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旅行看相撲,胖人相撞讓外國人覺得傻,日本年輕人已經不了解

2020-12-11 柯南筆記

從日本回來後,覺得以前了解到日本的相撲信息已經落伍。一直以為相撲在日本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相撲選手是男孩們渴望的職業,是女孩的夢中情人。事實有點尷尬,雖然現代日本人可能會瘋狂地為他們只喜歡的足球比賽打call,也會為他們心中的棒球英雄們歡呼,但談起相撲,只有上了年紀的人們仍然會以敬畏的口氣進行談論。

相撲這項獨特的日本運動,擁有著古老的歷史。大約出現在公元前5至3年左右,和泰國農民祭祀水稻之神一樣,相撲也是用來祈禱水稻種植豐收的一種農業儀式。後來漸漸演化成一項全國性的運動,不過仍未脫離迷信的範疇,用於預言莊稼的收成。直到相撲進入日本皇室的視線,才發展成一種上了臺面的格鬥運動。

相撲(Sumo)代表「反擊」。在1192年鎌倉幕府統治日本時期,相撲比賽用於軍事訓練,以提高士兵的戰鬥力。在經濟繁榮大發展的江戶時代,相撲轉變為富裕階層的娛樂活動。隨著時間的流逝,傳統的日本摔跤運動逐步「現代化」。

然而,儘管相撲具有現代體育標籤,但自其作為一種神聖的儀式以來,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的習俗。例如,在比賽的第一天,用清酒,大米和鹽來歡迎相撲之神,然後在最後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將神再次送走。

還有與相撲有關的神道教儀式,被稱為「nakizumo」,字面意思是「哭泣相撲」,是一項比賽,相撲選手將兩個嬰兒抱在一起,第一個哭泣的嬰兒獲勝。聽起來可能有些滑稽,但這被認為是對兒童健康成長的祈禱!

如今,有著漫長歷史淵源的相撲,早已成為日本精神和文化的象徵,深深植根於日本上了年紀人們的生活和心靈。不過這些老一輩的相撲迷們無法改變一個現實,那就是許多年輕人對這項運動知之甚少,只有部分中學開設了相撲選修課。

對於崇尚健康的歐美人來說,相撲這樣異類的重量級摔跤顯然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在他們眼中顯得有些滑稽。相撲運動員的身材顯然極不符合他們的審美標準,施瓦辛格或巨石強森這樣的猛男才是他們的菜。從《007》電影中就能看出端倪,當詹姆士·邦德一個相撲體育場,他只花了幾秒鐘的時間觀看了一下比賽,注意力便轉到一個美麗女間諜凹凸有致的身材上。

90年代,日本為了推廣相撲,曾經在美國的電視頻道播放相撲錦標賽的錄像,但並沒有多少人買帳。不少看過比賽的人表示,相撲就是兩個胖胖的日本人,穿著類似於紙尿褲的纏襠步在一個圓圈裡互相推擠,以此娛樂觀眾。摔跤的動作也沒有多少武力的美感,反而更像是兩個醉漢在酒吧門口推搡。精明的日本人成功地將卡拉OK,漫畫,空手道推向了全世界,但似乎怎麼努力也無法把相撲普及。相撲像一個患了自閉症的兒童一樣,固執地只在日本留守著。

儘管如此,作為一名外國人在日本旅行期間仍然有必要觀看一次相撲比賽。在位於東京兩國區的國家體育館或國技館,可以打開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特性的這扇門。在比賽期間,場館外面會懸掛成百上千個豔麗招展的旗幟,招徠著路過的遊客一探究竟。

場館裡已經是熱鬧非凡,許多觀眾盤腿坐在榻榻米上,也有帶有託盤的座椅,以便看客們放置便當盒和啤酒。擂臺上的相撲手們則在有條不紊地調整著自己的狀態,做拉伸動作,拍打大腿。實際上每個相撲回合持續時間並不長,就像高手過招一樣,幾招之內見分曉。

規則很簡單,首先退出圓環或除腳以外身體的任何部位著地的相撲手就算輸。比賽的環由黏土製成,並覆蓋有一層沙子。比賽通常只持續幾秒鐘,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需要一分鐘或更長時間。相撲沒有重量限制或等級限制,這意味著相撲手可以輕鬆地與任何人一較高下,所以相撲手為了保持優勢才努力地增重。

只見一個相撲手被逼到擂臺的邊緣,龐大身軀此時似乎成了累贅,搖搖欲墜。就在瀕臨失敗時,他以高超的相撲技巧妙地將重心閃到一側,將本來看似勝券在握的對手摔倒在地。這時人群開始了咆哮,甚至將坐墊拋到了空中,緊張的氛圍讓你也會跟著不由自主地熱鬧起來。

許多人會對相撲選手的飲食產生好奇,實際上他們看似身軀充滿了脂肪,其實飲食極其規律和科學。他們會吃一種相撲手的招牌食品Chankonabe。這是一種燉湯,其中包含蔬菜,肉或魚,蘑菇和一些豆腐。看起來營養非常健康和均衡,並不像是能將人吃肥胖的食物。

