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黨的愛物,日本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的1比10大和號模型

2021-01-14 老槍與戰線

日本廣島縣吳市的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有一艘1:10的大和號戰列艦精細模型,反映的是大和號最終狀態的配置。據說依據了初建時的圖紙、包括數任艦長在內的乘員回憶資料以及近年來潛水考古攝影獲得的影像資料,因此還原度相當高。

這個模型全長達到26.3米,由玉野市造船廠負責建造,吳市音戶町的山本造船負責舾裝。因為這個巨型模型的宣傳效應,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也被稱為大和博物館。

我想對於船黨來說,這個大型模型應該是有一定借鑑價值的。因為其體量足夠,能夠充分表現細節,並且專業人士的考證應該比普通愛好者更全面一些。

因為原船體量很大,即使是縮比模型也能佔一個大廳。

從船頭方向看去,很有真船內味。包括鋼板的凸凹都表現出來了,估計這和大型模型的骨架式結構有關,未必是刻意為之。

大和採用了在翔鶴級上試驗過的球鼻艏。球鼻艏為DS鋼板建造,內有零號水聲偵聽器。

艦首的菊紋章,據說艦上原物為木質包金箔。菊紋章下面那一圈就是日本二戰艦船上常見的舷外電路,用來給船身消磁的。

船錨、錨鏈以及艦首旗杆。那兩塊木板是可向外放出的觀錨臺,是一個摺疊結構。

大和裝備了實裝口徑最大的三聯460毫米主炮,一座炮塔就相當於一艘驅逐艦的重量。副炮塔採用的是從最上級巡洋艦上撤下來的三聯155毫米炮塔,但是進行了修改,外形和巡洋艦上的不一樣。

大和號使用的木甲板材料並非柚木,而是抬彎出產的紅檜。據說這多少出於保密的需要,防止外國情報部門通過分析採購柚木數量推算造艦規模。

艦首副炮基座下放置的兵人,旁邊是加裝的三聯九六式25毫米機關炮。

二戰時期日本戰列艦的艦橋都非常高大,被形容像寶塔一般,但大和的艦橋已經是精簡優化過的結果。此前日本戰列艦艦橋以主桅作為支撐結構層層搭建,而大和的艦橋是內外兩層筒狀結構,迎風面積較小並且儘量減少了開口部位。大和號的艦橋共分13層,從最高處到艦底高度為53米。

艦橋最上方像手臂一樣向兩側伸出的是光三九式十五米測距儀,除艦橋頂部外每個主炮塔都有一臺。測距儀上的網格狀物為二一型對空雷達(日本稱為電探),艦橋側面懸臂上兩個一組像喇叭一樣的是二二型對海雷達。

大和號採用單煙囪結構,負責為12臺鍋爐排煙。這個煙囪高度是13.08米,可不是一個單純的空筒,為了防止炸彈破壞,煙道裡布置了87塊390毫米厚打孔的蜂巢裝甲。煙囪側面是兩具九六式1.5米探照燈,中間的筒狀物上方是25毫米機關炮射擊指揮機構。最前方是八九式127毫米雙聯高炮。

艦體中部的高射炮群,這裡最早是每舷三座雙聯127毫米高炮和一座三聯155毫米副炮炮塔,後來防空改裝撤掉了副炮,變成了密集的高炮群。這個位置的三聯25毫米機關炮和雙聯127毫米高射炮有全封閉的防暴風盾,以防炮口衝擊波的傷害,其他位置見縫插針布置的高射炮大多就沒這福氣了。

帶防暴風盾和不帶防暴風盾的127毫米高炮和25毫米機關炮,舷側的摺疊結構好像是小艇吊架?

大和和武藏的生還船員都提到過對空射擊時主炮突然發射,把人直接吹進大海的事,還有人提到突然眼前就是一片通紅。但正規記錄則表明主炮射擊時都會拉響警鈴,露天炮位的人都來得及躲避,多半是記混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日本海軍的正式記錄也就那麼回事,從水裡撈出來的參謀靠記憶寫的詳報能比其他艦員的回憶準確到哪兒去?

