
多年後,在長安圓寂的玄奘,臨行前微笑著說了一個:「好」。
時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信仰和佳人,玄奘最終還是選擇了信仰。
04
最怕看到的,就是這兩情相悅卻不得相伴的愛情故事。讀來常常覺得遺憾不已。
作為聽故事的人,我們尚且如此感慨萬千,身在故事中的人,他們又該是守著怎樣的遺憾孤獨終老。
佛本就是要遠離塵世,遠離七情六慾,不理功名利祿,看破萬丈紅塵,內心孤獨且強大,只保留對佛的信仰,心懷芸芸眾生,便才能稱之為佛。
所以,但凡是與塵世的情情愛愛有牽扯的僧,要想成為佛都是必定要割捨情的,註定悲劇。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