相撲就和中國的京劇一樣,面臨著斷代的威脅。如何在娛樂至上的時代,將傳統藝術傳承下去,是每個熱愛藝術的人應該認真考慮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關於日本相撲的8個冷知識,可能讓很多外國人都並不了解
    如果說到日本有哪些印象深刻的運動,相撲一定會被提及,這項運動在日本國內的地位非常高,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其實相撲的起源是我們中國古代時期,後來才在日本發揚光大,相撲運動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講,其實並不了解,只是從電視上看到一些比賽,覺得很有趣而已,實際上這項運動也有自己的文化傳統,那麼根據這方面,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與日本相撲有關,
  • 外國人相撲力士事件凸顯文化衝突
    最近,日本相撲界日本人後勁不足,出現了由外國人支撐人氣的現象,但是有關外國人的事件在相撲界頻出,不僅有相撲界外國人成為暴力事件的加害者的事件,也有外國人力士遭誣陷,不得不通過訴訟還其清白的事件,這些事件的內涵超出了事件本身,有時凸顯了文化背景和個人教養等種種因素的衝突,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 相撲為什麼成了日本的「國技」?
    相撲比賽中,兩個赤身裸體、只穿兜襠褲的大胖子,面對面地站著,彼此怒目而視。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兩人以驚人的速度向對方撲過去,滿身的肥肉隨著衝撞一陣亂顫.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樣的一種運動,竟然能成為日本的國技,它既不太雅觀,也沒有什麼觀賞性。不過,日本人可不是這麼想的。相撲很早就出現在日本列島上了。
  • 外國人眼裡的日本竟是這個樣子的...
    日本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國家優美整潔的環境,高素質的國民,令人欽佩的匠人精神,174個國家免籤世界一流大學,世界第一的良好治安,老人長壽世界第一····當然這些都是我們通過旅行或網絡所了解到的日本最近一檔綜藝節目採訪一些常駐日本的外國人在其他國家的人眼裡日本究竟是怎樣的日本呢?
  • 去日本旅遊去兩國國技館看一場相撲比賽,順便了解下相撲文化
    兩國國技館兩國國技館位於日本東京都墨田區兩國,是東京著名的運動場館,這裡的面積很大,一次性可以容納上萬人同時觀看比賽。2013年日本東京申辦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成功,兩國國技館將成為2020年奧運會拳擊比賽的場地。
  • 近距離感受日本大相撲比賽:頂尖相撲人氣極高
    25日記者頭一回來到現場觀看相撲比賽,近距離感受了日本國技的傳統與魅力。橫綱白鵬賽前表演。新華網記者 華義 攝  在日本,職業相撲比賽被稱為大相撲,每年在東京、大阪等地舉行6場巡迴賽,每場進行15天,依據勝負場次決出最後的冠軍。其中1月、5月和9月的賽事在可容納約1.1萬人的東京兩國國技館舉行。其他3場分別在大阪、名古屋和福岡舉行。橫綱白鵬賽前準備。
  • 日本相撲,有點東西
    相撲作為日本的國技,是日本不可或缺的藝術文化瑰寶。有很多小夥伴對於相撲,都只是有所耳聞,沒有親眼看過,到了日本如果能親眼看上一場相撲比賽,一定會為你的旅途留下特別的回憶。除了日本人,外國人也能成為力士,但每個相撲部屋能招收的外國力士非常有限,基本每個部屋只能招收一個外國人。
  • 別只知道去日本看控,偶爾也來看看大相撲吧
    我們不是相撲迷,不關心職業相撲選手的等級,相撲比賽對我們來說只是兩個大胖子抱在一起拱來拱去然後出坑即輸的比賽。我們是去春遊的!相撲(すもう sumo ?)是日本傳統的神道儀式與體術,由兩名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由神道的佔卜神事發展而成,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則稱為大相撲。相撲是日本的國技和國際性的武術、格鬥和體育運動。
  • 日本人為何對相撲情有獨鍾
    請看本人在日本留學期間所寫的三篇小文章   相撲的魅力   初次來日本,對這個島國充滿好奇的我,既然躬逢其盛,也不可能無動於衷,因此,很是看了幾場比賽的電視直播。來日本還不到兩個月,而且,對這項體育比賽也知之甚少,按說不應該急於發表言論。但是有兩個原因讓我不怕貽笑大方,動起筆來。
  • 蒙古相撲手稱霸日本卻被迫退役 或有損兩國關係
    貴之巖義司隨後報警,日本警方已經將此事件定為刑事案件,進行調查取證。  雖然日馬富士已公開道歉,並表示「以退役之身,不辱相撲之榮譽」,但日本相撲界近年來的多個「醜聞」已嚴重損害日本國技的聲譽:今年4月,多名蒙古相撲手參與賭博;2010年,首名蒙古橫綱朝青龍·達格瓦道爾吉酒後毆傷友人。有日本個別媒體呼籲,要將蒙古相撲手趕出日本,維持嚴肅傳統與紀律。
  • 川普看相撲,孫中山看相撲
    更令人不解的是川普看相撲時神情不專一,有時東張西望,在相撲戰到酣處,大家都熱烈鼓掌時,安倍和昭惠夫人也鼓掌,但是川普卻一直不鼓掌,梅拉尼婭被安倍夫人所動,也鼓了兩下掌,但是川普一直沒有鼓掌,令人大惑不解。