大和號最終的防空火力是12座127毫米雙聯高炮和162門25毫米機關炮,包括52座三聯裝和6座單裝,此外艦橋上可能還保留了雙聯機槍。武藏由於沉沒較早,防空火炮要少一些,但是安裝了被稱為噴進炮的火箭發射器。

如果仔細看能看到後主桅上安裝的兩部網格狀一三型對空雷達,這種雷達在戰爭後期廣泛裝備日本海軍作戰艦隻,性能比空有其大的二一型好得多。

這是後部副炮基座附近的三聯機關炮位置,兵人腳邊有不少機關炮彈藥箱。

後部主炮和副炮,大和的副炮因為是繼承自巡洋艦,所以防護很弱。如果副炮被擊毀,則彈藥庫殉爆完全可能引發主炮彈藥庫的連鎖反應,這是這艘巨艦防禦上的明顯缺陷之處。

後部主炮塔基座後的艦尾甲板主要用於航空作業,照片中可見搬運艦載機的軌道。

這兩張照片上可以看到利用小車在軌道上移動的零式水上觀察機,船尾中間凹下部分就是機庫升降機的開口。機庫兩側是艇庫,艦載小艇也是收入其中,需要時用軌道移出。機庫正上方是可放倒的6噸起重機,最外側是兩部彈射器。

從後面看更容易看清艦尾的結構,艇庫的開口其實相當大。

注意後主炮到兩座機關炮塔之間的舷側凹進部分,那裡也是艇庫的開口。平時開口用水密門封閉,使用時小艇是被滑軌吊出來的。因為小艇都被收入內部,所以大和級的艦面比較整潔,不像老式戰列艦或巡洋艦那麼亂。

