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戰役死了那麼多人,為何考古沒有發現大量屍骨?

2021-01-10 騰訊網

古代大戰役死了那麼多人,為何考古沒有發現大量屍骨?

這個結論就是錯的,事實上是發現過的。

長平之戰屍骨坑發掘現場

以長平之戰為例,《史記》記載白起殺趙軍四十五萬,秦軍也死者過半,也就是說約有數十萬雙方官兵在此地埋骨。

古代記載很清晰,遠在唐朝,長平古戰場上仍舊遺骨四處可見,而現代對長平古戰場的第一次正式考古發掘,實際上始自1995年。

為什麼這麼晚?

很簡單,因為考古發掘並不是很多人想像的漫山遍野地「扒墳掘墓」,或者說依據文獻劃定範圍,漫無目的地亂挖,實際上由於考古專業手段的成本限制,往往發掘面是非常有限的,那種在幾十、幾百平方公裡範圍內鋪攤子的辦法,是不可行的。

1995年的這次挖掘的緣起,實際上是山西省高平市永錄鄉將軍嶺村民李珠海當年4月份,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大量人骨和17枚刀幣和1枚銅鏃(也就是銅箭頭),匯報到高平市文物局和博物館後,才引起了重視,於當年10月-12月間進行的挖掘活動。

這次考古發掘的簡報顯示的信息,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題主的問題。

僅永錄村附近,已知的埋骨坑就有10餘處,大都分布於河流的第一級、第二級階地上,但是大部分在平整田地和挖掘房地基的過程中被破壞,殘存的斷崖上還偶爾可見零散的人骨殘骸。

以進行了正式挖掘的1號屍骨坑為例,其上部開口距離地表僅0.3米左右,明顯受到過破壞,通俗地說就是在之前的2000年間曾經被刨開過,又再次填土。

而該坑的全部南壁和部分東壁也遭到破壞,也就是最早時候的坑是四方的坑,卻在之後的歲月中被挖開了,老土換了新土。

在這個坑的西北角,有一個宋代的「灰坑」,這個「灰坑」是宋代時人在此留下的遺蹟,也對這個1號屍骨坑造成了破壞。

這些文字,我們可以簡單解釋下:

1,有大量的屍骨坑在正式考古挖掘之前,已經被當地人的正常生產、生活所破壞,比如清理後再次掩埋或焚燒;

2,哪怕現在保存尚可的屍骨坑,也一樣在2000年的滄海桑田中受到這樣或那樣的破壞,已經屬於「倖存者」了。

說到這裡,就涉及到一個科學常識問題,也就是屍體在自然條件下多久會被分解?