  • 相撲|日本將在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之間舉辦相撲比賽
    2月4日,東京奧組委和日本相撲協會在東京宣布,將在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舉辦的間隙,舉行一項為期兩天的相撲大賽,旨在推動相撲運動的國際化。新華社記者王子江攝↑2月4日,日本大相撲冠軍白鵬翔(中)在發布會上發言。
  • 相撲為何是國技?關於相撲你必須了解的11件事
    相撲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要了解相撲你必須得先了解以下這11個小知識。1.相撲是起源於蒙古摔跤嗎?相撲類似蒙古的摔跤,屬于格鬥項目。,但每個相撲部屋只能招收一個外國人。據報導,一年舉辦三次專業相撲比賽的國技館東京賽場,一天就要製造幾萬串雞肉串,非常受觀眾歡迎。7.力士的髮型和服飾有什麼講究?
  • 在日本當相撲手,能賺多少錢?
    相撲作為日本的國技,是日本不可或缺的藝術文化瑰寶。有很多小夥伴對於相撲,都只是有所耳聞,沒有親眼看過,到了日本如果能親眼看上一場相撲比賽,一定會為你的旅途留下特別的回憶。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對相撲抱有好奇心的小夥伴們來一次科普:相撲到底是什麼?當相撲手能賺多少錢?去哪裡看相撲比賽呢?
  • 日本將在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之間舉辦相撲比賽
    2月4日,日本大相撲冠軍白鵬翔(中)在發布會上發言。 當日,東京奧組委和日本相撲協會在東京宣布,將在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舉辦的間隙,舉行一項為期兩天的相撲大賽,旨在推動相撲運動的國際化。2月4日,日本大相撲冠軍鶴龍力三郎在發布會上發言。 當日,東京奧組委和日本相撲協會在東京宣布,將在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舉辦的間隙,舉行一項為期兩天的相撲大賽,旨在推動相撲運動的國際化。 新華社記者王子江攝
  • 日本相撲運動員退役後都幹什麼
    收到日本相撲運動員巖木山將在東京國技館舉行斷髮儀式的邀請函,我推掉了所有的應酬。對於一名相撲運動員來說,斷髮儀式是他告別選手生涯的最後儀式,很希望親朋好友能夠見證這一神聖的時刻。日本人將相撲稱作為「國技」,自古以來,這是日本男人最能表現強悍魅力的一項運動。可惜,最高勳位的橫綱,連續2屆已經讓位給了蒙古國籍的選手。而位居第二的「大關」,六個人中,有三個是外國人。「日本男人都跑哪裡去了?」這是我最近一直在納悶的問題。是不是因為遠離禽肉吃草太多,都已經雄性褪盡變成了「草食男」?我常常替日本女人們感到一份惋惜一份擔憂。
  • 說到日本,一定要去了解一下他們國技——相撲文化
    日本的國技相撲,它是始於日本的神道教,在千年以前,原來是為了感謝神明的一種慶典活動,以後就流傳了下來,演變為今天的相撲活動。作為一種專業競技項目,相撲也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日本人的喜愛相撲的程度從古至今一直是長盛不衰的。相撲除了自己熱門以外,無形中也影響了其他的一些文化。
  • 相撲丨日本的國技
    對於初次看相撲的人而言,一定會覺得很難理解:比賽看起來就是兩個穿著十分不雅的胖子推來推去,但為什麼日本人卻把相撲視為「國技」來推崇呢?相撲和日本文化又有哪些關聯呢?今天咱們就走進相撲的世界去看一看。據說相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事記》(712年)、《日本書紀》(720年)中的比試力量的神話及宿禰與蹶速的天覽之賽的傳說。
  • 日本的大相撲
    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撲就會自然而然認為它是日本的國技,其實雖然相撲在日本文獻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約一千三百多年前,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時日本才將相撲定位在「國技」這個地位上的。尊為日本「國技」的相撲,是日本人特別喜歡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比賽時近乎全裸的兩個大胖子在直徑4.55米的圓形「土表」上,扭在一起,進行角逐。巨人相撞,極富戲劇性。
  • 關於日本相撲,你可能有一些「美麗的誤會」!
    相撲(相撲「すもう」),源於中國,於唐朝時傳入日本後,成為日本一種流行的體育運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沉澱,相撲已經成為了日本的國技,是日本國內一項專業的競技項目。但是大多數人對於相撲的了解,可能僅限於「兩個身材魁梧梳著傳統髮型的男子扭打在一起」(似乎哪裡不太對…)於是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關於相撲的那些事兒。首先,從圖片可以看出,相撲選手在比賽時是裸露上身的,腰間系有腰帶穿著兜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