據一些人回憶,二戰時期日本艦艇曾用過綠色的艦底漆,但大和級是否使用過已不可考證。看來多數人還是傾向於常規的紅色塗裝。

好了,就是這麼多。最後當然還是要聲明一下,我發這些東西不是為了給誰招魂,也沒有鼓吹什麼什麼的目的,這篇東西只是作為交流資料發給船模愛好者看看的。

我自己也喜歡做船,只是因為手拙加上重度拖延症什麼都沒搞成而已,所以只有看的份。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做出大和號戰艦毛髮模型:顯微鏡下細節畢現
    精細化這樣的高評價,常出現於德國或者日本製造中,現在,後者再次讓我們見識了一番。據外媒報導,來自日本京都的castem精密金屬加工廠日前曬出最新作品,這一金屬模型的原型是日本戰列艦大和號,而其居然只有頭髮絲那樣細小。報導稱,金屬模型採用的是3D列印技術。
  • 日本廣島縣吳市公開「大和」號戰艦海中視頻
    日本廣島縣吳市公開了在原日本海軍戰艦「大和」號的沉沒海域鹿兒島縣近海用無人探測器拍攝的其海中視頻。圖為「大和」號的菊花徽章。【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廣島縣吳市6月22日公開了在原日本海軍戰艦「大和」號的沉沒海域鹿兒島縣近海用無人探測器拍攝的其海中視頻。據日本共同社6月23日報導,「大和」號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軍擊沉,吳市為其製造地。
  • 齒輪兒童科學館啟蒙課,還送迷你小雷鳥飛機模型~
    只要 9.9元 即可獲得1節齒輪兒童科學館渝北校區的兒童科學體驗課 還送迷你小雷鳥飛機模型哦~2017年4月3日(周一)14:30—15:30渝北區紫荊路重慶市渝北區黃泥磅紫荊商業廣場6棟5區3層-1電話:67533136/QQ:2849853385僅限未體驗過齒輪兒童科學館課程的非學員購買
  • 為什麼說「大和號必須死,日本才能活」?
    日本人親手建造了這兩艘戰列艦,而他們在戰後對這兩艘船有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日本人很為大和號自豪,現在去日本還可以去吳市參觀那裡的「戰艦大和博物館」,博物館附近,當年建造大和號的船塢還留著,上面有現在日本人的題字——「戰艦大和誕生之地」,言辭中的驕傲之情不難想見。
  • 高達模型作品
    高達是日本動畫製作家富野由悠季(1941年11月5日-)製作的國民級系列機器人動畫作品,最著名的是《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之後又有其他相關作品推出,包括小說、機器人模型、動畫片等,其相關商業價值屬業界之首。
  • 中國古代帆船模型及其製作寶典
    《漂泊的船: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研究》 張巖鑫 梁二平 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 席龍飛於是在媽祖廟、海神廟就會集中很多在航的船舶模型。到了上個世紀末葉,木帆船已經退出了航運業,媽祖廟的木船模型也逐漸稀少起來。 近年來,為展示中國古代帆船的文化傳統和技術特點,在諸多航海博物館、船史陳列館、海事博物館,則展出一批又一批的精製的古代帆船模型。在現今,研究、復原和製作古船模型,已經成為我國船史學術界極其重視的一項學術活動。
  • 日本將對大和號戰列艦殘骸進行潛水調查 曾被美軍擊沉
    中新網2月14日電 據日媒13日報導,日本海軍戰艦「大和」號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軍擊沉後沉入鹿兒島縣西南海域的海底。「大和」號建造地廣島縣吳市宣布,已在2015年度補充預算案中列入8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5萬元)用於對其進行潛水調查。為籌措這筆經費,日本吳市政府將提供部分資金,並正向國家申請補貼。據悉,調查將委託給民營公司,使用可在船上進行遙控的無人潛水探測儀。
  • 工具篇:3C模型、Kano模型、冰山模型、行為分析模型
    工具1:3C模型 什麼是3C:非戰略三角模型> 1. 3C戰略三角模型介紹 3C模型是由日本戰略研究的領軍人物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提出的,他強調成功戰略有三個關鍵因素,在制定任何經營戰略時,都必須考慮這三個因素: 1. 公司顧客(Customer) 2.
  • 吳家園小學科技節系列活動之紙模型製作進課堂
    ,11月9日上午舉辦吳家園小學第二屆科技節活動。此次科技節共安排有一系列活動:紙模型進課堂、無人機、科普宣講員評選、紙飛機直線賽、編程等多個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範莉同志的「讓實踐成為習慣,用創造點亮夢想」拉開科技節序幕,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從身邊做起的熱潮。  11月10日起,科技社團全體教師,走進三、四、五年級教室,讓學生參與到科技紙模型作品的製作中去。
  • 日本歷史上最大的驅逐艦「大和號」是如何覆滅的