在溫帶的正常環境下,屍體內部會滋生大量的微生物,然後逐漸分解屍體中的有機質,整個進程基本上會在一年左右乃至更久,最終只剩下一堆白骨。

而人類骨骼中的有機質,微生物也是能夠分解的,最後遺留下來的就是無機物——比如碳酸鈣。

而這部分無機物的分解,風化、雨水溶解,就是個時間和環境問題了。

像一般人想像的45萬骨頭就應該留45萬具白骨,完全沒有可能。

所以,無論是唐朝時候留存的白骨,還是現代挖掘出來的白骨,真的已經算是這些「逝者」中的幸運兒了。

總結一下,能挖出來才奇怪,挖不出來才是常態。

相關焦點

  • 古代打仗死很多人,為何考古卻沒發現大量屍骨,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古代打仗會死很多人,為何考古隊卻沒發現大量屍骨,原來有科學依據眾所周知,現如今的社會能夠繁榮統一,顯然都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來,在中國上下五千的歷史,能夠穩定長久發展,似乎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戰役,而就因為這點,在古代經歷這麼多場戰役
  • 古代戰役死那麼多人,為何考古沒有發現大量屍骨,史書記載真實嗎?
    古代戰爭的規模並不如史書上寫的那麼大,什麼秦徵趙,動員百萬之眾,一坑就坑人家二十萬、四十萬,莫可信莫可信!事實上,大部分人的屍骨已經被自然原因(河流改道、地殼運動、風雨侵蝕、動植物毀壞、微生物分解等)和人為原因(建造、耕種等)等所毀壞消逝重回自然了。
  • 黃泉路上1:發現一古代將軍墳墓,考古人員清理屍骨的時候為難了
    黃泉在我國一般是指人去世後所往之地,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陰曹地府。但是古人所說的黃泉路到底應該是從哪起步呢?我國考古人員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一座墓葬,考古專家通過對槨室的清理以及對墓中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考古隊已經確定了,墓主人是一位名叫亞長的武將。但是讓考古隊感覺可惜的是,墓葬可能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導致墓葬已經塌陷了,墓葬中的內棺早已受損變形嚴重,就連墓主人的屍骸也已經和周邊的隨葬品緊緊的黏在了一起。
  • 礦場裡炸出屍骨和金銀寶藏,但卻不是古墓新發現!
    有人在洞裡發現了一些人的屍骨,而且,還不只一個兩個,足足有接近一百具!山洞裡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的屍骨呢,這地方明顯不是個古墓啊。而且,這些屍骨很多都已經斷成了一截一截,有些沒斷的,脊柱也都嚴重變形彎曲,很明顯是被重物壓死的!可是,這些原來在水底下的屍骨,要說淹死的那不奇怪,怎麼會被壓死呢?想來想去,人們也想不明白這是這麼回事!
  • 古代殉葬的嬪妃有多慘?她們臨死之前都遭遇了什麼?
    殉葬是起源於古代奴隸社會,並在之後千年長期存在的一種殘忍制度。從今天考古學家所挖掘的古代陵墓中,我們可以看見許多殉葬的無辜者,這些殉葬者的身份各不相同,有的是戰俘,有的是奴隸,甚至還有皇帝的妃子……他們中不少人死狀悽慘,屍骨擺著各種奇異的姿勢,而其中最讓人感到疑惑的,就是那些嬪妃們的屍骨了。
  • 考古專家在青藏高原,發現大量神秘圓盤,地球上真的有外星人?
    有人說人一生中必須去一次青藏高原,不然會一生遺憾,青藏高原不止有美不勝收的美景,還有很多億萬年前的古蹟!在1938年,考古學家在中國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發現一萬兩千年前的石碟,中國青藏高原一萬兩千年前的石碟上還有神秘的文字!有人猜測這是外星人一萬年前在地球存在過的痕跡。
  • 現在都流行火葬,幾千年後還怎麼考古?歷史會不會斷代?
    可見,雖然網絡用戶多為年輕人,但大家對這件事情還是挺關注的。「入土為安」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關於人死之後最理想的一種喪葬方式,在古代,這種思想廣泛的被大家所接受,而現在很多反對的人則認為這樣不夠環保,而且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在裡面,但其實,我國古代「入土為安」的土葬形式的出現,並非封建迷信思想的產物。遠古時期,地球上沒有國家的形式,早期人類是以部落為單位群居,或多或少。
  • 胡亥有多心狠?17座陪葬墓打開8座,考古現場卻令人揪心不已
    不過,「仙丹」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好處,反而令他英年早逝,也為大秦帝國的覆亡埋下伏筆。    在趙高等人的扶持下,胡亥持假詔上位。但在胡亥的殘暴治理及趙高等人的「指鹿為馬」下,秦朝還沒開始它的萬世偉績,就被憤怒的農民軍和曾經的六國貴族推翻,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讓人大嘆可惜。    1976年10月,專家在秦嶺東側的上焦村附近,發現了17座陪葬墓。
  • 【考古發現】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塞加拉地區是古埃及文明核心遺址,多位法老的金字塔和許多貴族的墓地就位於此,其中包括最古老的階梯金字塔。2020年10月3日,考古隊曾在塞加拉地區一個單獨墓穴中發掘出59具距今約2500年的木棺,並表示遺址中尚有大量未出土木棺等待發掘。 塞加拉地區發現的第五王朝時期貴族墓葬曾入選2019年度美國考古學會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山東發現白人陶塑,距今超過6500年:山東人有白種人基因?
    專家對山東古代一些東夷人DNA檢測表明,他們的身體裡含有白種人的基因!換言之,山東境內居住過一群白種人,他們遺傳下了一些白種人基因。然而,新疆等地因中西方交流,所以人員血統較雜,但山東位於中國東部,與新疆相隔萬裡,為何遠古時代會出現白種人,究竟是專家檢測錯了,還是確有其事?
  • 新疆沙漠發現5000年古墓,墓主屍骨高達3米,難道世上真有巨人?
    後來想要北上去喝大湖裡的水,但還沒趕到,半路就渴死了。而他的手杖,則化為了桃林。正常來說,一個普通人怎麼能喝光一條河流裡的水,而他的手杖還能化成樹林,不難看出當年的夸父也是一位巨人。
  • 來自南美洲的7個神秘的考古發現
    大自然非常的神奇,擁有大量不同的環境,有一些環境可以幫助我們保持來自過去的事物。一旦這些東西被現代人找到之後,它們將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關於過去的一些事實。從金屬製成的貓爪到大海中丟失的巨大寶藏,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是來自南美洲的7個神秘的考古發現。
  • 長平戰場發現堆壘屍骨層,打臉西方多年質疑,村民:趙軍骸骨紅色
    千百年來,國內學者對長平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並無異議,唯一引發爭議的地方在於趙軍被坑殺的人數,如果戰勝方秦軍都傷亡過半,那麼趙國又怎麼會有多達40萬的降卒呢?合理的解釋是,史書把趙軍參戰以後的總陣亡數等同於了被坑殺數。但西方學者卻對中國史書記載提出了質疑。
  • 考古人員談《盜墓筆記》 若真有"粽子"會高興壞
    這些當然是三叔逗你玩的,那麼在真實的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會不會常遇到屍體呢?   「明朝以後,因為棺槨密封技術的發展,古墓中的肉身多了起來,但在明朝之前是非常少見的,很多別說頭髮,就是骨頭都早早和棺槨一起腐爛掉了,完全分不清。所以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了一具完整女屍辛追,全國都轟動了。」
  • 考古隊員潛入水下尋寶?在沉船內無意地發現?竟改變了歷史文獻?
    海南省潭門鎮自古以來根本沒有著名的文物古蹟,原來這支考古隊接到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任務,這個任務就是去西沙群島進行水下考古工作,西沙群島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海,它是中國南海的四大群島之一,據說這裡的海底分布著大量的古代和現代沉船,水下文物分布之多之廣可謂是海上的文物寶庫。
  • 為什麼犬大將的屍骨那麼巨大?是不是犬大將可以二次變身?
    其實也可以這麼想,因為犬大將的本體太大了,比大山還大,如果在救十六夜公主的時候就死了的話,那麼肯定會在那裡化成犬妖最初的形態(巨大犬妖形態),也就是說屍骨會在人界,但是犬大將的墓地實際上是在冥界和人界的交接處-妖怪的墓地,這麼大的東西也沒有人移動得了,因此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犬大將當時沒死,知道自己快死了,才會特意去妖怪的墓地找葬身之處,交代好遺言之後,便化成最初的原型
  • 娘家人「盜走」去世12年女子屍骨配陰婚,並在空棺裡放了個水蘿蔔
    娘家人深夜「盜走」去世12年女子屍骨配陰婚,並在空棺裡放了一個大紅水蘿蔔!近日,河北省黃驊市市民李清風媳婦康菲菲的墳墓,被人盜挖,屍骨及陪葬的「三金」下落不明。警方調查發現,康菲菲的屍骨是被其娘家人取走的,隨後以8萬元的價格賣給別人配了陰親。康菲菲的父母為何要在女兒去世12年後「盜走」其屍骨?中間隱藏著怎樣的恩怨情仇?對此,康母表示,李家的祖墳已經遷走了,唯獨把女兒的墳墓留在了原處。她認為李家把她女兒給扔了,她心疼小丫頭,就想把小丫頭的屍骨取回來給她找個好歸宿。
  • 考古研究發現,現在很多中國人拖後腿了
    說起西方的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個子大長腿,而說到島國日本,大家會想到的是「小鳥依人」,說白了就是個子矮,長不高。當然了現在科學技術這麼好,再加上大家生活水平也上去了,長高不是問題。但是在古代日本人的身高一般只有1.5米,所以才會有日本矮人這麼一個說法。
  • 古代弓箭的殺傷力並不大,為何戰爭中一箭能夠將人射死?
    與現代槍枝比起來,古代弓箭的速度要慢很多,射中人體後也不會有什麼空腔效應,造成的傷害自然有限。 然而,即使是槍彈射中人體,只要不擊中要害,也是不會迅速死亡的,在戰爭中有些士兵的頭部被彈片擊中也可能不會死,而是留下後遺症。那麼古代弓箭的殺傷力並不大,那麼為何在戰爭中一箭有時候就能夠將敵人射死呢?
  • 1995年我國在江西發現一處遺蹟,去考古的隊伍中為何帶著美國人?
    90年代我國發現一處遺蹟,考古隊伍中出現美國人,這是怎麼回事考古本身是一項非常嚴謹的科學工作,這對於我們了解先人的生活和歷史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而我們因為歷史悠久,文化濃厚,所以在考古領域之內,是有很多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發現的事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