    對於一個剛剛近代化不到一百年的國家來說,建造一艘排水量超過之前最大艦船近一倍的巨型戰列艦,對於整個國家整體實力和工業水平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況且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小國,建造軍艦的鋼材也是稀缺資源。 為此,日本不惜動用包括十幾萬噸優質鋼材在內的大量戰略物資,並耗巨資為其造船工業增添大量新式設備,甚至特意將海軍工廠的船塢加深了1米。
  • 曾經的亞洲第一海軍,日本有幾個海軍迷必去的地方
    日本海軍是海軍愛好者不能錯過的研究對象,日本的海軍歷史和海軍文化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參考的地方,現在的日本本土也有很多海軍相關的旅行地點,主要集中在舊日本海軍的四大鎮守府橫須賀、吳、佐世保和舞鶴,現在是屬於海軍自衛隊的地方隊總監部,四個地點都與大城市相鄰,交通也十分發達。
  • 日本啟動「大和」號戰列艦調查活動 影像資料將公開展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10日報導,為了調查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軍擊沉的舊日本海軍戰列艦「大和」號,日本一艘民間潛水調查船於10日從鹿兒島市的港口出發,前往鹿兒島縣西南方向的沉沒海域。此次調查由「大和」號建造地廣島縣吳市委託民間企業進行。拍攝到的影像將於7月在大和博物館(位於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向公眾展出。
  • su模型三維樹_2020年su模型三維樹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23日上午,廈門市規劃局副局長王偉接聽市長專線電話時透露,這個「城市規劃三維模型仿真系統」年底就可以完成全市建成區的內容,其中部分內容將上網,市民屆時可以上網查看,也可以到市規劃展覽館瀏覽廈門的三維全景。據了解,目前,國內有幾個城市也在做這樣的三維系統,但是把全市建成區都涵蓋進去的,廈門還是第一個,其他城市一般只涵蓋核心區。
  • 模型鑑賞|模型還可以這樣做之1/24青島社DISM海獅
    青島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飛行員青島次郎設立了青島飛機研究所,隨後於1935年成立了「青島模型飛機」模型廠,其業務主要是製作模型飛機教材。到了1950年,這家模型廠開始發售模型飛機,1961年成立了有限公司,名為「有限會社青島文化教材社」。青島社的產品覆蓋比較廣,從塑料模型、合金模型,RC(遙控)車輛模型,再到人形玩具和雜貨,品類很豐富。不過,青島社的重心其實還是在模型玩具上,而這篇裡提到的DISM則是青島社旗下的以合金汽車模型為主的子品牌。
  • 玩模型 學科學 學歷史!2020 年廈門市青少年航海建築模型錦標賽第...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李梓瑩青少年航海建築模型錦標賽上,選手在認真製作模型。記者 陳理傑 攝 10 月 31 日上午,2020 年廈門市青少年航海建築模型錦標賽第二場比賽在雙十中學(思明分校)舉行。
  • 熊孩子扭斷大和號模型炮塔,電鑽磁鐵AB膠齊上陣恢復炮塔旋轉功能
    熊孩子誰家都有,而天天和精密模型打交道的模型黨最怕的就是熊孩子招呼到模型上,作者前段時間就遭此浩劫,一個大和號戰列艦模型的炮塔被熊孩子硬生生扭斷了…… 雖然損壞的模型只是十幾年前批發市場十幾塊一套連比例尺都查不到的小品牌,但是出於情懷和物盡其用的思路,作者還是考慮修復被扭斷的B炮塔。
  • 大和號的覆滅
    1941年10月20日,大和號戰列艦海試。作為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長263米、寬38.9米,滿載排水量72810噸,配備9門460毫米主炮,一發炮彈1.5噸,成為軍國日本的精神圖騰:埃及有金字塔,日本有大和號。然而,這個號稱無敵戰艦的鋼鐵巨獸,在太平洋戰爭中幾乎沒發生什麼作用就被美軍擊沉。
  • 吳何慶——模型空間裡的「魔術大師」!
    吳何慶所在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武漢重型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在這裡,製造任何工具機的第一步,就是要為其製作模型。模型質量的好壞,對工具機成品質量的優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武重機械模型廠的師傅們正在製作巨大的工具機底座模型在武重,承擔著這些重型、超重型極限設備模型製作任務的,就是木模型製作高級技師,中國兵器集團首席技師吳何慶。
  • 3D手繪模型和次世代模型的區別?
    3D建模是一個總稱,普遍來說3D建模分為:角色模型和場景模型兩種,其中又分為手繪模型和次時代模型。 次時代模型 一、什麼是手繪模型?
  • 10/10 新開預定
    預定 萬代 拼裝模型 宇宙戰艦 01 大和號2199 機械收藏集 01預定 萬代 宇宙戰艦 機械收藏集03 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 拼裝模型預定 萬代 宇宙戰艦2199 機械收藏集 10 國際海軍 拼裝模型